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4/16
南二子-安東軍橫斷
人員:賴兄(來回南二子北峰)、蚯蚓、isivatan
攀登山岳:
南二子北峰 3-6001 2454M
南二子山 無基點 2523M
見晴山(安東山) 3-6002 2795M
安東軍山 一等三角點 3068M
馬軍山 3-5954 2150M
預計行程:
D1 3/26 車行恰堪溪至礦路終點→二子溫泉→南二子北峰東稜獵寮C1
D2 3/27 C1→南二子北峰(賴兄回程)→南二子雙峰間稜線覓地紮營C2
D3 3/28 C2→南二子山→山的嘴巴C3
D4 3/29 C3→安來溪→2392北鞍C4
D5 3/30 C4→2704→白石東稜上C5
D6 3/31 C5來回富士岳C6
D7 4/1 C6→萬大南溪C7
D8 4/2 C7→奧萬大,回程
D9 4/3 預備天
實際行程:
D1 3/26 車行恰堪溪至初見溪口→二子溫泉前上切→南二子北峰東稜(東北向支稜) 1030m C1
D2 3/27 C1→南二子北峰東稜2100m C2
D3 3/28 C2→南二子北峰(賴兄原路返回)→南二子山→山的嘴巴C3
D4 3/29 C3→2587m下石窟,來回見晴山C4
D5 3/30 C4→腰繞至2587m西北稜下萬里橋溪,沿溪上溯→2547m正東稜尾上切→2547m→2831m→安東軍山前樹林C5
D6 3/31 C5→安東軍山→萬大南溪→上切崩壁前支流C6
D7 4/1 C6→烏龜島稜線,往東沿稜行→1900m,來回馬軍山→松風嶺→奧萬大
地圖:http://map.happyman.idv.tw/twmap/show.php?info=274000x2646000-12x8&version=3&mid=9761
前言:
回想起6年前行走能安,在安東軍山往那片隱沒在雲霧飄渺的東方稜線望去,心中對南二子、馬里山、安來溪等境地湧起無限的憧憬與想像,至今仍無法忘懷。只是那時的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探訪那數道雄峰偉稜。6年來,地圖翻了又翻,記錄讀了再讀,腳步總在那闔上的《白石傳說》前躊躇。
《白石傳說》確立了高繞恰堪溪-安來溪至南二子背後上登的路線,然而許多為山岳、為基石癡狂的人,經常會在朝思暮想之中,迸出許多有趣的火花。一再端詳三角點成果表的簡圖,那條虛線描得如此輕鬆乾脆,從二子溫泉直上稜線,也不知道從哪兒要腰繞到谷線,有多少人的思緒為此深陷於那擁擠的等高線中。有了去年探尋大安山、初見的經驗,知道那些獵路只是沉睡了很久,只要走了就會活。出發前4天,蚯蚓才稍來賴兄相招出發去南二子的訊息,那答應不待思索便從心底衝了出來…
行程記錄:
D1 3/26 車行恰勘溪,初見溪口→二子溫泉→南二子北峰東南轉東北向支稜1030m C1 天氣:晴午後多雲
每每行進在恰堪溪底,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些絕壁千仞,揣想著前輩在這山水縱横的畫面與心境。經過十餘年,只有礦路依然與河水相互拉扯著,連獵人的勢力都顯搖搖欲墜。沒人知道那段獵路四通八達的時代是何時結束,要靠著自己的腳步登上這裡的山,種種不確定帶來的不安感反而有種令人興奮的錯覺。
0640 抵達初見溪口的礦路終點。不久,見到兩臺檔車也曳著煙塵來到此地。
曾以為西林獵人縱横恰堪溪的景況早已成為過往煙塵,原來他們仍默默的在此刻印著足跡,而南二子一帶正是這對老少獵人搭檔的獵區!賴兄最關注的那顆山頂白色方石,雖然是他們不甚了解的地方,但從言談中還是得知曾經有路上去的。心中對於「路」,總還存留一份淡淡的依賴,有了獵人的腳步可循,豈不有如神助。
蚯蚓帶著前日連假來訪的記憶,俐落通過數道湍流,加上此時恰堪溪的心情也很好,還得以在二子溫泉汲取一絲溫暖。偷閒許久卻遲未等到賴兄,才知道獵人早在前頭先行闢路。
往回至溫泉下游約200公尺處的右岸,臨近的芒草河階地傳來陣陣劈砍聲。面對眼前這片厚重的茅海,還搞不清楚他們如何走上去,獵路的開闢邏輯總是要走過才會了解。
1000 啟程跟隨著獵人的腳步,往西鑽上芒草叢,不一會兒便穿出茅草隧道,迎來一片底鋪樓梯草的闊葉林地,獵路逐漸現形。往北腰繞於離溪約二三十米的舊河階,直到一座獵寮,獵人已開始翻找鍋具,升起火來炊食了。[285329,2642182]
高高在上的舊河階將獵寮藏得好好的,幾乎不會有人察覺到獵寮的視線,就正對著溫泉的喧囂。掘起一個綠色玻璃瓶,浮凸著「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的字樣,賴兄也發現土中埋著排列過的石頭屋基,獵人說那是很久以前還有人居住此地所留的。
原本還要困擾著肩膀會不會被水壓垮,獵人却告訴我們上面還有水,難怪他們身上只帶了個小塑膠桶,連晚餐都先煮好了,自然減輕更多負擔。往獵寮東方不遠處的谷線裡恰有幾段有活水鑽出,先背個兩三升就好。
1145 繼續啟程。
往東跨過谷線,直接就以東方稜線為目標開爬,在山溝與小稜之間盤繞上去。獵人憑著記憶,也不理會可借道的獸徑,一路修出他們已來往多次的路徑,甚至記得各處的砍痕是何時做的,繩子是何時綁的,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開出來的路保有份矜持。
老獵人:「我要把戶口遷到這裡,鄉長、村長都我來做啦!」
1320~40 上至東北-西南向的稜線休息片刻,稜上的獸徑明顯得讓人以為獵人還很常來。[285044,2642278]
1442 接上高度1030m左右的平緩稜,獵人已決定今晚住這兒。雖然在這樣的時刻紮營有別於過往上山的步調,但往前一探,也確實找不到更適合的地方了。[284772,2642000]
耳邊一來一往的族語交談,是火邊最為動聽的聲響,閉上眼來彷彿便能回到那段遠古時代狩獵的時光。這兩位獵人有別於過往印象,並不特別愛菸酒,只有回到山林追著動物足跡,才是他們最自在的時刻。若不是今日有幸跟隨他們的背影,實在不知道一條便利獵路的維護需要耗費多少心力在其中。過去總會理所當然的說:「路是人走出來的」,今天之後也許該改口:路是用「心」走出來的,對於獵人們尤是如此。
D2 3/27 C1→南二子北峰東南稜2100m C2 天氣:晴午後霧雨
夜裡未聞槍聲,是動物被我們嚇跑了?
0619 繼續沿著稜線往西南上行。肩上重擔實在太沉重,一路無暇觀察沿途環境,心思都放在獵人新砍的刀痕上,偶爾瞥見古老的垃圾,才會看看四周,發現到過去某處還曾經有獵寮,只是已幾乎被歲月深深的埋藏。
0714~52 岔路口取水,[284524,2641573]
若不是獵人告訴我們這處水源,不知將從溪底傻傻的浪費多少力氣背水上來,這處藉著夜間的蛙鳴而覓得的水源位在此處往西北下行約50m左右的山溝中,活水汩汩流出,用看的都覺得欣喜。
0824 抵達連接1176m山頭的稜線來匯處,[284383,2641288]。往後也仍然如預料中幾乎沿稜行,而這一路上也未有什麼讓精神振奮的景觀或地形,撇去肩上重擔不說,攀登的過程是如此平常而容易。我們一直在等待著獵人在某處開始離稜腰繞,避開可能會出現的陡壁,卻還是一直沿著稜線走,11點多已抵達1700m左右高度,逐漸出現針葉樹的蹤跡。
1216~36 抬頭見到一株巨木佔據著稜線的視野,[283461,2641599]。這株神木稱得上是南二子的守護神,也許在南二子還不及其腰部高度時便發芽了吧。
1332~42 休息。行走至此,對於於獵路路線的猜測也大致抵定,但眼前即將抵達2000m處的極陡區域.,到底需不需要腰繞呢?
1416 一處約3米高岩壁擋在前面,獵人已打算住這岩蔭下。[283194,2641590]
從岩壁左側繞上,蚯蚓前探發現稜線開始生長著箭竹,除了不易覓得好營地,幾無減輕的背包確實也不許腳步再繼續往前了。
攤開地圖,2000m的陡坡區已在剛剛不知不覺中快走完了!賴兄藏不住興奮:「看來是真的得給他沿稜直接上去了吧!」至此的確不用再執著於過去的人曾經走過哪裡的路,回歸本能便可以找到一條屬於人類的「獸徑」。
此地已屬獵人們的邊疆地帶,卻也更接近那《白石傳說》的核心地帶了。打算自此返程的獵人,依然迅速升起火來,先養足精神,伺機而動。
霧雨籠罩一夜,彼此蓄勢待發的精神在溫潤的氣息中休養著。
D3 3/28 C2→南二子北峰(賴兄原路返回)→南二子山→山的嘴巴C3 天氣:晴午後多雲
0610 向獵人們告別,繼續上行,一下子便懷念起他們背著背籃,手持山刀與獵槍的背影了。如果不是他們,我們哪能得來當下行程的順利。
稜上的森林依然將我們保護得好好的,也許運氣真的夠好,南二子幾面險峻,也只有這道秀髮稜可攀。
0754 穿越櫟樹灌木,聽見賴兄一聲:「出森林囉!」
穿過幾乎抵達山頂的森林界線,是片灰色石塊佔據的領域。回頭一片白光是如此耀眼,待眼睛適應光線,看見群山飄浮雲海之上,情緒就要接近沸騰。山頂幾乎就在眼前,心噗通噗通的跳,大家開心的這空中島嶼上跳石前進。
賴兄一眼便看準基石埋設處,三人終於立足於夢想已久的頂峰。
雲海緩緩湧動,連同群山一起托高,宛如一紙躍然的豪邁潑墨。不知是我們所站的峰頂太奇偉,還是周圍群山太壯麗,兩方相互烘托下,每處俯拾風景皆令人讚嘆。視線隨著孤燕在岩角間飛梭,令人出神,彷彿自己也翱翔在這片山水中。
我們都徜徉在這片山水,心滿意足。賴兄:「我摸個點,拍個照就要下山啦!你們保重阿!」告別賴兄,往後就是與蚯蚓奮鬥的行程了,想到賴兄今晚也許便能在山下回味著此行的美好,心裡竟不由得升起一絲羨慕。
0912 續往南二子山出發,立刻便接上石磋峨立的劍龍脊。無數石角刺穿稜脊,也許是無數雷光劈打出來的,連踢落的石塊都傳來煙硝味。回頭一看,北峰已成岩稜直衝天際之勢,從這頭爬上去,還是比從二子溫泉直上還要能感受到他獨有的氣質吧。
離開斷落在雲霧裡的崖壁,進入樹林後則是另一種折磨。重裝在身,彆扭地在糾結枝幹中鑽行,好不容易在11點抵達鞍部區,我們已淹沒在「安來海」的潮水中。
1135 再次出發,攀向南二子山的林相改善了些,但還是離不開芒草與裸岩,三跪九叩的攀爬,也是崇敬於他的威嚴。縱觀雙峰皆有其不可侵犯的氣質,南二子緩慢釋放其內斂沉穩,而北峰則倏地展現其豪邁狂放,這一南一北地相互對峙實在是絕妙。
1340 抵達南二子山,蚯蚓剖了顆葡萄柚慶祝。山頂異常安靜,讓我們都在短暫的午睡時刻重新補足一些體力。
午覺醒來霧微散,視線隨著崩壁的盡頭而望穿至來時的恰堪溪底。回顧幾日來沿稜直上基點峰的路線雖是乾脆,但跳過了劍龍脊、南二子、安來溪,豈不可惜了這片山水,若沒有這些故事點綴,而前輩們也無從撰寫出《白石傳說》的精彩篇章,相信著迷於白石傳說的人們,仍然會選擇這些路線來親近峰頂的。
1442 啟程前往山的嘴巴。往正東下去,還需要當心錯下幾道小稜,而火焚後的芒草灌木植被繼續折麼著意志,直到2300m左右才進入森林中。
不知不覺中已隨著轉南的稜線走到了山的嘴巴,籠罩在身邊的雲霧彷彿就是那些仰天的石縫裂隙所呼出的。
1636 在鞍部東側尋得一塊落葉遍地的營地,[281516,2639852]
覺得老天實在是太眷顧我們,今天未出現預期中的霧雨,又有星月陪伴,營火旁說著彼此還想完成的幾條路線,別有番風味。然而,回想起今日的折磨,前晚還高興說著要把見晴山、富士岳都連起來的「貪婪模式」,毫無疑慮的改為經由見晴-萬里橋溪-安東軍山的路線。
這一帶的山也許太有個性,自南二子一路行來,除了夜裡陣陣鴞鳴,幾乎不聞山羌飛鼠的啼叫。塵務枷鎖隔絕於雲霧之下,此刻的空靈寂靜讓人感覺真像是來此修煉的山中行者。
D4 3/29 C3→三叉峰旁石洞,來回見晴山C4 天氣:晴午後多雲
0610 出發。稜線總出其不意出現些落差,像是偶爾端上幾道口味重的小菜,讓這稜走得很有味道。
0717~0734 2304m山頭休息。
0923~0950 2450m山頭休息
1104 接上馬里山稜的2587m「三叉峰」,林底遍布箭竹,放眼望去看似軟綿綿的綠絨,嗅得到大安山恐怖箭竹海的味道。
直接往東南方下去那看起來寬寬的鞍部,循著較無箭竹阻路的溝往下,覓得一處岩窟。好奇一探,岩窟可容納五六人左右,雖然得彎著腰,但坐著躺著都算是個寬敞天地。有這樣一個特別的營地,怎忍心不住下來?[279664,2638901]
衝著今天午前便覓得營地,今天就去見晴山看看吧。
1140 蚯蚓帶頭,繼續沿著岩窟旁的溝下到底,再循獸徑往南上切稜線。12點左右上抵見晴北方山頭的北稜,看此箭竹海態勢應該是免不了要苦戰了。蚯蚓繼續在前頭砍記號,我在後面綁路條,總是只能看到前頭的箭竹騷動。這樣的狀態大概維持了1個多小時,蚯蚓看看時間決定不砍了,直接鑽比較快。
經建三版地圖似乎與實際地形不符,也讓我們疑惑了一陣:從見晴北方山頭順稜往南接近鞍部時,還有個小丘要翻越,並直接接上見晴基點往正北方延伸的稜線。
免去闢路作記號的辛勞,細軟箭竹海確實不太成問題。通過鞍部後,幾段松林石坡地與岩稜也爬得挺過癮,只可惜霧鎖山頭,無以回望雙峰的英姿。
1520 抵達見晴山基點。地衣苔蘚快要填滿那6002,周圍樹木已長得老高,那「見晴」是過去式了。留守唐豪那端傳來週五即將變天的消息,而我們都對於稜上賞景還留有一絲掛念,明日行程是免不了要一番奮鬥了。
1539 離開見晴山。是岩窟給人太美好的想像,返途的腳步異常飛快。蚯蚓說:「這趟路五分靠路感,五分靠記號。」靠著這樣的直覺,不到兩小時便返抵岩窟了。
在岩窟下起火燒飯的感覺果然滿足而恬適,比外帳多了好幾分厚實而安全。火光映著岩壁,是最為人著迷的原始光影,有如此穩定可靠的依恃,若再有水有火,便不難理解那些洞穴文明誕生的道理。或許,這洞內的礫石堆,以及蚯蚓找到的那枝小鹿角,都是哪位前人在此生活的用具也說不定…
D5 3/30 C4→腰繞至2587m西北稜下萬里橋溪,沿溪上溯→2547m正東稜尾上切→2547m→2831m→安東軍山前樹林C5 天氣:晴
不待昨夜調晚了些的鬧鈴響起,便自動在藍色晨光中醒過來,或許是等不及親近那道清流了吧。將取自二子山腰的小澗飲盡,迫不及待想要聽到悅耳的流水聲。
0638 沿著2587南方的緩溝西行,閃避著東倒西歪的倒木與咬人貓,循著獸徑便開始往西北方腰繞下去。走走停停約1小時後才切至2587西北向的寬緩稜。馬里山稜的森林像是從未有人涉足的古老秘境,處處是筆直的檜木直插上天,好像行走在巨人陣裡。一路伴隨著萬里橋溪的誘人呼喚,林中行實在快意。
0817 下至稜尾的平緩地,撥開扶疏箭竹,緩緩清流彎過眼前,萬里橋溪果然如想像中美好![278759,2639448]
上游幾乎沒有大崩塌的溪谷,草木與水相接,一潭藍接著一潭綠,這般溫順應與世隔絕千百年了吧。愛水的蚯蚓自然不會放過親近她的機會,我們沿溪盡可能的上溯。
一個踉蹌,居然讓溪水吻上相機和記錄紙了,但溪水的冷冽反而讓身體頓感舒暢無比!眼看此處正是2541m東稜稜尾,而兩岸岩盤夾起一道小瀑,非得游過潭才攀得上去。從此處登上安東軍也屬順暢而乾脆,就地放下重裝,及時行樂一番。
1058 啟程往西上切支稜。其實心中是多麼想要在這樣的溪畔住上一晚,也許思鄉的情緒早已開始在心底萌芽了…
身體的疲憊已為萬里橋溪所帶走,當下仍繼續沐浴在近午的暖陽與山風中,攀爬稜線實在暢快!雖然箭竹大軍再次集結,所幸有水鹿開道。切記!一定要跟到水鹿的「幹道」,行進箭竹海便可俐落如快刀。
1503 上抵2831m附近。幾窪池水隱藏在箭竹林中,[277269,2640728]。
眼看安東軍山如此接近,抱著「下一個營地會更好」的期待,不斷往上爬,蚯蚓打定主意要到可以賞景的地方去紮營。
1608 出森林上抵高度約2950m的草坡地帶,又有好幾座水池。
至今仍未有雲霧升起,對於即將產生變化的天氣已有底。此刻的回望也許是此行最後的機會,再次回味那獨佔視線的雙峰。
蚯蚓說:「走能安的人好像都很少往南二子和大安那一方拍照哩?」
沒有用自己的雙腳走過,那些畫面也會略覺少了一味吧~
1628 眼看再往前探也不易覓得好營地,便在剛進入樹林不久清了一塊地紮營,可賞景的草原也不遠。[276536,2641101]
與過去一天行進2~4格的步調相比,這樣的速度很是有趣。從見晴山一側來到安東軍山好像是轉眼間的事,再轉眼,明日便要下到地圖好幾格外的萬大南溪了。
接近中央山脈西側,陽光停留的時間變長了些,但高山的寒意卻也更快襲來。入夜不久,月色便朦朧起來,雲霧悄悄籠罩,滴滴答答….
D6 3/31 C5→安東軍山→萬大南溪→上切崩壁前支流C6 天氣:多雲
一夜過去,昨日的陽光已成了懷念的對象,所幸精神倒還是很高昂。再一次穿越樹林踏入草原,安東軍山彷彿一蹬便登頂了。窩在山頂邊的箭竹叢邊避風,為陽光與雲霧之間的拉鋸戰打氣加油。也許是前幾天的闖蕩太精彩充實,即便風雨在接近尾聲時來臨,也無遺憾了。
再次行於漫漫能安路,那年與山社夥伴的片格回憶都還鮮活的在眼前轉動,那樣悶熱的氣溫,起伏不定的路況,萬大南溪溪床也依舊寬廣蒼茫。相較起那時總動不動便惶恐起來的心情,經過這些年已改變不少,每一次的感覺皆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也不知何年才能再和當時的搭檔一起上山了。
下午2點半走到了上切前的最後支流,支流以瀑布之姿跌入萬大南溪,不遠處還有座老吊橋仍以殘線拉著收束的萬大南溪兩岸。自此約四五個小時便可出奧萬大,但旅途的最後一夜是要讓人好好回味的,急躁不得,便在此紮營,讓山風與溪水的涼爽稍微治癒一下幾日來的疲憊。
蚯蚓那小瓶高粱在營火熱度的催化下,嗆辣後竟有種甜美回甘,似乎預告著明日的收尾...
D7 4/1 C6→烏龜島稜線,往東沿稜行→1900m,來回馬軍山→松風嶺→奧萬大 天氣:多雲
或許是昨晚的酒太甘甜,讓這一眠前所未有的深沉美好。7時許再次啟程,8點20分抵達烏龜島的稜線,蚯蚓的「貪婪模式」又發作:「我們來去馬軍山好了!」。原本很想快點踢出去的心不知怎地一橫,一聲「好呀!」便脫口而出。
沿著烏龜島稜線往馬軍山那頭爬去,上頭的緩稜是一片乾淨無比的人造林。在千迴百轉中碰上了路條夾道,一路到馬軍山是好得出奇的林相,又有涼風吹拂,把雙腿微痠都吹走了,想不到曲調尾聲的旋律是如此輕快!
下午1點半踏上吊橋,不知何時會實現的另一個計畫在彼端的馬海濮崩壁、萬大北溪中若隱若現。山旅終歸,在小林大哥的車上不斷憶起七天來的點點滴滴,但最令人回味的並非那些登頂或是壯麗景致帶來的喜悅,而是得來不易的機緣,若沒有賴兄與蚯蚓相邀,沒有西林的獵人,還有留守以及許多在山下的祝福,這樣的計畫仍舊只會是夢中幻境。
此刻,或許已有無數的夢堆積在山脈那端的雙峰之下,蓄勢待發。下山數日,偶爾還會出現路條滿佈南二子的夢境,再細想,或許怕的是人們會忘記過去的登頂路即使迂迴,卻也精彩無比,前輩們不就是這麼寫出值得再三回味的《白石傳說》。
完成記錄的當下,也驚喜於手中那卷過期十年的底片,竟仍能完好沖洗出七日來的畫面。翻開《白石傳說》,當年劍龍脊的樹與石、萬里橋溪的清幽,似乎是數十年如一日般相差無幾,我又再次翻起一篇篇探勘手記....
主要參考資料:
《白石傳說》大安見晴橫斷安東軍、南二子山、安東軍橫斷
2004 世新 安東軍橫斷
2005 清大 南二子雙峰
2008 狗腿探勘 大安、見晴→南二子
小黑兄:
稱我前輩會讓我無地自容的,我只是個小跟班後輩。若有任何問題可以來信詢問,E-mail:[email protected].
也可請教賴兄與蚯蚓,他們才是真正的前輩,沒有他們的話,這趟我是走不成的哩。
文章、照片皆美。時代已變,幾年也等不到這樣一篇的文章。當你們的留守,就像靈魂附在你們背包上,又讓我走一遍幾年前的那段輕狂。這篇文章如初逢萬里橋溪那樣的感覺,像被輕輕托著...放到滿是金黃色的時光卷裡,閉上眼,耳邊有暖烘烘的風吹著,真不想醒來。
唐豪:你太客氣了,自己還無法把適切表達山旅途中的各種感觸,未來還要跟著你們的腳步出入白石國度多次些,才能更得心應手吧。也感謝你幫我們留守,讀起那些實況轉播,再回想當時在山上的景況也是很有趣。
小黑兄:我已回信至您首次來信所使用的hotmail信箱了,若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隨時來信,祝你們工作順利囉。
這次真的是享受了"有伴一起爬真好"的感覺,而且都是素食超級好伴。走著走著一下背包套掉,一下眼鏡掉,好像故意要勝文回頭來幫忙似的!有好伴,好留守,天天有好營地,有營火可烤,老天爺只給了我們一晚的雨,下山還有小林兄的觀光專車,坐在電腦前就有好文可讀,真是沒有比這更過癮的了!太感謝了!
補充一些照片,還有很多人期待已久的行跡檔。祝福大家都有自在愉快的山旅!
看到蚯蚓回的文...哈...可以按個讚嗎??
這種行程能找到如此棒同行的夥伴真是一大福氣
很感謝航跡檔的分享
這篇文章如初逢萬里橋溪那樣的感覺,像被輕輕托著...放到滿是金黃色的時光卷裡,閉上眼,耳邊有暖烘烘的風吹著,真不想醒來。
是啊!
這麼重力度的山行,筆下卻書寫地這麼輕柔舒緩...讓人一讀再讀啊~~
至於...那些探勘歲月的刻痕就像永不褪色的黥紋...哈,還在織夢從來沒醒過呢!
好感動,超想去的南二子
竟然最近有人去
真感謝!!
能力未及
只能心神嚮往之
又見令人感動的路線,多年前雖未親自參與,但當年山社好友首登南二子的激動還記憶猶新。
前輩:
您好!我有一件事情想請教你有關於二子山溫泉至安東軍山的路徑狀況!方便留個聯絡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