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8/19
行走里程數:20.8公里
爬升總落差:上昇1212公尺/下降626公尺
有很多的高山行程,常常計畫了很多遍,最後卻都因為種種其他的因素而無法成行,北二段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北二段曾經發生過不少的事故,有墜崖的,有濫用直昇機資源的,也有遇到山洪暴發,沒有辦法順利度過耳無溪的。之後,又經歷了幾次風災的破壞,太管處就把北二段全線封閉了,這一封,就封到了今年的4月底才又重新開放。開放之後,幾位朋友都曾經辦過北二段的行程,但是他們的行程時間都是4天。對於我來說,4天的北二段只能勉強走完山頭、走完行程,除此之外,大概也無法留下任何深刻的回憶,所以,雖然心中很想參加,最後也只能頻頻扼腕。7月下旬,台灣被太平洋高壓勢力壟罩,除了每天下午有大有小的午後雷陣雨之外,天候狀況基本上是穩定的,連這個時節常常會出現的颱風也很難越雷池一步。眼見天候狀況機不可失,就申請了北二段的行程,希望天公作美,能夠讓我平安順利地完成這個已經計畫了許久的北二段O行縱走路線。
前一天的傍晚驅車來到台七甲線,雪山山脈的方向正在上演著火燒雲的美麗景觀,一路之上偶有雨勢,有時候雨勢變大了,我就會開始暗暗地擔心了起來。在南山村雜貨店買了幾顆茶葉蛋和礦泉水,休息了一段時間,就直接開車來到了台七甲線65K處的清泉橋頭,然後左轉進入730林道。台七甲線在環山附近的路段正在鋪設排水溝蓋,完工之後,路面會寬一些些,會車也會比較容易而安全。
夜晚漆黑一片,又下著小雨,林道上的坑坑洞洞都被雨水覆蓋著,讓人無法精確地掌握到這些坑洞的危險性,只能用牛步化的速度,慢慢將車向前駛去。從清泉橋到廢棄的環山檢查哨大約是1.3公里的距離,因為車速緩慢,感覺上行駛了非常久的時間才終於到達。環山檢查哨的外觀維持的相當的不錯,附近的空地蠻大的,很多的山友都會在前一天住宿在這裡,然後隔天一大早驅車上山,開始北二段的行程。檢查哨附近有一座地下水觀測站井,還有3顆基石,其中一顆林務局森林圖根點已被稍微破壞,並且移動了位置,如今歪斜在水泥平台之上,看起來有點淡淡的悲傷。夜裡小雨偶下,氣溫涼爽舒適,我在環山檢查哨睡了一個好覺。
隔天一早起床,天氣很好,日出之後,山上的薄霧消散,藍天白雲再現。趁著接駁車來到之前的空檔,我好好地將這座環山檢查哨的前前後後、裡裡外外全部都觀察了一遍,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屋外有一座佔地還不小的靶場,看著那些隨風飄蕩的白色靶紙,我回想起清晨時分聽到的數聲槍響,說不定,現在還不時有獵人在這邊練習槍法也說不定。接駁車于6點左右到達檢查哨,單趟車資2000元,直接上到11K左右的迴轉空地停車,行車時間大約是4-50分鐘。我坐在搖搖擺擺的4WD車上,看著林道兩旁的樹枝、芒草不斷地刮著車身,真的充分感受到林道路況的惡劣,對於自己的車輛愛護有加,或是沒有高底盤的車種,千萬不要冒險開進來,只是傷了車輛還不打緊,若是不幸刁車,那就事情大條了(因為拖車上不來!)。0650告別司機大哥,背起重裝開始踢林道。
11.7K最後空地處停了一台藍色的小休旅車,高底盤4輪傳動的,越過木柵欄之後,雖然雜草掩徑,但是路況其實並不差。在15K之前,林道上有多處的水源可供取用。林道的兩旁除了芒草、咬人貓之外,還可以看到數目不少的紫花鳳仙花。另外,在這邊我也看到了好幾株正在開花的珍貴腐生蘭:直立山珊瑚,上次見到這種奇特的蘭花,是一年多以前在瓦拉米和抱崖之間的古道上,想不到,如今又能在730林道與之相見歡。
林道轉折處的一個營地平坦而廣大,往前再走一小段路,就會看見岩壁上的小水源。過了15K最後水源之後,倒木漸多,最後必須小小高遶一下,通過一段規模不小的崩塌路段。走過了這段其實不會很難走的高遶之後,基本上林道上的路況就是一路的坦途了。
0910到達了17.5K叉路口營地大休息,順利的話,4天後將會從耳無溪回到這個叉路口,準備完成北二段O行的行程。我在平坦有遮蔭的林道上躺著休息,腦海中播映著的是剛剛在林道上看到的雪山山脈以及南湖中央尖的美麗身影。愈想就愈覺得730林道真的很不錯,才行程的第一天就有這麼多美麗的山景可以欣賞,真的是讓人感覺到有點意外。
接下來的林道路況依然很好,途中看到的右彎注意、連續彎路或是避車道的標誌,都見證了這條林道之前熙來攘往的歷史過往。在腰繞過一段稜線 的突出部之後,開始進入之字型的上坡路段。此路段的起始處有地面的活水源,但是水位很低,不太容易取用。原本我想像這段之字型林道一定感覺上相當的侷促,結果走進來之後才發現到原來的林道路基很寬廣,轉彎處的設計一點兒都不侷促,一般的小型車輛都可以從容地轉彎上下行。這樣地走著走著就讓人回想起之前730林道可以全線通行汽車,登山客絡繹於途,並且以一天的時間連袂拜訪閂山、鈴鳴山的熱鬧景象。
之字型上坡,坡度較大,加上天氣炎熱,走起來有點累。途中碰到三位年輕人,其中一位就是剛剛看到停放在11.7K附近的那輛藍色休旅車的主人,他們單攻閂山下山回到林道時走錯方向,直到看到了26K的大崩壁,才驚覺走錯方向而折返。3個人身上沒有地圖、指南針和GPS,有一個女生還脫口而出,問我那個崩壁事不是無明大崩壁?這三人最後跟我再三確認下山的正確方向之後才跟我道謝下山。像這樣子登山前的準備工作都做得馬馬虎虎、青青菜菜的狀況,真的是讓人有點傻眼。
愈接近閂山登山口,視野就愈好,只可惜在拍攝了幾張壯麗的南湖中央尖的照片之後,雲霧就逐漸聚攏了上來,否則在這邊觀賞鈴鳴山經無明山到中央尖山的稜線風光,一定是非常的讓人難忘。1125到達位於23.2K處的閂山登山口大休息。
閂山登山口有時候會有人在此紮營,所以垃圾不少(嘆!),還有人將一只睡袋仔細包好吊掛在樹下,不知道誰放在這邊的。1145從閂山登山口出發,一開始就是陡上,陡上完畢,開始進入緩坡的大草原,草原上的小看天池水質很優,在此處補充行動水之後續行。原本從地圖上得到的粗略印象,只要陡上到達稜線之後,就是一路坦途了,實際走上來之後才發現,這樣的粗略印象還真是錯很大。稜線上總共有3顆假山頭,必須要不斷地上上下下,其間的高低落差,尤其以木製巡邏箱所在地和閂山之間的鞍部下降最大。山徑一入森林當中,就是迎面而來的箭竹密林,箭竹潮濕多水,我很後悔沒有先穿著雨褲再來應戰。有些路段矮灌叢及刺柏很多,通道窒礙難行。草原上的水池(看天池)真的是無敵多,有些池子還形成了類似梁山泊的那種阡陌粽橫的水道,需要助跑跳越才能通過。最接近閂山的水池面積不小,水質也還不錯,像這樣子附近擁有這麼多大大小小水池的百岳高山,我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午後高山上的天候大轉變,開始有遠方的雷聲傳入耳際,聲聲憾人心弦,而且還愈打愈近。就這樣持續勉勵前行,直到1330才到達閂山,真的是走得有夠慢的。
閂山,海拔3168公尺,2-1467基石,百岳080。今日的閂山視野已經變得很有限了,所幸南湖中央尖及鈴鳴山的方向,還有一些些的藍天與白雲可以欣賞,而轉頭望向梨山地區,則已經看到大雨頃盆而下的畫面。貪戀登頂後的愉悅感,打電話回報登頂的訊息,1410才穿上雨褲開始下山回程。回程的路徑因為已經不再完全的陌生,而且又是下坡居多,所以行進的速度較為快速。而就在我走入最後的陡下箭竹草坡路段時,斗大的雨滴終於還是從天而降,我趕忙穿起雨衣繼續兼程下山,1525回到了登山口,躲在一棵小樹的下面休息吃東西,1540背起重裝在雨中出發,好消息是不遠處的天空已經開始出現藍天白雲,雨勢也漸漸地愈來愈小,而且接下來的這段林道已經被太管處雇工清理完畢,走起來真是舒服極了。
由於天色漸漸的昏暗,我加快了些前進的腳步,1610到達紅磚水塔前的水源處,這個水源地四周圍都是很深的爛泥巴,有點像沼澤地,取水時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腳步,以免一腳踩進黑泥當中,清洗時欲哭無淚。取完水1625續行,通過破損的紅磚水塔,水塔旁邊的乾溪澗上水管頗多,雨季時也許有水可取用也說不定。林間縫隙當中,投來了無明山的最後一瞥,然後我在芒草縫隙當中看到了工寮的斑駁身影,之後從芒草叉路口左轉下行一小段的距離,1640到達了今晚的宿營地:730林道25K工寮。
工寮附近濃密的芒草也被清除乾淨了,看起來比較不會有侷促、陰森的感覺。工寮內的採光當然不佳。大門進去的廳堂有簡單的桌椅,讓我想起了研海林道工寮的擺設。廳堂的兩側各有一些小房間,有幾間日式客房的狀況還不錯,我將背包放置在大廳,然後火速地將內帳搭設在靠近門邊的房間內,以防止半夜各種小動物的忽然"大駕光臨",甚至於會在我臉上走來走去(想當初在中央金礦山屋.....),然後趕緊煮食晚餐並且喝下大量的飲用水。今天中午沒有好好補充足夠的養分,連帶影響了攀登閂山時的體能狀態,那種有點虛脫的感受真的是讓人非常的記憶深刻。工寮外中華電信的收訊不錯,趕緊打電話報平安。夜晚無事,星星逐漸出現在夜空中,自己一個人留守荒廢林道當中的荒廢工寮,點著頭燈,聽著收音機,其他也沒啥娛樂可供消遣,吃完晚飯,喝完了飯後咖啡,就在工寮附近散散步,也走到了林道之上探探明日的路況,之後就一頭鑽進睡袋當中,開始進入甜美的夢鄉。今日的行程雖然難免有些疲累,但是明天可就是一個可以充分休息的愜意行程了。晚安!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2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