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神縱走》及《神象縱走下啞嗎頂古道》
於台三線南下過苗栗三灣後不久,可見左側高聳山脈前方有一道較低矮的綿延山勢,這就是被台三線、縣道124圍繞而成長方型區域的象神仙連稜(象山H455M、神桌山H762M、仙山H967M),而山脈另一側就是南庄、蓬萊等知名旅遊勝地。早年走過象山,也由不同方向拜訪過神桌山多次,一年前也剛和四個小一到小四的小朋友們一起走過神仙縱走歡樂行,但神象連稜迄未走訪。最近北部天氣不太穩定,本想再遊插天山系,無奈晨起後北部天候看來仍不樂觀,就臨時決定南下探查及補走這條象神連稜。由於較晚出發,加上接駁的考量,最終在隨興和臨時起意安排下,接連兩天造訪此地。第一天先走象神連稜中途來回,第二天再走一趟神象連稜下啞嗎頂古道O型連走方式,完成神象全稜縱走及藉此行回味“神、象”記憶及解開幾道疑惑。
【象神縱走】
日期: 2007.11.3(六)
天氣: 陰晴
成員: 一家四口
花了一些時間在象山兩處登山口(江夏堂及白雲寺)之間開車往返研判確認,最終在江夏堂路況不明及時間已晚的考量下,今天決定自白雲寺上登象山後再連稜縱走,走多少算多少,再原路返回。
12:05 經苗20轉白雲寺叉路,通過牌坊約2K後,抵達停車場。
12:25 午餐後起步出發。
12:30 順著飄送野薑花香味的小車道步行抵達白雲寺。由面對白雲寺右方樓梯上行,再右轉經過涼亭,左轉陡上山徑。
12:35 經路右一間地上刻有「2003.92.11.28」標記的簡易房舍。
12:45 陡上山徑越過巨石。
12:50 上抵稜線叉路,先取左陡徑登頂象山。
12:54 抵達象山,標高455公尺,三等三角點No.76,樹林圍繞無展望。續行右下有路條,直行也有路跡,但路跡不久就消失了。
13:13 原路退回。
13:17 回抵叉路。改取左路稜線直行,先下坡而行。
13:19 遇倒木阻路,由右側辛苦鑽行繞過。
13:20 過東興水源保護區界水泥柱不久,可見下方水泥路,一群土狗自山徑迎面狂吠而來。
13:25 開始看見綠色水塔,經山路左下方木屋區。一群惡犬依舊狂吠不已,一位婦人幫忙趕狗,邊趕狗邊解釋這些狗是下方某某人養的。
13:33 入小徑,擺脫惡犬。
13:42 穿過人造杉木林。
13:57 經東興水源保護區界30水泥柱小山頭。這一段路展望不錯,可俯瞰象山及眺望獅頭山連稜。
14:07 上抵松樹林中的大湖嶺(南邦山),標高544公尺,無基石。在山頂席地而坐,小朋友快樂的點心時間。林間樹蔭下頗有涼意。
14:25 續行陡下。
14:41 過竹林區後見樹上古道翁指標「回往象山50分」。右下方有不明顯叉路,標示「右下往四灣、出苗20公路、白雲寺牌樓60分」,由此方向容易錯失此指示牌且山徑路況看來似乎不佳。
14:45 續上坡經小山頭。
14:55 再通過倒竹區,進入芒草區。
14:57 抵達看起來像建有無遮頂木製涼亭的台視轉播台舊址。此處為細湖頂山,標高588公尺。除了幾個長方型石塊並沒有找到鑛務課No.529基石,可能是遺失了。木製標示說明「回往休憩區1450M,直往眺望區900M」。
15:13 經東興水源保護區界29水泥柱。
15:29 經廢電塔基座,已不見原廢棄電塔殘骸。
15:30 抵達眺望區三叉路口無遮頂涼亭處,休息。此處果然展望佳,可俯瞰南庄村落風光及遠眺群山。立在三叉路口的木製指示牌說明「左往啞嗎頂古道出口200M,右往台視轉播台舊址900M」。往神桌山的山徑需由稜線上方茅草路穿越續行。
15:45 本想嘗試走走看起來還蠻寬大的啞嗎頂古道下山,但路況不明且有車輛接駁問題,最後還是決定原路回程。
16:02 經東興水源保護區界29水泥柱。
16:12 經台視轉播台舊址(細湖頂山)。
16:15 還是找不到基石,繼續回程。
16:19 右下竹林有水泥路小車道,先下切探一探。產道由左向上來,但到此為止。再度上切回到山徑,續行經芒草區。
16:25 經小山頭,再經下往四灣叉路。過亂竹林後,再陡上。
16:40 回抵山徑高點的大湖嶺。續行陡下,通過展望佳的人造杉木林,再經東興水源保護區界30水泥柱。
17:05 通過木屋區,噤聲通過,沒有再聽到狗吠聲,有兩位婦人在整理木屋附近花草。
17:09 經倒木前東興水源保護區界水泥柱。
17:13 回抵象山山頂前叉路,天色漸暗。小朋友再度要求點心時間,稍作停歇。
17:17 續行左下。
17:27 下抵白雲寺。與一位廟裡長者稍聊後,續行回到停車場。
17:45 整理裝備後開車回程。
18:55 抵家。
【神象縱走下啞嗎頂古道O型連走】
日期: 2007.11.4(日)
天氣: 晴
成員: 一家四口
由於昨天的象神縱走旅程因故未能完成全段,我們決定打鐵趁熱,再度前往南庄探訪。這次路線決定改由神桌山往象山縱走,除了補足象神連稜未竟路線外,也順便探探「啞嗎頂古道」,看看是否能利用這條古道安排O型路線,則接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不必再次直奔象山了。但漫長的產業道路看來也有的踢,而昨天才初次接觸的「啞嗎頂古道」,路況不知如何,有可能會是一個變數。
09:00 出發。昨天走中山高,今天改走北二高,最後還是由頭份交流道下往三灣。
10:40 由南庄大戲院叉路右轉西溪大橋。此處立有有木製指標說明「右往啞嗎頂古道起點3600M,回往南庄老街」。昨日已來此看過指標,今日原計劃先探查古道路況,以確保連走沒有問題。但取右續行不久後即遇農苗庄19(左)及農苗庄20(右)兩條叉路,由於看起來汽車通行有點問題且無古道方向指示,只好先放棄。再度回到西溪大橋,改往叉路左側神桌山登山口前進。行0.2K遇叉路右轉,再1.4K停車路邊空地(電桿西村#13)。因為計劃走O型,且根據一年前來此的印象,續行產道後面路況是既窄且差,產道雖長也只能由此安步當車了。
11:40 午餐後步行出發。
11:54 經茄苳大樹(電桿西村#16)。
12:20 水泥路終止(電桿西村#51)。這一路行來路況與去年感覺天差地別,道路仍陡但水泥路面似乎新鋪未久,寬敞平坦。之前一路上行看到這麼好的路況,好幾次都想回頭開車,但想到今天要走O型只得作罷。自此開始踢碎石土路,看來車行應該也沒有問題。續行經電桿西村#58前,有一段難得的下坡路段。
12:30 電桿西村#62叉路,右路通往福德祠,偌大的古老木製看板指示「右往神桌山30分」,記憶中應該沒那麼快吧。左側有小徑上接,這條好像就是早期我們步行上來的山徑。
12:37 取右不久抵達那座記憶中古樸的福德祠。休息一會後續行雜草蔽塞小徑,不得不取刀稍微清理山徑雜草,勉強通過。
12:49 結果還是上接原先直行的土路。右轉繼續沿著土路上行。
12:51 叉路,取左上行。旁邊立有牌子說明此處為「神桌山景觀台預定地」。展望不錯,但前方一大塊坍塌路段,讓人想快點通過。
12:55 再度上接土路取左續行,道路護欄看起來頗新,但馬路卻不見了。小朋友仔細觀察研究後發現,原來的水泥路面已經掩埋在泥土底下了。過一段路後路況再度轉好,秋芒在道路兩旁搖曳生姿。
13:07 再一個左大轉彎上坡後,抵達電桿西村#96對向的神桌山最後登山口,就在產道右側邊坡上方。第一個爬上邊坡的小兒子一回頭發現每棵樹長得又挺又高,高呼:哇!電線桿比樹還矮!
13:15 上抵神仙縱走稜線。左往遙遠的仙山,取右續行。
13:31 經稜線路抵達神桌山,標高762公尺,山頂併立三等三角點No.4138及南庄事業區第三林班基石。來了好幾次,登山路況卻一直在變化,還記得以前福德祠開始是一路的山徑抵達神桌山頂,如今路況已無法與記憶中的印象聯想。
13:46 休息後續往東北方向前進,走沒幾步就開始攀壁陡下。
14:01 連續幾段陡坡結束,一口氣下降了有60公尺左右高度,開始走在平緩舒爽的山徑中。腳步正感輕快,忽然飛來一隻虎頭蜂,兩度自走在前面的兩個小朋友之間飛過,還好噤聲等待一會就飛走了。小兒子還說他看得很清楚,是「台灣大虎頭蜂」。
14:08 經一根瘦長保安林界。
14:12 難得遇到幾個山友迎面而來。
14:20 稜線止於一處山頭,需取山徑左下。再經亂竹林。
14:24 經東興水源保護區界28水泥柱,竹林中可見左方有一條叉路來會,應該是下往神桌山山道的叉路。
14:28 續行,步出亂竹林。小朋友不小心帶頭向右陡下,發現無路條,趕緊回到稜線。
14:34 回稜線,取稜線靠左側山徑續直行。
14:40 經路左雜木林中的山字水泥柱,稍停清理。
14:45 續行,趕上前面一直叫我們快點走的小朋友。
14:49 抵達山徑左側5公尺左右竹林中的大屋坑山基石,標高710公尺,鑛務課第五百二十一號(事後查詢一些資料大部份好像都是記錄為No.21)。
15:10 在此吃點東西後續行。
15:21 經南庄事業區林班基石。
15:31 上坡段,經過人造杉木林,有點詭異的黑森林。
15:44 再一段下坡路段,再經過一顆南庄事業區林班基石。
15:48 經展望點,左方可眺望台三線附近景觀,視野開闊。
15:59 不小心走到稜線左測,一段路發現無路條,趕緊回頭,改由樹叢右側接正確山徑續行。右側的景觀讓我們感覺已接近昨天的眺望區休憩涼亭了。
16:00 經芒草中的南庄事業區林班基石。
16:01 右轉下抵啞嗎頂古道叉路的眺望區無遮頂休憩涼亭。連續兩天在這裡俯瞰南庄、遠眺群山,而山下的喧鬧聲卻一直不斷傳來。回家看報紙才發現這兩天的南庄人潮車潮,原來是因為「南庄山水節」活動正在盛大舉辦。另外,對北島地圖上一條中途橫跨此稜脈的苗20-1鄉道,到底如何穿過,依舊感到疑惑。
16:26 續直行為昨天來回踩過兩趟往象山的稜線路,改取西南向的「啞嗎頂古道」下山。一開始寬大路面的叢生雜草,令人有點擔心這乏人問津的土路會不會半路就不通了?
16:33 經過倒木阻路之處,由右邊砍一砍後鑽過去。還好後面即使有幾處芒草路段,總算順利通過。
16:37 經木製指標「回往眺望區450M」處。
16:42 下接水泥叉路。立有木製指標「回往眺望區650M及啞嗎頂古道全長3831M」。取右續下,沿途產道路況不佳,既窄且陡,不宜開車。
16:49 經電桿屋坑高分22支25,旁邊空地有不錯的展望。
16:54 叉路。右上往仙水亭,續直行下山。
17:00 經路左三間古樸民宅聚落,順小車道右轉而下。
17:07 步出農苗庄19道路,左邊即是農苗庄20道路,至此恍然大悟。
17:09 取右回到西溪大橋(電桿大屋枝#3),還得再踢1.6公里左右回停車處。一路嬉戲走在前面的兩個小朋友邊走邊說:如果有便車可搭該有多好!話才說完真的就有一位騎機車長者停下來關切詢問母子三人,也主動好心地順路搭載唯一會開車的司機去開車,真是親切好客的客家鄉親啊,省了約1.5K的步行路程,感謝。兩個小朋友也想搭機車,羨慕地狂追一小段路。沿途與長者稍聊,果然此條產道今年才剛完成鋪設水泥路面。
17:16 回到停車處,整裝後開車回程載母子三人。
18:53 抵家。
◎ 相關行程記錄:【神仙縱走】親子逍遙行 (2006/09/23)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