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Ya!干卓萬群峰下武界,讚啦!

活動日期
2010/8/25 - 2010/8/29
所屬團體
老山猴登山團隊
困難度
0

干卓萬群峰下武界(萬大縱走武界)
活動時間 : 99年8月25日至8月29日 ( 5日 )
領隊:周業鎮(百岳周常來、老山猴、114日完登百岳)
嚮導:吳明旭(超長段台灣中央山脈大縱走79天)
隊員:蘇大哥(72歲、蘇鐵牛)、陳會計師、留大哥、張大哥、四維伉儷共6位。
紀錄:四維夫人(以相機照相時間略記)
百岳四座:干卓萬山、牧山、火山、卓社大山。

8/24 D0 天晴
20:00台北健保大樓搭由陳信宏先生駕駛4WD9人座高底盤車出發。
22:20台中接留大哥,留大哥言:台中剛下大雷雨方停,似暗示天候不穩。
23:20埔里,在國道六終點7-11吃宵夜及補給明日的早餐。
24:00霧社,商家門市已熄燈關門休息。
00:40親愛國小,進入校門旁類似車棚的地方住宿 。

8/25 D1 天晴下午紮營後落雨
6:20親愛國小校門口照相留念後上車出發。
7:07萬大林道9.1K下車處 1500M,遇見桃園長青登山隊,理事長名為陳耀房,他
自稱藥房。
7:33鐵皮屋完好上鎖,柵欄開啟,大鐵牌無字幕剩鐵框。
9:05左眺奧萬大水庫。
9:32杉木林,林相挺立優美,令人神清氣爽。
09:54十林班工寮遺址休息,旁有活水源。
11:00神木,以踞傲之姿聳立千年,看盡多少紅塵舊夢,多少神話傳說也隨之煙
消雲散又風起雲湧,引人遐思。
11:09獵寮遺址2420M 休息。
12:20午餐,活水源。
13:15續推進,陡上。
15:20十粒溪營地 2480M,前人留有搭好塑膠帆布外帳乙頂,些許破洞仍可用,
營地很寬,約可搭3頂4人帳、2頂2人帳,十粒溪活水充沛清涼透澈( 宿 )。

8/26 D2 天晴夜涼滿天星斗
5:10十粒溪營地出發,陡上還是陡上,大夥氣喘吁吁。
7:14鐵杉樹縫中瞥見埔里、台中。
8:20上稜線,干卓萬山雄峙蒼鬱現眼前,十八連峰宛如芭雷舞裾起伏綿延,武界林
道橫梗於卓社大山渾厚壯闊的胸前,此為第四日揹重裝要您好看的路。
8:25休息,有咖啡池,取水中餐用。
9:00乳形峰營地2970M,環顧四周,奧萬大水庫、清境農場、合歡群峰、雪山山
脈、埔理、中台禪寺、台中、十八連峰、卓社大山……歷歷在目。
10:00西巒大山亦步亦趨緊跟卓社大山後,清楚可見。
10:30干卓萬山前媃媚無垠的大草坡,一支黃花點綴其間,清風拂來,讓人心曠神
怡忘卻一身疲憊。
10:50--11:00 干卓萬山 ( 3284M,二等,百岳No.56 ) ,登頂照猛喀嚓。
11:11 突如其來的“尬”聲,驚嚇了我們,原以為干卓萬山塊水鹿蹤跡罕見,未料
牠羞於現身,躲在陰涼的樹群裡發聲示好。
11:30小營地(可搭1頂4人帳)岩塊旁休息午餐。
12:00開始進入干卓萬大斷崖,兩側盡是萬丈深淵,小心踏點謹慎為要。
12:34緊急避難營地,避風、無水,約可搭四人帳3頂。
12:43百花齊放,玉山佛甲草、高山沙参、玉山山蘿蔔、尼泊爾籟蕭、玉山繡線
菊、虎杖、玉山石竹、台灣烏頭、玉山金絲桃、阿里山薊、玉山繩子草、
玉山小檗、高山白珠樹、玉山卷耳、山牻牛耳苗、台灣鬼督郵、野薄荷(臺
灣野薄荷)……令人目不睱給。
13:40新活斷崖,是常崩塌濕滑凝泥土質斷崖,以前周領隊所綁繩索及固定樹
枝均已崩塌,此次周領隊又另覓固定點加強綁橘色長扁帶,以利往後山友
攀豋,真是功德無量啊!
14:25三叉峰營地,是個寬廣無邊綠意盎然的淺草坡,但起風下雨時既不避風
雨還會積水,故非最佳營地。
15:20牧山池營地,比三叉營地小,卻較避風,到牧山池取水來回20分鐘(宿)。

8/27 D3 天晴午後多霧無雨
5:40太陽已迸出,綻放五光十色光芒,大地完全甦醒,一日之計在於晨,輕裝
出發吧,別再偷懶,是這次山旅唯一輕裝行。
5:52牧山 ( 又名干卓萬東南峰,3241M,三等,百岳No.68 ),有故友林世雄
遇難紀念碑,個人登頂照是一定要的啦。
6:02右見看天池已乾凅,前人壘推小石頭排出“平安”二字。
6:40休息,遠眺南三段丹大山、東巒大山、東郡大山、玉山群峰等列隊排開,七彩
湖的台電高塔,荒廢的丹野農場,能高至安東軍山巒,……高高低低起起伏
伏,橫陳疊臥蒼蒼茫茫,這都是我曾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攀爬過的山頭。
7:35 視野絕佳,再過個假山頭就到火山了。
8:38—8:50火山 ( 又名萬東山西峰,3258M,三等,百岳No.63 ),來個團體照,
西瓜甜不甜?甜,周領隊言之:喜挑戰的山友會從此地續往七彩湖推進。
9:00驚見新康山展露丰采,彷彿對我招手:來啊!我已等候多時。Yes,再過些時
候吾必親門拜訪。
9:43山徑岩塊邊各種高山翠花爭相探出頭來,喜孜孜的恭賀我們將完成挑戰艱鉅的
山群。
10:54牧山,再次踏頂,補照幾張登頂照,否則何時還會來呢?
10:59牧山池取水,池面波光粼粼,宛若小仙女婆娑起舞般的輕盈自在。
11:16—13:00牧山池營地,喝咖啡逍遙浪漫又愜意,翹腳打盹、曬睡袋睡墊等。
13:08重裝至三叉峰營地,繼續奮鬥吧!今日的營地就在前方數十里內。
14:16卓社東峰北鞍,霧鎖淺草箭竹坡。
14:39遇水池取左往營地,直走往卓社大山。
14:52卓社東峰下營地,有三漥水滿看天池,水質稍混濁煮沸後無味仍可飲。當大
夥感謝老天爺給個無風無雨日時,忽然驚悚聲傳來,桃園長青登山會某位嚮
導行色匆匆跑來言之:他們隊裡有位成員失蹤了。周領隊、吳嚮導備無線電
對講機等設備,不分您我即刻展開搜救行動,這憾人的畫面油然升起一股敬
意、悸動無法自已,原來山中歲月深藏著如此深厚的情誼,人性的光明面再
次發光發熱。

8/28 D4 天晴午後12點落大雨至晚上7點
2:30卓社東峰下營地重裝出發,周領隊依舊說明今日行程,是此趟山旅最長最累的
一日,大家皮耊咖唵哪(台語),摸早黑全力奮戰去。
5:30黑夜化明,東陽微升,萬雲奔騰,山嵐飄渺,各山頭彷若孤島般浮於雲海中獨
自表酷,變幻莫測的山景,令人讚嘆不已,此時我悟道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
雄先生,在「山、雲與蕃人」乙書中敘述對台灣高山美景的摯愛無疑。
6:00休息,蘇大哥高唱喝酒歌,抒解不少迢遙山徑的壓力。
6:35裸岩瘦稜,周大哥叮嚀小心注意聲猶言在耳。
6:41垂直斷崖,揹重裝不好玩,唯膽大心細OK啦!
6:55千仞崖壁,全神貫注,沒事。
7:00數不清的攀岩抓爬,過不完的懸崖峭壁,總之,周領隊的耐心提醒,及全員細
膩專注以對,安啦。
7:18 鐵杉林中窺見干卓萬山。
9:06回首來時路,猶如刀劍般穿插不齊的連綿山峰及深不可測的溝壑,不知已過凡
幾,周領隊言:非十八連峰,乃七十八連峰也;天啊!我們著實奮戰不懈,高
人一等,重裝、重裝啊!揹重裝過七十八連峰,不禁對自己對全員豎起大拇
指,喊:Ya!讚啦!有勝利的感覺,差點痛哭流涕。
9:27再爬個陡草坡,前面山頭就是我的第98座百岳-卓社大山,加油!
9:40—11:40卓社大山 ( 3369M,二等,百岳No.40 ),無遮蔭處,拍登頂照、煮
中餐、曬帳篷、四周環視連環拍照、打盹、小憩。有個來自桃園縣的獨行俠,
登頂照拍完後又走回七十八連峰,祝他順利回萬大林道9、1K登山口,也慶幸
我們不走回頭路,否則會像阿嬤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又危險走不完的山徑。
12:02碎石坡很滑且會落石,兩旁台灣烏頭夾雜著小黃花爭奇鬥艷,煞是美麗。
12:30進入密不透氣不見天日的箭竹林,可媲美奇萊東稜由三叉營地往返帕托魯山
的極品箭竹海,途中下大雨,揹重裝在箭竹海游泳,時時被卡住動彈不得,
還會滿身泥香,一不小心就變為泥人,泥土路滑啊。
14:10 2900鞍部,因下雨無法拍照,記憶裡也模糊,無法詳述。
15:38武界林道,終於有個喘氣水庫放水地,是個松針地毯,可為緊急紮營用。
15:40—17:30 V形谷,有四處岩層危壁,無抓點無踏點會落石,只見周領隊彷若
正義化身的蜘蛛人,揹著繩索扣環鋼釘飛簷走壁來來回回的尋綁點、綁繩索、
鑿踏點、錠鋼釘,雨不歇猛落,等待的身是抖的心是熱的,俟全夥安然通過
後,感恩的心感謝的話感動的舉止筆墨難銘狀,山中正義凜然默默行善的周領
隊(老山猴)真是名不虛傳,後生晚輩的福氣啊。
17:36雨越下越大,天越來越暗,全員又濕又冷又餓又疲憊,周領隊一聲令下遇有
水源處就緊急紮營,今晚就在芒草叢生高過人頭的林道上紮營夜宿。

8/29 D5 天晴
5:36林道拔營出發。
6:40岔路口,取右下走捷徑,勿直衝前路,周領隊已綁平安路條封住前路,取右下
也綁平安路條引領正途,後到者不難分辨。
7:04—7:22 48K工寮 ( 2200M ) 工寮有大小門、屋頂已倒塌、只剩磚造牆壁,右
後方樹桿還有黃色半損巡邏箱,前方松針腹地很廣,是個好營地,門前直走約
24分鐘有穩定小瀑布活水。休息後由工寮大小門正前方林道續推進。
7:46小瀑布潺潺流水,此為48 K工寮的穩定活水。
7:50大崩壁,很壯觀,景緻不輸美國黃石公園大峽谷,岩層看似很堅硬,小心通過
無虞。
8:16台灣羊桃,即野生奇異果,結實纍纍,可見人跡罕至或果肉尖酸無比。
8:34活的斷崖殘壁,遇雨會成土石流傾巢而下,周領隊提醒細心快速通過。
8:50落葉壘堆寬廣林道,休息。
9:38右側埔里林務局造林小鐵牌,為民國53年植杉所置。林相密集纖柔聳入雲霄,
彷彿陷入溪頭霧林中,深吸一口氣、二口氣、三口氣……,再多也無妨,這是
平地沒有的啊!芬多精有益健康。
9:55造林大鐵牌,寫著“濁水溪造林中心區”大字,餘字不再贅述,休息、手機可
通,聯絡4WD車來接我們。
10:40休息。
11:25休息,有獵人置獵器的草編標記,紅漆打叉處不可進入,否則可能被獵器捕
夾受傷,紅箭頭指向即是山友的路,路中大石塊還寫著小心下面,在在都在
提醒山友勿越域。
11:55又有草編標記,應與前述同,還是快快通過勿逗留。
13:00遇整理過的林道,取左下,兩旁植木數里遠,有騎機車的胎痕,經小瀑布涉
水稍清洗臉頸,超涼快。
13:05 遇岔路注意布條取右下。
13:20大瀑布,大片淺草蕨類區,猜有民眾來此郊遊戲水。
13:30栗粞溪 ( 800M ),煮午餐,這時當男人最好,可清洗全身換裝,淺紫清葙恣
意綻放,隨風搖曳,恰似迎接我們凱旋歸來。
14:20陳會計師演出限制級的渡溪動作,走到對岸準備搭魯班兄開的4WD車。
14:30回首來時路,周領隊指著三千多公尺山巔言:我們就是從那邊下來的,哇!
大夥搖頭尖叫,原來我們是群不可思議的Superstar。
15:00武界法治村和氣悠閒靜靜的躺在栗粞溪邊,最守法的村民在此,真的嗎?
15:50—16:45 埔里慶功宴。
20:20台北。感謝魯班兄駕術高超十萬火急的駛車,只為達不可能的任務。

結語:遺憾之事:在V形谷時因下大雨,相機無法發揮功能,周領隊迂迴綁繩的安全
措施及險景無法一一呈現,只能深深留在每位隊員腦海裡感恩再感恩,相信
後到者會順利安然度過。

難捱之事:此趟山旅是高山百岳四大障礙中的最大障礙,峭壁活斷崖隨時
發生,荒廢的武界林道芒草遮天、路基崩陷無踩點、隱沒坑洞諳藏危機,枯樹
倒木橫陳亂臥,刺藤蔓草夾道傷人,雨天螞蝗蠢蠢欲動,欲前往者體能需自
我要求訓練,方為上道。

愉悅之事:Ya!我終於順利通過了滿清十大酷刑的嚴厲考驗,橫越了冷門、
無人眷顧、人跡罕至、避之唯恐不及的馬蹄山障,要歸功於隨經驗豐富、安
全器具備全,有始有終帶隊的領隊與嚮導,即無浪費時間、無效率消耗體力
的走錯路和墜谷受傷的情形發生。


──全文完──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在秀些相片分享前輩們
  • 還是很想與山友分享我的喜悅
  • 七十二歲老當益壯的蘇大哥.65歲才開始爬百岳.現已78座囉!
  • 的確是很讚 如果能再來個卓社 ~ 萬大來回的行程 那真的是功德圓滿了 ※ 縱走和來回 哪一樣比較辛苦?
  • 卓社回萬大是一般登山隊慣走的行程,在東北鞍營地或是三叉營地會以輕裝來回卓社大山,不妨您來試試,想必有番感動在心頭。 當時決定萬大下武界,是因不想走重複路線,且能體驗馬蹄形的完整山旅。至於縱走或來回何者較辛苦?見仁見智,然數位前輩及個人意見,均認為來回走較枯燥無趣又辛苦。
  • 恭喜四維夫人這次可遇不可求的行程. 看來賺很多喔! 布新完百行可惜我不克參加 我要去馬博夢遊 等著看您的紀錄囉!
  • 恭賀四維夫人完成98岳,干卓萬下武界是一趟辛苦之路程, 很佩服蘇大哥的意志力,年紀雖已超過70歲,但體力比年青小伙子還好。 預祝四維夫人近期完百。
  • 有老天爺的加持(好天氣),此趟山旅真的賺很大。 馬博橫斷亦是艱鉅的挑戰,加油加油!
  • 謝謝阿輝兄提供干卓萬下武界行程紀錄與航跡圖,並叮嚀注意事項,讓我們做了萬全的準備,畫下完美的句點深深烙印在心,原來大山障還是很迷人的。
  • 登山能跟隨:周業鎮大哥準沒錯、登山經驗豐富手腳輕快燒飯更是一傑、重點周大哥走不會累、 貴隊員真是獨聚惠眼、佩服佩服、順祝登山成功圓滿。 在十粒溪營地目送貴隊離開後、不幸本隊有一員不適被派遣陪徹、害得老鍾我一棵百岳也沒有。 下武界記憶V形谷我們那時渡過的確是一個一個來也花不少時間、最後一晚我們紮營處相距不遠才是。
  • Enamel兄問『縱走和來回,哪一樣比較辛苦?』 茲以個人經常帶干卓萬群峰隊伍『下山時所作的意向調查』向Enamel兄報告如下:『山友約“90%以上”喜歡下武界!』,此行的山友則100%贊同下武界,儘管第4天下午下雨,但是竟然沒有人想再走回頭路哩! 個人也比較喜歡下武界的行程與帶隊方式,因為一來不必再回走18連峰與干卓萬斷崖(這是相當辛苦、枯燥、而且也有些難度也!);二來5天行程每天都是走新的路,很有新鮮感,此外,大部份時間都不會晒到太陽、沿途芬多精很棒;三來只要重裝揹到卓社大山後,就幾乎一路下坡,往後行程輕鬆愉快。四來路徑明顯,注意沿途路標就不會迷路。 但下武界得注意兩點: 其一、需涉栗粞溪:若山區下大雨,則恐有山洪暴發之虞。因此當住紮於卓社東峰下的“東北鞍營地”時,必須橫量當晚是否『下大雨』,『若雨勢超大』,則建議走回頭路比較安全。 其二、V型谷濕滑、且有落石之虞。此次個人雖綁了不少繩子(目前尚留在V型谷),又原本計劃於“橫渡的大石頭上”再釘20支鋼釘(止滑用),但因當日下雨、且時間稍晚,因此沒有依計劃行事,只好留待下次再施工吧!(建議帶隊嚮導最好攜帶繩梯,下第一段大落差時綁上可避免人跟背包碰到山壁,以免落石之險) 以上謹為個人淺見,敬請大家指教,謝謝!
  • Enamel兄問『縱走和來回,哪一樣比較辛苦?』 茲以個人經常帶干卓萬群峰隊伍『下山時所作的意向調查』向Enamel兄報告如下:『山友約“90%以上”喜歡下武界!』,此行的山友則100%贊同下武界,儘管第4天下午下雨,但是竟然沒有人想再走回頭路哩! 個人也比較喜歡下武界的行程與帶隊方式,因為一來不必再回走18連峰與干卓萬斷崖(這是相當辛苦、枯燥、而且也有些難度也!);二來5天行程每天都是走新的路,很有新鮮感,此外,大部份時間都不會晒到太陽、沿途芬多精很棒;三來只要重裝揹到卓社大山後,就幾乎一路下坡,往後行程輕鬆愉快。四來路徑明顯,注意沿途路標就不會迷路。 但下武界得注意兩點: 其一、需涉栗粞溪:若山區下大雨,則恐有山洪暴發之虞。因此當住紮於卓社東峰下的“東北鞍營地”時,必須橫量當晚是否『下大雨』,『若雨勢超大』,則建議走回頭路比較安全。 其二、V型谷濕滑、且有落石之虞。此次個人雖綁了不少繩子(目前尚留在V型谷),又原本計劃於“橫渡的大石頭上”再釘20支鋼釘(止滑用),但因當日下雨、且時間稍晚,因此沒有依計劃行事,只好留待下次再施工吧!(建議帶隊嚮導最好攜帶繩梯,下第一段大落差時綁上可避免人跟背包碰到山壁,以免落石之險) 以上謹為個人淺見,敬請大家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