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優美的碧山古道與挑水古道環繞路線-順撿溪頭二顆圖根點

活動日期
2012/12/9 - 2012/12/9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brownlee(小李)

2012/12/24


優美的碧山古道與挑水古道環繞路線-順撿溪頭二顆圖根點

日期:101.12.09

成員:小李

紀錄:小李

12/8(周六)至古坑採柳丁,回程至彰化親戚家拜訪並夜宿;周日早上安排去走挑水古道,此行順道去撿芬園鄉於水田中的溪頭圖根點(H72m),被泥土掩埋當時以為遺失沒找到;續往挑水古道,先走古意十足的碧山古道,途中有另一顆溪頭圖根點(H163m),再走設施完善的挑水古道回;串連二條古道繞一圈走1小時又23分,全程走約4.5K,值得一遊。

行程簡介:

09:33由中彰快速道路的交流道走彰興路(台14丙線)往芬園方向行,前接彰南路(台14線)續行,至彰南路二段的寶山國小,續前行約0.55K(台14丁線約4.6K?)。

09:48△溪頭,位於彰花芬園鄉,標高7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路右小橋過圳溝,田地中有一稍突出的土丘,離路旁約2公尺,田地已收割可抵達;將棄置的石塊搬開,仍看不到圖根點,以為已遺失失望的離開?回來後比對大鵬兄的基石照,此點應尚在,可能被泥土掩埋,下回路過再來。

09:56續往挑水古道,續走台14丁線(彰南路)走約1.4 K,右轉148縣道(員草路一段)走約0.38 K,左轉169巷走約30公尺。

10:00挑水古道口,高98公尺,路口有鳥居,路左有小型停車場;指標左往再生公園、觀光果園等,直行往挑水古道、碧山古道與挑水桐花。

10:03下雨撐傘出發,取直挑水古道行,此段為水泥路可行車。

10:07三叉路,直行為挑水古道,先取右往碧山古道,小水泥路緩上。

10:10古道叉路,左有小徑下挑水古道;取右古道小徑行,隨即上稜取左行。

10:12△溪頭,又稱碧山,位於彰花芬園鄉,標高163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古道右側,鵝卵駁坎下方,很不起眼。

10:14續行,稜線堆砌鵝卵石成為一道駁坎很特殊,稱為「鵝卵天梯」;古道平緩路況超佳,綠蔭蔽天、不虞日曬。

10:19古道叉路,接到小土路,古道取左行。

10:22轉為小柏油路,路左有一加蓋的水井,逐漸進入果園,路左仍有「鵝卵天梯」,前行路左有破工寮。

10:27高壓電塔088號,沿途仍為果園,下雨霧濛濛一片。

10:34叉路,直行往古恩公廟、有步道接挑水古道;取右往碧山古道口。

10:35東龍宮,土地公廟,高314公尺,有碧山古道、挑水古道指標;喝口水後取左大彰路1段672巷往古道口。

10:39碧山古道口,高320公尺,即大彰路1段672巷口,有二條古道指標;取左大彰路1段(139縣道)往挑水古道口,途經文德國小。

10:45挑水古道第2入口,電桿為「大彰幹1Z4-4」號,入口有觀景台、壁飾等設施;取左鋪地磚的步道行,兩旁有鳳梨園。

10:48廣場,有休憩亭等,取左人行步道緩下,沿途鋪有不同樣視圖案的地磚。

10:55龍鳳湧泉井,有二口井,因下雨井水位頗高、且清澈;有解說此古道為先人挑水往返的一條路徑,故稱之「挑水古道」;

10:57直行為挑水古道,先取左步道往古恩公廟,階梯路陡上。

11:00古恩公廟,百年的歷史的小廟,旁有觀景台、挑水雕像等;二條古道於此交會,前方剛才已走過,隨即原路回。

11:03回至龍鳳湧泉,續左挑水古道行。
11:05休憩涼亭,古道鋪有紅磚。

11:10紅磚步道終點,有停車場、籃球場等;續行為水泥車道。

11:15左有果園農宅

11:16叉路,小徑左往「鵝卵天梯」,接碧山古道。

11:19「挑水桐花」,賞桐花的處所,

11:23碧山古道叉路,於此剛好繞一圈,續前行。

11:26回至停車挑水古道口,繞一圈走1小時又23分,全程約走4.5K。

11:31車行,趕回六叔家會合外出午餐。

◎挑水古道:

介於彰化芬園鄉大竹村與溪頭村之間,本屬八卦山脈山麓間羊腸小徑,清朝時期因道路交通不發達,當地先民為生活飲水問題,尋覓於八卦山脈山麓間,發覺此一兼具排洪的山澗溝渠,終年有泉水源源不絕流出,於是在泉水湧出的源頭,挖掘兩處深約10公尺的取水井,供村民們飲水之用,並將取水必經的山間小路約略用岩石切成一階階的步道。一直到139線大彰路與彰南路的擴建完成,才結合水土防洪溝渠的整建,開闢建成兼具登山休閒防洪等功能的挑水古道。
挑水古道,全長約2公里,從芬園鄉溪頭村員草路一段159號左側旁入口處進入,便可看見仿日式神社拱門。也可步行或開車一路沿水泥排洪道前約1.4公里處,可見一處寬廣的空地,供停車及民眾打藍球之用,須在此停車步行至登山步道,沿著步道往前不遠處,即可看到涼亭,之後即百年前此地先民取水所建的二口湧泉井,但井中的水已乾枯,在雨季方可見井中之水。順著幾近坡度九十度的蜿蜒步道前行,穿過濃密的荔枝與龍眼樹林,可見一小型古廟東龍宮,行進時也可見許多鳥類哦,如:班鳩、白頭翁、綠繡眼…等在綠林間正在遊玩著。由此可通往另一處大彰路一段672巷入口處。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