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晉-佐久間
時間: 2007/4/28-5/3 (六天五夜)
地點: 花蓮縣秀林鄉
攀登山岳:
拳背山 1367M
佐久間山 2809M 紀念台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a馬太
立霧主山 3037M
江口山 2441M 紀念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
人員: 喵蚯蚓(領隊) 喵秋姐(大廚) 不良喵CL(第一次穿雨鞋就上腳的大廚) 喵采庭(醫藥官) (共兩男兩女)
留守: 喵金台
預定行程:
day1: c0 -> 碧綠神木 2188M -> 卡拉寶農場 -> 拳背山 -> 立霧溪主流 1200M c1
day2: c1 -> 下溯至凱金溪匯流口下游上稜 -> 1955 後鞍 c2 (缺水)
day3: c2 -> 佐久間山 2809M -> 2855 或切 2760 鞍 c3 <-> 立霧主山 (取水)
day4: c3 -> 12K 工寮 -> 取水 -> 9K 工寮 c4
day5: c4 -> 6k 岔路 <-> 江口山 -> 0K -> 岳王亭
實際行程:
day1: c0 -> 碧綠神木 2188M -> 卡拉寶農場 -> 拳背山 -> 立霧溪主流 1200M c1
day2: c1 -> 下溯至凱金溪匯流口下游上稜 -> 1955 後鞍 -> 2000M 主稜 c2 (缺水)
day3: c2 -> 2307峰 <-> 嘗試主稜上攻 -> 下切腰繞至佐久間山西北坡 c3 (缺水)
day4: c3 -> 佐久間山 2809M -> 立霧主山後鞍部(乾水池營地) c4 (取水)
day5: c4 <-> 立霧主山 -> 三叉營地 -> 沿海林道 12k 工寮 -> 取水 -> 6k 岔路口 c5
day6: c5 <-> 江口山 -> 0k -> 下線林道 -> 岳王亭
參考紀錄:
地圖 25000:1 經建版
urmap 衛星圖 http://www.urmap.com
前段資料:
[1] 1988/12 中興法商凱金山 http://club.ntu.edu.tw/~mtclub/database/cs2.htm
[2] 2001/1 金尚德 卡拉寶、室島山尋碑記行 http://peak.to/4-d1.htm
[3] 2004 師大凱金北稜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7913
[4] 2005 海大凱金北稜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091
江口山資料
[5] 2005/7 小花 太魯閣七雄二探---富田(又稱江口)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2943
前言:
2006年去塔豬論的時候,在塔山山頂後岩峰處飽覽群峰的時候,赫然發現一個狀似大霸的圓形壘石峰頭,山形特殊,心生嚮往.
經過詢問,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佐久間山. 而登臨的方法,一般都是從奇萊東稜
順便單攻往返. 但是地圖上顯示,其北稜似乎可行. 而如何接近北稜呢?
地圖上顯示比較容易接近的點是從卡拉寶下立霧溪,然後循凱金溪北側稜上登即可.遍尋不著這段稜線的紀錄使得前置作業更加省事. 忙碌的工作使得連續幾天睡眠不正常,加上拔牙的疼痛,這個51勞動節假期,當然得休息一下...
出發前幾天的天氣都不怎麼樣,加上CL因為工作緣故,尚無法確定參加,一度打算兩個人就走...
好日子禮拜四到來,CL跟采庭竟同時都決定參加,皆大歡喜!
禮拜五下了班回家打包收拾,晚上就驅車來到了綠水露營區,蓄勢待發...
day1 4/28 晴時多雲
5:55 綠水露營區起床,順著鋼索望去,能看到沿海林道的廢棄索道頭. 想著幾天後我們將能順利回到這裡?
6:05 在花蓮工作的好友翠菱載著 CL 來到露營區會合. 這是翠菱第二次當我們的交通接駁了,
上一次是在屏東水門,他幫我們把車從阿禮開回水門.這次麻煩他幫我們把車子從碧綠神木開回露營區停放.
將可以幫我們回程節省來回3個鐘頭以上,真是非常感激!
7:50 車子抵達碧綠神木.一路看著中橫的壯麗的山景.
8:30 分裝打包完成. 正式告別翠菱, 沿著神木咖啡廳旁的產道出發囉!
8:45 抵達卡拉寶第一流籠頭.
一位大叔告知路況:上週有原住民嚐試度溪,但水勢洶湧,且水深及胸過不去.道謝後續行.
9:08 小木橋
我們循著往卡拉寶農場的清楚路徑.路徑是先穿過流龍頭,循右方路徑續行,然後馬上就會陡上一小支稜,然後一路腰繞.
9:21 抵達卡拉寶山南稜上岔路登山口. 座標(289986,2674481)
開始順稜而下.
9:36 神木高支32電桿,在此可以看到下方農場.像是世外桃源一樣.
10:02 抵達上農場,看到第二流籠. 注意25000:1 地圖所示的流籠是完全錯的[2]. 休息一下
10:15 出發
11:00 穿出竹林抵達下方農場的農路. 農場種滿了綠油油的蒜頭..
此段我們又接回稜線走,途中會經過索道線,大水池跟水管路,及穿越芒草區,最後出竹林.路況不甚好.
建議直接跟著最寬大的農路下行即可.
11:08 抵達下方農場的大寮子(290763,2673293). 詢問主人關於下溪的路.
此時農場有一二十人,大多是不大會說中文的外勞,正採收大蒜. 農場邊緣還粗放了開滿了黃花的油菜,A菜等養地之用,我們當然不能放過.
午餐
12:08 餐畢出發. 順著農場房舍後方田埂,進入竹林旁的小徑.
12:25 抵達合歡越嶺道.
此路徑仍是經常使用的農路,會先往回頭方向腰繞過一山溝[4].
然後又碰到大蒜田,此時取左岔路入森林下個10步,便接上真正的合歡越嶺道. 路幅有1M寬,錯不了.
12:53 高遶崩坍處, 路基清楚, 有架繩.
13:04 越嶺道有一叉路在此轉折向上,駁坎及路基明顯,似乎有其他支線或者驛站設立在此? (291071,2672927) 1572M
大夥上去溜搭溜搭 10 分鐘.
13:33 廢棄機車.[4][5]
13:36 下溪岔路口 (291250,2672846) 1535M. 沿途陡下但都有綁繩子輔助.
途中可見"開晉"那塊平緩地跟開闊溪床. 我們稱它是立霧溪的"胃".(上游即是咽喉跟食道,下游到天祥合流之前自然就是蜿蜒的小腸嚕)
第一次穿雨鞋的 CL 下到這兒腳側有點不舒服,腳板寬鞋頭太窄. 剛好我嫌我的雨鞋頭太寬大,襪子捲來捲去,對調看看,沒想到一拍即合!
往後的行程就照這樣穿嚕!
14:12 拳背山基點 1367M (3-6361)
14:36 溪畔破屋. 前有一株柚子樹. 休息一下, 然後順路沿著下游續行.
14:54 破屋2,路旁有大的甕.
14:57 破屋3,藍色信箱.旁有金屬製有煙囪頭的東西
15:07 順著砍開的路出芒草來到溪畔. 溪床開闊,但溪水湍急.
開始往下游尋找合適的渡溪點跟乾淨水源.
16:00 河階上平坦沙地紮營. 座標(291875,2672097) 1129m 旁有乾淨水源.
我們沿著溪往下溯至稜尾轉彎處, 但都沒有好的度溪點. 水勢湍急,但主要是因為含沙量大而混濁,
不知道深淺. 最後回到匯流口上游一平流處,兩邊都是大石壁,跟海大紀錄[4]的敘述接近,疑似原流龍頭所在處.
決定明天將在此嚐試渡溪.
晚餐是 CL 主廚的蕃茄咖哩,路上採的秀珍菇跟A菜. 非常舒適的海拔,不想滿身大汗的話,睡袋拉鍊別拉起來啊!
從碧綠神木至卡拉寶農場路況很好,農場仍有人在耕作.往拳背山下溪路況也佳,唯橫跨立霧溪的流籠頭已經沖毀.
day2 4/29 晴朗
今天的功課是渡溪上稜,然後背水抵達 1955 山頭後鞍,算一算落差不到 800M, 應是很輕鬆.
唯一的難關是渡溪, 打算等太陽出來比較不冷,萬一需要泳渡也有時間曬曬裝備. 預計10點能夠上稜就好.
6:30 起床. 經過一夜的蛙鳴,水看起來似乎消退了幾公分?(心理作用也罷)
早餐是秋姐主廚的燒餅沙拉+豆漿,非常可口. 不過當領隊總是有些壓力,沒什麼心思吃飯,
還是像昨天一樣,上廁所的時候順便再往下游尋覓渡溪點.
決定渡溪策略:先試試看昨天預設的渡溪點,不行再試試下游.
8:20 終於出發
背包滿載10L水,好像有穩重些,拿著竹竿測水深,希哩呼嚕竟走到了河中央,秋姐見勢也來嚐試,
再多走兩步竟渡過了最湍急之處,感謝老天爺! 趕緊叫CL跟采庭一塊來牽起人牆,果然只花兩分鐘順利渡溪!
8:30 全員渡溪完畢
上石壁一看,果然還有些鋼筋,這裡就是流籠原址.下方的平流處,果真就是最佳渡溪點囉!
往下游走幾步就是凱金溪匯流口.整個匯流口是白石堆疊,沖開約有100M左右,分成南北兩股,
中間還有一小塊三角形的樹林,跟urmap衛星圖所示一模一樣. 唯有凱金溪在此呈伏流注入,
只有北側有娟娟清流.
9:05 喝夠了水上稜囉!
剛開始是芒草雜木林,需要動刀清理,但基本上都有獸徑可循.
9:28 已經腐朽的吊子鐵線.
9:58 大概是跟對面拳背山等高了吧! 還是可以見到"胃"-開晉的大平台跟剛剛的渡溪點.
10:00 水鹿大便
11:00 崩壁邊邊陡上,崩壁直下凱金溪,有連續潭瀑.
11:30 寬稜處竟出現一舊石板屋遺址. 在此午餐. 座標(292507,2672329) 1427m
12:30 繼續前進
12:50 沿途偶而出現水鹿大便. 還有不大怕人的山羌,跑沒兩步就不斷的回頭看我.
13:30 正稜上出現碎石坡,從南邊繞上. 看到一隻悠閒的藍腹鷴
稜線大多都是陡完變緩,給我們喘口氣,然後再度變陡..
14:55 1900M 寬緩帶,落葉鋪地,非常舒適的林相.
在此找到四罐花生仁湯空罐,製造日期是 1994年, 也就是13年前有人在這邊吃完了罐頭亂丟.
是獵人還是登山隊呢? 在此還有長方形排列像花圃邊緣般的石頭, 不知道是幹麻的?
至此之後開始有箭竹出現,但稜線寬緩好走,不知不覺已經在霧中了.
15:15 1955山頭後鞍. 發現垃圾堆,有玻璃罐,廢電池,塑膠袋等等,應有盡有. 應該是獵人囉!
15:40 2000M 轉南接上主稜處紮營. 座標(293889,2672137)
晚餐是主廚 CL 的紫米飯,蕃茄蛋,涼扮洋蔥海帶芽,紅燒豆腐跟炒高麗菜. 非常豐盛!
晚上砍材的時候,不小心把山刀柄給砍斷了.
今天的路況是最單純的跟著稜線上登.在 1955山頭前後發現有人活動的痕跡.營地的中華電信手機滿格.
day3 4/30 天氣晴朗
一早太陽公公就露臉了,加上昨天意外的登上了主稜,離佐久間山直線距離已經不到 2公里了! 士氣大振!
5:30 起床
7:00 出發
天氣很好,好風景不時露出來. 陡上途中不少裸岩地形,四周展望一覽無疑.
往羊頭山的方向,還真的有點像羊頭呢!南湖中央尖一樣清楚.
往前面,佐久間跟立霧主並列,佐久間山好像更雄偉一些.
往左方南神山-南酬山的稜線跟我們所夾的深豁都歷歷在目. 在太魯閣登山看風景的痛快莫過於此!
10:00 2307峰頂
登頂過程並不若地圖上顯示這般恐怖. 但是我們在山頂看到主稜的猙獰的樣子:
陡直的稜線要過三個沒有樹的斷層,(約2400M-2600M) 每個斷層看似都很難行也很難繞.
右側有一條林木森森的直接2600M後的樹林帶. 這如果是主稜的話多好?!
在此我跟秋姐一人主張一條路線:
蚯蚓 Plan A: 搞不好遠觀恐怖,其實都有巧妙破解點,沿主稜直攻吧!
秋姐 Plan B: 第二個斷層之後看似陡直不可行,咱們先上升過第一關再腰繞到那條森林稜線吧!
秋姐真是個大長輩,一眼就看出主稜陡直難行;而我這個小夥子,則堅持試試看再說.
CL跟采庭則沒有意見,跟著走就是了!
討論完畢,就下鞍部去.
11:15 午餐(294339,2671080).
今天的午餐是CL主廚的麻醬麵. 媽呀! 是不是每次吃完麻醬麵都得面對"挫著等"的地形呢? (松雨尖比魯也是)
午餐吃的滿快的,吃完午餐讓 CL 先鋒.
12:30 陡直的岩層地形,請秋姐跟采庭稍候, 我跟 CL 輕裝上探. 座標(294374,26970999)
媽媽咪呀!
第一段岩稜斷層出現了, 稜線插天而上,兩側是陡峭的岩溝啊! 雖然還有山羊的大便路,
但抬頭一看,後頭那兩段似乎也都難突破啊! 我們不是山羊,而是背著重重的殼的蝸牛!
偏偏此時回頭一看,2300峰已在雲霧中...
12:36 告知秋姐 Plan A 別玩了, 秋姐早已在陡峭的山腰上覓徑了.
12:46 CL 背著重裝回來會合.
一個不小心,背包滾落. 滾落的速度極快,啪拉啪啦... 不過好家在,聲音不久就停了.
我馬上輕裝下去找,在下切約 40M 左右找到腰帶卡在枯枝上的背包,背了回來!!
照撿背包的走法,整個山腰雖陡,但都有箭竹樹林可藉,感覺比稜上安全的多. 於是決定降下一點高度再腰繞.
13:20 腰繞碰到岩溝
我上切去找橫渡點,又向上攀了100M左右,找到了一個可以橫渡的點,但是仰望主稜,未來茫茫.
後面還要在陡壁上腰繞很不容易呢! 花了不少時間之後, 決定回去跟大夥會合.
此時 Plan B 也槓龜,今天大概登頂無望了, 但就此撤退更不甘心!
那條林木森森的肥稜還是有最後的希望的, 那怎麼繞到那條肥稜呢? 努力看一看地圖之後,於是 Plan C 誕生了!
2307後鞍沿西側溝比較寬緩, 下50M之後腰繞的坡度也比這兒邊優, 就這麼辦吧!
14:30 退回鞍部. 下切.
途中秋姐找到他的登山杖.像秋姐這樣的老山猴竟會在休息的時候忘了拿登山杖,還以為是忘在岩峰上面.
難道冥冥之中是要我們再回來?
14:50 GPS無訊號, 看地勢差不多了, 開始橫腰.
這一段是 lucky 小采庭帶路. 山腰像是百摺裙,一稜一溝,望著那條肥稜碎碎念: 讓我們繞過去吧!
"OK" ... "可以喔" ..."沒問題"... 就這樣,上一點下一點腰繞都剛好過得去,我們終於攀上了林木森森的大肥稜了!
大肥稜主要是大鐵杉跟箭竹,也不時出現紅檜.
15:40 全員登上稜線, 接下來就是找營地嚕!
16:03 沿稜上攀約30M 紮營. 座標(294207,2670748) 2219m
無巧不成書, 窄窄的稜線上剛剛好適時的就出現一塊寬平營地,就在我們整地撥開落葉枯木的時候,
竟出現了一塊破布! 這表示有人曾經來到這兒過.. 從 1955後鞍之後沿途根本就沒看到半枚砍痕,
加上神奇的腰繞之後,在這麼深遠的地方竟然還見到人跡,只能說:真是太神奇了!
我們推斷 1955峰南邊一直到佐久間山西側溪溝這片寬緩的大坡面,可能是原住民的獵區.
獵人們從溝邊順稜尾一路上到這兒來,壓根兒不用去碰稜脊.
但,如果是獵人,他們應該也不會跑去登頂什麼佐久間山;
如果是登山客,那到底是誰呢? 我們竟然隔空在此相逢...?
仰望頭頂的這片森林,林木森森, 是令人安心的.
今天斷水嗎? 大夥都好像早知道會上不去一樣,多背了很多水. 我跟CL也比起誰是首富(剩下最多水的人)來了!
大家糧食似乎也都有多背,對於 delay 一天絲毫不以為意. 我也終於努力的想起了似乎是沒什麼要緊的工作得衝出去的.
晚餐是秋姐主廚的果乾燉飯+濃湯. 晚上照樣烤火喝茶.. 但天氣似乎在變化,風大的只得把營火早早熄滅.
在陣陣大風吹打樹冠的呼呼聲中,早早進入夢鄉...
5/1 day4 陰雨 午後轉晴
離目標佐久間山頂只有大約 600M 落差而已,攻略是正東接上主稜,再循稜登頂.
5:30 起床. 今天早餐是 CL 主廚的楓糖鬆餅. 目前我還是首富於是請大家喝一大杯茶.
7:00 出發
基本上循寬稜左閃右繞的往上爬.
坡度很陡,所以上升的非常快!
原來陡峭的岩牆斷層還是從主稜一路拉到山腰來. 不過我們總是循著最多樹的地方安全上登.
9:00 接上主稜. 座標(294653,2670620) 2661m 已經繞過那三段斷層了! 非常高興!
9:30 來到稜線左側絕壁處. 展望南神山稜線跟一洩千里岩壁, 展望非常的好!
主稜在此是一片岩壁,但是右側有樹可攀,離樹林接縫處就剛剛好那幾米.
輕裝架設扁帶橫渡上去看一下,小灌木是連續很 OK 的.
9:40 出發陡上, 一路找樹找石頭迂迴上攀.
10:04 佐久間山(294976,2670039). 腳下盡是平坦, 松針鋪地. 高興的吃掉哈密瓜!
此時下起了雨,雨點還不小,得穿上雨衣! 但心裡卻是暖呼呼的!
趕快打電話給留守報告會晚一天下山.
10:30 山頂. 從休息處走約3分鐘即接上從立霧主過來的路條.
這一面沒什麼樹,大多是裸露的岩石.
10:39 下山嚕. 沿著裸岩下去,雨點越來越小,雲霧也有散開的趨勢
11:37 第二個窩窩頭峰午餐
之後都在箭竹海中行進,好在箭竹不粗不難通過.
13:00 接上東稜高速公路
13:20 抵達立霧主後鞍營地(乾池營地)紮營
地面真的很潮濕耶. 我跟 CL 下去取水.取水路溼滑但是綁滿路條.
水源是從石壁滲透出來的,一分鐘只可滴滿一鋼杯,我們花了20分鐘等水,最後背著滿滿的水回到營地.
午後的陽光暖暖的灑下,大夥兒嗑瓜子喝茶. 今天是愉快的休息日.
晚餐是秋姐主廚的番茄咖哩飯,還有慶祝的果凍! 隔天一大早3點要去單攻立霧主山,早早的就先睡了!
真的是天無絕人之路,還好佐久間山西側坡面有那麼一道破解點,讓我們順利登頂!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day5 5/2 多雲時晴
3:00 起床
3:20 輕裝出發山頂看日出
4:45 登頂立霧主山,看風景拍照玩耍...群山全部露臉..
來時的稜線,立霧溪的胃,卡拉寶農場,完完全全就在那兒!
6:30 山頂回程
7:30 回到營地. 秋姐已經做好好吃的麵疙瘩!
8:30 出發下山
8:42 回到佐久間分叉稜
9:50 三叉營地
采庭要開始採花交差囉
11:20 研海林道12K工寮 午餐
12:14 途中水源取水,"花"速前進.
13:30 抵達9K工寮
14:18 可通手機的岩壁處(噴紅漆)
15:00 6K 岔路口附近林道紮營
晚餐是超級雜匯濃湯加上工寮撿來的乾燥米. 一點都沒有斷糧的感覺!
day6 5/3 超級晴朗
4:40 起床
5:15 沿著支線林道出發,乾淨好走
6:00 切抵稜線
6:12 崩崖展望點 可展望豬股,塔山,三角錐
6:30 登頂江口山(3-5983),山頂開闊但四周樹都太高了,無展望.
爬上一棵松樹去拍一張佐久間. 一個圓圓的石頭峰,怪哉!
(仔細對照地圖跟拍回來的照片還是可以看出個端倪的!)
7:10 打混夠了 下山
7:20 展望點再拍個照
懷念一下去年我跟采庭帶錐錐走在對面的稜線上...
7:50 回到林道
8:10 回到營地
登頂江口山整路都是跟著小花賴兄密綁的路條,完全不用找路.詳細記錄請參考[5].
9:00 出發下山
9:50 0K 工寮
9:55 索道頭. 接下來就是研海林道最難行的一段
不過傳統路線上的確保扁帶或繩索都非常穩固,加上天氣很好,走起來安全無虞.
10:30 棧道. 已經有補強.
之後進入蘭花的高度,再度花速前進.
11:30 抵達下線林道,沿途一直看著塔山,豬股,塔山,豬股...大斷崖..三角錐
現在看著三角錐的角度,就是正對著大斷崖的那條長稜,想起了上個月還在那邊努力攀爬,結果差點熱死.
相形之下,研海林道沿途大多在樹蔭下,幸福極了!
12:30 午餐
13:30 下線索道頭,看到綠水露營區囉! 最後 800M 落差就會到岳王亭了
14:50 抵達瀑布支流, 過熱一直在冒煙的 CL 終於可以下水去降溫了.
15:08 最後一段出發
15:25 岳王亭
走回綠水停車場,抬頭看看索道頭,一切好像做夢一樣.
接下大家到文山溫泉去洗澡更衣,我終於泡到了這輩子第一次的文山溫泉!! 就這樣封閉實在太可惜!
這一趟多虧了貓腿的好咖一起,才有辦法這麼順利愉快的(每天都四點前收工喔)完成這條酷斃了的路線!
感謝隊員們,感謝翠菱的交通,感謝爬傳統路線的山友們,感謝老天爺!
圖文版: http://catleg.org/index.php/CatLeg/Kaijin-Sakuma-rec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