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人性不是本善】世界上有 4% 的反社會人格者


A. 4%反社會人格者 嚇壞96%的人  (世上每25人中,就有1個反社會人格者 )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40523000405&cid=1210

有反社會性格的人

1. 毫無社會意識
2. 缺乏道德感
3. 不易接受社會習慣和規範的限制
4. 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任性而為


B. 反社會人格障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7%A4%BE%E4%BC%9A%E4%BA%BA%E6%A0%BC%E9%9A%9C%E7%A2%8D

診斷標準:

(A)15歲開始,對他人權益侵犯及不尊重的廣泛模式,下列至少三項符合:
1.無法遵從社會規範,經常遊走於法律邊緣。
2.經常說謊、欺騙。
3.個性衝動,無法做長遠的規劃。
4.情緒不穩,有攻擊性,不時與人鬥毆。
5.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像超速駕車。
6.在工作上不敬業且不負責任,像亂開空頭支票。
7.缺乏道德、良知、冷漠無情,即使目睹他人受害亦無動於衷。

(B) 十八歲才可確立此診斷,以免跟少年反抗期混淆。

(C) 通常十五歲前即有行為障礙(conduct disorder,一種持續性的行為模式,此行為模式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或破壞了社會規範)。


所有回覆

  • http://tw.gigacircle.com/241790-1

    人不可貌相!11 種,不可不知的反社會人格

    1.超級自戀狂
    ▼反社會人格者極端自我膨脹,他們自戀到極點,認為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勞,失敗全是別人的錯。


    2.為了說謊而說謊
    ▼反社會人格者說謊不需要理由,往往只是想測試看看你有多好騙,或是期待別人出現戲劇化的反應而已。

    3.缺乏同理心、同情心
    ▼反社會人格者的內心世界缺乏真正有意義的情感,他們無法想像、模擬其他人的感受。

    4.缺乏悔恨及羞恥
    ▼這些人就是不會有自責、內疚、感到羞恥的道德意識。

    5.遭遇危險時異常平靜
    ▼發生車禍時,他們可能一點也不焦急;受到他人威脅,也不會表現恐懼,彷彿置身事外。

    6.極端不負責或衝動的行為
    ▼反社會人格者只看見目標,然後倉促行事,完全不計其他後果。

    7.朋友很少
    ▼他們往往沒有真正的朋友,他們不想要,除非他們「需要」。

    8.迷人,但只是表面的
    ▼這些人看起來很有魅力、友善,在社交方面似乎也很正常,但這些全是偽裝,包括笑容及完美的談話過程。

    9.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
    ▼遵循個人的快樂原則,為了追求自我的感覺,他們甚麼都做得出來

    10.無視社會規範
    ▼反社會人格者認為一般社會規範是給普通人遵守的,不適用於他們,所以不守規矩。

    11.喜歡激烈的眼神接觸
    ▼避免眼神接觸在某些情況下是種禮貌,對反社會人格者而言,他們卻以為這是一種勝利,或是誘惑的表現。
  • 變調!鄭捷是典型「下三白」面相 專家:易「憤世嫉俗」!

    http://www.setnews.net/News.aspx?PageGroupID=1&NewsID=24321&PageType=1

    眼睛狹長, 瞳仁靠上的稱為「下三白」
    眼睛狹長, 瞳仁靠下的稱為「上三白」

    「下三白」陰險狡詐,詭計多端,主動私通情夫,淫慾無度。女人屬下三白者,人盡可夫。
    「上三白」神衰氣短,心術不正,性情乖張。

    「下多白者惡」,即下三白眼也,為人叛逆偏激,誘惑多,易有色難,固執好強,憤世嫉俗,冷漠無情
    「上多白者奸」,即上三白眼也,為人性急膽大,疏忽怠惰,猜疑心重,嫉妒心強,但求目的不擇手段

    兩者皆容易記仇忘恩,有強烈的報復心態,所以易多挫折與人不合。
  • 反社會人格的神經病檢查,通常是檢查不出來的,因為思緒精明清楚,無一般神經病的常見異常現象,所以無法判斷!

    若用異常腦檢查,或許可查出來,在腦的中或前顳某個區域,可能干擾或萎縮,無很強的行為道德判斷

    用此文件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會人格者,多數在海爾氏精神病態量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簡寫為PCL-R)會得分。(但應不會比精神病態者高)
  • 1) 江子翠的隨機殺人,台灣社會所忽略的關鍵
    http://dreamsky0609.pixnet.net/blog/post/367877024

    如何跟不聽話的小孩子說話 ? 或跟獨來獨往 ,頑固的人說話? 可仔細看看!



    整理:  江子翠的隨機殺人,台灣社會所忽略的關鍵

    總之,與孩子或其他人相處,要帶著「愛」、「尊重」、和「包容」。


    全文重點,整理如下:

    A. 台灣的教育,從家庭、學校、社會到國家,
    從來都只尊重「成功者」,而不尊重「人」,這就是最關鍵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殺了這麼多人,我們還需要尊重他?
    但我卻明白的告訴有這些想法的朋友:就算一個三歲小孩,我們都應該尊重他。

    B. 要把持住「愛」,「尊重」與「包容」的原則,
    就要做到「只回應心情、只給予建議、但不下決定」這三點。

    「只給建議、不下決定」非常難,但一定要做到,

    就是不管我們說了什麼,最後一定要讓他清楚

    「這只是你老爸我的想法,你會有你自己的,但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會支持你」,

    所以我們可以給出我們所有想要給的誠實建議, 只是最後要把決定權交給他自己,
    這才是健康開放的溝通。

    C. 只要是從孩子口中說出的真實想法,就有了解和探討的必要,
    但是當我們一直帶著某種目的或成見要去跟他對談的話,就絕對問不到真心話。

    D. 所謂的「健康開放的互動」,是有階段與層次的,
    陪伴 > 純關心 > 分享自己 > 聽他分享  (四個詳細內容,請看原文,不再整理)

  •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9-108181

    預防下一個鄭捷 父母應該這麼做


    部份內容:

    台大教授李茂生: 每人都有反社會傾向  關鍵在如何導引

    父母親的心態要正常!你要知道,小孩若有反社會性格,並不是一件壞事。愛因斯坦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希特勒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同樣是反社會人格,為什麼有人變成愛因斯坦、有人變成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