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本站留言版
首頁
論壇
本站留言版
請問線索留置
請問線索留置
ethis(ethis)
2004/4/22
放大
縮小
之前在有關中原山社松蘿湖事件的檢討報告中看到這個名詞
想請問山友這個詞的意思,或者具體的例子
謝謝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線索留置:把經過路徑及行進方向明確表達,讓不確定的第三者能輕易判別之作法。 一般說來在登山路徑上綁路標、溪谷行進時之指向堆石都是我們所常見的例子,尤其是在迷途中之登山朋友,常常是心慌意亂、心急如焚,所以產生許多在原地打轉或到處亂鑽的情事發生,許多的山域搜尋作業上,救援者與迷途者就有如在山中捉迷藏般,東躲西藏耗費時日,所以,不論是救援者或迷途者,兩者都應習得沿途做出自己和別人都懂的簡易記號,這些記號當然不是大肆砍伐或立碑駐記,例如在山徑密林中,隨手翻折草本植物的葉子,使得翻折後的葉面反面朝上,葉尖朝向自己行進的方向,這個記號可以輕鬆完成又簡單明瞭,翻折後的葉面更是鮮明易見,這些方法很多又易學,隨手可得又不會製造二次公害或視覺汙染。 不知這個簡單的回答是否足夠?
原來如此,我了解了 感謝您的回應
"隨手翻折草本植物的葉子,使得翻折後的葉面反面朝上,葉尖朝向自己行進的方向,這個記號可以輕鬆完成又簡單明瞭,翻折後的葉面更是鮮明易見,這些方法「很多」又易學" 這方法值得多推廣教育, 不知可否多舉列一點, 如果能有相片或圖解就更完美了,
基本上就是弄出自然界無法弄出的狀態,讓下一個經過的人知道有人從此經過。腳步印也是一種,人的腳步印遠遠大於動物的腳步印,所以可以根據路徑上的腳步印大小判斷是登山步道或獸徑。疊石也是很好的方式。樹的砍痕也是,只不過比較不好一點點。 折樹枝葉片,基本上一兩天內還可以判斷,時間一久就不是很恰當,反而像芒草箭竹綁成一束比較能長久些。
關於這個話題,小弟以曾是山難者的身份來提供一些 意見給這裡的朋友分享.. 去年的此時,我不幸迷途於大水窟,當時除了慌張以外 不外乎就是想趕快找到正確的路,而當地路徑繁多覆雜, 古道,獸徑與登山步道交織,我逐一去試試看是否為正確的路, 而每試完一條或行進間,我都用登山鞋在進入處或途中用力 踏出可供我辨識的腳印,或是折斷樹枝插入地上,盡量弄得很突兀, 讓自己或別人一眼就能分辨,雖然我還是兩天後才被找到,但至少在 當時我沒因為越走越遠而把我獲救的時間延長....
fish兄,方便的話可否分享一下在大水窟迷路的經驗,對為登山後輩的偶一定獲益很大,3Q!
這個不是以前國中童軍課本講的...作一些記號! 最後可能摩斯密碼都出現了... 以前登山啟蒙聽人(搜救者)演講時說: 看到衛生棉真好! 有時候亂丟垃圾的習慣還真救了全隊一命!
上次登二格山脈時看到路旁一小撮碎紙屑在路旁, 而且是碎紙機切成極小片段的哪種, 現在想來應該是留置線索的作法, 白白一小堆很顯眼, 也很環保.
to enzo 請參閱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3251 to millerliu 那是台北捷兔在山中使用的環保路標(碎紙)以前用奶粉,現已不用
請問fish魚兄 您是否是背包放在巴奈依喀山屋的那一位(共有兩只背包放在山屋) 時間是民國92年4月29日-5月1日
捷兔怎麼也跑上到猴山岳到二格山山脈間了, 難不成開始有hiking路線, 還是兔子太厲害要修理大家, 對了, 目前該組織全部改成碎紙嗎? 還是主要以麵粉為主? 看過該組織介紹實在真有趣.
關於去年事件的始末,我已完整的記錄下來並貼在 本站上,請用"南二段山難紀實"搜索.. 希望這篇粗淺的記錄能夠帶給他日上山的山友一些幫助... 另外想請問大家,假設若換作是各位不幸於此地迷途,各位會 作何種動作,我想參考一下大家的意見,看看我在當時迷路後 有沒有什麼事漏了作,還有什麼是該作的,必竟每個人在面對 危機時的處理方式都是不同的.. 希望各位前輩不吝給小弟指教-----雖然事情已經過了一年~~ 還有,小弟是5月7日才經過巴奈伊克,所以背包不是我的, 或許是早我們幾天的桃園一登山隊的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線索留置,拜託...省了吧,看起來很討厭吶!
to afa兄 首先要聲明的是 討論串2僅對名詞定義予以說明 至於在山上我已多年不使用綁塑膠路標之作法 因為那已不符合我個人的登山環保理念與近山態度 嚴格說來 碎紙油墨與塑膠路條同樣在環境上都有影響 只是數量上影響層面的不同而已 至於線索留置作業 是一項訊息溝通的簡便傳達 在山難搜救過程是不可不會的方法 當然登山嚮導層級也應具備此一能力 畢竟人命是無價的 環境保護也多半是不可逆的 這需要當事者與搜救者審慎面對 搜救的最後作業往往不會見諸媒體 就是山域搜救人員要將全部的搜救過程標記與特殊記號移除 回復本來面貌並陸續安返前進指揮所後一起下轍 這是環境正義 也是我們愛山的人都不可或缺的心態作法 <^.^>
雷鼓出版社"出版的:"登山露營旅遊手冊" 從1.台灣的地形.地質.山脈.氣溫變化.平均雨量(年月).平均溫度 2.登山計劃.登山証申請.計劃執行.組織.領隊.嚮導職責.......) 3.各種登山法.(O型縱走.Y型縱走.放射型縱走.來回縱走.......) 4.各種地形行進法.(草地.碎石.下坡.上坡.雪地......) 5.各種急救處置.(蜂蜇.蛇咬.骨折.高山症........) 6.登山裝備.(衣著.山鞋.綁腿.爐具..睡袋.睡墊.......) 7.紮營. 8.野外求生 9.登山糧食........ 10....... 11.......(暫時只能記這麼多) 等等均有所涉及.且敘述深入淺出.適合生.老手參考.... 這本書裡..舊友線索留置ㄉ東東喔......石頭堆置法.樹木折枝法.樹木削皮法.芒草打結法.........不錯看喔
蔡爸相片裡的**線索留置**應該是**訓練搜救人員演練過程中故意留下的, 而且該項演練目前正在進行之中**. 如果該項演練**已經**結束,而**線索**還留置在當地,那---------- 還不如綁那條路標,至少在一片**條條大路看似通羅馬的草坡上**那條路標 可以**遠遠的**清楚告訴你:跟著我來!! 山難搜救是一件繁複的工程,被搜救者如果懂得線索留置,那他應該也懂得 自保,獲救機率較高. 不過看諸過往的失敗山難搜救紀錄,大多是因為被搜 救者**毫無線索**可供追蹤;研判,進而錯失黃金搜救時間.甚為可惜. 若干年前曾經跟著原住民同胞參予山難搜救,他們可以憑著**地上的**石頭; 樹枝;告訴你:這裡有沒有人或動物走過;而且應該是多久前的事. 雖然當次搜救是失敗的(事過10年有餘,仍不見下落),但從他們身上看到的; 學到的,至今想仍然激盪不已. ,
...
TO:米齊和三少 可能如你們所言是故意留置的(訓練或其它因素),但給我的直覺是未免太多了,尤記得當年巴博庫魯因發現林至平所留的糖果紙而花三天下溯札孔溪,結果林員卻在一星期後自行由塔曼溪附近獵路脫困,離他失蹤整整12天,好在命大,否則這只將搜救中心移往塔曼棲蘭的糖果紙將造成最大的遺憾--順便提一提,回應米齊的搜救實務. 三少兄,你對山界的奉獻眾所皆知,只有在這裏為你鼓掌加油了,同時為新店伙伴加加油.....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