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為什麼防水透濕不矛盾?by佳小芬

keepon(編輯)

2014/9/24


靠山璧.標準姿勢

【能高越嶺】Timberland Gore-tex外套&鞋、防潑水褲、防水綁腿

爬山最怕下雨了,Gore-tex之所以為人稱道,無非是它率先導入防水透濕的概念,並將這種技術應用在戶外服飾上。但……為什麼防水透濕不矛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認識戶外機能服飾上,跟防水有關的三大詞彙:waterproof、water repellent和water resistant。

如果你把三兄弟都丟到電子字典上,通常只會出現「防水」一字。想要分開這個連體嬰,就得仰賴美國紡織化學師與印染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AATCC)所建立的紡織品測試方法(AATCC Technical Manual),來獲取箇中奧妙了。

  • Waterproof

定義是完全不透水。由於布料上所有的孔隙也都被關閉,基本上是無法透氣的,若在活動中穿著這類衣服,容易感到悶熱不舒服。想像穿著雨衣行走,雖然它隔絕了雨水,但容易暴汗的人,身體與這類衣物間,也正下著小雨。

  • Water Repellent

Water repellence和water resistance其實相當曖昧不明。前者是防濕;後者則增加了防透水的意含。AATCC測試方法-22-Water Repellency: Spray Test即是water repellency防濕程度的判定;測試者將水潑在布料後,根據水珠的分佈,來目測布料的阻濕程度。

一般而言,判級在 80-90 之間,才是被認定是water-repellent布料。由於測試方法是用潑水來作檢驗,中文也順勢以防潑水來稱此功能了。

  • Water Resistant

AATCC測試方法35-Water Resistance: Rain Test 和 42-Water Resistance: Impact Penetration Test 後者是藉由水滲透布料造成的重量改變來作為評斷標準。經水淋灑的布料背面放置一片吸水紙,吸水紙前後重量變化小於1g才會被認定是water-resistant布料。

另外測試方法127-Water Resistance: Hydrostatic Pressure Test 則是在布面上施加封閉的水壓,並紀錄另一面出現水珠時的水壓數值;中文多以耐水壓來稱此測試。技術規格若出現W/R:10000 mmH2O,就是耐10000 mmH2O的水壓。

好,如果截至目前為止,你腦袋還夠清楚,就先來作個小結囉~

  • Waterproof 布料可以完全阻隔雨水,但運動中的你會感到又熱又濕(身體發散的熱氣無法逸失出去,會在布料內面凝結成水珠;加上汗水,就是一場小雨了~)。
  • Water-repellent布料可以短暫地隔絕雨水,但雨勢過大或風雨過猛,這道防線很快就會瓦解。
  • Water-resistant布料隨著抗水壓的程度可以提供不同時間的防水性,且比Waterproof 布料多了透濕氣的效果;但它終究不是完全防水,遲早會隨著雨水滲透,讓布料變得重又濕。

佳小芬.光被八表

你瞧!Gore-tex的water-resistant再怎麼厲害,還是抵不上10元雨衣的waterproof呀呀呀~~~

不過說實在話,waterproof與water-resistant其實被混用得相當嚴重。目前多以waterproof & breathable來作為口號。

這時候,又不得不提到,當產品宣稱breathable (可呼吸),也是有測試標準的。常見有ASTM E96-Water Vapor Transmission。各位看倌,有沒有注意到!我總是稱「防水透濕」而非「防水透氣」,主要是在強調這類產品帶給使用者的舒適度,其實不是透空氣,而是透「人體逸散的熱蒸氣/濕氣」。

所以,我們終於要回到標題了…為什麼防水透濕不矛盾?


因為Water-resistant布料若是微多孔型*化學塗佈或貼糢,孔隙直徑通常介於0.2-10 µm。可阻隔100-3000 µm的雨水,但不妨礙蒸氣 (0.004 µm) 逸散。但別忘了,水可穿石,更何況那些三明治布料~遲早都不是水的對手的!XD

 

--

原文轉載自 野放 http://ppt.cc/HF~m

編選:登山補給站與王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