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7/4
彰化縣健康登山會錐麓古道、白楊步道行程記錄 2013.06.27-28
領隊:黃奇模 嚮導:鐘錦榮 記錄:黃奇模 大巴2部 機車6部 94人
0627車程
彰化01.00→02.30關西休息站休→03.20石碇→04.00蘇澳
→04.30東澳火車站休→05.00南澳→05.50和平客來堡早餐
→07.00長春祠停車場換中巴→07.50白沙管制站→慈母橋
行程說明:
08.10抵慈母橋H390M,下車整裝,機車隊亦同時到達錐麓古道入口,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之一段,(合歡越嶺古道,東段起於花蓮,西至霧
社,全長共143.5公里)。,日本人修築合歡越嶺道的歷史,可追溯大正3年
(1914),日本政府發動太魯閣戰役,當時利用太魯閣族既有社路,闢建為軍
用道路,以運送部隊及軍用物資,深入立霧溪流域,當時的越嶺道多沿稜線而
建,以取得制高點的有利位置。戰役結束,日本政府於大正6年(1917年)
起強徵原住民壯丁整修為警備及理蕃道路,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便通 行
或載運火砲;為降低道路的海拔高度,壯丁們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垂懸
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可見當年開鑿之艱辛危險。錐麓古道為東西走向, 登
山口分別位於東邊燕子口及西邊的慈母橋兩處入口,從燕子口進入爬升較
快,需連續陡上2.5公里走起來比較辛苦,離古道精華段(錐麓山斷崖)比較
近。慈母橋進入0.6公里後連續陡上約1公里,為和緩爬升路段目前太管 處
皆建議由慈母橋進入,由燕子口出,避免隊伍於斷崖處交會產生危險。
08.25檢查員核對入山及入園證後出發,入口處為10.3K,沿荖西溪上
行,荖西溪大理石溪床奇岩巨石、流水潺潺,景色優美。
08.40抵9.6K後離開荖西溪,取右陡上一公里。
09.00經過9.2K一小隧道,隧道口有落石。
09.20抵8.9K小峰頂後山徑較緩。
09.50抵8.7K第二小峰頂小休,從8.7K開始右側已開始有小峭壁出
現,並可下眺立霧溪及橫貫公路,有虎頭蜂出沒。
10.00從8.6K開始為上坡亂石崗。
10.05從8.5K開始陡下。
10.21抵8K小斷崖。
11.00抵6K小坍方上坡。
11.20-12.10抵5.6K錐麓駐在所H760M午餐,昔日合歡越嶺古道沿途每
4公里設置警察駐在所,就近管理鄰近部落及行旅安全。錐麓古道沿線密
集設有四個警察駐在所(即巴達崗、斷崖、錐麓、合流),1914年設立的錐麓
駐在所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是維護旅客安全及道路暢通,此處向西展望
極佳,可以眺望合歡群峰以及畢祿山一帶。
12.10午餐後出發。
12.45過小斷崖。
12.58斷崖駐在所前100公尺處,日人殉職立碑,為弔念當時於值勤時遭原住民
襲殺身亡的「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 持館代五郎」。
13.00-13.10抵3.16K斷崖駐在所H720M,斷崖駐在所,位於錐麓斷崖古
道西邊入口處前100公尺,為進入古道之管制哨及往來旅客休憩之處,腹
地與錐麓駐在所差不多,空地週遭樹林茂盛,設有太管處巡邏箱,內有巡
邏薄。
13.10過錐麓大斷崖,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
尺,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由於地勢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強盛,
切穿了三角錐山東南稜,因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斷崖,是太魯閣峽
谷最壯麗的景觀。而錐麓古道名稱的由來即因其位於三角錐山(或名錐麓山)
之山麓(山腹)。
13.40錐麓斷崖終點 2.5k,此處為錐麓古道的最高點H760M,由此向西望去,
峭壁古道全程一覽無遺,站在此處面對東台灣這片太魯閤大峽谷與台灣山
林,心中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14.15抵1.2k巴達崗2號橋 ,巴達崗太魯閣族語為「麻竹」,亦有突擊戰地之意,
百年之前有四戶32人居住於此。日據時期設置招待所、俱樂部泊所,供作
休憩處所,亦設有衛生所、番童教育所及警官駐在所,地上分三層台地,
現今只徒留警官駐在所水泥基地與水泥柱等遺跡。
14.22抵1k巴達岡(BATAKAN﹞部落遺址,並開始電光形道路(離緣路)之下
行,從燕子口的錐麓吊橋起點至巴達崗駐在所,這一段路日人稱之為電光
形道路,顧名思義就是如同閃電形(即之字形)的一段急速陡昇道路...
之字陡坡一路下行有走不完的感覺,如果由燕子口這頭上來更是苦不堪
言。據說在日據時期,有許多來到這裡工作的警察眷屬,走在電光形道路
上,在疲累與喘氣之間,想著以後都要陪伴著警察丈夫走這一段艱辛的道
路,還要面對充滿敵意的太魯閣人,在辛苦與絕望的念頭之下,決定跟警
察丈夫離婚,寧可回到日本去。H450M
14.30抵0.8K大石頭公。
14.45抵0K錐麓吊橋(燕子口) 上車往天祥青年活動中心。H245M
15.10-15.30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小休。並與乙車會合(乙車今晨五點出發,下午先
去白楊步道) 。
15.40稚暉橋、普渡橋。
15.50孟母亭。
16.00祥德寺。
16.20天峰塔。
17.30回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18.30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晚餐。
0628行程說明:
04.30起床。
05.00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出發。
05.10豁然亭、天祥步道支線。
05.20豁然亭、天祥步道支線荒蕪,無法通行,直下天祥。
05.30天祥長老教會。
05.40文天祥紀念公園。
06.00回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06.50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早餐。
07.30乙車早餐後出發前往錐麓古道。
07.50甲車早餐後出發往白楊步道(白楊步道是1984年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
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當時台電陸續完成6條施工道路,
引起學界、媒體、營建署關注,擔心一旦計畫完成,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
引用發電,下游河床將乾涸,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將無
水而難以繼續發育,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
「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白楊瀑布美麗的景觀,也因施工道路的闢建,
才得以讓人容易親近。)
08.05白楊步道隧道口(一號隧道),新開闢之隧道口較原來之舊隧道口離天祥更
近,舊隧道口已坍方封閉。
08.10出一號隧道,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橫亙於前,兩側之合歡越嶺道已荒蕪
湮沒,令人感嘆。
08.15過二號及三號隧道,左側立霧溪與右側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在此交會。
08.23四號隧道前觀景台,可下眺塔次基里溪峽谷中溪水穿越峽谷之壯觀景色。
08.25四號隧道。
08.35五號隧道。
08.36白楊橋,立於橋上四面環眺,景色優美壯麗:白楊瀑布(達歐拉斯瀑布)以
及展望台左側之第二層瀑布流水澎湃:饅頭山山容壯麗;三棧溪與塔次基
里溪在此交會,峽谷巨岩奇石及流水匆匆,絕佳奇景,混然天成。
08.45過白楊吊橋至展望台繼續靜觀美景及小休。
09.05過六號及七號隧道。
09.10水濂洞,脫下鞋子、帶上頭燈、穿上雨衣及拖鞋鑽入水濂洞享收夏日之水
瀑沖洗之快感。
09.20過八號隧道,路徑已荒蕪湮沒。
10.40回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10.55上車出發往長春祠停車場。
12.00過白沙管制站。
12.35長春祠停車場下車整裝出發往長春祠步道。
12.38過長春橋右轉觀音洞。
12.42長春祠陡上長春祠步道。
12.58洞天仙府。
13.08鐘樓。
13.22禪光寺。
13.35仙霞隧道。
13.40長春祠停車場。
14.10乙車完成錐麓古道行程至長春祠停車場會合。
14.45出發回程。
16.15莎韻之鐘小休。
18.15-18.50石碇象園晚餐。
20.20寶山小休。
21.30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