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黃家小隊的朝聖之路-I聖稜線

活動日期
2019/7/28 - 2019/8/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4
類型
» »

黃家小隊的朝聖之路-I聖稜線

    走完百岳之後,是下一個登山階段的開始。先前我們雪山群峰是以分段囊取的方式走過,闕漏了一條菁華路線。被日人譽為台灣最漂亮的路線-聖稜線,是每位山行者的夢想之路,也是我們玩登百岳後的朝聖之路。

    聖稜線有多種走法,如Y線、O線及I線,去年(107.7)曾嘗試走Y線,但塔克金溪途中遇到大雨而撤退,這次我們改走I線。不過因為7月初連續的陰陣雨天氣,2次申請都被迫取消,這次用7/28日自觀霧登山口起登,武陵農場登山口出,此行由九九山莊上了3100公尺稜線後,全程都在三千公尺以上高山行走,雖僅五天的行程,途中列名百岳者有7座,另超過三千公尺而未列入百岳的山頭更有許多座,上上下下小山頭也數不清了,加上危險斷崖處處,需有相當的體力及膽識者才適宜嘗試。

 聖稜線的美,日人台灣山嶽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在1927年(昭和2年)首次攀登大霸尖山,後來在1928年(昭和3年)發表一篇《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文裡描述:「 ……這神聖的稜線啊! 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此即為山嶽界稱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主脊連峰為「聖稜線」的由來。(引自網路資料)

此行的安排較為特殊,妹妹小妞因為到北部練球所以無法同行,只有我與爸媽三人,章老師夫妻(素惠阿姨)同行聖稜線頭尾,並協助接駁。而今年中南部的雨勢從6月份一路下到七月下旬,直到出發前都是多雲短暫陣雨的天氣,讓人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否能夠成行與平安通過著名的素斷。

 

D-0(108.07.27):台南出發-夜宿新竹縣五峰鄉茶園民宿

    吃過中餐後,搭章老師的車,五人滿載出發囉。從竹東下交流道,在五峰鄉便利超商補給後,吃個晚餐,進入大鹿林道東線,雨勢加大,預定的茶園民宿在公路甚遠的下方,經過兩個髮夾彎,滂沱大雨中入住。

    一樓是製茶工作區,客房在二樓,我們住一間大通鋪,設備簡易卻便宜,挺適合登山客的。除了我們之外,還有一個小隊伍要走大霸群峰。晚上與主人泡茶聊了一會。一夜大雨轟隆,明日是否會轉好,誰也說不準,只能醒來再論了。

 

D1(108.07.28):民宿-觀霧森林遊樂區-夜宿九九山莊

0420起床,雨停了,大雨過後,重疊的山巒一片青翠。

0545觀霧派出所,女警來登記並提供臨時停車證,早起為民服務,真是好公僕呀!

0550檢查哨,已經有一些車輛占滿了空位,趕緊下車整裝。好心的檢查站大哥也告知這幾日中午過後大約一點就開始下起雷陣雨,甚至下到晚上。

0613出發,遇到三腳貓登山隊8人組,大哥們熱情與我們合照,三腳貓登山隊8人隊伍與我們一樣走I聖,重疊共走的四天時間成為合作且談笑的良伴。

06503K處,遇到一隻公的藍腹鷴,就在林道邊慢慢走,好整以暇般地讓我們拍照,幸運的開始,帶給我們多一些信心。

6K附近有白色廢棄水泥工寮。沿途林道有一些爛泥巴或是積水的泥巴池,可見得這幾日雨勢甚大,穿雨鞋的我們倒是不擔憂泥濘。沿途也有一些堆疊或散置的大石英岩片,大約隔2~3公里,堆疊成一組桌椅狀,讓登山客歇腳,但更多的是散置一地,尚未處理。

0827<8K>大鹿林道東線步道哩程樁。素惠阿姨聊起工作的事情,滔滔不絕,章老師說這樣很好,代表紓壓中。我想每個人登山的意義或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沉思,有的人喜愛聊天,登山健行是一種良好的紓壓方式,只要能覺得開心與放鬆,漫步於林道也很棒!這樣想,走起漫長林道就輕鬆多了!

0843清澈小瀑布,沿途有不少大小瀑布。看到有貨車開出來,車頭貼著公務用,三面車斗用帆布密封著,讓人好奇。後來看到好多位完全無背包,兩手空裝談笑行走的山友,我們恍然大悟其中的奧妙。

1054水泥橋左側有大瀑布。散發芬多精,不過經過10幾公里的負重行進,體力已經有點稍微下降,腳底開始發燙,遇到小溪流,雨鞋踏上去冰鎮腳底一下。

1108<15K>大鹿林道東線步道哩程樁,整理過的工寮,內部乾淨,還有爐灶與水槽等,是個良好卻無法登記的山屋。

1145步道轉彎處,<17K>大鹿林道東線步道哩程樁。三腳貓登山隊於石桌椅上用餐。我們也拿出粽子補充體力。

1200雲霧漸起,吃飽後,我們直下捷徑,拉繩陡下切至馬達拉溪登山口處,稍微小心走即可。

1207直接到廢棄工寮,省下了約2~3公里。

1211新建的水泥木棧橋,右邊有先前毀損的舊吊橋。我上廁所,老爸等我,其餘人先走了。

1222遇到兩位來自桃園的山友,熱情與我們合照後,出發。過橋後立即迂迴陡升,進入雜木林,悶熱無風,汗流浹背。

1235第一組休息木椅

1310第二組休息木椅

1314步道1K

1319鋼管階梯處,追上媽媽與章老師夫妻

1410步道2K處,下起霧雨,還好幾分鐘之後就停了

1500步道2.6K處,電話可通,老爸打電話給奶奶報平安,奶奶說台南正下起大雷雨

1506橫過一小碎石坡,之後山徑比較和緩些

1537步道3.5K

1600步道4K處,之後轉彎就看到九九山莊。與九年前相較,幾乎沒改變(可參閱99年大霸群峰紀錄)。海拔2699公尺,從登山口攀升了900公尺,並不輕鬆。設施豐富且乘載量大,可容納300人以上。莊主引導我們到龍門2的山屋,門前碩大的玉山假沙梨樹結實滿株,但尚未成熟。今日有幾十位山友入住,多數是走大霸群峰的。晚上到餐廳區炊煮,有麵有飯還有三杯雞。太久沒來了,這邊已有提供訂餐,而且有兩家業者提供服務,真是高級,但也收費不斐。因為剩餘食物太多了,一位廚師請我喝了好幾碗玉米濃湯,實在太撐了。

2000熄燈,外頭雖然還有一些雲霧,但星兒逐漸露臉,我們何其幸運,居然沒有淋到雨。我和老爸到山屋後方的網咖樹(山友取的暱稱)探探,聽說這裡手機才有訊號。

 

 

D2(108.07.29):九九山莊/大霸尖山/小霸尖山/霸南山屋夜宿

0410起床。晚上2點多數山友就起床走大霸,有點兒吵,但大通鋪住宿似乎是沒辦法避免的狀況。

0520與炊煮的職業廚師聊聊後,九九山莊出發,山屋已經空無一人。往上走視野開闊起來,對面的樂山雷達站非常清晰,往後幾天一直到雪北都能清楚看到,也等於是回望來時路。當下極目遠眺,可以看到海邊。

0550指標樁5.0K,電話可通,老爸打電話報平安。這一段路迂迴上升。

0620指標樁5.5K

0653指標樁6.0K,往加利山三叉路口,也就是3100公尺稜線。展望大小霸與聖稜線的好地點

0713拍照後續行。

0717右側有一大黑水塘,但應該使用者不多吧!

0727高腳鐵牌-往大霸尖山五公里

0730指標樁7.0K,電話可通處

0749高腳鐵牌-往避難小屋2KM。對於大霸群峰較無概念的人,高腳鐵牌與指標樁混用似乎效果不是很好

0823指標樁8.0K,這一段需要小下切再上攀

0827往伊澤山鐵牌,但路口已經用紅帶封起來。大家統一走東側登山口吧

0845伊澤山東側登山口,三叉路口指示牌。約8.8K指示樁。我們小休一下,討論之後,為避免午後雷陣雨,決定先走難度較高的小霸。

0857出發,好走的腰繞路,中霸山屋並不遠,但位於轉彎處所以看不見

0907指標樁9.0K

0917黑水塘

0919中霸山屋,靠近10.0處。已經整修過,與9年前(2010)來時的破爛狀況大為不同,內部乾淨,但無睡墊,緊急狀況大約可以擠入10餘人。裡面有放著幾顆睡袋。大休息,吃些水果,拿出濾水器濾水,1000繼續前行。

1008中霸坪,觀賞大小霸的好位置。遇到一位從北稜線走過來獨行俠,聊了一會兒。這角度的大霸非常壯觀,上半部是渾厚立體的黑色岩塊,下半段則是褚紅色的岩層,雄偉筆直而矗立天際,令人生畏而崇敬,世紀奇峰-名不虛傳。

1040走入霸基,ㄇ型鐵架護欄,地面上有兩個鐵牌,大家盡情拍照,十分興奮。

1050進入廢棄鐵網,岩石縫中還不斷地滴水,有一些山友用瓶子承接,真正的大霸之泉呀!進入叉路,找個松樹蔭下,製作海苔飯糰,有香鬆、滷蛋與肉乾當佐料,真是享受。今日的雲霧雖然也飄上來,但是狀況似乎與昨日類似,所以心情不太緊張。章老師夫妻認為昔日不可能的夢想,沒想到居然成真,都非常地高興。雖然我們來過,但我想每一次走上霸基那種興奮與崇敬的心態,應該都是一樣的。遇到兩人組山友,要走到新達山屋,聊了好一陣,不同的聖稜走法,卻有著相同的朝聖心情。

1150換輕裝出發,出箭竹林後,小霸路上暴露感比較重,小心走。

1205有個樹形俊美的鐵杉,部分山友有稱之為小霸名樹的,接著就是連續的大石岩群,連綿到小霸尖山頂。

1215後段陡上絕頂,出現連續拉繩,這是比較危險的路段,頭皮會發麻,小霸尖山是大霸群峰最難也較險的行程,要有點膽量加持。

1225登頂小霸尖山:海拔3418公尺,百岳排行#32。也是觀賞聖稜線的好地點,觀賞大自然的傑作,品田山的褶皺與斷層以及穆特勒布山的菱凸稜角,像似聖稜線上的兩大性格巨星,旁邊的素密達山與布秀蘭山等,雖然也是石刃嵯峨,相較之下,卻只能淪為平凡的配角。雲霧開始湧上,只能趁著雲霧開闔時,找個好鏡頭。

1236下山囉,下山比上攀時更加恐怖,如果有懼高症的話。就是小心翼翼的走,秉持著一點動三點不動的訣竅。

1300回到兩霸稜線上,有個堆石平台,上面有今天的日期與愛心圖樣,實在很有趣,有如此的背景,爸媽以及章老師兩對夫妻當然都要來合拍美照一張,畢竟夫妻志趣相投,能一起登當高山俠侶也不容易喔!

1309霸南叉路口,告別了章老師夫妻,相約2日後七卡山莊見,我們踏上未知的旅程。進入霸南的山徑,馬上就變小了許多,畢竟它已經脫離了大眾化路線。

1338叉路口,也是昔日大霸尖山攻頂處,地面岩石上鑲有警語鐵牌“基於保護大霸尖山脆弱地質景觀及維護山友登山安全並保持原住民信仰聖山之完整性,故自公告日起禁止攀登大霸尖山霸頂“。看到有一些繩索,應該還是有人想攀登吧?我們覺得心滿意足,就讓彩虹橋的祖靈傳說存於心中。右下切往霸南方向。

1342遇到尖凸狹隘的烟囪岩壁,我們用吊掛方式將大背包吊掛下去,花了不少時間。兩位三腳貓登山隊先鋒已經追及,其他六位去登小霸尖山。

1424抵達昔日的I LOVE YOU平台,但是堆石已經亂掉遺失,看不出昔日模樣,實在可惜。本想到東霸尖山第一峰,但是雲霧甚濃,只好放棄。接下來就是從大霸與東霸尖山之間的乾溪巨石溝中陡下。

1457一路都是踩踏著乾溪溝的亂石,從大下切點對照GPS約下降150公尺,但卻走了約40分鐘,感覺很遙遠,怎麼有這麼長的巨石堆呀。

1518左側箭竹林有綁布條,左側進去橫渡,也是超級巨大的岩石堆

1524木樁11.0K

1528三叉路口,往下水源地,有300公尺水源指示牌,若霸南山屋無水,要由此切下水源地的乾溝取水,上下約一個小時。但這十幾日下雨豐沛,就不取。

1532從箭竹林鑽出,山屋倏然出現。奇特的兩層高腳樓建築,印象中國內的山屋應該是唯一如此設計吧。要走上很陡的鐵樓梯,對於聖稜線重裝走過來的山友,常常覺得有點喘累。旁邊有廁所,前方有營地,還有營火痕跡。山屋內部上下兩層,約可容納24人,整修後有睡墊,乾淨且有防蚊紗門,真是走聖稜重要中繼站。山屋無人,感謝三腳貓登山隊禮讓我們住樓下。陽光此際露臉,背景是大霸與東霸尖山,實在壯觀無朋。

先煮一些薑母茶,並製作一鍋布丁,曬乾衣襪。後來三腳貓登山隊成員陸續來到,大家嘻嘻哈哈,真是活潑。不久之後,還有一對父子抵達,是從北稜線走新達山屋的,再過半小時,又一對夫妻前來,是從武陵農場走塔克金溪來的,真是熱鬧。大夥一起炊煮,經驗與食材互通有無,真是有趣又開心。布丁分了一輪剛好吃完,老爸快炒洋蔥蛋以及四季豆煎鹹肉等,一起分享。

東霸腳下的山野寂靜,天空潔淨無塵,一小群山友從天南地北有緣集聚於此閒聊,也不辜負此際此景了!

晚上雲霧散去,聖稜的星光閃爍,銀河帶橫貫東西高掛,老媽還看到流星,實在太幸運了,希望可以為明日行程帶來好運氣!

 

D3(108.07.30):霸南山屋-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斷崖-素密達山屋夜宿

0400起床,一夜好眠,0515出發。箭竹林內不太溼,不用穿雨褲。經過10.5K聖稜線哩程樁(距離雪山),大致上是鐵杉林和岩石混合,之後左下切到箭竹混生林,有個平坦小營地,再下切一點就是廢棄的山屋。

0640廢棄山屋後的叉路口休息。屋頂幾乎全破,掉落內部一地,但主體基柱還在,周遭鐵皮也安好,如果加以修繕,也能成為一緊急避難山屋,對於走不同聖稜線的山友將有更大的居住彈性。左往新達山屋,<0K>哩程樁,休息15分鐘後續行。

0712<水源400公尺&大霸尖山)三叉路口指示牌,步道上已經有一些水汨汨往下流,先前雨勢豐沛所致。

07179.5K指示樁(距離雪山),之後要先上下兩個小山頭,部分路段需要鑽箭竹林。

08079.0K指示樁(距離雪山)

0808翻過一個山頭,終於登上巴紗拉雲山。有兩個鋼製不鏽鋼基點,除了欣賞大小霸山的英姿外,更是觀賞穆特勒布山的好位置,呈現多片狀的稜角線條,全台獨一無二。10分鐘後循著岩壁邊緣快速下切。望著對面山頭-布秀蘭山,我們得深切到鞍部,再攀上最高點,實在感到無力,此時,只能用時間與耐力慢慢拉近與夢想的距離。

0843陡下刀片岩

0900一個小營地

09188.5K指示樁(距離雪山)

0920進入鬆軟的細沙區,再連接傾斜45度的連續刀片岩,放低重心小心走,這邊回望巴紗拉雲山猶如鷹頭,下山的路滿布層層裂岩,如鷹頭羽毛紋路,並不好行。

0925進入第二段鬆軟的細沙區,在連續剛硬破碎黑色岩壁系列中,這兩處反而是比較特別顯目的。

0938離開細沙區,馬上就進入長段鬆滑的大小碎石夾雜的陡坡,踩下時,常會將碎石踢動,上攀較為困難費力。這邊距離很長,上攀之後還會轉彎,繼續鬆滑的碎石坡。1019進入松木林與箭竹林。

1029登頂布秀蘭山,海拔3438公尺,未列入百岳行列,卻是聖稜的中間點與交會點。從這邊可以360度觀看整段聖稜線,品田山的褶皺斷層感覺近在眼前,後方的南湖群峰與中央尖等高山,壯然羅列。眼前的素密達山猶如鷹嘴,紀錄上說是嵯峨岩壁,但在穆特勒布山邊,卻不起眼。

1058吃完水果與餅乾後,啟程。直接從山頂的連續裂岩中走過,要先下降,在攀升到峰頂。其中有巨大落差的岩壁,需要小心拉繩慢行,因為岩石碎裂,邊緣如同利刃,稍不小心就可能釀成傷害。

11177.5K指示樁(距離雪山)

1120進入樹林,找到一塊遮蔭處,放飯囉!中午吃海苔飯捲,料理與昨日相同,但是米飯太多了,我們都吃過2.3輪了,還剩下半鍋。於是老爸發揮手藝,快速製作了八顆海苔飯捲,擺得整齊,送給後面的三腳貓友隊。

1208翻過一座破碎岩石小山頭,看著眼前的素密達山,吐了一口氣。中間有深切的斷崖,上攀有裸露猙獰的岩壁,真不知如何下切與攀登。路還是要走的,這角度回首望去布秀蘭山,下山路實在驚悚,自己走不太覺得,看到三腳貓友隊掛在山壁懸崖邊緣慢慢攀下,才驚覺其雄險呀!布秀蘭山形同半面山,這一面已經被垂直切削,岩層裸露碎裂與品田山其實不惶多讓,但只有走到素密達山這面時才能曉得這麼的峭削崢嶸。雙方只能揮舞登山杖示意,不敢過份喊叫,以免分心意外,走來實在是步步驚心呀!

12397.1K指示樁(距離雪山),一路盡是攀爬碎岩,攀上尖嘴後,發現只是假山頭,眼前還有一塊巨型裂岩山頭需要克服。

12557.0K指示樁(距離雪山)

1309翻過這一座山頭,到達一個鞍部,可作為緊急營地之用,但無水。我們休息15分鐘後續行。眼前是翹直50度的素密達山頂,上方較高者是穆特勒布山,感覺素密達山是大號的鳳尾岩(VS玉山東峰)。繼續努力在大石蹦岩中,反覆攀爬,迂迴纏繞的攀登,此處可以說是聖稜線最巨美的岩塊路段,應該也是台灣之最。

1349登頂素密達山,山頂破碎岩塊組成,腹地狹小。雲霧從溪底升起,衝上山稜高度左右,但是雲霧時開,聖稜線壯麗無邊。我們盡情拍照後,小心踏大石塊慢慢往左下切。

1400素密達斷崖,高度約30~40公尺,分為三層,近90度的懸崖峭壁,我們第一層用人包分離方式,因為腳踏點不清,所以我與媽媽都用確保繩下降,再垂下背包,老爸的外架大背太重了,還好這時三腳貓登山隊兩位阿伯已經趕到,經過他們的協助,才能將大背垂降。中間是橫渡的10餘米斷崖,不好站立與重新上背包,更增加了恐怖感。媽媽到第三斷崖觀察,因為無法看到腳踏點,而選擇等候,這一等就是半小時,實在是度如年呀!

第三段大約10餘米,但是最後2米無踏點,需要擺盪垂降,幸虧三腳貓登山隊阿伯先下第三斷崖,協助指引踏點與扶持,我們才能順利通過,真是感謝呀!此處耗了太多時間,原本預計30分鐘通過的懸崖,前後耗了近100分鐘。但平安最重要!一位三腳貓登山隊阿伯連說:太驚險了,於是拿出啤酒壓壓驚!哈哈!一直到1610兩隊伍才全數通過 (6.6K指示樁-距離雪山)。之後緩坡好走,感覺獲得重生般。這過程中,我們與友隊各有一隻水瓶滾下斷崖,只能忍痛說再見了!

1625素密達山屋,6.3K指示樁(距離雪山),整裝休息,有人提議要上穆特勒布山否?大家馬上說不要!的確,過這斷崖實在太驚險了,需要平緩一下心情。

素密達山屋較老舊且沒睡墊,有些髒亂,分成兩樓,有一邊蓄水桶的水質不優,帶點淡黃色。不過附近景色很漂亮,與雪北小屋雷同,都是夢幻小屋,我們於屋前平台煮一些薑母茶加上奇亞籽,煮一些麻辣豚肉麵,讓大家分享,再炒小黃瓜鹹肉,三腳貓登山隊也煮了咖哩飯等,大家混著吃,加上一些辣辣的飲料,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今晚山屋由我們11人包場,外頭越來越冷,搬進去山屋內繼續喝茶聊天,興致極好。友隊的阿伯們還會推拿按摩減輕痠痛,被按摩者哇哇慘叫,十分搞笑!今日斷崖實在驚險,有人說:「走過聖稜線就能結婚了。」,一位阿伯說:「走過聖稜線,就能娶第二個老婆了。」,大家說: 「都沒命爬山了,還敢想小三!

晚上依舊滿天星空,這裡鐵杉與冷杉較密集,只能看到局部星空,但預告明日應該還是個好天氣。明日約好4點起床,大家一起去穆特勒布山賞日出~所有人擠一樓,9點就寢~

 

D4(108.07.31):素密達山屋-穆特勒布山-素密達山屋-雪山北峰-凱蘭特崑山北峰-水源地-369山莊-七卡山莊夜宿

0410起床,大家以最快時間整裝

0434戴頭燈出發,從素密達山屋左側有路條的樹林山坡起登,這一條是新路線,摸黑找路,直接陡上穆特勒布山。穿越玉山圓柏及松樹林,越到後段則是低矮圓柏,真佩服先前開路的前輩,如何鑽出路徑。靠近登頂時,已經是陡峭岩石及傾斜岩壁,與素密達山頂類似。

0500越過最高平頂後,再往左側攀登巨岩,底下是一瀉千里的崩崖,我們的位置正是倒插入天的斜角岩尖上,有幾處踏點只有肩膀寬,加上冷風襲來,不禁膽顫,穆特勒布山頂腹地很小,大約只能容納4~5人。此山是附近最高峰,海拔3626公尺,雖未列入百岳行列,卻是非常好的展望及觀日出點。

0507太陽金色光芒將從東邊雲層竄出,宜蘭邊的太平洋上海水的深淺顏色可辨,龜山島清晰於海上浮列,讓人驚呼。

0519太陽終於從雲層中迸射光芒,蘭陽溪蜿蜒於城鎮中,日照反射下,猶如一帶銀絲與大洋相繫連。大家紛紛按下快門,捕捉這精采瞬間。慶幸早上有趕上來,不然哪能觀賞到這自然神妙的景致呢!再說,多少人能再度登臨此絕頂呢?

0528大飽眼福之後,慢慢下山,因為陡下的緣故,速度也不能加快多少。

0545回到山屋。開始整理,並煮粥做早餐

0648整裝出發,今日得趕到七卡會合,路途很遙迢呢

0700傾斜拉繩岩壁

07076K指示(距離雪山),及<水源400公尺&大霸尖山>指示牌。續行

0708橫渡碎石坡

0715拉繩陡上危險的岩壁到頂,應有60米以上,快到頂有5.9K指示樁(距離雪山)。到頂再下切,變成翻過這處岩壁山頭,下切約90米,上部岩層堅硬,下部土石鬆滑。

0750陡峭岩壁終於結束,5.8K指示樁(距離雪山)

08155.5K指示樁(距離雪山),鑽出稜線,高密箭竹林,應該是穆南營地,但沒有紮營修剪痕跡。電話可通,打電話報平安。

0843稜線行走,雪北清晰陳列眼前

0851翻過一岩石山頭,拉繩垂下

09085K指示樁(距離雪山)

0928下切到鞍部瘦稜,樹蔭下吃點東西,準備從左側巨稜上雪北。風很大,必須注意重心以及背包套飛走,一路上升,主要走在危崖瘦稜線上,少部分會繞到左側的碎石坡中,4.4K處拉繩鑽出,又走回主要巨稜上。

1009雪山北峰叉路口,卸下大背。

1015登頂雪山北峰,展望大好,北一段與北二段、北三段與白姑群峰都很清晰,回首來時路,聖稜線如同神龍身軀蜿蜒,山頭則類似巨爪疾刺,好不壯哉。山頂的豬腳石片還在,但是先前的壘疊堆石變矮了,這角度可見雪山雙圈谷,美麗的碗狀加上雪主及北稜角的缽緣。利用自拍合照,小休,1022下山。 

1050雪北山屋。4K指示樁(距離雪山)。與素密達山屋好像雙胞胎,屋內有來自新竹縣的一對夫妻正在炊煮,我們也休息煮午餐,大家攀談後,互相交換食物,阿伯還提供自製的滷大腸,相約下次到新竹或台南登山時互為導遊。

1200出發往雪山方向

1218走在稜線上,有幾棵造型秀異的圓柏,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12263.5K指示樁(距離雪山),陽光刺眼,頭頂與鞋底都開始發燙起來,但也無處可躲耶,此處可以見到369山莊,不過得繞過遙遠的凱蘭特昆山才能下切。

12533K指示樁(距離雪山),到水源地叉路口,還有許多個小山頭需要上上下下

13122.5K指示樁(距離雪山),媽媽以為雪北山屋距離水源地叉路很近,其實還在幾個山頭之後呢!

1315危崖與需拉繩的傾斜滑石坡,這裡是雪北路徑上,危險性較高的地方。

13532K指示樁(距離雪山),繼續上下山頭當中。走累了,南湖與中央尖隨時在前方陪伴著我們。

1356出現2.5K指示樁(黑森林水源路),準備立即下切超長碎石坡。這裡前後是凱蘭特昆山主峰與北峰的中間處。一路有許多超長的拉繩,與8年前造訪時並不相同,路線有稍微調整過,不過,一樣是非常鬆滑,除了用登山杖儘量穩定重心外,有繩索也要好好搭配,利用繩索半停半滑的於碎石坡中滑下。

1426過了約半小時的滑行,右邊有橫切的杜鵑叢,要從這裡切入黑森林中

1457切入林中,有個類似營地的青苔平坦處。終於不用再受日曬之苦囉

1514石壁水源。拉繩越過

15211.5K指示樁(黑森林水源路),黑水管出現,此後一路比較平緩,順著水管維修道切出去

15351K指示樁(黑森林水源路)

1604叉路口,右上往雪山主峰,取直續行。看到山莊附近被大火焚燒過的焦黑杉木痕跡,地面上已經遍生箭竹,還有橘黃色小花,遠遠望去還誤以這大片山坡是金針山呢!

1606369山莊,很熱鬧,山友與協作等群集。一位熱心女山友知道我們是黃家小隊,直說今日公務房沒人,不要趕下去7卡了,會摸大黑。我們笑著說,沒關係,因為已經約好朋友了,必須趕到,感謝好意啦!過濾行動水,並且吃一些麵包,看看先前紀錄,大約3.5小時才能抵達,可能要夜晚8點才能到達,但路大好走,並不擔憂。

1630出發,7K指示樁(雪東線)

1717雪東停機坪

1720雪東叉路口,放下重裝,與老爸上去拍夕陽照,和早晨的穆特勒布山的日出照呼應一下。雪山東峰雖然列名百岳,但這角度使它看起來並不雄偉,圓胖的草坡造型,和布秀蘭山及素密達山等似乎遠有不及,但可能是當時路徑探查的關係,讓山岳前輩們選擇了它,從下方看東側斷崖,其實也頗有可觀呀。

1727雪東叉路口

17305K指示樁(雪東線)

1748哭坡頂,之後就是陡下坡

1800哭坡觀景台,回望哭坡,想想走過多趟,已經覺得不是那麼辛苦,因為,登高的路線中,比這辛苦爆汗的路線實在不少哩!哭坡觀景台後,有許多人工木梯階梯,為了避免明早小腿痠痛,我們儘量走旁邊的泥土路。

1831 休息椅,旁有數棵長滿松蘿的樹,每次來這邊都在此處休息拍照。

1718抵達七卡山莊。七卡山莊內部寬敞,容納人數多,但是住宿者較少,因為山友們幾乎都直上369山莊了。山莊的床鋪鋪好厚睡墊,提供充份的水源及衛浴設備(有蹲式廁所),廚房空間也寬敞,可說是靠近武陵農場的免費民宿,只要你願意走2K山徑。

     章老師夫妻已經等候多時,拿出兩盒水果讓我們止渴,實在太棒了!山屋角落卸裝,煮一些咖哩麵還有薑母茶,山屋長駐的協作-阿共仔大哥與我們暢談山林大小事。夜深了,屋外看星星,真是登山的快意人生。今晚七卡住的山友不多,有幾位是親子遊,想起11年前第一次來這裡發生的一些趣事,真是好玩呀!這裡野猴甚多,需要關好門窗,還有一隻橘色家貓探頭。今日重裝14小時,輕裝1小時,強行軍般連走了15小時,得好好睡覺補足體力。

 

D5(108.08.01):七卡山莊-雪山登山口-武陵農場-台南

0600睡到自然醒,悠哉煮個早餐。山友陸續從登山口走上來。

0825出發下山,半途遇到昔日遇過的一些山友們,熱情打聲招呼。路程上大多是針葉林,展望處少,一些人工木梯階梯,讓行走時有些不舒服,儘量走旁邊的泥土路吧。

0920大水池登山口,發現下載APP就可以空中回報下山了,科技的進步也逐漸影響了登山活動。

1020武陵農場。到露營區服務中心繳費,一人50元,洗個香噴噴再離開。沿途我們一一指出各百岳登山路線的登山口,雪山山脈一路蜿蜒相送到梨山。

1130梨山,開慶功宴,原本先前常吃的那一家牛排館今日暫停營業,繼續下行,沒想到新開了兩家餐館,我們去山裡廚房吃小火鍋與套餐,便宜又好吃,是當地人回鄉創業,值得推薦。

1220吃完後,雲霧已經掩蓋了雪山山脈,車行不久,就下起雨來,部分路段雨勢如傾洩般,一路下到台南。我們真是幸運呀,五日登山行程都沒有淋雨,天天絕頂出大景,夜晚星空掛滿天。

 

後記:

1.  再次銘謝此行曾經協助或鼓勵過我們的山友,特別感謝三腳貓登山隊於素密達斷崖的協助。您的支持,是我們持續前進的動力!

2.  聖稜線是台灣最美的路線,但也是危險的路線,沒有相當的經驗與體能,不應貿然嘗試,也不適宜親子遊,素密達斷崖最好攜帶15米繩繫行垂降並確保為宜。

 

 

 

※因無法使用插入部落格功能,若您需要參閱更多圖文,可以參考隨意窩,這裡記錄了我們的點點滴滴!如果想要認識黃家小隊,或與我們同遊山林,歡迎來此逛逛或留言唷!

http://blog.xuite.net/aet156798/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