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回報

嘉義聖觀音峰登頂難如登天,路況亦非常危險。

所屬團體
彰化貓熊登山隊
困難度
0
經緯度
0.00000, 0.00000

嘉義聖觀音峰在上河南島圖,有標示又名大佛山,展望奇佳。又根據戶外生活『大嘉南』篇中有註明山徑攀登1.5小時即可登頂。雖然知道這些資訊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完全沒有更正,但是還是想去看看,順便『萬一』登上聖觀音峰的話,想看看是否有到『兜山』的可能?結果,一路和密密麻麻的芒草,刺藤咬人貓,大大小小的九二一震落的大石陣奮鬥了近四個小時僅上升了不到四百公尺,就在距山頂海拔差約100公尺處,被垂直的山壁給阻攔。下山由於路已開好僅花了約一個多小時就下到山腳。
歸程順往豐山村一遊,發現當地遊客甚少,冷冷清清的,似乎幾乎沒有觀光客的生意了。目前僅存的風景線只有仙夢園-石夢谷一線而已,有問當地耆老,以前聖觀音峰似乎可以輕易到達,山頂有涼亭和避雷針,展望的確很棒。

隊員:大冬瓜,阿戊,小潘,小憶

所有回覆

  • 九二一地震隔年就曾經嘗試去過一次, 情形就和所描述的差不多了, 當時 被震落的步道還歷歷可見, 據當地人說聖觀音峰步道是觀光局花了六億元 (不知記的對不對)所修築而成的,但是一個九二一地震就全毀了。 現在要想從豐山, 來吉一帶上聖觀音峰, 兜山, 小塔山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任務了, 真可惜當年沒趕上走這些熱門的路線。 豐山目前除了仙夢園-石夢谷一線之外還是有石盤谷, 天雲谷等景點, 只是 這土石流的第二故鄉, 地景只要遇到颱風豪雨就在不斷改變, 要觀光客回流 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tumor兄:真是滄海桑田啊!75-77年正當「大阿里山風景區」火紅時,當時安排了不少遊樂區縱走路線,包含溪阿、阿豐、阿吉、草嶺十景等熱門路線,當時大阿里山各地豐山、太和、來吉、瑞里、瑞峰、水社寮、奮起湖....十餘風景區縱橫走方興未艾,各地山莊蓬勃發展...,走阿豐是75年暑假,由阿里山-豐山-太和-奮起湖,共安排四天時間,第二天也慕名爬聖觀音峰,記得花2-3小時登頂,近山頂有峭壁險徑,山頂無標示或涼亭;78年由蛟龍溪溯至蛟龍瀑布底時,就親眼見蛟龍橋整個被大水沖斷,80年後豐山、太和等地就因天災不斷逐漸沒落。
  • 台灣的國土正在不斷逐漸流失中,我們小時候的記憶:溪阿縱走,太極峽谷,德基水庫,谷關溫泉,將從歷史及青少年的心中完全抹去。原因一方面是天災,一方面是現在的青少年不喜歡做這類的活動所致(看救國團的現況即可得知)
  • 就如同大冬瓜兄所言.我們這些小時的回憶正逐漸被抹去.溪阿縱走的亞杉坪林道支線埋沒在芒草中.杉林溪林道聽說有在整建.只是不知道能整理的多遠.復如 聖觀音峰歩道亦同.只可惜了展望那麼好的山.我們一行四人一路上一路皆有好展望.雖然得跟亂石堆.咬人貓.芒草.刺藤.一路奮戰.還是只能在最後100公尺前望山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