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里程數:26.5公里
爬升總落差:上下各1670公尺
我的玉山之行一波三折,先是想要偷懶,看看有沒有職業隊的行程可以參與,結果不是客滿,就是時間兜不上。之後決定發奮圖強,自己上網研究申請流程,然後火速將玉山單攻一日來回所需的書面申請資料﹝只接受書面申請,不能網路線上申請﹞掛號郵寄到玉管處,最後拿到入園許可證之後,心中沾沾自喜,還順便計畫在攀登完玉山之後,安排了合歡群峰的行程,想要好好享受在高山百岳之上悠閒度假的樂趣。沒想到,這個時候,「南瑪都」颱風來了,這個颱風威力不是頂強的,但是走得慢吞吞的,中央氣象局發布海警與陸警的時間超級長,想當然耳,我的入園許可證就此「自動作廢」。
傷心難過只能一下下,打電話去玉管處問看看能不能改時間,畢竟遇到颱風作梗,也是沒辦法的事,結果竟然是可以!不過這時出現的問題是,他們擔心在禮拜五下午之前,沒辦法將新的入園許可證辦妥,我可能就沒辦法在出門前﹝去合歡山﹞拿到新的入園許可證。好心的管理處人員幫我想到了一個解決方式。那就是將入園許可證傳真到玉山塔塔加警察小隊處,我再前往拿取即可。結果,行進緩慢的南瑪都颱風,在還來不及離開台灣海峽之際就減弱成為一個熱帶低氣壓,中央氣象局隨即解除了陸上、海上颱風警報,玉管處也於一天之後,重新開放玉山的入山入園,我也於禮拜四拿到了新的入園許可證,可以開開心心地上合歡群峰,之後再去攀爬玉山。
還好最後沒有把入園許可證傳真到玉山塔塔加警察小隊,因為後來發現,以玉山單攻一日來回的漫長行程來說,一定得清晨時分早早出發,而這個時候,玉山塔塔加警察小隊可還是大門深鎖、拉下鐵門,毫無動靜的。
清晨三點鐘起床,好像沒有睡得很飽,而且還很冷。胡亂地刷牙洗臉之後,就決定做做體操、跑跑步,活絡一下筋骨,並且稍微驅走一些初秋清晨的寒意。這時候的星空比起昨夜要輝煌燦爛了許多,4點鐘,點亮頭燈,從覷無人聲的塔塔加停車場開始出發。
這條由停車場到塔塔加鞍部玉山群峰登山口的道路,路權屬於國立台灣大學所有﹝實驗林場﹞,平時可以預約接駁車接送的服務,單程單人100元,不過像今天這樣披星戴月就出發的時刻,一般來說,是沒有接駁車的。整段實驗林場的柏油路長度為2.8公里,一開始是上坡,到了鐵杉巨木左轉之後﹝右行是往鹿林山﹞,開始下坡,上坡與下坡的距離剛好都是1.4公里,落差為100公尺,不要小看這100公尺的落差,等到成功單攻玉山回程之時,這1.4公里的上坡路段就成了名符其實地「天堂路」。
我在0445到達玉山群峰塔塔加登山口,在這裡吃了一些行動糧,補充體力,然後在清晨晞微的淡淡藍光之中,仔細端詳遠方層巒疊翠的山脈稜線,0500正式背包上肩,踏入玉山登山口,開始摸黑前行。
一個人走在安安靜靜的腰繞山徑之上,自己的腳步聲、心跳聲和喘息聲大得嚇人!天色雖然昏暗,但是仍然可以清楚看見山壁之上盛開怒放著的玉山沙参和玉山石竹。這些以「玉山」為名的台灣高山特有種花卉植物,在回到了「娘家」之後,終於可以開懷嬉戲,用力綻放!這樣歡欣雀躍的心情,也充分的感染到每一個愛山愛花愛大地的山行者赤子般的心靈。
從登山口到孟祿亭中間,兩段緩上坡夾著一段之字形上升的路段,微微的喘息聲加上額頭上沁出的汗水,逐漸將身體的核心溫度向上拉高,0540到達孟祿亭。之前一位與瑪麗蓮「夢露」同姓的外國友人在此墜崖身亡,現在蓋了這座小巧的「孟祿」亭紀念他,順便提供給山友們一個休息歇歇腳的地方﹝再過去不遠處還有一間環保廁所可供使用﹞。而在此處,經過了路線的更正,再加上物換星移自然力的作用,如今已經看不到那一瀉千里般的大段險惡懸崖了。
隨著天光的漸漸明亮以來,我也逐漸可以看清楚步道四周圍的一些綺麗風光。塔塔加登山口到排雲山莊之間,總里程數為8.5公里,每隔500公尺就有里程指示木樁一隻。這條從塔塔加登山口到排雲山莊之間的登山步道,最大的特點就是木棧道非常的多。這些為數眾多的木棧道,有時興築在陡峭的岩壁之上,有時又幫助大家度過山澗持續沖刷下的濕滑溪谷路段。玉山主線登山步道果然是一條國際級的登山步道,這些數量龐大的木棧道,平時的維護一定很費功夫,走在這些維護良好的山徑之上,一定要心存感激,感謝所有在背後默默付出的朋友。
接下來的路徑坡度大都不大,7點左右終於看到耀眼的陽光翻越玉山主稜線,映入眼簾。秋陽所照之處,馬上就昇起了一股暖洋洋的幸福感,這時我也剛剛經過玉山前峰的登山口。我在距離排雲山莊不到3公里的地方,回頭一望,找到了我心目中理想的「玉山名樹」,這是一棵鐵杉,看樣子他卓然挺立的地方,一般人也沒辦法輕易上去,真的是傲然挺立,有遺世獨立的風采。
步道6.5公里之後沒多遠,有一塊巨大的峭壁,峭壁之上存在的一些遠古時期海中生物的化石,見證了蓬萊造山運動,滄海變桑田的悠遠歷史。到了這邊,距離排雲已經不遠了,此時雖然有一些些的疲勞感,但是我還是儘量保持著定速向前邁進,要替自己多爭取多一些餘裕的時間,畢竟從排雲之後,登頂玉山的陡坡碎石路段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呀!
我在0835到達排雲山莊,比自己的預期目標提早了25分鐘到達。玉管處的規定,如果玉山單攻的行程在1000之前沒辦法到達排雲的話,就只能原路折返塔塔登山口,以免發生摸大黑回程的危險情形。我在排雲服務站將入園證交給志工收執,然後坐在木椅之上,吃些行動糧,補充體力。眼前的排雲山莊整建工程,看來進度緩慢,想要在今年之內完工,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山友們還是得忍受使用行進路途遙遠、取水不便的圓峰山屋/宿營地蠻長的一段時間。
排雲山莊位於海拔3402公尺的位置,距離塔塔加登山口8.5公里,距離玉山主峰則為2.4公里,這2.4公里的路程,總共要爬升550公尺的高度,其路徑陡峭的程度可見一般。我在0850離開了正在整建中的排雲山莊,經過位於步道旁邊的蓄水塔,排雲山莊的用水取自楠梓仙溪最上游的活水,水質甘冽清澈。0917走到了圓峰山屋的叉路口,從這邊到圓峰山屋1.5公里,登玉山主峰則剩下1.7公里的路程。指標附近放置了5個大背包,看來今日登頂玉山並不寂寞,而此時最後的碎石崩壁陡峭之字形路段就要來到眼前。
玉山的西南壁面,因為高山之上冷熱溫度的劇烈變化,以及強勁風勢的風化作用,再加上蓬萊造山運動仍然不間斷地持續將玉山向上挺起,造成大量的土石崩落,這些林林總總的因素加起來,造就了這片面積廣大的崩壁地形。我一走進這段四周圍都是低矮灌木叢與玉山圓柏的之字形山徑,就開始覺得有一點點的吃力。一路之上,走走停停,有時看看遠山的風景,有時躲進灌木叢中休息喘口氣,我跟自己的身體節奏相配合,一步又一步地往玉山主峰方向迂迴而去。就在距離玉山主峰尚有1公里的路程處,我抬頭看見了之前放置於圓峰山屋叉路指標處5個大背包的主人,正在上方碎石坡處奮力前行。
從這邊開始,步道進入了更嚴重的崩塌地區,行走的路徑在碎石堆當中以不規則的方式向上挺進,還好一路之上都有不少的反光標誌與小型的指示牌,引導大家走向正途。左手邊有一整排掛著鐵鍊的高大鐵欄杆,是在雪季中攀登玉山時,給予登山者指引、行走的通道。拉著岩壁間的鐵鍊緩步上升,在最後的3百公尺之處,右轉進入了玉山主峰面向北峰的風口路段。
走在這座由鋼條、粗鐵絲網所建構而成的隧道當中,迎面吹來的強風,和隧道上方積累成山的壘壘巨石,再再的告訴我們,若不是有這座鋼鐵隧道維護大家的安全,行走在這條路徑之上將會遇到多麼大的凶險!等到走完這條短短的鋼鐵隧道,頂著朗朗藍天站立在三叉路口之上,眼前美景無限,北峰就在前方不遠處,而指標之上的數字告訴我們距離玉山主峰只剩下最後的2百公尺。
2百公尺的距離是美麗的,我在這邊追上了先行的五位山友,抓緊鐵鍊,慎選腳踏點,氣喘吁吁地緩步向前行。朗朗的藍天,壯闊的雲海,甚至還有幾隻身形巨大的老鷹,乘著風翱翔在遙遠的天際,1040終於翻上了山頂,登頂玉山主峰,也完成了我這11個月以來國家公園七頂峰的行程。
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一等三角點,百岳001,東北亞最高峰。
今日在山上遇到的五位山友,各個都很和善可親,其中還有兩位山友此生的首座百岳就在今天獻給了玉山主峰,真是可喜可賀。當中還有一位大姐今日恰巧過生日,很榮幸能夠跟他們一同分享生日蛋糕與可樂,那罐大瓶裝的可樂,雖然因為氣壓變化的關係,開瓶之後,噴得到處都是,但是依然無法減低大家成功登頂後的歡樂氣氛。當我說也要在玉山石碑旁邊一「跳」的時候,大家都頗擔心會不小心摔落山谷,不過最後在攝影技巧優秀的山友協助之下,終於在台灣之巔,留下了令人滿意的一「跳」,真是高興極了。
很難想像,我們最後在玉山山頂鬼混到1145才開始動身下山,此時雲霧也漸漸起來了,豪華無敵、晴空萬里的展望也終告結束。
經過了充分的休息之後,下山步履的輕盈感,連自己都有些驚訝!不過呢,這其實只是一開始的「假相」,等到通過了圓峰山屋叉路口之後,雙腳的疲憊感又再度的緩緩升起。在下排雲山莊的路上,我看到了位於楠梓仙溪最上游的數個瀑布,這個瀑布群,想必是台灣地區海拔最高的瀑布了,而由其奔騰的水量可以看出,南馬都颱風為南台灣帶來的豐沛雨量,其實是很可觀的。1240回到了排雲山莊,在木椅上休息、曬太陽了20分鐘,才又打點起精神啟程下山,往塔塔加登山口步行而去。
回到登山口的路程還有整整的8.5公里,下山的途中,我花了較多的時間拍攝路旁的一些小花小草,岩壁上偶爾出現簇生的台灣最高海拔蕨類植物:玉山茀蕨,雖然沒有亮麗精巧的小花作為展示,還是頗為讓人驚艷!半途中,中午時分背負物品到排雲山莊的兩位精實的布農族少年,現在又步履輕盈地慢慢超越我,他們才剛背負一桶家用瓦斯﹝大﹞上山,現在又要將空的瓦斯瓶帶下山,兩位原住民背負重物下山的背影,充滿著力與美的龐大張力。
我在後面的旅程當中,不斷地發現了令人感動的高山花卉植物,像是巒大當藥和玉山龍膽,等到我終於又看到在清晨時分於微弱的光線之下曾經驚鴻一瞥的高山當藥,心中的牽掛才終於放下,因為我一路之上都在想著下山時會不會就沒能再看見這美麗不凡的精巧小花。之後,接近塔塔加登山口附近盛開的玉山石竹,又吸引著我駐足欣賞了一會兒,然後在0435,我回到了塔塔加登山口。
最後的1.4公里、上昇100公尺的柏油路,果真成為了最後的「天堂路」,慢走緩行,讓我發現到原來馬路的潮濕邊坡之上,生長著為數不少的紫花鳳仙花。我在清晨時分,踩著星光從海拔2600公尺的塔塔加停車場出發,攀登完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然後於傍晚時分,再度回到了塔塔加停車場。場景的快速轉變,讓人彷彿像是經歷了一場「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旅程一般,有點不真實,也有點陶陶然。
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我們有沒有機會來到他的身旁親近他,玉山,作為百岳之首,總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發,給予我們一些生命的能量。
傳統的布農族語彙當中,其實是沒有「再見」這個詞句的,在往昔,布農族的勇士們為了保衛家園,每每抱著必死的決心出征,從來也不需要彼此互道「珍重再見」。找來找去,只有找到一個招呼語「Na pasaqna in is」,差可比擬為再見的意思,而布農族人對於玉山的古稱呼為「Tongku Saveq」﹝東谷沙飛﹞。感謝玉山今日的護佑,讓我能夠圓滿此次的旅程。
Tongku Saveq , Na pasaqna in is
再會了,我所敬愛的美麗玉山。
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19399&prev=-1&next=17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