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 2008/05/25 地圖勘誤]
愛河流域巡禮之三: 右岸山列縱走 半屏山-龜山-壽山 2008/02/22
這天,
先從半屏山北端東南水泥廠的廠區仰攻半屏山北峰 (無路,有爬到岩,岩壁上有地峰),
之後一路暢行, 縱走到半屏山南端, 經蓮池潭西岸、龜山、舊城東門南門,
再沿著馬路從蛇山的山腳下走到柴山入口的龍泉禪寺、龍目井一帶.
再登稜後,
就是在壽山的山脊附近上彎來彎去 (循稜而行有許多的管制區需要彎繞而過),
夜色中, 終於走到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剛好看到愛河河口的燈節煙火秀.
說到高雄愛河的右岸山列,
主要便是從 半屏山 到 龜山、蛇山、壽山 (又名打狗山,高雄山,柴山) 等的隆起.
這片隆起在愛河流域中 (含舊源頭一帶) 地勢最高,
在整片大高雄平野上也是很重要的制高點, 早年這些山頭更全被列入軍事重地.
爬山的人對於被列入「禁區」的好山好水多少會有些抱怨,
但在環保觀念還很缺乏的時代,
軍管卻也讓這片離市區很近的山區少了很多開墾、砍伐、濫葬之類的破壞.
所以儘管目前蛇山尚未解禁, 而壽山地區也只是部份開放因此縱走不太方便,
但個人對於軍管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好埋怨的.
真要怨的話, 就是怨早年將部份地區先開放給採礦業者的「政策」吧.
說到水泥業者的開挖, 真的是很讓人心疼的,
像半屏山可用來當原料的岩層, 約有五十多公尺厚的部份就幾乎全被 "刨" 掉了,
多少藏在山中原可能有的珍貴石灰岩窟、鐘乳石洞等從此化為粉末;
而壽山也被開腸剖肚, 連主峰都坍了, 還好仍有軍事禁區護住了大部份的地方.
這天的行程, 也同樣是參考百年前所繪製的《台灣堡圖》,
不過並不是基點的部份. 因為山列中有圖根點或三角點記號的山頭只有
3個三角點: 半屏山、蛇山、打狗山(今稱壽山、柴山、或高雄山)
但其中蛇山仍在軍方的嚴密保管中,
而半屏山、打狗山的基點點位則是連原有的山體都已經不見了.
這三處圖中的點位都無法到訪,
因此還算有參考到的,
大致是圖中所繪的鳳邑舊城城廓 (途中所經, 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還有被開挖前的山形也可以由堡圖來發揮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