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馬來西亞 神山 - -
京那巴魯山 ( Kinabalu ) 即東馬當地原住民所敬畏的 神山. 1964 年馬國政府成立 神山國家公園 ( Kinabalu National Park ), 佔地 754 平方公里. 2000 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UNESCO ) 將 神山 列為 世界遺產 ( World Heritage ).
神山群峰最高為主峰 - 羅氏峰 ( Low's Peak ), 高度 4,095 公尺. 只略比台灣第一高峰 玉山 ( 3,953 M ) 高 42 公尺. 差別可謂不多, 但 神山 就是超過 四千公尺 了. 差就差在 一個是 四千公尺 以上, 一個是 四千公尺 以下.
登山路線 - -
一般遊客登山有兩條路線, 皆於第五休息處 " 燕子之家 " - 拉揚拉揚 (Layang Layang Hut 2,702 M ) 處匯合. 其中 瑪西勞山徑 ( Masilau Trail ) 晚近開放, 自 瑪西勞天然客棧 ( Masilau Nature Resort 2,000M ) 起登. 至 拉揚拉揚 近 六 公里, 攀升 七百公尺. 較為平緩.
使用最多還是傳統路線, 由 神山國家公園 內之登山口 ( Timpohon Gate, 1.866 M ) 出發. 約 四 公里, 攀升 836 公尺; 與 瑪西勞山徑 比較, 相形之下就陡多了. 此次仍採傳統路線, 當地人稱之為 主峰山徑 ( Summit Trail ).
神山 主峰山徑 自登山口至峰頂共須拔高 2,229 公尺, 全程長度 8.5 公里. 大致為自南向北的方向, 一路都是大上坡. 開始 國家公園 均為美麗的熱帶植物; 進入登山步道即保護區, 步道外熱帶雨林限制行人. 森林線因處於赤道熱帶關係; 其位置較高, 約在標高 3,500 公尺 附近. 再往高處, 滿山即是空曠的花崗石質山頭; 造型怪異, 殊為特別.
行程安排 - -
神山 攀登之行程安排方式, 一般頗與 台灣 之 玉山 類似. 均為兩天一夜. 第一日先於 神山國家公園 辦事處領証, 再換搭公園專車至登山口 ( Timpohon Gate ) 起登. 途中行經過七個休息處, 均設有涼亭廁所; 並供應山水. 當天抵達 拉班拉塔客棧 ( Laban Rata Resthouse 3,273 M ) 用餐與住宿. 第二天於日出前攻頂; 當日行程完畢後原路下山.
首日行程距離約 6 公里, 拔高 1,407 公尺. 次日則上攀 2.5 公里, 再拔高 822 公尺; 登頂 ( 4,095 M ) 後下降至登山口, 日計 11 公里. 兩天合併全部行程 17 公里, 兩日間攀登高度就是上下各 2,229 公尺.
感想與比較 - -
一. 可能是緣自英國統治期間建立的制度, 整體登山秩序井然. 感覺上, 與 尼泊爾 聖母峰基地營 (EBC) 健行 類似. 沿途之設施, 人力支援或管理; 雖在荒山野嶺, 亦可受到國際的肯定.
二. 行程規劃恰當, 每隔 1 至 1.5 公里 置有涼亭廁所供水設施. 一方面方便登山者, 一方面對於淨山環保更有效益.
三. 登山活動除本地人可自由行動外, 外國隊伍數人以上每數人應雇請幾位嚮導均有規定. 嚮導與揹夫一律限原住民者; 其揹負之重量及收費標準亦有限定, 不得超過.
四. 山莊設備完善. 雖無套房難與一般飯店相比, 但較之 台灣 之山屋, 其床位暖氣, 枕頭被褥, 浴廁熱水可謂齊全. 對於辛苦登山, 儲備精力大有助益. 並且餐廳飲食供應無缺, 早中晚常時自助餐 ( Buffet ) 更是公德無量.
五. 神山山容壯偉,山形特異, 又有其於原住民神聖的歷史崇拜因素; 自始即為 " 神山 " 一詞定位. 加以管理制度之建立與執行完善, 觀光及宣傳包裝又極具誘力與實質效益; 近幾年國際登山客趨之若鶩.
"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 台灣有較之更多更美之高山, 可不更思急起直追; 不僅能造福國人, 更可增加外匯, 揚名世界? 何樂不為?
參閱 -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4903
- http://www.wretch.cc/blog/henryw1113/1037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