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橫嶺木馬古道大O型縱走順登橫嶺山


今年入夏以來豪雨特多,一直不敢排太遠的行程,例如本來預定五月份要去大鬼湖,卻因多納林道又被豪大雨被沖毀了,迫使計劃改變。固最近幾乎週週爬柴山,即安全,又可達到健身與接觸山林的目的。不過爬久了,還是想往它處走走,看點新鮮事物,於是就安排前往中部的橫嶺木馬古道一遊順登橫嶺山。
從去年底來走鳶嘴稍來時,就一直想來走這條步道了,不過每次要成行就又下雨,直到這一週見天氣不錯,與文仔相約決定禮拜天前往一探。清晨四點半即到楠梓接文仔,再走國道一號北上至台中,過豐原後轉國道四號向石岡方向而行。下了交流道順著台三縣往東勢方向行駛,因早餐還沒吃,順路在路旁找一間7-11吃早餐,看著時間還七點不到,從高雄至此只花了兩個多小時。
餐畢續沿台三線過東勢大橋至東勢,經「林務局雙崎工作站」往東坑路,開始進入大雪山林道(200林道),順著蜿蜒的山路於07:20抵達了15.1 K的育才巷登山口。由於育才巷入口擺放著一座紐澤西護欄,旁邊的還有警告標誌禁止開車入內,只好將車停靠於15K處路旁的一處棚架下。整裝完畢沿著育才巷下行,道路兩旁皆是蒼翠的桂竹林,景致優美動人。走著走著見四、五輛轎車開下來,他們竟直接將車開到裡面去,無視警語的告示,不知是我們太老實了,還是他們沒看到告示牌…。
一路緩下約五分鐘來到橫流溪的吊橋處,有了右側寬敞的水泥路橋,紅色的吊橋似乎已沒再利用了。過了橋樑後取左上行,不久經過右側有一間木造建築為「大雪山社區遊客服務中心」,剛才看到開車下來的山友,正在此整裝。道路順著遊客服務中心左側的水泥路取右上行,約三分鐘後即可見登山口,入口處立有一里程木樁,上面寫著「6.6 K橫嶺山自然步道」,這就是橫嶺木馬古道了。此步道起點是由大雪山林道的26.5K處(橫嶺山隧道口)算過來,所以這裡應該算是步道終點,表示這條步道全長有6.6公里。
大雪山社區的居民,在近幾年來為發展生態旅遊,還特別開發出的賞螢步道,6.6 K處就是其入口,不過這得晚上來逛才有看頭。順著步道上行,前段還算平緩好走,兩側皆是翠綠的竹林。約15分鐘後步道旁出現一座運材的”木馬”,外觀長得像雪橇一般。里程582 M的位置經過一處往燒炭窯的岔路口,就在右側下方50公尺而已,我特別下去一探,見其窯早已長滿蕨類及雜草,但外型還隱約可辨。其實觀此窯也不一定要走下來,在步道上往下看就看得到了。
07:57經過一處休息區後,步道開始轉為階梯,一路都是用網狀沙包及木材構築起來的階梯,全依照生態工法來施工,在稍陡之處還綁有繩索供人攀拉。行至5.4 K處有一岔路可通往出雲山苗圃,賞螢步道至此脫離木馬古到從出雲山苗圃出去。看著往苗圃還要1.5 K,今天是沒這個時間前往了,還是留待下次給自己有再來造訪的理由。
抬頭仰望永無止盡的階梯順支稜而上,一路的上坡讓文仔有點吃不消,見他步履越來越顯沉重,心想該不會又要抽筋了吧?好奇的關切他一下,他說就慢慢走就好,走那麼急做什麼?其實他或許不知,今天的步速很明顯的比以往慢了許多了,連背水爬柴山都比這個快。可能他從一開始配速就沒配好,結果到後面就越走越累,果不出其然,沒多久就聽到他說他快抽筋了…。
連續的上坡到一處展望良好的稜線上,先讓文仔休息一下,從透空處可眺望橫流溪對岸大崠山一帶連脈。起身續行經過一段陡直的木梯,手腳並用通過木梯,後面還是一段又一段的上坡,這一路得爬到3.5 K處才行。好不容易終於看到4 K的里程木樁,再0.5 K就可結束這一路的上坡了,至此陸續可見從另一端下山的山友,一股作氣奮力上走,在09:20終於接到了產業道。
當上到3.5 K處的木馬古道平緩腰繞段時,發現遊客更多了。他們大多是從橫嶺山隧道口那一頭進來,走走這段既寬敞又平緩的純杉林步道。一路的辛苦走到這段步道時,疲累馬上隨著微風霧消雲散。四周盡是筆直高聳的杉木林,行走其間林中傳來陣陣金翼白眉的鳴叫聲,走在林蔭大道伴著陣陣汔涼的微風吹拂,令人有種飄飄然之感。左側偶有開闊的視野,一眼望去山巒青翠,而尖銳的鳶嘴山一路隨伴在側。
行約25分左右到一處岔路口,根據指示牌所示,往右約五十公尺處可抵工寮遺跡。我們順著平坦的古道來到工寮遺跡,發現遺址上僅剩下一些破損斑剝的爐灶與地基。在民國四、五十年間台灣伐木業賺取外匯,大雪山林場就是台灣四大林場之一,當時從橫嶺山隧道口所延伸過來的這段長約3.6 K的林道就是橫嶺支線。而這間在2.3 K位置搭建的工寮,就是當時伐木、集材、造林工人休息之場所。但隨著林業的結束,工寮也就慢慢的被荒煙蔓草所埋沒,如今僅留遺跡默默向世人訴說它那段已退色的歷史。
在10:11分行抵了往橫嶺山的主岔路口,此處位於里程牌約1K的位置,直行913公尺可抵達橫嶺山隧道口,而往橫嶺山還有1.5 K。稍事休息後取右上往橫嶺山上走,登山口就在岔路口往內約數十幾公尺左側,踩著大小不一的岩石上走,一路陡上七十幾公尺直到稜線。這裡的路況就沒木馬古道那麼好了,爬約十分鐘上到了鳶嘴山走橫嶺山的稜線步徑,在樹上亦釘有一塊指示牌標示往左通往鳶嘴山,往右則是橫嶺山,並還寫著至橫嶺山還需30分鐘。
取右往橫嶺山三角點續行,沿途路況雖不甚理想,但路跡還算明顯,沿途皆有路條可指引。在上個月新聞報導說有一位山友在這附迷了路,誤往東側下切,受困於東卯溪谷長達15天之久,經歷了卡玫基及鳳凰接連兩個颱風侵襲後,竟然還能奇蹟式的生還獲救,真是福大命大!但對於那麼明顯的步徑怎麼還會走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連文仔也覺得百思不解。
在上下一個小山頭後,開始一路的陡上,有些地方落差還挺大的。手腳並用,奮力上攀,終於在10:45登上了橫嶺山三角點。看著時間,從早上於育才巷入口攀登至此,共費時約三小時二十五分(含休息),海拔高度爬升超過一千公尺,說輕鬆還真不輕鬆呵。山頂四周因林木過高,毫無展望可言,而早上原本晴朗的天空也開始起了雲霧。沒展望加上沒陽光,開始略感寒意,見時間尚早,與文仔討論後決定到橫嶺山隧道口再行午餐。
在山頂待了約半小時後起身下山,一路陡下還需謹慎慢行以免滑落。在往鳶嘴的岔路時巧遇幾位山友從那一頭走過來,他們是從27 K處東側隧道口那一邊上來的。與他們閒聊幾句後取左下山,回到木馬古道岔路口時,發現遊客更多了,從他們的穿著看來好像是來旅遊的一般遊客,反而山友比較少,甚至還有穿著拖鞋什麼東西都沒帶也走進來的。在之前還看到許多人騎著單車進來,可見此段步道是多麼容易親近及好走。
最後的剩1K的步道只踢15分鐘就出來了,終點就在大雪山林道26.5 K橫嶺山隧道西側入口的位置。見時間正好十二點,登山口許多友正在此用餐,步道入口處道路兩旁停滿了車輛,到處都是人,好熱鬧的景象呵!我們也選擇在此炊煮午餐。看來大部份的人都選擇這段3.5 K的平坦步道來走,這裡的確是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一般人如欲輕鬆一點走橫嶺木馬古道全程,選擇從這裡往下走,直到下面的大雪山社區也會比較輕鬆。我們今天這種走法則是一路上坡,如果不上橫嶺山的話,總爬升約八百多公尺,也有山友會選擇再循原路下山,可謂鍛鍊腳力的行程。但我們今天想採取另一種方式,就是沿著大雪山林道邊走邊看有無便車可搭下山,原則上打算先走兩三公里再攔攔看,如果累的話就早一點攔,端看心情而定。
順的大雪山林道的柏油路往山下走,午後的山區已開始起了雲霧,陰涼的天加上一路緩下,走起來感覺還挺舒暢的,但還是希望別下起雷陣雨來的好。沿途景色怡人,偶有溪澗從右側山溝中嘩啦嘩啦的竄出,邊走著邊拍照,感覺也頗怡然自得,但美中不足的是,三不五時呼嘯而過的車輛或機車隊,轟隆的引擎聲劃過寂靜的山谷,揚起陣陣的塵煙,擾亂原本的清靜。還是那些單車族的騎士們可愛多了,這可是目前時下最夯的戶外活動,節能減碳又健身。看著上坡的騎士各個揮汗如雨踩著踏板奮力上騎,不由得也對著他們振臂高呼加油!而下山的可就輕鬆了,咻咻的的滾輪聲,如輕舟流水般,一溜煙就已消失在視線的盡頭。那種乘風的快感,真是以無形容的暢快。
在林道中,只要路旁有稍開闊的空地,就一定會有人在那裡休憩或野餐。現代的人工作壓力大,每到假日都喜歡遠離塵囂到郊外走走,接近一下大自然,藉由森林的芬芳來洗滌疲憊的身心,而這條大雪山林道,就提供了許多這樣的場所。看他們有的攜老扶幼,或是帶著自己心愛的另一半,驅車來到這山林中,帶著一頂躺椅,坐在樹蔭底下,靜靜的享受這片刻的寧靜,真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看著時間,每一公里大約走13分鐘左右,換算下來,如果一路都沒攔車的話,照這樣的步速走到15 K育才巷口的停車處,近12公里的路得花上三小時才行。見時間已一點多了,才走四公里不到,想把速度再加快點,忽然覺得文仔似乎越走越慢。走沒幾分鐘見他離我越來越遠,還得停下來等他~。「我看我們攔車好了~」他略顯疲態的說,「好吧!那就攔攔看吧~」因為回程還打算去探一座「分桂林山」的基點,又不想太晚回家,我還是覆和的說。
結果不知道是我們長得太嚇人,還是大家都在趕時間沒看到,竟然攔了幾十分鐘都攔不到一輛車~。就在失望之際忽見一輛山地巡邏警車駛近,我們趕緊向他揮手,沒想到這位天才警察杯杯竟也對著我們揮手微笑致意,然後就呼嘯而過,也不停車問候一聲我們是否有啥事要幫忙,難不成他以為我們是在對他打招呼呀?唉~還是繼續走吧!難怪我一直跟警察的默契都不太好...。
連警車都攔不下來,看來今天真註定要靠雙腿回到停車處了~。去年跟賓仔還有阿杰前來走鳶嘴梢來,從30 K要走回27K時,聽阿杰說,不用攔都有不下三部車主動示意要載他們。然而這一次卻一輛都攔不到,運氣還真有點背!後來文仔開口說:「不然你跑回去開車好了…」,我就知道他早晚會動我的腦筋,果不出其然!雖然內心頗感無奈,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我便對他說「等看到21K的牌子我再跑好了~」。猶記得22 K好像經過好一段距離了,結果話剛講完,馬上21 K的里程牌就出現在前面不遠的轉彎處。
我卸下背包給文仔說:「你幫我拿背包吧!一路上你還是繼續攔車子,如果攔到了,經過我時再叫我上車吧~」。語畢!我卸下背包邁開步伐開始往山下跑,從這裡到15 K的停車處還6公里整,這又讓我回想起年初去石可見山那時的場景,最後那次也是跑了約六公里。差別那次跑的是老七佳的土石路,而這次跑的是海拔較高的大雪山林道,好在是一路下坡,否則肯定累死!
調適著呼吸大步邁進,除了喘息聲,就是車輛呼嘯而過的引擎聲。腰包裡的物品鏗鏘作響,經過20 K附近的觀景台時,竟還有遊客對著我高喊加油!最後終於在14:15分回到了停車處,拿起無線電呼叫文仔說我已抵達,請他別再攔車了。看著時間已跑了三十三分鐘,趕緊驅車上去接文仔,就在19 K的地方看見文仔漫步下來…。
沒想到今天的橫嶺山木馬古道之行,竟走成了一個超大的O型縱走,想起來都覺得有點誇張。早知如此,再走原來的步道回去還比較輕鬆。不管怎麼樣走也走完了,合計今天共走了21.1公里的路,看來是爬橫嶺山最遠的距離了,也算是難得可貴的經驗。看著時間應該還有餘裕可前往分桂林山一探,拿出地圖資料往下一個目標出發。
順利探得分桂林山後,回程的路上見路旁都在賣水梨,於是與文仔分別買了一大袋大水梨回家。這個季節正是高接梨採收期,又大又甜的水梨令人口水直流!如果在山上又熱又渴的時候,有這麼一顆碩大的水梨,那真是無價之寶呵。抵達東勢開始下起了雷陣雨,超大的雨勢,讓雨刷都有點撥不及。上到高速公路路後雨勢漸小,回望東側的山巒盡在一片黑壓壓的烏雲當中,好在這場雨在下山的才下起來,不然又要淋得一身濕。回到高雄才六點,正好符合文仔答應他老婆”須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家”的承諾!唉~為能下一次能順利的請到”山牌”,要當個想爬山又想顧家的半宅男,還真是難為啊~。

更多詳細的活動照片,可至下列網站
http://www.prowang.idv.tw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