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貓蘭山東北與貓蘭山【3-5005補點】-南投基石巡禮篇【順訪石龍宮、南投市古蹟與南投等神社】

活動日期
2024/6/18 - 2024/6/1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類型
» »

貓蘭山東北與貓蘭山3-5005補點】-南投基石巡禮篇【順訪石龍宮、南投市古蹟與南投等神社】

日期:113.06.18

6/17-6/18家人來日月潭度假,第二天早上先去走貓蘭山步道,由茶葉改良場入口出發,走15分鐘抵達貓蘭山東北的魚池鄉水源12號;續行貓蘭山步道走11分鐘抵達貓蘭山3-5005號仿點;接著順訪龍鳳宮的日月潭玉島社狛犬,接續來到向山遊客中心,走向山湖畔的天空步道,有向山懸臂式觀景台與看見拉魯等2個觀景台;中午來到久聞盛名的石龍宮,有夠多的免費泡麵任君取用,泡麵土地公廟饒富趣味;午後進到南投市區尋訪古蹟,走了南投武德殿與藍田書院等南投縣登錄的古蹟;最後去尋訪位於南投高中的南投神社狛犬,於校史館內妥善保存。

一、基石簡介

1、貓蘭山東北: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標高930公尺,魚池鄉水源保護區界12號水泥柱;座標240091 2641810

停車茶葉改良場入口警衛室旁,附近即貓蘭山步道口,旁有一新井耕吉紀念碑,係感念新井耕吉郎對臺灣紅茶研究及推廣的貢獻,於茶園內建立紀念碑,供後人追思。

走貓蘭山步道上山,階梯步道走一小段接到茶改場後門,走產道上山,途中有數個觀景平台可俯瞰日月潭,走15分鐘抵達貓蘭山東北的魚池鄉水源保護區界12號水泥柱;台灣省政府於民國75年設立,此點於路左的茶園中,有鐵柵欄可輕易繞過,此點剛來過不久再訪。

 

2、貓蘭山:南投縣魚池鄉,標高1016公尺,三等三角點5005號補點;座標239797 2642104

由貓蘭山東北續行貓囒山步道水泥路,走11分鐘抵達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上到高點的觀景台,即可看到羅董與國土測繪中心補立的貓蘭山3-5005號補點,此山已來過太多次了為了此補點再訪;山頂有氣象站風力塔、涼亭等設施,西面眺望集集大山、九份二山;北面俯瞰埔里地區、中台禪寺清晰可見,眺望白葉、桃米坑等山;東面遠眺後尖、水社大山、大尖等山;走貓囒山步道連撿2顆基石,累計爬升186m、路程2.7K,往返費時73分鐘。

二、日月潭等南投風景點:

1、向山遊客中心:

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於民國100225正式揭幕啟用,由國際知名日本建築師「團紀彥」設計,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整體設計以融入原有地景為中心思想,斜坡式草皮可直通屋頂,以多種弧形從地面拉出所有空間,尋求與大自然的和諧,兩棟建築屋頂由低到高配置讓遊客能利用屋頂斜坡或是大跨距的半開放空間眺望日月潭。建築內和四周以水景、草皮及木紋清水模構成簡單的造景半建築半地景的建築設計,創造了人與自然間發展對話的舞台。

 

2、向山懸臂式觀景台:

日月潭有條湖景天空步道,延伸湖中的懸臂式觀景台,坐擁日月潭最美的湖景眺望角度,拉魯島、水社大山、大尖山、文武廟、水社碼頭與慈恩塔等;從向山遊客中心走5分鐘就可到達,續行環湖步道底還有一超美的看見拉魯觀景台。

 

3、石龍宮:

是位於臺灣南投縣中寮鄉永和村的土地祠,因信徒多以泡麵祭祀並在此吃泡麵,而其土地神稱為「泡麵土地公」;專收泡麵的「隱藏版土地公廟」,很多香客都會直接扛一箱箱的泡麵來參拜,拜完還可以免費吃泡麵,因此一「泡」而紅,成為遊客朝聖的特色廟宇!

 

三、神社遺跡:

1、日月潭玉島社-龍鳳宮狛犬

大正8年(1919)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推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其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關東大地震等影響,工程資金不足而延宕;至昭和6年(1931)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重新動工,於在日月潭中的拉魯島興建玉島神社,祭祀由著名的嚴島神社所分靈的「市杵島(嶋)姫命」,以祈求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順利進行;二戰後初期神社仍保留,兩座明神鳥居本體未遭破壞,其中位於後方的鳥居作為牌樓使用;1951年神社前方的一對狛犬被移往龍鳳宮,狛犬現保存在日月潭畔龍鳳宮月老殿前;拉魯島上「新建玉島祠碑」及手水鉢曾因日月潭水位上漲沉入水中,直到1991年發生乾旱日月潭水位激降,祠碑與手水鉢發現後重新立回島上;龍鳳宮此對狛犬曾一度擔任廟前的石獅,但與傳統中式石獅造型不符且太小隻而遭到取代,現安置於龍鳳宮月老殿前;6/18來日月潭度假再訪此對狛犬。

 

2南投神社狛犬:南投高中-觀園旁有手水舍、參道石階等遺跡

南投神社為日治時期1942年設立於臺中州南投街的一座神社,其前身為1926設立於南投公園內的南投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26年南投社舉行鎮座式啟用;於1942年南投神社的決定選址在南投街中南部的高地,神社基地面積比南投社還大了20倍,1943年南投神社舉行鎮座祭啟用,1944年,南投神社的社格自無格社升格為鄉社,為終戰前在台灣多數升格的神社之一;南投神社原址在二戰後設立了南投高中,而南投神社的一對狛犬被保留在其校史室內;另南投高中的觀園據說是社務所的位置,可以看到拜殿的基石,被當成步道的踏石,另在觀園裡面有一個手水舍,被灌滿水泥改成桌子;另於南投武德殿旁有石燈籠的殘件,猜測應是南投神社的殘件。

南投神社有一對狛犬保存於南投高中校史館內,學校的總務主校非常和善,經溝通後開啟校史館讓我們拍攝,校史館於敬業樓二樓有上鎖,狛犬保存良好;另學校內還有些南投神社殘跡,因上課中校園不便亂逛,下回有機會再訪。

 

四、南投市古蹟:

1、武德殿及其附屬建築群-南投市彰南路2 65

南投武德殿創建於日治昭和12(1937),其創建背景與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武道界為激發民族意識,大肆宣揚武道精神,並於明治28(1985)創建「大日本武德會」有關;「武德殿」由「大日本武德會南投支所」選址興建,民國34(1945)二戰後,由警察單位接收為南投縣警察局辦公地點,此後歷省府山地農牧局工作站、環保局曾在此辦公,最後租給經營與軍公教福利品供應中心。

1994年開始規劃為地方文化園區,1997年正式揭幕使用,然而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嚴重損毀,後經修復後南投縣縣史館於20011020舉辦再啟用典禮,並在隔年1月登錄公告為南投縣歷史建築;建築主體是以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武德殿修復而成,為台灣第一個縣級的歷史博物館,已於2002129登錄為南投縣歷史建築;南投縣文化園區,除南投縣縣史館外,還有南投陶展示館、縣史圖書文獻室與藝術家資料館等展館。

南投縣文化園區展館四周擺放許多古文物,看到兩座石燈籠有可能為南投神社的遺跡?另還有一看來很眼熟的石柱,有著奉獻字樣,應為南投神社石燈籠竿的殘件;另於南投縣縣史館還有一塊近藤昌之碑。

 

2、近藤昌之碑-南投縣縣史館內

本碑係明治38年(1905)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撰文勒立,用以紀念土地調查局技手近藤昌之在雙冬地區測量之殉職事蹟;於2014年登錄為南投縣一般古物,此碑保存於南投縣縣史館。

 

3、藍田書院-南投市文昌街140

藍田書院建於清道光11年(1831),係由南投縣丞朱懋延邀南北投及水沙連兩堡仕紳議建書院,至清道光13年(183310月竣工;於日治大正4年(1915)末,以「原貌遷建」方式,改築於今崇文里文昌街現址;已有一百九十餘年歷史的「藍田書院」,歷經了多次遷建、整修,原貌已失,目前書院前進勉強維持書院之外形,後進是信徒極多的鸞堂,其書院的傳統特質早已消失無存,僅留祠祀之功能,俗稱「孔子廟」或「文昌祠」;現在大殿供奉主神文昌帝君,副祀紫陽夫子。後殿二層樓,一樓為濟化堂,中殿奉祀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左側供奉城隍,右側供奉福神。二樓為大成殿,中殿供奉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左側七十二賢人神位,右側歷代聖賢神位;廟內古匾有清道光22年(1842)的「天上文衡」,清同治3年(1864)的「文明氣象」,清同治4年(1865)欽加二品頂戴臺澎督學使者皖江丁曰健的「奏凱崇文」,清同治7年(1868)吳聯輝立的「瑞氣如珠」,及清同治9年(1870)立的「丕振斯文」等古匾;於民國74年(1985)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現改為南投縣縣定古蹟。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個人覺得仿點似乎不恰當,除非它是民間自行設立,或借國土測繪中心的名義私設的。若是真的由國土測繪中心自己設立的,應該仿照內政部補立的說法,說它是國測補,即國土測繪中心補立的。在日本,國土地理院所補立的,基石上會有國地調的字樣,用以區別舊時設立還是再補的。個人覺得若國土測繪中心願意補立,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個人非常感謝。

  • 感謝

    已修改圍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