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由白石山土地公廟走水社大山捷徑登卜吉山東南峰(天下第1峰系列)順遊水道頭瀑布

活動日期
2020/11/7 - 2020/11/7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由白石山土地公廟走水社大山捷徑登卜吉山東南峰(天下第1峰系列)順遊水道頭瀑布

日前有山友從白石山土地公廟捷徑登水社大山,又之前去卜吉山東南峰,沒摸到也算是天字第1系列之公林水源保護區界01基石。今日在氣象預報下午可能會下雨的情況下,就利用上午去走走。

白石山土地公廟座標是23.85050, 120.95265Google map沒標示,也沒路,路是到23.85346,120.95367 (A),並且在此處左彎 ,離土地公廟愈行愈遠。所幸地圖瀏覽器iPhone手機下載的Gaia GPS app都有路&軌跡,要在B點岔路直行。於是,今早就起程了。

Google mapA點丁字岔路口(23.85346, 120.95370, H1012),直行車道比左上車道明顯且好開,真不知Google map是怎麼了,為什麼還沒有新增直行到土地公廟的路?直行路口右側有個3層三合板櫃,上有箭頭標示前往土地公廟要直行,且路旁有不少路條。就改看Gaia GPS地圖,放心直行了。事後爬文發現這條新路直通魚池鄉重要水源,難不成是故意隱藏,避免太多遊客前來破壞水質&生態?如果是醬,那我是可以體諒的。

順利抵達白石山土地公廟(23.85049, 120.95253, H1038),從A點丁字路口算起,只有短短的400公尺,車程也就只有2分鐘。停車場已停了1輛車,心想,有人比我早到。

換裝之際,有對年輕男女從山裏走回停車場,原來這車是他倆的。他倆問我:這裏是否可登水社大山?我回yes,他倆高興,就準備跟我一起上山。原來他倆剛剛往山上走,覺得不對勁,就回頭了。

一行3人起登後,沿水泥產道上行,約50公尺即是路底,一路續行土石路,我看著Gaia GPS地圖說,應該在剛剛水泥路底時右切才對。但他倆都說沒看到什麼岔路。我心想,既然續往前行有瀑布,也不錯,來走走看,雖然Gaia GPS地圖完全沒有路,而是只有公林溪(白石牙溪),但有標示水道頭瀑布。果然,順著乾掉的公林溪畔、4WD可行的土石產道,沿途瀑布聲愈來愈大聲 (話說,途中23.84869, 120.95271, H1084處,有巨大倒木橫在路上,一般人力移不開,車子是暫時無法通過的)。走了450公尺,上升100出頭公尺,來到土石產道底的瀑布(23.84763, 120.95432, H1158),水量充沛,水質很棒,有很多蝌蚪。但水池面積不,水也不深,沒辦法泡水。事後爬文,赫然發現,水道頭就是台語自來水的意思,這瀑布就是自來水水源,理所當然不該下水戲水。好里家在,沒把魚池鄉的重要水源弄髒。而且,水怎麼就消失了,沒有流入公林溪?事後回家上網查,有看到雨林2012年有來過。原來瀑布旁那個圓筒形水泥物,是取水井,瀑布下來的溪水,都從取水井經由暗管送到底下剛剛開車上來有路過的公林淨水廠了。今天的路況,比起雨林8年前記載的,或是登山補給站2011年的記錄,都好太多了,登山補給站2018年的記錄就可開車到土地公廟了,最近也有人PO現況照片健行筆記也有,甚至是剛好在整修土地公廟的照片,可供參考。一般轎車開來土地公廟沒問題,土地公廟也整理的煥然一新。

一行人在瀑布區照完像,就回頭找登山口。果然,在水泥路底(B, 23.84983, 120.95219, H1055),就看到公林溪畔一堆路條,且路徑明顯。就跨過公林溪乾河床,直直上。沿途路徑清楚,且有被整理過,看來日前剛來過的山友有貢獻不少力氣。5分鐘後上升50公尺左右,開始有拉繩,表示要準備陡上。話說,所謂捷徑,想當然爾就是要陡上囉!從B點岔路起算,約600公尺,上升約200公尺,花了我21分鐘,來到水社大山西稜線主步道3K岔路口(23.84648, 120.95187, H1254),一路沒有岔路。而此3K岔路口,也是卜吉山東南峰與其parent peak水社大山的最低鞍部(key col)。國外登山網站Peakbagger,會以prominence來呈現山頭特性。卜吉山東南峰海拔實測高度1322,key col高度1254,那它的prominence就是1322 - 1254 = 68公尺。至於同行2位,則是以比較一般的速率爬升,讓我在3K的L形木椅休息了差不多20分鐘。

3人會合後,右轉向水社大山登山口,走220公尺,花8分鐘,上升50公尺,抵卜吉山東南峰登山口。用3K里程樁往回算,此岔路大約是2.8K處。此處有防迷繩擋住去路,岔路口則是有布條。跨過防迷繩,順著路跡、踩著倒竹,向上爬升。

沿途可見路條,第3條是紅色,但在此已離開Gaia GPS地圖的既有軌,決定在此左轉,果然在回到既有軌後,遇見基石。

由登山口起算,走了82公尺,只花了6分鐘,上升只有14公尺。

卜吉山東南峰(23.84665, 120.94992, H1319),混凝土基石4面依序刻了:台灣省政府、公林水源、保護區0175年設立。它在既有軌上,但不在最高處,基石旁竹林上有黃色路條。2位年輕男女則是經過紅色路條後續行幾步,才左轉到我所處的基石處。

在基石處拍完照,決定到最高點,先回到年輕男女轉彎處,此處有路條,左轉續走41公尺,2分鐘,上升2公尺,來到卜吉山東南峰最高處。

卜吉山東南峰(23.84641, 120.94990, H1322),目前沒找到基石。最高處樹幹上有一堆路條,樹下地面上有一面鈴攏鵝815號表格,表格內容:山名是卜吉山,海拔1302公尺,公林水源保護區界01,陸IV基石。表格中的卜吉山這個山名,目前已標示在2點多K處步道邊(23.85067, 120.94799, H1279)Gaia GPS地圖是標示1314,也跟實測的1322有所差距。公林1號基石,很明顯不在此處。至於陸IV點,幾乎沒見有它們的專有基石,7777前輩似乎是把它給了在步道2K 多的卜吉山。7777倒是在卜吉山東南峰這裏,標示有森林三角點,冠字補張(08),但我來此山頭2次,總共5人次,都找不到。

[題外話,目前卜吉山的掛牌位置跟Gaia GPS地圖標示的卜吉山位置,差了大概100公尺,是在比較靠近附近山頭處,有一看不清楚刻字的基石,基石旁樹上有超大的牌子供辨識&拍照,牌子上標示海拔為1222,跟Gaia GPS地圖的既有點位標示高度一樣,看來1222這個數值,不是目前卜吉山的高度,倒是比較像是2K里程樁的高度]

拍完照、繞了1圈找不到森林三角點後,改走右邊稜線,即順著Gaia GPS地圖的既有軌下山,不到2分鐘即抵達公林基石。再往下,既有軌上倒枝稍多,就再左轉回到剛剛上山的軌下山。自森林點下山到登山口,共走了107公尺,5分鐘,下降9公尺。

右轉往水社大山方向,回到3K處。年輕男女想要往水社大山,就此分道揚鑣。我從3K岔路口左轉下山,花了約18分鐘,回到土地公廟停車處。

算算從白石山土地公廟起登的來回時間,有可能會比從伊達邵或活動中心起登,來回共省了1.5(勇腳者)2.5(一般人)小時。可惜到A點丁字岔路前的路上即雨林當初的停車處再往一點,有髮夾彎(Google Map看得到),連普通轎車都要迴2次,中巴應該就難迴了吧?大巴是更不可能。

中午到伊達邵午餐,順摸3個加密控制點:

1.     德化社,NZ49,美化點,23.84835, 120.93187H756。在原力右側廣場中央,明顯好找。此廣場在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影像中,還是個花園造景形態,實地現場已是一整片平平,反而僅存美化點。

2.     GF0823.84879, 120.92890H747。在伊達邵管理站暨遊客中心的西角,但沒找到,難不成是在屋頂?

3.     GF0723.84700, 120.93065H772。在台217.5K里程牌再往一點的轉彎處路邊,但沒找到。

下午還沒下雨,續往向山遊客中心摸基石。這裏有超大停車場,從停車場走了約400公尺,花了6分鐘,下降20公尺,中途經過在路的日月潭向山映月大石,抵達所謂婚紗廣場。右側水邊有一基石(23.85292, 120.90216, H746),為觀音石材質,基頂有十字鋼釘。基石4面分別刻有:台電大觀發電廠、日月潭水庫蓄水範圍、SM209411月。SM看來是Sun Moon日月的縮寫吧?婚紗廣場有藝術品供遊客拍照,左側是落雨松,目前正在變色中,吸引很多遊客來照相。[補記:日後再訪,發現SM20竟被連根切斷,倒臥在基座上,可悲]

話說,這是我在日月潭水邊看到的第2顆基石,先前看到的是在九蛙疊像旁,23.85879, 120.93584H749。基石上刻的編號是SM50。依編號來看,或許可以繞潭一圈,看看有多少顆日月潭水庫蓄水範圍SM基石可以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