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7
半平山斷崖水管路
林宗聖老師在「黃金十大傳奇」一書裡,畫了一條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從煉銅廠一路往上到半平大瀑布的上游處,但是這和實際探查是有出入的,
◎其實,斷崖水管路並不是單一條水管路,而是有獨立的兩條。
◎兩條斷崖水管路,一條在H310處,另一條在H140處,沒有交會。
(圖一) 兩條斷崖水管路
1. 煉銅廠斷崖水管路:
使用8吋口徑的鐵製水管,斷崖水管路從小鬼叉往煉銅廠,在接近鋸齒稜第一段時遇上突岩架,所以開了一個20公尺長的隧道穿過突岩架,然後橫切鋸齒稜第一段的大峭壁,隨後腰繞峭壁登山口過來的第二山頭,從第一山頭和第二山頭之間的鞍部下往煉銅廠。(劍龍稜、鋸齒稜各分三段,請搜尋「認識劍龍稜和鋸齒稜」)
這條水管路隨著煉銅廠的關廠已經廢棄,鐵製水管銹蝕不堪,路徑荒廢多時。當年煉銅廠也從下游的攔砂壩以大型抽水馬達取水。
◎2015.4.28前輩Frank Lee、Veslin Sgau、黃景文、Kimo Lai、Joyce Lin循煉銅廠斷崖水管路抵達小鬼瀑布,再下溯到大鬼瀑布頂端。
◎2015.5.13李樹金(暖曦生態健行協會理事長)、林江湧(暖曦協會)和我三人,進一步清理斷崖水管路,已經路徑分明,不難走,危險性低。
◎當日在超前小鬼叉後,企圖由下往上開路,銜接時雨斷崖水管路,但遇上困難地形而撤退。
(圖二) 隧道位置圖
2. 時雨中學斷崖水管路:
使用2吋口徑的塑膠水管,從半平大瀑布上游650公尺溯溪起點處取水,在經過半平大瀑布後,水管路開在鋸齒稜大峭壁上,在超前左、右股匯流口後,鑿了一條220公尺長的水管坑道穿過鋸齒稜,然後循茶壺山山腰水管路拉往金瓜石時雨中學。
這條水管路目前仍然是時雨中學的主要水源,另外也從左股二溪取水,經匯流口後,一起進入坑道,在茶壺山山腰水管路看到的水管是一束四管。金瓜石有自來水,但時雨用水量大,自拉水管可以省下可觀的水費。
◎2015.5.13林騰芳老師、吳哲文、羊咩咩從半平大瀑布走到坑道口。
◎2015.5.14李樹金、林江湧、江金島(暖曦協會)和我四人,進一步清理斷崖水管路,已經路徑分明,不難走,危險性低。
◎在超前坑道口後,企圖由上往下開路,銜接煉銅廠水管路,但遇上困難地形而撤退。
如何銜接兩條斷崖水管路?
煉銅廠水管路的「小鬼叉」H140,時雨水管路的「坑道口」H310處,這兩點間的直線距離僅只450公尺,但是落差達170公尺,阻隔在中間的是大峭壁、突岩架、突岩稜、寬崖溝,要把這兩點連貫起來挑戰度很高,所以我們兩次分別從上往下、從下往上都難以成功。
◎2015.5.17我不死心,單刀由小鬼叉再次往上攻,很幸運地繞過困難地形,終於成功銜接了這兩條斷崖水管路。
◎最後有一段需橫切大峭壁150公尺,個人認為,中等實力的山友,只要沒有懼高症,都可以順利橫渡大峭壁。
◎橫渡大峭壁時,峭壁必須完全乾燥,如果碰上霧雨、下雨,基於隊員的生命安全,請領隊要具備理智和勇氣,原路回徹,不要硬闖大峭壁。
(圖三) 銜接兩條斷崖水管路的困難地形(一)
(圖四) 銜接兩條斷崖水管路的困難地形(二)
(圖五) 銜接兩條斷崖水管路的困難地形(三)
行程記錄:
07:54 瑞能橋,台2省道濱海公路80.2k,剛好在明隧道之前。從欄杆圍牆第5格翻牆進入,續循半平溪右岸雜草小徑往廢棄大樓。
08:07 廢棄大樓,續深入
08:09 下切點,左側河岸缺口可以下切溯溪往峭壁登山口,取直續行土路芒草徑,是劍龍稜的第一段芒草稜,路徑清楚。
(圖六) 劍龍稜的第一段芒草稜
08:13 廢棄四方亭,展望佳,俯瞰廢棄大樓、半平溪出海口,眺望南子吝山稜。休息。
08:18 續行,循稜往上。
08:27 離稜,山路腰繞,一路高芒草,路徑清楚。
08:32 鞍部十字叉,左上為從峭壁登山口過來的第二山頭,右上往劍龍稜精彩的第二段(劍龍背脊),取直越稜而下是往煉銅廠斷崖水管路。休息。
(圖七) 煉銅廠斷崖水管路路線
(圖八) 水管路腰繞第二山頭
(圖九) 煉銅廠水管路前往隧道
08:40 續行,取直越稜而下,馬上就是小小溪溝,小段而已,接著就是斷崖水管路,路徑明確。左側可見水管路腰繞第二山頭,而後水管從第一山頭、第二山頭間的鞍部下往煉銅廠。
08:44 水管路切過大峭壁,是鋸齒稜的第一段,如果從鋸齒稜半平溪舊登山口上來的話,就會經過這裡。
(圖十) 途經鋸齒稜第一段的大峭壁
(圖十一) 俯瞰對面山頭
08:45 鐵管,3公尺沒有路基,小心踩上8吋口徑鐵管通過,這是煉銅廠水管路唯一有危險性的地方,過了就是隧道口。俯瞰半平溪S型峽谷,那裡是鋸齒稜舊登山口所在之處。
(圖十二) 踩上8吋口徑鐵管通過
08:46 隧道口,隧道長20公尺,後段低矮,需下背包爬出去,隧道口的光線足夠,不必帶頭燈。
08:48 鑽出隧道,休息。
(圖十三) 隧道口
(圖十四) 瞧一瞧洞內
(圖十五) 從隧道內往外看
(圖十六) 洞外風光
(圖十七) 隧道另一端出口,低矮
09:00 續行,循斷崖水管路續行。
09:02 俯瞰大鬼瀑布,大鬼瀑布就在腳下。
09:03 破鐵管,11公尺長,完全銹蝕。這裡是大鬼瀑布正上方的必拍轉折點。
(圖十八) 俯瞰大鬼瀑布
(圖十九) 俯瞰半平溪S形狹谷
(圖二十) 8吋口徑的鐵製水管
(圖二十一) 大鬼角,大鬼瀑布上方的必拍轉折點。
(圖二十二) 往小鬼瀑布途中
09:14 小鬼叉,左側下切往小鬼瀑布,直行是續往時雨斷崖水管路。取左下切,路徑清楚。
09:17 下抵半平溪,小鬼瀑布在上游30公尺處,休息。
(圖二十三) 下切抵達小鬼瀑布
(圖二十四)小鬼瀑布
09:50 續行,循原路回小鬼叉。
09:54 回到小鬼叉,取左續往時雨斷崖水管路。
09:566m下方,鐵管在腳下6m處,斷崖路徑只到小鬼叉而已,之後鐵管貼近河岸。
(圖二十五)過了小鬼叉後,不再是斷崖路
(圖二十六) 眺望迷人的山頭,左邊是雙鬼小霸尖,中間遠處是410尖峰。
(圖二十七)眺望三角尖峰
(圖二十八)三角尖峰
09:57 崖溝高繞。
10:03 寬崖溝,看見扁帶,在11點鐘方向的高遠處,白色扁帶架在突岩稜上,那裡距離時雨水管路坑道口只有50公尺。開始150公尺落差的大高繞,一路跋涉芒萁陡上。
(圖二十九)大高繞150公尺落差
(圖三十)大高繞150公尺落差
10:09灌木,唯一可以遮蔭的地方。
10:13觀景叉,右下往突岩俯瞰點,直上往時雨斷崖水管路,先取右下觀景。
10:16突岩俯瞰點,這裡可以俯瞰到在小鬼瀑布區休息的山友。
(圖三十一)突岩,在大高繞途中。
(圖三十二)站在突岩上
(圖三十三)站在突岩上呼喊小鬼瀑布的隊友
10:22續行,循原路上往觀景叉。
10:25回到觀景叉,續往上。
10:34寬崖溝頂點,終於高繞過寬崖溝。
10:37石階,有5階,這附近有人類活動過,在正下方50公尺處我發現過銹鐵條。過後不久開始橫切大峭壁,目標是突岩稜上面白色的扁帶。
(圖三十四)橫渡大峭壁往突岩稜接近
(圖三十五)橫渡大峭壁往突岩稜接近
10:57 突岩稜,落差3公尺,有踏點,爬上去不難,這一點是難得的上切點。上去後繼續水平橫切50公尺到坑道口下方。
(圖三十六)上切突岩稜
(圖三十七)上切突岩稜後回望
11:00 坑道口下方,拉繩陡上15公尺,上來後就是坑道口,左側峭壁上有表示高度的紅色噴字310。俯瞰半平溪匯流口、俯瞰老鬼瀑布,眺望匯流口上方的393峰,垂直陡峭難下匯流口。(感謝林騰芳老師、吳哲文、羊咩咩架繩)
(圖三十八)拉繩15公尺陡上坑道口
(圖三十九)坑道口
(圖四十)俯瞰匯流口和老鬼瀑布
(圖四十一)從左股拉過來的水管
11:03 續行,循時雨斷崖水管路前往半平大瀑布,路徑明確,行走不難,無危險性。
(圖四十二)接近啟祥岩
11:21 水管拉繩,從水管下方橫切過峭壁,這是唯一小有危險性的地方,不難。
(圖四十三)水管掛在大峭壁上
(圖四十四)水管上方是鋸齒稜線
(圖四十五)壯麗的鋸齒稜大峭壁
(圖四十六)從水管下方橫渡
11:23 啟祥岩,隊長領導山界多年,貢獻巨大,小小岩塊,不成敬意。此岩是拍隊友拉繩橫切峭壁的最佳取景點,也是俯瞰半平溪右股的絕佳點位,讓隊友立足岩上,拍照者爬上對面更高處,以峽谷為背景俯拍隊友,是絕妙好拍。
(圖四十七)佇立在啟祥岩上
(圖四十八)佇立在啟祥岩上
(圖四十九)佇立在啟祥岩上
(圖五十)從啟祥岩回拍大峭壁
(圖五十一)從啟祥岩回望大峭壁水管
11:28續行,續循水管路往前20公尺有一突岩。
11:29 突岩,在路左10公尺處,值得下去,但需小心。
(圖五十二) 站在大突岩上
11:34 續行,續循水管路往半平大瀑布。
11:46半平大瀑布,有路通往超前瀑頂的下方處,這裡有溯溪隊伍垂降用的母繩。側拍大瀑布,空拍大瀑布下方的小潭。
(圖五十三)半平大瀑布上方的清潭
(圖五十四)半平大瀑布上方的小潭
(圖五十五)側拍半平大瀑布
(圖五十六)取景半平大瀑布
(圖五十七)空拍半平大瀑布
(圖五十八) 站在大瀑布頂俯瞰
大瀑布頂更往上20公尺有一人工攔砂壩,這裡有一個8公尺落差的小瀑,這是個埋鍋造飯的好地點,可惜不遮蔭。
從攔砂壩續行,踏溪石往上游70公尺,就可以接上瀑布稜出草山戰備道。
行程建議:
1. 長程O型:劍龍稜>鋸齒稜>半平山>草山戰備道>廢棄產道>瀑布稜>半平大瀑布>時雨斷崖水管路>銜接路徑>小鬼瀑布>煉銅廠斷崖水管路>瑞能橋
(請搜尋「開了一條山路,半平大瀑布」)
2. 中長程:瑞能橋>煉銅廠斷崖水管路>小鬼瀑布>銜接路徑>時雨斷崖水管路>半平大瀑布>原路退回
3. 中短程:草山戰備道>廢棄產道>瀑布稜>半平大瀑布>時雨斷崖水管路>坑道口>原路退回
4. 短程:瑞能橋>煉銅廠斷崖水管路>小鬼瀑布>原路退回
估計時間
推薦小弟所開拓的山路,都是美麗的稜線,登山補給站請搜尋
1. 半平大瀑布、瀑布稜
2. 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小錐麓
3. 三角尖峰,半平溪峽谷
4. 開了一條山路,黃金八稜、石梯坑山
5. 雙鬼小霸尖、黃金七稜、黃金八稜、三角尖峰、半平溪
6. 鼻頭港稜、鼻頭漁港稜
7. 欄杆外的鼻頭角、鼻頭角燈塔、鼻頭南峰
8. 駱駝峰、駱駝峰稜線、駱駝峰山稜、東澳漁港
9. 港仔尾山、港仔尾山西峰、港仔尾山東峰、港仔尾山東北峰、建基煤礦
10. 金明山、柯子林山、如意湖,循岩稜下彩虹橋
11. 印地安人頭山~蕃仔澳山,新路徑。
12. 完整的煙囪稜、城堡稜、長仁稜 -- 黃金二稜
13. 開了一條山路,南雅山稜線、黃金8.5稜。
14. 北八斗山、北八斗山東南峰、北八斗山稜線、野柳漁港
15. 大武崙山稜線、情人湖
16. 瑪鎖山、瑪鎖山東北峰
17. 銜接瑪鎖山稜、情人湖
18. 情人湖賞景小徑
19. 開了一條山路,海園支稜。
20. 開了一條山路,友蚋單面山岩列。
21. 開了一條山路,弘明山。
22. 開拓 6個展望點,槓子寮砲台~牛稠嶺砲台
推薦小弟所清理的石拱橋
普渡長生橋,石碇玉桂嶺。
謝謝李大的資料分享喔..
找時間來去走走看看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