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5/10/1
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噴發的熔岩流入白沙灣兩側海中,形成麟山鼻與富貴角兩個岬角,黑色的安山岩長年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形成切面整齊的「風稜石」,是岬角上的特殊景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在此設有白沙灣水域遊憩區、白沙灣遊客中心、北海岸遊憩探索館、麟山鼻遊憩區、麟山鼻綠色園區(神秘湖)、風芝門自行車道...
1212 十八王公五路財神廟旁劉家肉粽用餐
1228 餐後往麟山鼻續行
1235 白沙灣第一停車場(小型車,有洗手間),這裡也是風芝門自行車道的「白沙
灣站」
1247 神秘湖步道入口 H32,步道口就在停車場旁,出口在第二停車場,路口有
「麟山鼻綠色園區」的導覽圖,也是條自行車道
1250 階梯 H39,兩旁有斜坡可牽車...
1253 階梯並不長...,園區有「生態環境」的解說圖
1254 回首眺望富貴角燈塔、雷達站
1256 十字路口 H53,左往台2線,前與右路稍後會再會合,取右續行
1258 湖畔涼亭 H49
1259 沒水的神秘湖...
1300 高架棧道
1301 觀景平台 H51,在此與剛才的前路會合
1302 『神秘湖屬於天然形成的靜水水域,主要水源為雨水。每年10月到隔年6月的
雨季為豐水期....』
1305 綠色大道
1309 出第二停車場(大型車) H40,穿越白沙灣大道至對面的觀景平台
1311 觀景平台 H47
1312 眺望竹子山,右側有步道可下往白沙灣
1314 接沙丘 H23
1316 白沙灣
1317 沙丘上竹籬笆是定沙牆,林務單位為了保護海岸,避免沙丘受到強烈的風害
所築的
1322 濱海步道 H12,麟山鼻遊憩區主要的景觀為風稜石、石滬及藻礁,由此至麟
山鼻漁港設有濱海步道
1326 幸福鐘叉(左往廢棄園區大門) H17
1328 記得上次來時步道破損的很嚴重,沒想到重鋪了...
1331 『因風而產生稜線之岩礫,統稱風稜石,強風、多沙、裸地為其生成條件,
故多見於沙漠、海濱地區,風稜石之特徵為具有一面或多面被磨得光滑的劈
磨面,其中有多達廿面者...』
1333 麟山鼻漁港叉(前) H14,左路往觀景平台(好像已廢棄?),取右往石滬區
1334 涼亭 H13,右往石滬區,左有一片小海灘,休息
1340 往石滬區續行
1342 石滬解說牌 H10,石滬區已不易看出,現正有人在「摸魚」,這裡為遊憩區
特色之一,有關單位應整理一下...
1344 循小徑往領海基點續行
1347 中華民國領海基點-麟山鼻 H13,『台灣本島與附屬島嶼之基線範圍北起彭佳
嶼,南至七星岩,東起三貂角,西至澎湖花嶼,並包括釣魚台列嶼,自基線
起向外十二海浬間之海域為我國領海範圍...』
1349 眺望竹子山、小觀音山、向天池山,眼前這排房舍不知是何?
1350 由高處往下看-石滬外圍弧形的石牆尚可看到,這裡的石滬與澎湖的雙心的石
滬不同
1356 回至十字路口,決定走完濱海步道(往麟山鼻漁港)
1400 像似人工堆砌的風稜石
1402 木椅區 H14
1407 續行,眺望淡水市區、觀音山
1412 碉堡 H14
1417 棧階叉(右,麟山鼻漁港) H19,因為要摸下員坑山基石,所以選左續行
1418 古厝叉(似乎不歡迎遊客路過),取左續行
1420 廢建物二樓(屋頂) H23,續行左側車道
1423 風剪樹,續行似乎是往石滬區的十字路口,退回...
1426 左轉廢車道 H26,這裡現在好像是安檢所的用地
1428 廢棄的雷達站(還會轉...)
1429 廢棄房舍,直接往前再左轉
1431 下員坑山(麟山鼻)二等1068號三角點 H36(31),基石位於碉堡上,另有三等
九六二號三角點已遺失
1433 廢棄房舍前眺望竹子山、小觀音山、向天池山
1436 回首來時路
1437 出大門口,直接走「白沙灣大道」回停車場
1449 返回停車場,簡單梳洗後取車賦歸
全程4.6公里、最大落差45公尺,總爬升153公尺、總下降161公尺、費時2小時2分鐘,移動時間1小時29分鐘、停留時間33分鐘(龜速、休息、拍照、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