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金崙三雄之一 --- 那保山

活動日期
2003/3/28 - 2003/4/1
所屬團體
Lizard的登山小舖
困難度
0
類型
» »

Lizard(Lizard)

2003/4/15


金崙三雄之一 --- 那保山

那保山,身居在台東縣金峰鄉的深山中,是很多人都很陌生的山,當然去過的人也寥寥可數。本山由兩個山頭組成,最高點依等高線推估約2000m,基點峰標高1990m,原立有一顆三等6650號三角點(6千號的最後一號?),後來因為山頂崩坍,以致遺失。爾後內政部在60年代實施全國三角點檢測時重立了一顆三等補點411號。

不過有沒有三角點都不會影響它的地位,因為它孤峰聳立在金崙溪的上源,遠在太麻里以南的地區即可望見。甚至在一些屏東縣的中級山,亦能看到這座突出在衣丁與茶仁稜線上的山峰。由此就可知到它的山勢真的很雄偉了。

據文獻記載,那保山東稜的山腰處,有一舊社名為那保那保(意為很多竹子)社,應是本山山名的由來。而現今的內政部等高線圖,除了標示那保的山名之外,又多此一舉地加了一個括號寫「大里力山」,而把南邊1929m的二等點山頭稱為太里力山,此乃錯誤之舉。因為日本舊圖就已清楚標示1929m為大里力山(或太里力山,音譯之不同),而北邊1990m的山頭為那保那保山,這才是原本的稱呼。

此次小弟跟隨師大生物所的資源調查隊,順利登頂這座台東的一級名山,特別在此將行程整理,供有意前往的人參考。

3/28 陰

台東 – 土土反 - 砲台鞍部

上午10:00由林務局知本工作站出發,車行兩小時經台9線的大溪轉進土土反部落,再進入產業道路到達杜鴉原山南稜(地圖標示為張仁木)處,整裝後開始步行。此處有明顯山腰路沿著杜鴉原山西南坡,約兩小時到達海拔約850m的砲台鞍部(大里力山與杜鴉原山間的最低鞍),第一天即在此紮營。鞍部缺水,飲水須自登山口前的產業道路帶入。

因到達鞍部時間尚早,我與一學弟輕裝嚐試走杜鴉原山西稜上杜鴉原山,一開始有不明顯獵路,但很久沒人利用,不太好走,最後路終結在1050m處,上望稜線黃藤與密林糾葛的情況下,沒帶山刀且時間也不足,只得黯然退回。結論是要登杜鴉原山還是要走南稜才行。

晚上霧雨再轉雨,天氣不佳。不過有火可烤,算是很幸福了。

3/29 陰轉雨

砲台鞍部 –托里羅山下合流口(舊近黃社附近)

一早自砲台鞍部出發,續沿獵路北向緩降,約1.5hr可至一獵寮,此處有溪流。我們則因為沿路調查在中午才到此獵寮。原本以為這條獵路會繼續下降至金崙溪的南支流,沒想到竟然路就此結束。判圖後決定退回,走646山頭的北稜下溪。一開始稜線上也有路況不錯的獵路,但下到海拔500m時就遇到斷稜(獵路終止於此),只得放棄稜線轉東沿乾谷續下,此乾谷大石纍纍,且密布長穗馬藍與闊葉樓梯草。在雨中重裝開路,實在苦不堪言。所幸路程不長,終於接上金崙溪南支流的小支流,再順溪谷走出到托里羅山下合流口緊急紮營。金崙溪南支流沿途可見蟹籠,是否金崙村的居民所置?

晚上無材可昇火,小雨續下不停,小黑蚊騷擾不斷,可謂全程最悲慘之一夜。

3/30 陰轉晴

托里羅山下合流口 – 金崙溪南北支流合流口 – 托里羅山 –托里羅營地

起床時雨終於停了,天氣有轉好的模樣。拔營出發不久,在靠近金崙溪南北支流合流口之前,出現一片溫泉,且有人圍一小浴池,想當然就是要給他跳下去泡一下。

今天的目的地是標高998m的托里羅山,登山口在金崙溪南北支流合流口往都飛魯溫泉約100m的位置(北支流的西岸)。一行人在登山口重新整裝後,備足飲水(山上水源狀況不明)開始出發。一開始的路在托里羅的尾稜作U-turn,從北支流又轉回到南支流,然後切上一個崩壁到主稜頂,就出現明顯獵路。此路大抵先往西偏南行,到532山頭後開始轉西偏北。路況尚可,偶見東港博岳路標,應該是吳耀崑兄當年獨自挑戰那保山所留。途中的750山頭有崩崖,大石頭多,可展望杜鴉原到大里力的稜線,及下方深燧的金崙溪谷。約800m時,有一個叉稜來會,此叉稜等高線圖沒畫出,且比主稜明顯,下山時要慎防下錯。850m後稜轉正西,再轉西南,此後不久稜線變緩。一路上坡讓我們錯過托里羅的三角點,停下來定位時不小心發現稜線上一顆黝黑的森林三角點。這個意外發現讓我們趕緊攤開航照圖,果真在過托里羅山後約100m的1016山頭,立有一顆森林三角點。依此森林三角點,原路退回,終於找到托里羅山的三等5051號原點。基石埋在路南側,非常不起眼的位置,四周樹已長起。

過1016森林三角點後約100m,有一個淺谷地,此處稜線甚寬,我們即在此地紮營。傍晚有水鹿來造訪,入夜後蠻吵的,可見野生動物種類與數量不少。

由登山口至營地,約花費4hr。

3/31 晴

托里羅營地- 那保山 -托里羅營地(金崙溪南北溪合流口)

一早由營地出發,先往西南上到1155山頭,再下一個小鞍部時,赫然發現幾灘黃泥水,難怪昨天營地附近有水鹿的出現。過1155山頭後,路大底沿稜頂西向前進,途中的1448峰雖無三角點,但山頂樹已被清除,且有設置對空標誌,顯然有進行航空測量。拜此之便,1448峰的展望很好,不過上山時1600m以上已被雲霧籠罩,不然應該可以看到許多山頭。過1448後,路況開始變差,路有時也變得不甚明顯,需小心找路,往後的許多路段皆是台灣杜鵑(朱幼民在金崙溪越嶺來義一文誤認為森氏杜鵑)盤繞的岩石瘦稜,不易通行。過1762峰不久,出現一個斷稜,小心通過無大礙,不過之後路更難走,尤其在海拔約1800m以上,箭竹越來越密,鑽行其間甚耗體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樹越來越矮,終於,那保山基點到了。這一刻… 真令人感動… 沒想到真的登上我一直很想去的一座山,更沒想到這座山除了外表雄偉之外,展望更是超ㄅ一ㄤ、。那保山為一岩峰,四周皆為匍匐的台灣杜鵑,因此展望可謂360度沒問題。南大武、茶仁、衣丁、方屯、大里力、大漢… 大概只有南大武的氣勢可以跟這座山拼。四周的山色配上正在開花的杜鵑,彷彿置身在台灣高山的山頂,而這座那保山… 才1990m,真的很難形容,要自己看到才能體會。

原路下山,我跟一個學弟續留營地,其它人飛奔下金崙溪南北溪合流口。

托里羅營地至那保山,約6hr。

4/1 晴

早上一路漫步下金崙溪與其它人會合,再順溪走出去,過便橋接上林道,搭林管處的得利卡回家。路上一再看到那保雙頭的孤峰,眾人除了讚嘆外,還是讚嘆…

檢討

1. 如果只要攀登那保山,只要預估2-3天的行程,由金崙村進出。不必如本隊那樣大費周張,因為我們還身負調查的任務。

2. 那保山的三等補點已經鬆脫,原因在於此補點僅有基石,沒有柱石,更無磐石。基石僅以水泥草敷在岩石上了事。此點再度證明我們偉大的內政部根本不在乎全國的大地測量,與當時日本人設置三角點的品質根本不能比。

3. 與大里力山的稜線相比,本山的植物相不甚相同,在高度相仿的情況下,究竟原因為何,值得再三細思!

4. 胡蜂與牛虻的數量不少,夏秋欲造訪者需小心防範。

5. 全程幾乎都走稜線,但下山要注意岔稜之走向,不要誤下。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好山....... 真是一座好山呀...我的中級山山頭有選到這一顆喔.... 而且這是第一次在網上看到他的行程記錄跟山容照.... 唯一感到可惜的是......我沒跟到
  • 真的是一座好山. 事實上, 方屯, 那保, 大里力這金崙三雄, 氣勢都很強, 可惜因為身處偏遠山區, 難得會有人造訪. 其中, 以方屯的難度最高. 那保比大里力的路程遠, 但大里力的路徑不明. 小花兄你不用急, 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呢.
  • 對了....這三顆山真的有"金崙三雄"的封號嗎?是你封的嗎? 三顆我都有選入喔......從地圖上看這三顆山....真是各至獨立一方 剛才看過你的紀錄才發現杜鴨原.....你們原本也有可能上去 這也是我心目中的好山....lizard兄你是否也知道北交莫爾,跟虷泉 這兩座山的相關資料呢....這一帶山從虷泉開始->北交莫爾->方屯 ->那保->大里力->杜鴨原...六顆山頭一趟"O"的縱走是我的心願 不過目前六顆山頭還無其他資料可循.......
  • lizard兄: 此山應該有基石俱樂部的話足跡吧!
  • 1. 金崙三雄: 記得是當地登山會的說法, 但是哪位前輩說的忘了. 2. 杜鴉原: 這顆與大里力是兩顆相連的二等點, 這種例子很少見. 傳統路是由南稜上, 就在我po的地圖從登山口進入要由西轉北的轉彎附近. 我嚐試的西稜路線是瘦稜, 並不好走, 且一定要帶刀開路. 3. 北交莫爾: 登山口在壢丘往金崙溫泉的半路, 一個林道叉路. 我沒去過, 有獵路, 應不難登頂. 4. 虷泉: 路已經快開到山頂了, 這種完全開發的山我比較沒興趣, 不過我知道博岳的人很多都有去. 5. O型走這些山, 要有心理準備喔! 吳耀崑兄當年想由北交莫爾當天來回方屯就被迫在方屯基點住了一晚. 且這三雄間的溪谷都很深, 難度很高.
  • 吳兄, 那保山就我所知除測量隊外, 吳耀崑兄恐怕是第一個登頂的山友, 其後台大曾開過一隊走過, 之後博岳還有人去 (山頂有其他人的名片). 至於是否還有其它社團去過, 我就不知道了.
  • Lizard兄: 問過林重雄大哥,他說耀崑大哥帶領測量隊近行測量,其足跡已遍佈全台各地,除了現在還在作的少數宜蘭及花東冷門山頭以外,但他因為登過的山實在太多加上都沒有留下行程記錄,有時詢問路線路況時會有岔在一起搞混的情況,是故還請Lizard兄及各位山若有隨之前去勘查測量時能詳時紀錄山況行程發表以能造福偶們這種喜好基石外加冷門山岳的同好(如小花兄...等等),感謝您們的恩澤!!! 另台東名山似乎被您登臨者眾多,令偶這個在地人極端羨慕(說在地其實離鄉已十數載,年節才返鄉,早已不在地了),其實說穿了應該是(好生羨慕加ㄐ妒),但無論如何,大丈夫亦若是, 感謝您的資料,加油!!
  • 金崙三雄...之前我有問過耀崑前輩...他笑笑說"那個已經登過了" 包括極冷門的山櫻山他也登過了.... 後.....真是令人佩服的登山前輩呀....很羨慕他可以這樣登山 腿傷至今...我這一年應該不可能爬冷門的路線了....從大眾路線開始 復健吧
  • To Wu兄, 向吳耀崑兄 "詢問路線路況時會有岔在一起搞混的情況", 應該是不會有的. 如果你跟他爬過山你就知道. 十幾年前去過的山他還能回憶起走哪條路線, 路況如何. 記憶力十分驚人. 至於記錄, 因為對他的用途不大所以他也不會寫成文字, 因為他認為到處都是路. 我比較會做記錄的是台東的山, 不過說實在的, 對於探勘而言, 記錄有時也是一種累贅, 探勘行動本來就要事先準備並規劃資料, 然後再隨時排除會遇到的困難. 有時不詳實的記錄反而會亂了這些程序. To 小花兄, 所以我說還有很遠的路嘛! 現階段我覺得要以復健為先, 否則後遺症一多, 登山年齡反而大幅縮短.
  • 這種行程令人想起大學時代勘查的情境,真想去........ 只是胡峰................ 太可怕了, 還是等到冬天來臨再去吧!
  • 這次在那保遇到的胡蜂, 就我觀察至少有三種, 這還不包括較溫和的熊蜂類的. 不過基本上都不懷敵意, 不像我在福山調查時還會主動挑釁然後攻擊的. 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要小心就是. 至於牛虻, 是本區很令人討厭的東西. 因為它除了緊追你不放外, 咬下去雖不至於喪命, 但還是刺痛萬分. 現在春天只是個開始而已. 據師大之前去過大里力的人說, 那時剛好夏天, 他們在調查記錄時, 響導沒事幹, 竟打死了一大"盤"的牛虻, 可見其數量之多.
  • 學長 我是小油龍,還記得吧,咱們一起上那保山真是個難忘的經驗 你提的那張在山頂的名片我有留下來 若有其他前輩有興趣問那保山的詳情也許可以打去問看看 永承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陳生泰 07-6519763,6510074 名片背面寫著 朋友:辛苦您了,恭喜你成功的登上那寶山,有空請聯絡。生泰 85.3.7 覺得真有緣…他就住在我家附近(高雄縣大樹鄉)…不過一直沒回家去拜訪 菜鳥 小油龍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