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22/2/18
金包里慈護宮、三芝新庄里石滬、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公司田溪程氏古厝與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新北市古蹟巡禮篇
日期:111.02.12
2/12到北海岸撿2顆新找到的基石,順訪北海岸新北市市定的5個古蹟,第1個為金包里慈護宮,相傳創建於清嘉慶14年(1809)已有2百多年歷史,舊廟現整建中;第2個古蹟為三芝新庄里石滬(雙連滬),於三芝區八仙宮北面海灘,石滬於小溪流出海口的,適值退潮可看到規模頗大的石滬,順著沙灘續繞一圈剛好1小時;第3個古蹟為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石橋興建於同治二年(1863)歷史頗悠久,後將發現「重造公司田橋碑記」及橋板遺構於新橋旁展示,並有立牌說明;第4個古蹟為公司田溪程氏古厝,位於淡水新市鎮內,古厝興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專家研判應在1884年清法戰爭之前;第5個古蹟為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位於淡水河口沙崙附近,清朝於清法戰爭之前於沙崙所建防禦工事,但只見到一片荒煙蔓草。
行程簡介:
1、金包里慈護宮: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座標313682 2790558。
又稱金山慈護宮或金山大廟,位於金山老街的媽祖廟為金山的信仰中心,相傳創建於清嘉慶14年(1809) 已有2百多年歷史,有「大媽」與野柳來的「二媽」等2尊媽祖像,於明治32年(1899)曾整修過,現舊廟封閉整建中。
2、三芝新庄里石滬:於三芝的八仙宮北面海邊,座標2993002796807。
三芝新庄里石滬名稱應為「雙連滬」,名稱源自於早期溪河口西側有相連石滬兩口,當地將其稱之為「雙連」,有分為位於北側的「頂滬」,以及南側的「底滬」,確切建造年代已不可考,但至今日已有百年以上之歷史,新北市政府已列入歷史建築保存。
三芝的八仙宮續行番社路走
3、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淡水新市鎮中山北路三段,座標2938742787141。
公司田溪橋原為木橋於嘉慶十七年(1812)間修換,同治二年(1863)改造為石橋,並立「重造公司田橋碑記」;後因風災公司田溪橋之墩座及石橋板遭沖毀,直至昭和二年(1927)才重建為混凝土橋,建設省級道路等公路,公司田溪橋舊址漸為人所淡忘,淡海新市鎮興工後,發現「重造公司田橋碑記」及橋板遺構列入古蹟保存,目前的新橋係民國95年重建。
目前的新橋橋墩係仿古的拱橋,後發現的「重造公司田橋碑記」與橋板遺構放棄於新橋旁展示,並立有解說牌。
4、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區新民街1段138巷7號,座標2923422787019。
位於淡海新市鎮重劃區內,於民國92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為淡水鎮第一件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傳統民宅;程氏古厝創建年代約已不可考,據學者專家研判應於1884年清法戰爭之前(清光緒初年),古厝係一座三合院民居建築,目前保存完整,為該區碩果僅存的農宅,見證淡水開發的歷史。
古厝應有整修過保存完善且有專人管理,旁有個很漂亮的社區公園,附近還有間福德府廟。
5、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位於沙崙福德廟附近,座標歸估為291338 2786849。
1884-1885年清法戰爭之前,劉銘傳奉命守臺灣,命孫開華提督率軍民於淡水沙崙所建防禦工事,當時雙方在此激戰為臺灣著名之古戰場,乃抗法保臺留下之歷史見證物。古戰場於沙崙福德廟附近,於淡水中正二路與淡海路圍繞的區域,繞一圈只見到違章建築與一片荒煙蔓草,此古蹟並未整理看不出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