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坪頂國小訪「畚箕湖上學步道」登「興華坑山→虎頭山」--順訪「樹興里文史景點」

活動日期
2010/4/25 - 2010/4/25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uank(圓開)

2010/5/2


坪頂國小訪「畚箕湖上學步道」登「興華坑山→虎頭山」--順訪「樹興里文史景點」
日期:99年04月25星期日。 天氣:晴
隊伍:自組隊。
隊員:吳坤霖、圓開。
響導:吳坤霖。
紀錄:圓開。

0642--0652 捷運奇岩站,搭631公車。
0708--0711 坪頂國小站,位於北2和北3郷道叉路口附近,路口有間勝泰便利商店,取左沿北2郷道續行。
0713--0724 【坪頂國小】,歷史悠久的一所小學,進入參觀。
0726 叉路,電幹:三空幹98,左線疑似舊保甲路,今取直沿北2郷道續行。
0728--0730 【畚箕湖上學步道口】,對面是聲寶淡水活動中心,活動中心旁有座「佑聖安堂」,路口電幹:「北投-興仁線」輸電線路第○三四號。今取右進入泥土步道,離開北2郷道。
0738 叉路,直行應該是畚箕湖上學步道,但路徑已不明顯。今取左過溪到對岸,隨即遇污水處理場,左下往三空泉、龍鳳宮,今取右上行。
0741 叉路,直行往石古厝,今取左上行,路徑寬大。
0744 叉路,來到污水處理場上方,取右上登,路徑變陡變窄。
0746 叉路,直行上登環遊郡公園,但坡陡不好上去,今取左繞道。
0755 叉路,直行往阿三哥休閒農莊環形步道,今取右先去看環遊郡社區的公園。
0758--0802 【環遊郡社區內公園】,平台旁即為0746叉路上來之出口,原路退回。
0805 回到0755叉路,右轉往阿三哥休閒農莊環形步道續行。
0806 叉路,左線稜線路,不知通往何處,今取直越嶺下行。
0809 叉路,接【阿三哥休閒農莊環形步道】,寬大土石產道,右上接畚箕湖上學步道,今取左下行。
0813--0817 【木炭窯】,阿三哥休閒農莊主人整修得很完整。----見註1.
0820--0822 叉路,直行往阿三哥休閒農莊,前往探看,隨即退回,取左續行。
0823 叉路,直行往三空泉湧泉口,今取左先探訪鬼仔空。
0825--0828 【鬼仔空】,由巨岩堆疊而成,位於無名塚上方,原路退回。----見註2.
0830 回到0823叉路,右為來時路,今取左續行。
0832 叉路,直行往三空泉湧泉口,今取左先探訪茶主公。
0837--0838 【茶主公】,原路退回。----見註3.
0842 回到0832叉路,右為來時路,今取左續行。
0845 叉路,直行往三空泉湧泉口,今取左先探訪月眉墓。
0852--0853 【月眉墓】,原路退回。----見註4.
0902--0906 回到0845叉路,右為來時路,今取左續行。
0910 叉路,右下往樹林口自然湧泉口,今取左探訪三空泉湧泉口。
  ◎這是一條廢棄的產業道路,沿途姑婆芋遍佈,邊坡駁坎連綿。
0932 叉路,右線通往阿三哥休閒農莊菜園,今取左循山腰產道續行。
0939--0943 廢產道出口,路口是三空泉17-3號民宅,右轉繞過民宅續行。
0944 【三空泉湧泉口】,屬三孔泉之一,位於廢石厝旁,居民接引水圳灌溉農田,出口附近有洗衫堀,穿過菜園續行。
0947 過樹林口溪,接柏油路,右轉續行。
0948 【三空泉休閒農場】。
0957 叉路口,左往農具展示館,直行往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右由水泥水塔旁通過菜園,探訪樹林口自然湧泉口。
0958 【樹林口自然湧泉口】,屬三孔泉之一,居民也是接引水圳灌溉農田,取直續行山腰路。----見註5.
1000 循木板梯上到菜園工寮,沿小徑上行。
1004 接廢產道,路口有座陳姓墓,墓右有座廢木炭窯,右轉循廢產道上行。
1007 接0910叉路,原路退回。
1009 回到1004陳姓墓,取直沿廢產道續行。
1010 叉路,直行可通往阿三哥休閒農莊,但廢產道路徑掩没,左下切回菜園。
1017 回到0957叉路口,取右往阿三哥休閒農莊續行。
1018 叉路,左線柏油路是車行道,可經觀山橋上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直走捷徑,上登石階路。
1021 接柏油路面,取左續上行。
1022 叉路,路口路燈11080號,對面是樹林口5-2號民宅,左下觀山橋,今取右上行。
1028--1100 【阿三哥休閒農莊】,農莊前綠草如茵,木造建築,看得出很用心在佈置,是休閒的好場所。
1104 農莊內涼亭。
1109 展望亭,可遠眺淡水河口及八里觀音山。
1110 叉路,接【畚箕湖上學步道】,左往畚箕湖,右往坪頂國小,今取右先串連這一帶路徑。
1113 接寬大水泥產道,畚箕湖上學步道被破壞,不見路跡,左上環遊郡社區,右下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右續行。
1114 叉路,路口電幹:鄧公幹106R19,取左進入阿三哥休閒農莊環形步道。
1117 接0809叉路,循環形步道可下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左進入山徑,走來時路。
1121 回到0758【環遊郡社區內公園】,取左循柏油路上行。
1124 叉路,直行往環遊郡社區,今取左進入寬大廢產道(猜測就是畚箕湖上學步道),離開柏油路。
1127 接寬大水泥產道,右上往環遊郡社區,今取左下行。
1129 回到1113叉路,直行下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右接回畚箕湖上學步道。
1131 回到1110叉路,左下阿三哥休閒農莊,今取直續行。
1137 最後一根電幹:鄧公幹106R31,路徑變窄,但仍很明顯。
1147 穿過竹林,來到叉路,右上環遊郡社區(據說是昔日的採茶路),今取直續行。
1151 過乾溪溝。
1152 叉路,接畚箕湖社區,左出社區,今取右先探一座小廟。
1153 【威靈廟】,外形像一座土地公祠,原路退回。
1154 回到1152叉路,左線是畚箕湖上學步道,今取直續下行。
1156 叉路,直行下石階,據說可通往觀山橋,今取右出去。
1158 糞箕湖2號民宅,屋前空地大,是居民的停車場。
1201--1309 【糞箕湖福德宮】,休息,午餐,泡茶,聊山經。
1310 接北4郷道,附近有631號公車糞箕湖站牌,右轉續行。
1310 叉路,路口電幹:鄧公幹126號,取左進入竹林捷徑,離開柏油路。
1314 接北3郷道,路口電幹:白石幹66號,路燈59054號,左轉沿柏油路續行。
1318 叉路,路口電幹:白石幹62號,直行往長青精神病醫院,今取右上登石階路,離開柏油路。
1320 【石棚土地公】,在一棵大榕樹下,樹根有燒焦痕跡。
1322 埔子頂1號石頭古厝。
1323 叉路,路口對面埔子頂2號紅磚屋,右往白石腳,今取左續行。
1325 十字叉路,接回北3郷道,路口有淡水社區免費巴士1號「埔仔頭」站牌,取直穿過馬路,往宜城墓園續行。
  ◎路口電幹有「福音山」及「愛物園寵物紀念館」指示牌。
1327 路左大型養豬場。
1329 【埔仔頂福德宮】。
1332 叉路,路口電信幹:福音幹6號,今取左進入寬大土石產道,離開柏油路。
1334 通過墓園上緣,進入雜木林。
1340--1342 【風洞石】,原路退回。----見註6.
1347 回到1332叉路,左轉往宜城墓園續行。
1352--1354 叉路,路口電幹:水源幹B5970 DZ52,取左進入探訪碉堡砲台,再原路退回。
1357 福音山復活堂,對面即為宜城墓園。
1359 叉路,直行北投子路可出淡水,今取左進入宜城墓園。
1359 叉路,直行往埔尾、虎頭山,今取左穿離墓園上行。
1402 【興華坑山】(H294M,3-1067),又名樹林口山,基石位於墓園最高處的樹林內,毫無展望,原路退回。
  ◎下到墓園時,取左由另一側下山。
1404 墓園路旁有顆航測圖根點(SB1033,88.02立)。
1407 叉路,路口有山水雲指示牌「右往小坪頂,左往虎頭山,後往興華坑山」,右出宜城墓園,今取左沿寬大土石產道續行。
1411 【丁字叉路】,直行下埔尾,今取右續行。
1412 叉路,直行往林媽墓,今取右進入山徑,離開寬大土石產道。
1417 叉路,直行稜線路往虎頭山,今先取左串連林媽墓路徑。
1422 林媽墓,原路退回。
1430 回到1417叉路,取左循稜續行。
1439 無名塚叉路,左往樟栳寮5號民宅,今取右續行,路徑開始變陡,離開稜線。
1451 叉路,接保安林步道,右出淡水,今取左先探路徑。
1454 叉路,保安林步道在此斷掉,左上接1439無名塚叉路,右下往樟栳寮5號民宅,今取直鑽入竹林,探保安林步道。
1456 廢屋遺址,只䞉四根石柱,前面是溪谷地形,按下GPS座標(296511 2785049),留待下之從另一頭串接,原路退回。
1503 回到1451叉路,右上是來時路,今取直續行。
1514 營建署基石(M13,83.10立),樹幹上有台北自然永樂隊「虎頭山」指示牌,但據張茂盛前輩考證,正確基點應在前面高壓電塔旁。
1516 【虎頭山】(137M,淡水庄仔內,主03,82.3立),基石位於高壓電塔(核一-頂湖線 054號)旁,循台電保線路下行。
1520 十字叉路,接柏油路,左往登輝大道,右往雙峻頭水源地,今取直循稜續行。
1527 雙圳南一圳(最上層),稜線路被眼前的竹林截斷而終止,右轉沿圳溝續行。
1528 叉路,取左由鐵皮水塔旁下行,離開圳溝。
1530 雙圳南二圳(中間層),穿過續下行。
1531 雙圳南三圳(最下層),右往雙峻頭水源地8號民宅,今左彎沿圳溝續行。
1531 叉路,圳溝上釘有北基農田水利會鐵牌「雙圳南三圳 0K+300」,右轉下行,離開圳溝。
1534 過木板橋,橋下是淡水溪。
1535 水源街二段204巷15號民宅,門口有「紙天堂藝術」招牌。
1539 接水源街二段204巷,左轉續行。
1542 通過登輝大道,左側是金龍橋,橋頭公車站牌是淡江大學,取直續行。
1544 叉路,直行往淡江大學,今取右進入水源街二段177巷。
1547 軒轅教總部。
1555 接北新路184巷,取右續行。
1557 接北新路,附近有台電宿舍公車站牌,偏右進入北新路141巷。
1601 正德國中後面,這一帶舊稱「瀾尾埔」。
1604 接北新路169巷,左轉續行。
1606 叉路,取右走步道,離開169巷,步道旁就是【竹圍一圳】,由藍球場旁通過。
1612--1618 接中山北路二段【米粉寮】站,搭R23公車回家。
1630--1635 捷運紅樹林站。
1703--1709 捷運民權西路站。
1720 三重。

附註:
1.木炭窯:
早期農業時代,樹林口遍佈約廿座的木炭窯,主要以相思樹燒成木炭,外銷日本,作為古灶炊煮、升火用。約以一萬斤相思樹薪材,連續窯燒10~14天,可生產2500斤的木炭。至民國50年代後,產業漸漸没落,現為淡水唯一僅存的一座木炭窯。

2.鬼仔空:
位於樹林口東南隅,乃為一高聳重疊之巨石。因此地多陰冷潮濕,早期長有一種顏色微紅、類似人類頭髮之生物,蔚為奇觀。又由於位處高地,常有人將⻣灰罐暫放於此巨石下,村民於是以此命名之。

3.茶主公:
此碑位於樹林口南方山丘,約立於民國十三年。早期因種植粟米,台語稱“色仔”,故以“色仔坪”稱之。後改種經濟價值高之茶葉,繁榮可期,盛極一時。

傳說早期先民因開拓、耕作而發生械鬥,恐傷甚重,此地常傳有鬼怪之說,故村民立此「茶主公」碑位以求平安。

4.月眉墓:
根據阿三嫂的資料:月眉墓位於樹林口福德宮右邊,東南方山麓上。此墓築於清朝同治辛未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半圓形的墓碑造型甚大,形似半輪彎月,在本地並不多見,故當地人稱之為月眉墓。月眉墓上刻有「安平」二字,墓碑中間寫有顯妣諡恒慎黃媽陳氏坟墓”,是為黃姓家族所有,黃家於清初時期,在此地是一大望族,方圓土地幾乎盡為其所有,故修造的墓園也是佔地廣大,零星坐落於附近山區,月眉墓即是其一。黃媽陳氏追諡事蹟現已不可考,半圓形的墓碑造型也不多見,碑上用“坟”一字在此地墓碑上也是少用。基於諸多與地方風情上的差異,更突顯月眉墓在樹林口的特異性,值得我輩一探究竟。

※諡:舊時依照亡者生前的事蹟所給予追加的稱號。
坟:生時自營墓穴曰「生坟」,現稱「生基」、「壽域」、「壽藏」。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a510215/asungo/32961034

5.樹林口自然湧泉口:
樹林口自然湧泉口,屬大屯山脈之山泉水,水質清澈甘美,另與坪頂里兩處湧源口合稱三孔泉(三空泉)。

6.風洞石:
風洞之由名,乃因此石為天然形成之特殊結構,有類似風箱之妙,故會從此石洞中傳出嗶嗶之響聲。另一傳說是:此石能在風雨來臨前,發出巨大聲響以告知,遠近可聞,當地居民視此為神蹟,認為此石有預警之功用,此一傳說至今尙在鄰里間流傳著。

◎後記:
 1.坪頂國小訪「畚箕湖上學步道」登「興華坑山→虎頭山」--順訪「樹興里文史景點」--GPS航跡圖
http://ms2.ctjh.ntpc.edu.tw/~uank3/100425chat.htm

 2.坪頂國小訪「畚箕湖上學步道」登「興華坑山→虎頭山」--順訪「樹興里文史景點」--更多的照片
  http://ms2.ctjh.ntpc.edu.tw/~uank3/100425map.htm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坪頂國小訪「畚箕湖上學步道」登「興華坑山→虎頭山」--順訪「樹興里文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