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大混山縱走李棟山

活動日期
2013/6/16 - 2013/6/16
所屬團體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困難度
2
類型
» »

h95734(hujechi)

2013/6/27


               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大混山縱走李棟山

活動日期:2013/06/16

主辦單位: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交通工具:中巴一部、得利卡8人座一部

領隊:黃正求

嚮導:陳信志、羅賢超

參加人員:黃國雄、陳華正、李文婷、王瑞珠、余明祥、劉仁崧、黃國權、杜莉溱、范寶蓮、謝焽為、徐潤麟、何永興、羅美媛、梁修銘、游美玉、陳雲芳、黃文生、簡鳳鳴、金鑫、邱垂芳、江燕嬌、林正偤、莊美秀、吳靜華、張永粦、林進發、含領隊嚮導共30名,一名未到。

記錄:黃正求、

簡介:李棟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與桃園縣復興鄉分界的山稜上,海拔1914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基石,名列小百岳028號。山頂可俯瞰宇老、馬美諸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由於李棟山地理與戰略位置相當好,因此自清朝以來就有軍隊在此駐紮。到了日據時代時,由於日軍常受到大漢溪上游的泰雅族人襲擊,為了全面控制山區,便於李棟山頂闢建碉堡,部署大砲,以控制附近沿岸的部落。在這一片高山峻嶺上,不知有多少泰雅族勇士長眠於此,雖然現在李棟山早已不再具有戰略的優勢,但是李棟山古堡遺留的斑剝痕跡,卻也記錄著當時輝煌的戰史,可惜古堡遺跡,目前僅餘城門及四周城牆。從古堡可遠眺望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等壯麗山容。

大混山海拔1541公尺,有顆三等6270號基石,展望不佳,可連稜往西南稜隘勇道,駁崁遺址隨處可見,尤其以1316峰的遺址最為壯觀。連稜可至道下山又稱(大混山西南峰)海拔1080公尺,山頂有顆山字森林三角點,竹林山頭沒展望。

 

行程記錄:天氣:山區多雲時晴有陣雨 

06:00會館集合,人員到齊後於06:05出發,司機小田沿台3線(中豐路),經龍潭怪怪屋,右轉台3線,於龍潭大池前紅綠燈路旁,接一名山友上車,續沿台3行。抵達120線左轉往內灣方向,約於120線29K處加油站,約6分鐘小休上厠所。於29.2K右轉尖石大橋,開始進入竹60鄉道,不久於3.5K左轉過錦屏大橋,過青蛙石後不久抵達8.95K往西南峰的登山口,山友們陸續下車整裝。

07:35登山口整裝好出發,沿著廢棄土石產道,路口的部份雜草上星期來踏勘時己清除完成,路寬走起來無礙,大約行走100公尺,取右上進入桂竹林中,穿梭竹林,沿明顯路徑陡上。

08:05 進入人造杉木林及桂竹混合林,此處土質肥沃,竹林生長高大筆直,色澤光滑明亮,看起來挺不錯的。杉木也是高大挺立,種植應有30年的時間。

08:16脫離杉木林,又是在一片桂竹林前進,數分鐘後接上人造杉木林。

08:30~40果園產業道路,此處高度海拔將近1000公尺,果園以種植甜柿為主。小休會齊,吃東西喝水補充體力。會齊後續行沿左(正)對面的產道,行約50公尺,取右再度陡上進入桂竹林,不久經過左側大岩層,從旁腰繞,循明顯山徑,來到較平坦的山徑,表示快到三角點了。

08:50~54登頂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標高1080公尺,有顆傾斜的山字森林三角點,四周都是桂竹林,豪無展望可言,蚊子又多,好加在”一路上有蚊香伺候,否則被叮的滿頭包,那就不好玩。照完相趕緊閃人,續行依舊沿著竹林小徑往東行,約5分鐘接上產道岔路口,取左行。此段產道擬是舊的隘勇道所僻建。續順著產道行,不久兩旁出現五葉松林,松果掉落滿地;腳踩鬆軟松針,有如地毯般舒適。

09:21產道轉彎處岔路口,有藍天隊回往『道下山(森林三角點)大混山西南峰約15分2010.7.3』左往『道下農路往竹60線8K那羅社區2010.7.3』直行往『循稜線往大混山2010.7.3』指示牌。脫離產道取往大混山稜線方向,又進入竹林內,幾分鐘後,開始出現雜木林,沿稜走在林中舒暢宜人。

09:52~10:00抵達1316峰,此處有駁崁遺址,是否是駐在所遺址,文獻沒記載,就不得而知。前行隊伍,在此休息,人員等待會齊。清點人數全員到齊後續行。

10:38牛欄坑山標高1460M,有古道翁的指示牌『牛欄坑山1400M2003.12.4』;山頂平坦,林木茂盛,一點展望也沒有,只是有顆自然石,充當基石罷了。小休後續行。 

10:52接上傳統路線岔路要右往『大混山15分2010.7.3』左往『哈勇農場八五山2010.7.3』後回往『西南稜隘勇支線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森林三角點2010.7.3』

10:57大混山、李棟山岔路口,取左往大混山約3分鐘。

11:00登頂大混山標高1541公尺,峰頂有顆三等基石編號6270號。樹林圍繞展望不佳,拍完全體合照後續行,沿稜偏北、東下行。

11:14岔路,左往李棟山,右可接回10:57之岔路,形成左上、右回的小環繞。取左往李棟山方向,約1分鐘途經一平坦的疊石駁崁遺址,再行約3分鐘後取右上稜。

11:40~12:35平坦的駐在所遺址午餐。餐後續行,數分鐘後碰到桃岳呼神隊的大隊人馬,彼此打招呼後續行。

12:58八五山駐在所遺址,停留約10分鐘由前導阿超講解駐在所遺址的來龍去脈。大夥行走在一片人造杉木林中,非常怡然自得,腳步也輕快許多,清風一陣吹襲,更是讓行者,全身舒暢無比。

13:46山坳鞍部岔路,左右兩線均可相通到達李棟山,取左往李棟山,上坡還是沿稜走,不久山徑趨於平緩,左側即可看到『故桃園廳巡查渡邊要之墓』石碑。部份山友照完相後沿稜續行。約10分鐘接回左右相通的山徑。

14:08~12登頂李棟山標高1914公尺,有顆一等三角點,以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碑,名例台灣小百岳#28號。城堡四周建有圍牆及槍孔口,堡內大小約40公尺平方,牆高約2公尺,堡內有氣象局自動測量站,用鐵絲網圍住,旁邊豎立一鐵牌,上面寫著「一等衞星控制點」,另有兩座基地發射台天線,一間水泥屋(上有四片太陽能電池裝置)。休息及全體拍照留念。

14:28續行約50公尺,左側有一山徑是通往泰平山、馬望僧侶山的稜線,應直行往李棟山莊方向,一路陡下,有繩索輔助,不難行。

14:35觀景台,有岔路,取左往下行。路有點亂,沿途岔路有指示木牌,應不致於迷路,沿路之形腰繞而下。

15:18抵達李棟山莊,換乾淨衣物,吃完西瓜,休息後準備打道回府。

15:40離開李棟山莊,司機小田循馬美產道循原路返回。

16:52抵達今日慶功宴的餐廳-福勝樓,位於台3線的路口,此處地名為十分寮。席開3桌,酒足飯飽後,離開福勝樓。

18:50抵達會館,完成美好行程,各自賦歸回到溫暖可愛的家。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