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與豬完全無關的「豬老束山」&「西豬老束山」

活動日期
2005/10/22 - 2005/10/22
所屬團體
台南市微笑協會
困難度
0

t67012(老蔡)

2005/10/25


【前言】
1不知我標題用的山名是否正確,歡迎先進前輩指正。
2因翻閱手邊資料,地圖上用豬老束山,我暫借使用,也有部份資料用「褚勞束」、「豬勞束」、「豬朥束」等等,不知是否有其他字眼?
3微笑協會大隊人馬於10/30即前來爬此山,特地邀請山哥陪我走一趟。
【攀登山頭】
豬老束山 標高:410公尺 編號1172號二等三角點
西豬老束山 標高:354公尺 編號九二九號三等三角點
壹、西豬老束山【車程】
台南→林邊(鮮魚湯+肉燥飯)→恆春接200號道路→滿州國小前(樹下三叉路取右)→接169號道路→過里德橋取右(因先往西豬老束山)→柏油路底取左上(苗圃前)→循水泥路(前段是墓園,後段橫過椰子園)→水泥路終止後需在往前200公尺(草長)→抵小溪水泥橋前停車(約160分)
【步程】
由停車點開始步行,走一段廢林道通過椰子園(草長惱人草子沾粘滿深,很難判定及聯想九月份二組先進來過)→小徑叉路取左上入檳榔園→過檳榔園取偏右往溪溝→沿溪溝旁走一小段,於大樹旁下切至溪床(氣根多)→沿溪床走20公尺(沒見到茄苳樹,憑山哥記憶上切至稜線,剛好接到舊路,佩服山哥的記性)→陡山稜(看見先進上切紅色布條)→陡坡後橫渡(手部著力點缺乏,架繩會好些)→基點前的山頭(欣賞滿州景致)→下切過小溪→上登至寬山頂→於山頂偏右方向→至基點(上山約70分)
【西豬老束山】
西豬老束山 標高:354公尺 編號九二九號三等三角點
1基石埋設不在最高點,磐石已放置其旁,似乎此基石有被重新立過?部份缺角。
2沒什麼視野,樹林是標準的海岸山脈林相。
貳、豬老束山【車程】
回到里德橋,不過橋取直行約1.0公里叉路口停車(為丁字叉路)右側水泥路(大車可達可回車)登山口即由水泥路進入約20公尺取右上小水泥路。
【步程】
停車處→小水泥路終止(7分)→廢產業路,草相當長,產道短期無人使用,只好開路(25分)→入樹林,仍在廢林道奮鬥(90分)→小溪溝尚登稜線(25分)「我們離開溪溝時直接上切,有布條但是是錯誤的路線,正確的路是離開溪溝偏右上至鞍部稜線」→基石(40分)雖依稜線前進,路跡相當不明顯,加上高大芒草,行進倍增困難,基石在山頂平台最後面,上山約3小時(下山約90分)。
【豬老束山】
豬老束山 標高:410公尺 編號1172號二等三角點
1昔日登山社團的熱門路線,如今已荒蕪,比筆者日前登臨的「石可見山」有過之無不及。
2路條在幾次颱風侵襲下已無法辨別行進方向,想要再造訪山友須結伴,避免迷途。
【感謝】
山哥不辭辛勞的帶領小弟走完這座不易收服的海岸山脈,在此相當感謝。
【後記】
1海岸山脈共同特色:樹木不高大、樹林密,行進路線陡峭,攀登者少等等。
2路標無法經過長期大風吹襲及颱風肆虐下,所剩寥寥無幾,能見到的是選舉布條(布質路標),如在轉角、上攀、下切或鑽行前結上,應可造福來訪者好多年。
3這一地區的山相當奇特,如此山二座基石外,老佛山、四格林山等也多如此,是否有其他含意??
4此次探勘後發現豬老束山已不適合團辦(如要辦此線,需費心再整理)微笑的活動會選擇西豬老束山攀登。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千萬別小看海岸山脈高度300公尺至600公尺左右,其攀爬的難度是無法預測,常常因太陡或方向問題倒至無法順利攻頂,西豬老束山因上個月有人來,基石拍照清楚,豬老束山一段時日荒蕪,基石淹沒芒草中,還需整理一番。
  • 豬老束山;東港博岳隊帶我們從陡峭的岩壁「蠻幹」強登,有發現另一條很清處寬闊的路上來,西豬老束山為廢點,當初東港博岳隊費盡苦心自土層下挖出來,真羨慕南部的山友,登山風氣真是興盛,尤其蔡大哥人緣特好,朋友特別多,是許多山友學習人際關係的好榜樣。
  • 賀融兄: 您是早期的先進,上此山前已翻閱舊資料,看到您早期辛苦的遠征,我比較在意是山名是否引用正確?舊資料裡有多位前輩提此山所用的名字都不一樣,您是否有資訊指正一番,謝謝您
  • 「臺灣堡圖」與「臺灣山岳一覽表」均記載「豬朥束山」,「豬」字是「犭」加「者」這個字,所以這應該才是正確的山名,此音應該是原住民的發音,意思為何就要請教原住民或研究原住民語言的學者,其西側山腳下「滿州」舊地名稱為「豬朥束」,所以「豬朥束山」應該是正確的,但若原住民發音,用什麼字只要音接近,應該都可以,例如花蓮縣壽豐鄉「志學」這個地名,用阿美族發音接近「志學」的台語發音,意思是指很多「杜虹花」的意思。
  • 老蔡兄: "賓果",你答對了,偶就是那位啦! 台灣確有很多山要爬,所以盡可能不走重覆的山, 但也要有一定的登山基礎,才能辦到的唷! 您真是幸運!有千岳俱樂部的前輩們當軍師團呢! 但是您也辛苦的先行探山,如同"微笑"的前鋒, 微笑的幹部們,就如同中鋒和後衛,而我們這些會員、 參加者,就如同是球迷,所以,一場好球賽,也是出自於 前鋒的演出囉!(歹勢啦!偶把登山行程,比喻成足球賽了!哇哩.....)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對於你們的辛苦探山,小妹在此,感謝啦! 偶現在屬於小學生階段,微笑的一些行程上的山我都還沒去過呢! 只能將這些山做為平時的體力鍛鍊、經驗累積,將來再慢慢的去完成 我的百岳夢想吧! 可以肯定的是,偶也開始中毒了!(喜歡登山,這是淑蘭孟傑們所解析的, 他們倆小夫妻,自稱中毒很深,聽到任何可塑性的登山行程,決不放過!) 不過,依猜測您的中毒的程度更深,不知嫂夫人是否也是呢?
  • 老蔡兄: 知道您大人有大量,其實爬山是健身一切量力而為,至於到郊外有同行的伴是最佳安排, 您這幾年未微笑探勘不少新的山,也結交不少登山的先進,不時於網站相互交換意見, 同時在您發表的文章作回應,真是難得,來日有機會認識認識,謝謝‧
  • 賀融兄: 謝謝您慷慨指導,因早期基石俱樂部用「褚勞束」,南部的登山先進就有看到「豬朥束」(您查閱資料是正確名稱),上河地圖的「豬老束」是錯誤,包括我照相用的標示亦是錯誤,真是謝謝您。 最近討論區的「那個話題」使您忙碌,其實我最近和幾位山友與好同事(當然他們也上網瀏覽過)也論這個話題,您們的「出發點」、「動機」完全正確,沒有一個組織或規則一開始就相當完美與完整(所謂的十全十美),那是從來沒見過,基本上您們成立這個單位對於「登山」是絕對正面的,也是絕對肯定的,加油!也掌聲鼓勵(本要mail給您,借您回應的篇幅用用,別見怪)。
  • 久美子小姐您好: 我爬山「中毒」相當深,重複的山儘量不爬,太座事先聲明行程2小時以內才帶出門,除了大崗山、中興林場、王爺崙、觀音山、旗尾山這些郊山才會一起,她也有自我的行程與嗜好,我有自己的班底,會相約有計劃的登山,如您也有興趣探勘留下電話會誠懇邀請,您的比喻正確,只是我的身份形容成前鋒愧不敢當,微笑人才汲汲,帶您上百岳的領隊也是先進之一,把爬山當成興趣、健身會是好主意。 孟傑因爬山贏得美人歸,倆人一付夫妻相(身材、體型、臉蛋),使多少人羨慕,那個協會能有這樣組合? 下期我會排「九棚山」網站裡我有介紹,相當值得一登的好山,歡迎您撥冗參加。
  • 鄭兄: 謝謝您的回應,我們哥們客套話就免了,您是小弟爬山的偶像,也是精神支柱,有時候沒您上來「虧虧」就是有股沒落的感覺〈不太爽的感覺〉,雖很少一起爬山,但是偶而通通電話,上網消遣亦是感情交流,一切愉快。
  • 張兄:回想十年前在此找基點的盛況,往事像醇酒只能回味!滿州村舊稱「蚊蟀」;里德舊稱「豬朥束」,若以台語來發音即可知滿州和里德都是被簡化成較「文雅」的漢字,中文讀音和台語來源都是原住民語發音。另外給蔡兄一點小小的建議:恆春半島的山不能被歸納為「海岸山脈」,因為花東那條海岸山脈並沒有通到這裏。 據網路上找到滿州鄉戶政事務所的資料(豬朥束就找不到了): 滿州最先原名由原住民排灣族取為「Manutsuru」,其意為臭氣,因昔日該處飛禽走獸群生其間,原住民狩獵為生,而狩獵所獲生物甚豐,食之不盡,又不知收藏方法,剩下部份遂棄原野,經太陽照射及腐敗後發生臭氣,原住民稱該地為「蚊蟀」,後台灣被日本佔據,日人認為「蚊蟀」字義不雅,取與發音同樣二字為滿洲,但地方人士覺得「洲」字太大,將「洲」字除去三點水取用「州」,稱為「滿州」(Manshiyu),光復後,地方人士尊重地名來源,沿用「滿州」(Manjou,國語意;Maanjiyu,河洛音)之名。
  • 真是謝謝您TACAN兄,雖無緣與您成行一探「兜山」,但為了這座山的真正名稱正愁如何解開,還想專程請教,勞您精譬的講解,使我們這群小山痴自嘆不如,有關海岸山脈的用詞不當,重新看看的確不妥,謝謝指正。 賀融兄只轉來山名資訊,未提及早期與您們共同尋訪基點的樂趣與血汗史,如能略知一二會更加敬佩先進的辛勞,來日盼望一起和您上山求教(英如小姐問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