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6/2/26
前言:這個週六家裏補課的補課補班的補班,是難得悠閒的假日,東北角降雨機率只有10%,是這個冬天少見的好天氣,尤其東北角更屬難得,就到黃金稜線好好走一天吧!今天計畫由劍龍稜-半屏山-草山-苦命嶺-龍洞(午餐)-龍洞坑古道-南雅山-信義橋,這一圈大O形應該很過癮,又有龍洞當午餐及補給點,不用背太多東西有輕鬆感。沒想到狀況不少:水路水位過深、劍龍稜遇雨、吹人欲倒的強勁冷風、下草山陷入沒路徑大芒草...有點小坎坷。
台二線80.1K(0628)第6次來劍龍稜了熟門熟路車停瑞能橋旁的台金廠外,天氣沒有想像好,海拔500左右即深陷在雲霧裏,台金廠80.1K的缺口還在輕鬆翻牆進入。為了怕驚動警衛快步前進,過廢棄4層樓、四方亭叉路,熟悉的左下溪谷,今天的溪水水位很高吔!連雨鞋都得小心才不會被淹沒,幾次的涉溪都浪費些時間。
峭壁登山口(0654)過攔沙壩不久來到劍龍稜峭壁登山口,開始向上攀爬。
稜頂(0704)來到稜線上劍龍稜出現在眼前,頭頂一隻游隼在我頭上盤旋不去…續行風大又冷,還好風向是由海面向內吹,而不是往斷崖方向否則這麼大的風勢在劍龍稜肯定危險,穿起了全套的雨衣褲,在劍龍稜風勢更大也漸飄起了雨,這種天氣跟預報差很大!一直被強風吹到快抬不起頭,加上雨水與寒冷只能低頭前行,接下來的381峰、555峰等重要地形點都沒留下紀錄。
茶壼稜叉路(0828)終於來到茶壼稜三叉路,風勢略緩有喘口氣的感覺,繼續前行過半平山不停留。
草山戰備道(0846)爬上草山戰備道續往草山方向前進。
紀念碑(0859)(0910)一口氣走到這裏停步休息補充,但天冷也不敢久留。
草山(0938)(0945)公路頂有統指部的廢棄營區,草山補點就在營區上方反射板位置,拍完照準備下接金和舊道,路咧?已踩在GPS標示的路徑上還是沒有一點路跡感?在草山頂附近繞了幾圈還是沒頭緒。到底要下草山戰備道接金和舊道還是闖芒草山徑?猶豫著,仔細評估草山頂接金和舊道直線距離約550M,下降200M左右又有GPS加持,決定走芒草路,果然完全沒路跡,先下到下方廢棄營舍,再依GPS方向下降,就這樣和芒草大戰約50分鐘後終於進入森林,也是這時出現了路徑與布條-我出運了。
草山東北峰(1033)近草山東北峰的路徑還不差咧!
金和舊道(1036)下到寬平的金和舊道,左行回草山戰備道,右續往苦命嶺、石梯坑古道。
苦命嶺(1128)經過草山的芒草洗禮,這山徑顯得清楚路條又多,翻越一山又一山來到苦命嶺,山頂是三叉路,北往石梯坑古道出仁愛橋100分,雨停了天氣逐漸轉好,續行不久右側有山徑接北勢坑道路。
溪谷(1159)下到和美山前的溪谷。
和美山(1209)(1214)爬上和美山,有出太陽的感覺,續往龍洞方向前進,沿途看鼻頭角、龍洞灣風景真不錯。
龍洞步道涼亭(1255)過隧道上方不久後即接上龍洞步道涼亭,沿步道下行到龍洞海邊,一隻稀有的戴勝飛到眼前,還有不少鶇科鳥,龍洞漁港黑尾鷗也不少。
龍洞午餐(1330)(1345)龍洞似乎沒什麼店家可午餐,意外大路邊有一家自助餐,能飽餐就很讚了,而天氣冷也不太需要飲水補給了,帶來的2瓶650CC的水瓶只喝半瓶多,足夠下午這個小行程啦。吃飽喝足眼見跑掉一部公車,別偷懶下午行程就當散步助消化吧!看著GPS龍洞坑古道路徑前行。
龍洞坑古道入口(1348)龍洞二號橋前的小巷進入果然看到龍洞坑古道的指標,這路徑也沒想像的「古道」這麼好,就是沿溪前進的平緩小山徑。
三叉路(1418)過溪後有三叉路,左往和美山和美池等,取右續行龍洞坑古道,走著溪水愈來愈小,接著就是陡升而上。
鞍部三叉路(1454)一小時餘爬上龍洞坑古道的鞍部三叉路,右行往南雅山上行。
南雅山(1526)爬上南雅山也是今天最後一座山,續行竟意外錯過往信義橋三路,而爬上鼻頭角稜線,查看GPS才知走過頭啦。
三叉路(1546)回到信義橋三叉路,路徑這麼清楚搞不懂剛才為什麼會錯過?下行還真陡。
信義橋(1606)下到台二線82.4K的信義橋,一旁是南雅奇岩最特別的一塊岩石之一。
南雅漁港(1620)(1628)走到南雅漁港黑尾鷗真多,停步一拍就是近百張。明隧道就在前眼,過隧道就完成這大O形了。
台二線80.1K(1635)
後記:
1.劍龍稜若走陸路(四方亭)方向會省15-20分鐘左右,而且省卻涉溪的麻煩,只是水路山徑變化大溪谷又美,如何選擇端看山友的規劃與安排了。水路多次涉溪高筒雨鞋勉強可行,若著登山鞋則建議帶雙脫鞋或涼鞋,以避免多次穿脫的麻煩。
2.草山頂下金和舊道的山徑已完全被芒草淹沒,不建議走此線,若從草山公路直接接金和舊道(不登頂草山)可節省1小時以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