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8/6
〔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三年中兩度登山遇到颱風、勞動救難人員搜尋的國中教師葉乃菁,昨在救難人員協助下從山屋平安下山抵達梨山消防分隊。她大呼:「我又沒有要你們來救!」她也希望能在好天氣登山,卻在途中遇到颱風,這全是巧合,「我怎麼那麼衰」!
救難人員五日陪同葉乃菁徒步至登山口,再一起搭車至梨山分隊。葉乃菁解釋,七月廿八日經申請由新竹縣入山時,颱風尚未形成,也沒颱風警報。她攜帶收音機,全程掌握颱風狀態,她沒有危險,存糧還有一.八公斤,準備很充裕,不需救援;她強調,自己填寫的山下聯絡人曹先生「很了解我,根本不會報案」。葉乃菁表示她身體良好,這幾天在山區皆按照原計畫行走,只是中間遇到風災有躲雨而已。
登山經驗豐富的葉乃菁說:「用正常人的腦袋去想,我不會選在颱風來襲時登山。」她也希望能在好天氣中登山,卻在途中遇到颱風,這全是巧合。她強調,在山屋避難時,嘗試發送簡訊報平安,卻因無網路覆蓋,簡訊無法發出,直到颱風離境,她才爬到山頂發簡訊。
她說,颱風來襲期間,她躲在霸南山屋,風強雨急,她擔心屋頂被吹走;避難期間看到很多黃鼠狼,還跑進山屋偷吃她的牛肉乾。
申請登山獲准 不違法
葉乃菁這次失聯,與三年前類似。二○○九年八月一日莫拉克颱風來襲前,她與國立師範大學登山社學生及校友共五人,攀登大霸尖山失聯,搜救人員對此事印象深刻。
依《災害防救法》,葉女發布限制入山前,申請獲准登山,沒有違法問題。
一樣的事件,不同的陳述角度,會帶給人不同的觀感。
只能說幸好我先看到udn那則報導,不然我應該也會想多說幾句XD
請大家一定要學會不要相信媒體,沒聽過當事人講的不要輕易下判斷,這次算好的還有讓當事人說的話完整刊出
有太多例子山友被"打甲的"也沒澄清
從秀巒檢查哨入山?不是從霸北的馬洋山嗎
颱風警報發布後,警消會自動通知留守聯絡山友下山,
從霸北>馬洋山>霸南山屋,手機應無訊號,直到登上速密達山開手機收發訊
看不出葉小姐有什麼疏失.
本案家屬和留守均未報案,甚至警消似亦未公開發表言論
天才的記者補風捉影可以掰出大篇文章
最先製造這件新聞的報社,新聞有幾分真實,大家心裡應有譜.
如果她真的說全程掌握颱風狀態的話,我會覺得可笑。連氣象局都辦不到的事,她可能做到嗎?
7/29 她應該在中霸山屋附近,知道颱風會來的話,稍趕點路,10個小時就可走到觀霧。
哪會有山上受困這衰事?
這並沒有錯!
馬洋山得從鎮西堡進入, 要到鎮西堡, 確實得經秀巒檢查哨!
所以從秀巒檢查哨入山,是正確的!
整件事情, 還有一點有趣!
家人不擔心, 也有收到通報沒事,
那... 警消呢? 有無聯絡緊急聯絡人確認?? 還是只依據名單, 就上山搜尋了??
也許大多數登山團體所留的聯絡資訊不齊全, 但這不就是留這資料的用意嗎??
整個機制似乎還有一些檢討空間!
民粹式批評很可怕, 尤其有些資訊是片斷的, 媒體又愛用片段標題殺人。
愛好登山的我們, 是否思考怎麼抉擇?
1.為何明知颱風天還登山?
整理: 7/28入山, 7/30蘇拉颱風形成, 當晚20:30發佈海上警報, 才限制入山入園,
7/31 20:30陸上警報, 遇到颱風是巧合非故意。
思考: 對已合法入山入園者, 沒有規範標準指引。
發佈海上警報了, 是憑著糧食足夠在山屋避難、
颱風過後仍舊繼續原行程?
還是冒著風雨, 立即趕路從九九山莊下山?
看來, 選擇後者可能沒有冷言冷語的後果。
2.到底是誰報警浪費公帑搜救?
整理: 雪管處主動查有山友失聯, 堅持要留守的曹先生報警,
不明狀況下, 新竹消防局派直昇機派隊上山搜索。
思考: 選擇留在山屋, 應考慮無法通訊時主管單位的擔心疑慮,
雪管處、消防局會花公帑主動找人, 媒體會大報亂報。
看來, 不是一廂情願感覺自己安全就不會招惹別人。
3.事情怎會鬧得這麼大? 又沒要你們來救?
整理: 有被搜救前科, 還冒出與男吵架上山的烏龍消息,
辛苦上山搜救者遇到狀況外不用救的失蹤客心情可想而知。
思考: 選擇低調、道歉、感謝、感恩、沈默是金, 方為上策,
如有需要, 採用書面說明或新聞稿。
看來, 多說多錯、愈說愈糟, 一定會被加油添醋。
溝通不良固然彼此有責任, 為避免浪費公帑之譏, 是否長天期登山可以:
1.強制投保意外險及緊急救難險, 未投保者須負擔搜救費用或罰金?
2.強制配帶衞星電話, 規定每天定時回報及接收訊息?
3.強制配帶GPS定位裝置, 提供萬一失聯時找人?
4.合法入山者遇颱風豪雨時, 主管機關要提供緊急下撤或當地避難標準指引,
並規範無法下山者或無法聯絡者的處理方式?
oldoks 兄提到
>>>>>
整理: 7/28入山, 7/30蘇拉颱風形成, ...
>>>>>
蘇拉颱風是 7/28 早上 8 時就生成了,7/30 20:30 發佈海上颱風警報。
http://rdc28.cwb.gov.tw/data.php?num=2012090728&year=2012&c_name=%C4%AC%A9%D4&e_name=SAOLA
下列是颱風生成當天的報導,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207/201207281058725.html
另外同時,大家對這個錯放假補班課的新聞一定印象很深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ri1QJwtEY
事實上,7/27 熱低壓形成時,當晚新聞就報導會形成颱風,並有預測對台灣產生威脅性蠻高的: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207/201207271058252.html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274854.shtml
圖/中市消防局提供
32歲的葉乃菁是台南市南新國中的美術老師,喜好登山,已有4年登山經驗,台灣百岳她完成一半。上月28日她前往雪霸國家公園,從秀巒檢查哨入山,進行大霸尖山5日行程,原預計2日從雪山登山口下山,行程才走一半就遇風雨,躲在霸南山屋4天。
圖/葉乃菁提供
「我無意浪費消防資源,只想默默下山!」葉乃菁說,她3日離開霸南山屋後,一到素密達山頂,開啟手機向親友報平安,意外收到親友簡訊「不要理會山下冷言冷語」,她當時不清楚狀況,還回簡訊「人在素密達山,人平安、有糧食」,並按既定行程走下山。
前天下午4點多,葉乃菁在黑森林水源地遇到中市4名搜救隊員,她很驚訝問:「親友都沒報案,怎會鬧這麼大?」後來才知是雪管處通報失聯的登山客,警消才展開搜救。
葉乃菁表示,母親也看到報導指稱她颱風天登山,浪費消防資源,但母親相信她的體力、登山經驗,語氣平靜地說:「早知道妳沒事,不是我報案的!」
葉乃菁形容,她躲的山屋破爛,屋頂只剩一半,她在屋內搭帳篷,躲過狂風暴雨;當初1人登山,規畫5天行程,背包卻裝了10天糧食,她受困山屋4天,不擔心糧食短缺,「照3餐吃」,反而擔心黃鼠狼跑進帳篷裡偷吃糧食。
她表示受困山屋手機無訊號,但仍可利用手機聽廣播,特地帶了兩顆電池備用,掌握颱風動態,也聽到其他兩組登山隊受困訊息,但沒聽到自己的,原以為「可以不用驚動大家」,沒想到事情鬧那麼大,但她仍感謝通報與搜救人員關心。
全文網址: 被批浪費資源 登山教師「非故意」 | 意外現場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274854.shtml#ixzz22k71ZNF7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