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雪山主峰--次高山的疑問?

harryhuang

2005/3/16


雪山主峰,H3886,自日據時代就被稱為次高山,我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我查舊的資料,在1968年(民國57年)以前的山岳高度,分別是
玉山主峰: H3997, 新測高度(1987年):H3952
玉山東峰: H3940, 新測高度(1987年):H3869
玉山北峰: H3920, 新測高度(1987年):H3858
玉山南峰: H3900, 新測高度(1987年):H3844
雪山主峰: H3884, 新測高度(1987年):H3886
以目前的資料, 雪山主峰的確是'次高山'沒錯,但在日據時代應稱為'五高山'才對.
不知是何原因?

所有回覆

  • 我想所謂你說的東南西北峰可能不謂完整山塊的代表... 玉山主峰為玉山山塊最高峰,同樣雪山在雪山山塊也是最高峰.... 可能以日本人當時看山的角度是非以這些側峰同等地位來論... 並且百岳觀念這是民國六七十年以後的產物...如果跳出百岳的觀念... 其實看山的角度會把他的主峰視為那個山塊的代表峰...以主峰論主峰.... 舉個例子假如富士山那個火山口東西邊都有稍高的峰,有個日本人跟你說 日本最高峰是富士東峰....次高峰是富士西峰...你會不會覺得怪怪的呀.... 說說我心中的看法而已,如果我說錯了,真的很抱歉呢.
  • 你要看的應該是日本時代測出來的高度 而不是國民政府測出來的高度 新高山 3950m 新高東山3884m 新高北山3833m 新高南山3815m 次高山 3930m 真的是次高山
  • 一般說來 副峰是不列入登高排名的 如玉山東峰,玉山北峰,玉山南峰....... 以上均為玉山主峰副峰 故日據時代將雪主稱呼為次高山 是有憑據的 尚祈各位先進指正
  • To Jogi兄 果然是很厲害呢,數據會說話...一看便了....我都沒想到日本時代 的測量數據呢... 我看了一下手邊的日本軍測地形圖,發現以下資訊 玉山3950m 玉西3524m(最後一個數字4有點模糊不確定) 玉北3833m 玉南3816m(最後一個數字6有點模糊不確定) 玉東未包含在地形圖中....不知測量高度 雪山則是12972 我猜是英尺單位吧....換算一下 30.50*12972/100=3956.46M....嘿嘿比玉山還要高呢... 真是奇怪...不過應該可以說日本時代測的雪山...真的 比其後續光復之後所測的數據來的高....以高度來說 在當時絕對是次高峰地位沒錯呢.... 附帶雪山地圖局部....
  • 雪山高度 12972日尺 1日尺=0.30303公尺 所以12972 x 0.30303 = 3930公尺 羊頭山 為10,000日尺=3,030公尺 日制 1里=36町=2,160間=12,960尺
  • 謝謝Mori兄 讓我知道竟然還有日尺這種玩意呀....長一智呢
  • 1910年時期的五萬分一番地地形圖玉山的高度是13075尺(3962M),雪山是12972尺(3930M),而1927年完成測圖的五萬分一地形圖高度也順應時代潮流改為公尺,玉山是3950.00M,雪山是3883.97M,所以呢!不要把不同時代的高度拿來相比。日本時代這二次測量玉山的副峰都沒有任何一處高過雪山,光復後1957年美軍幫忙測出的玉山高度3997M後才衍生出連副峰都超過3900M的狀況,不幸的是台灣百岳就碰巧在那誤差很大的時期製定,隨後聯勤1980年的測量資料玉山和雪山分別是3952M和3886M,這比日本時代的3950及3884平均都高出2M,難道是60年來山長高了2公尺,非也!1999年10月內政部採衛星定位測量測得玉山高度為3,950.507公尺,看起來日本人當時的一等三角測量還是非常精確的。 另外,小花兄:日本時代的日尺並沒有消失哦!現在民間常用的一台尺也是30.3公分等於日尺,你睡的床應該是5尺乘6尺,一坪大的面積等於6尺見方(3.3平方公尺),結論就是1台尺 = 1日尺。
  • 克德大哥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花呀,瞎米..."歐都敗"...."片幾"...."羅賴把"都是英語 才日語...最後轉成台語的呀,所以有英尺...轉成相似不遠的日尺...再順理 成章轉成台尺....就一點都不奇怪了呀...我以上是亂說的....哈哈 當初一時找不到台尺單位的轉換公式,外加上覺得日本人比較科學西化...想 說英尺應該也被學習....所以才會....沒想到...還有日尺這種單位呢.... 謝謝大家的分享....學到一課....還有林姓朋友打電話提醒我...是日尺這 種單位,超不好意思的.
  • 謝謝各位先進的指正.搞了半天原來我手邊的資料是國民政府測的,而非日本人測的. 真是歹勢.看來以當時的科技而言,日本人的量測技術還真不是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