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不只二確,於三確、四確...後 ~~~ 終於搞定了

ftc9283(MYMM)

2010/11/19


《鹿寮坑》三百年茄苳神木、二確山



  郊山經常在荒湮蔓草之中,不順利的話、有時走兩趟以上才尋獲山頭基石也是正常的。例如陽明山七股山(H899M)、歷經四探才終於在2004.10.17登頂,找到未列名No.11、都計處四等145、專賣局造林地No.10等三顆基石;羊喜窩山(南窩山、H310M)也是經過四次探訪,才在2004.6.10找到密芒中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案繁不及備載。有時候隨興想到才去造訪,所以可能會相隔一段時間再訪,從一探到登頂找到基石、搞不好已經過了好幾年了。而位在新竹芎林的小郊山二確山,居然也是從2002.1.13走沙坑山時順探未果,之後每次去沙坑山就去探一探,半年前也曾專程從台三線二確村進入尋找、但也毫無所獲。有一次幾乎只差50公尺,卻沒料到在果園邊緣陡下前方不起眼的更矮小突起小山頭,就是二確山本尊,就差臨門一腳。


  近日獲悉資訊,似乎可由芎林鹿寮坑三百年茄苳神木叉路進入登二確山,看來為了再次確認這座沒沒無聞小郊山的位置到底是在何方,自2002.1.13初登沙坑山,至少走過四條以上登頂沙坑山路線之後,又要新增一條不同路線了。其實能不能登頂一座山,當然也是爬山目標之一,但由於為了爬一座山、多次由不同路線、在不同季節、不同歲月...尋訪,我們也在過程之中,獲得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收穫、譜出與大自然互動的一曲曲樂章,也因此看過濕地農場落羽松最美的時刻、鹿寮坑油桐五月白雪的盛宴、沙坑山山頂涼亭從無到有的變化、見到體長達8.9cm的巨大鬼豔鍬形蟲、途經隱藏深林的古樸小土地公廟、.....,連小朋友從初次來登沙坑山、需要揹著登頂的兩、三歲年紀,也長成可分攤背包重量的少年了。真是山林歲月有甲子,四季輪轉、不知不覺就漸漸鬢髮蒼蒼矣。


  話說這次經由茄苳神木叉路,行約1.3公里抵達車道盡頭之後,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鹿寮坑周遭走了不知多少遍,沒想到這裡還有一處幽靜處所,眺望山景、視野極佳。倒回數十公尺電桿(電桿鹿寮高幹45支31)前叉路、右入小徑再砍草左折,經古樸小土地公廟、切上果園小水泥路。之字上行果園,越爬越高、視野也越來越好,兒子不僅用長久練就的銳利雙眼,找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鍬形蟲,其中還有身長達8.9cm的鬼豔鍬形蟲,體形碩大、色澤動人,山林之中也響起陣陣驚呼聲。未幾穿過果園、抵達高點後下坡,看到熟悉的山稜另一側景物,這才恍然大悟已來到濕地農場上方的沙坑山稜線。


  走至濕地農場與沙坑山連走叉路下坡前的雜草小徑入口,第二度砍路而入。穿過小徑盡頭果園上緣、抵達果園另一頭,這是半年前探路的撤退點。順果園邊坡小心下行、通過工寮後接上小水泥路。再走一小段路、在小水泥路右折之際,取左上攀小徑最後登山口、往左上方高點前進,2分鐘後終於抵達二確山山頂(H330M、殖產局三角補點)。兩個多月前山友應已用大刀揮開的山頭空地,如今又再度長滿細竹、礙手礙腳。花一番工夫整理後,點起蚊香、小休享受登頂的喜悅。在十數年間於飛鳳山與大肚山之間的錯綜複雜山域中悠遊,也終於繼六月底登頂小尾山北峰(H380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及小尾山(H370M)後,擄獲了應該是最後一座漏網之魚~二確山。30幾分鐘後原路下山、今天就不再登頂沙坑山了。不像上山砍路、找路,花費約1小時多才登頂,而下山邊走邊賞景邊挖蟲,唏哩呼嚕感覺很快就回到停車處了。而這就是我們千百則的登山小故事之一,平凡的過程、卻如夏日涼爽清風拂過山林、吹在身上,說不出的快意與滿足!
   
   
   
【相關記錄】

◎2010/11/21(日):新竹的萬里長城 ~ 咫尺天涯的意外、細水長流的雋永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33855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鹿寮坑》 三百年茄苳神木、二確山補充照片
  • 二確山難度不高呀 ! 怎麼搞了那麼多次… 我是從台3線67.4K『北十分寮』二確社區進去... 先走產道再左切.... 我經常自行開路, 所以路線跟前輩們稍有不同 不過我會綁很多路條... 約20幾分鐘吧… 前次: 您相片指示的:竹東崩坎山 我曾經再度造訪,依然無所獲? 恐怕已經…
  • 到底是跟二確山沒有緣還是太有緣?回想起來還真詭譎, 爬山找基石感覺有時候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有時卻又是咫尺天涯呀! 有緣無緣~~有時又好像很難用“難度”可以解釋的來, 還好~結緣深一點,收穫可能就不只基石,也許還能多多認識這座“山”。 雖然幾度錯失機緣,幸好基石保持完整無缺, 也讓我們能訴說著對冷門二確山的心情一二, 讓還有興趣的山友、分享瞭解一下它的近況。 如果竹東崩坎山基石消失,真的就很可惜了, 像今年去找的下大窩山,基石也已消失無蹤了, 看來基石損失的速度,越來越讓人難以想像囉。 前輩爬山的毅力、功力與效率,讓人難望項背, 許多沒能跟上的山、眨眼間已隔多年, 像今年探訪的蘇魯山東峰等,前輩辛苦掛上的路條, 也難抵歲月的摧殘,已然消失殆盡, 冷門山的一兩條殘留路條,真的是一盞盞明燈呀。 PS. 想順便請教一下姜前輩,永安漁港的省政府圖根補點是位在原雪森林的那個位置?之前順路去探訪時,已不用收費即可入內,但現場毫無線索可尋,不知是否被林投或其他東西所掩蓋住了? 謝謝!
  • 笨子港庄(永安漁港)標高9公尺 是我摸過最低海拔的省府圖根補點。 今年清明節回新屋鄉掃墓時,還特地去摸摸笨子港庄… 就如同每次返鄉祭祖,都會路邊停車順道摸摸瞧瞧:甲頭屋庄 三等902一樣… 笨子港庄本來在『永安雪森林遊樂區』裡頭, 也許可能是生意清淡,不敷成本吧, 如今已經歇業了。 遊樂區已經被挖土機夷為平地了… 房屋歲稅的考量吧! 不過我走到右側高點木麻黃樹區 廢棄碉堡後方沙丘上找到基石 仍完好如初!阿尼陀佛 有林頭刺,最好帶刀喔! 我是從鐵絲網破洞鑽進去的…
  • 姜前輩:謝謝您的說明,改天再去找找看!甲頭屋庄也去走過幾趟,以前去時,還會有一位老先生過來關切、並說說甲頭屋庄的歷史,晚近造訪時、不知是否巧合,就沒碰到這位地主老先生了。
  • 11/21周日順路到竹東崩崁山看看究竟,發現果園、山頂的圍欄都是在我七年多前登頂時所沒有的,比對舊時照片、也發現電線桿的編號樣式及馬路都與當年不同,尤其最致命的應該是山頂前緣近年曾被切挖掉一大塊,記得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靠近山壁邊,很可能在整地開路時被挖掉了。另外頭前溪水源區界水泥柱雖距離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有一小段距離,但也找不到了,有可能也被挖掉或整地時被移除了,看來崩崁山的兩顆基石應該都已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