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3/26~31 交通:大車載小車 天氣:晴
人員:夫妻二人組+台北四人組(拐哥 宗智 玉環 秀媚)
景點:卡賀爾山(3105m) 能高主峰(3262m) 能高南峰(3443m) 光頭山(3060m)
白石山(3110m) 安東軍山(3068m)
天池山莊(2860) 台灣池(3000m) 白石池(2750m) 萬里池(2790m)
屯鹿池(2830m) 萬大南溪河床紮營地(1560m)
因為此趟行必需車輛接駁,幾次與人邀約,皆無法順就成章,只好自己張羅,萌生的idea就是大車載小車(客貨車載100CC機車),輕鬆自在時間又可自己掌控,進可攻退可守,無斷層之虞,於是成行。
26日清晨04:40按部就班(照事前演練)裝置車包,高速公路由國3轉國6,到霧社剛好07:00,不多逗留直取奧萬大,07:35(21k)通過收費站,尋覓在員工宿舍是個妥適的機車停駐點,放了接駁工具,趕程回屯原登山口,10:05戎裝起駕,正式六日行程的開始。
因3個月前剛上一趟南華山,所以該上繞山頭或下切河谷了然於胸,只是感嘆植被的脆弱,水力切割摧殘的無情,幾座古意吊橋塌陷河谷,已成閒置廢棄物,幾段河口路的鬆散砂石,又是流瀉千里,古人走過的路,今已不再映照今人,只得在其旁另闢新路,無情荒地有情天,念茲在茲前人的蓽路藍縷,工程實在浩瀚偉大,如今稍為缺了一角,就要我們走得更加辛苦,感時心傷,眾人的追賞美景,那得知,此道非常道維護的不容易。
照例在福雲宮參拜,幾顆糖聊表心意,借了三柱清香,祈求眾山友的活動平安,土地公庭前填個肚補些水,雲海保線所過而不停,見幾隊人馬手握杯筷,可能飯飽刷洗,心情快哉!問我要去南華山嗎?誤以為我是挑伕要去山莊煮呷,我簡單回曰:只有二人,要去安東軍。他們皆啞然,事後方知,本亦是安東軍行程,因雨撤退的一群。行行復行行,8.7K活泉水燒茶休息,路旁草叢裏滿串垃圾堆積,可恨的竟還有泡麵的塑膠(保麗龍)杯碗,是繕修者或登山者的傑作,改日可能會聚沙成塔不可收拾(天池山莊庭前右下側下坎處也是一個大垃圾場)。此過是到山莊的後段,山徑稍為陡昇,也是窮途末路之時,體力更加吃緊,過能高最大瀑布,山莊悄然己到。16:10卸了裝甲,有拐哥四人組的口語相呼,確實溫情滿人間,更覺山莊的日落不再那麼寒冷。老婆的隆情邀約,拐哥的盛情難卻,本意打退堂鼓的台北四人組,重燃戰火,決定明天五更一齊起鼓,最後印證拐哥明智抉擇是對的。
27日風和日麗好天氣,06:50籠在屋裏的速卿與秀媚迫不及待展翅先飛,轉個彎古色盎然的山莊己不復見,側聞天池山莊又有財團要大改建,於是我特意回眸補抓個鏡頭,做為他日的憑弔或思古幽情用。半小時後豁然開朗青山連綿,能高縱線奪目而出,由南華橫亙而來,再由能高主峰轉折而出,直到左後湧出的南峰而曳止,晨光灑落東肩順暢流漓,被洗滌的一顆心似如脫胎,有股向山谷吶喊「我來也」的衝動。光被八表+利溥民生,人文紀念碑雖被雷擊,已斷尾再生,頭上加個保命符-避雷器,必可多活幾年。大好山色猶待雅客鑒賞,宗智的臨到一照,玉環的臨摹快門,到拐哥的大師定格,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各取所需各見真章,雖小巫見大巫,但每人的內心世界不同,各有深藏的一片天,而我的簡單隨意照,僅止於增加思路和記憶,不管怎樣殊途同歸,「天然ㄟ尚好」該是大家所共認同的,是不是?
繼續卡賀爾山推進,過芒草亂石陡坡到塔柱又是一嶺,遠觀牛魔角,欲上尖峰還有得搖,宗智、秀媚體力超好,半途背負重裝上角峰,我則甩包叉路凌風上卡賀爾山頂,無三角點風又狂,環眼一週即下撤。回叉路口填加水糧,又感覺足前趾擠痛,想削足適履,但刀鋒銳不可當,怕血跡斑斑引來豺狼,只好揣測削薄鞋墊以求舒展。下上山稜越過矮、中、高箭竹林,低鞍上坡開闊處,一鳥頭岩聳立,仰天臥而不飛,猶抱卵孕育而警戒狀,山客經過該歛而不語,免驚擾山靈的養成。愈上山頂山徑愈加分明,我也愈需要扛頭而上,咦!冰柱垂岩而降,山陰的納涼,足讓瞬間的空氣變冷,撿拾或採擷盈尺冰棒含口而沬,還真是甘甜宜人,只是燥熱心肺僅能淺嚐,宗智裝杯入袋,待溶化自得甘露。14:00登頂能高主峰,山霧半掩,尋不著山頭銘牌,暫且以地圖face為表徵,若得青山在,何需以為名,只要歷心證,大可輕鬆自在,猶若鴻爪雪泥,人只是過客,何求因山而得名呢?曾經擁有,自然胸有成竹,若無,總會畫虎類犬,不成形(曾行)的。峰迴路轉的來時路己被煙沒,無景可取,只好用人語笑聲來填充,以大合照壯大聲勢來逼寒。下切經過徑旁山屋遺址,幾組鐵條殘骸三角鼎立,仍不願蟄伏倒下,強出頭表示它的曾經存在,這裡還是它的地盤,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滄海桑田,何處不逢春呢?古之今人,今之古人,都是時間的過客而已,誰都無法屹立不墜。15:00達台灣池營地,水質頗佳,四人帳、二人帳、炊事帳各一頂,周遭還空出一大片空地,只是稍有傾斜面,是夜氣溫不冷約15℃,粥飯茶水供足,累了一天,早睡早有眠,明天還要早起,可別多想冥冥之中陰陽有情天的世界。
28日今天算較艱鉅的行程,所以提早04:00起床,05:50拔營起駕,開始向東轉折向南峰嶺線而去,此去,路是陡的,崖是空的,若不小心,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我背負較重,拐哥每過崖陷處,總會回頭關心我的踏足點,讓我多份安全感。幾座山頭就有幾處險壁,直至嶺線再強烈轉折向南,向極限南峰而陡上,碰上大好天候熱氣逼人,看!又在怪天氣了,水喝了一大半,路尚未走一半,真是有夠硬了。10:45終於上了此趟最高點—能高南峰,因路途尚遙,不敢多做逗留趕時下切,正擔心下切的水溝路該如何應付,咦!怎麼走將近半小時,還未到溝路,懷疑!卸下背包,地圖指北針盡出,拐哥與我,一往東、一往西,想拼出條路來,看來獸徑一大堆,此去,可能是峰下營地取水路,還是回頭吧!回頭是岸!叉路是在原路南峰前約40M右下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東看南峰峻峭挺拔,獨傲而垂崖,營地、水源盡在東鞍嶺(30分),後來者可好好利用。
12:05回南峰下切點,短腳者連滾帶爬山溝路,速卿在此吃盡了苦頭,溜滑梯、倒退嚕、我要抱抱…,十八般招術盡出。玉環也在雙手雙腳並用時,不覺中將登山杖鬆脫,幸好即時發現,此段大家都戰戰競競小心翼翼all pass,到南鞍營地最低點稍做休息後,又要開始高昇了。遙望光頭似我頭,摸摸我頭似光頭,走著走著直搖頭,一山更有一山高出頭,想想只有低下頭,埋頭苦幹上山頭。16:50聖母瑪莉亞就守在光頭山頂,與三角點對望默默無語。此時,寒風帶霧陣陣吹拂,就像春寒料峭起冷顫,大家無意棧戀,短短60秒,就完成了最佳照。
下切光頭山也是一處難點,首先要經過一處崩崖,由於水切割日益嚴重,崖壁下切點隨時在更替,落踏石又隨時會滾動,所以,在此刻要繃緊神經,可別大意失荊州,栽個觔斗,就是無底深谷。過崖又是雜亂無章的草石擋道,約60分鐘的下坡流竄,終於又來到緩上淺草坡。18:30已見濕濘草地,窪池一個比一個大,快到了!哇哇叫!白石池到了!湖邊風寒,餐風宿露,趕快打尖,今晚感覺特別冷,可能是日落後才到營地的關係,幾位小姐一入帳篷,就賴床不起了,是累?是冷?是頭痛?任由男性的獻殷勤也不領情,哼哈一句也無力,就是置之不理。可是,現在好戲己悄然開始上演,布幕拉開,二顆星、六顆星、…,一下子邊坡上望去怎麼變成數不清的滿天綠光星,原來是水鹿的光臨,奪眶反射而出的冷綠光。一、二十頭,不,應該三、四十頭才對,帶頭幾隻肚圍肥壯頭角挺碩直像牛,漸漸挪步向帳旁接近,難道是我們的侵犯地盤,致使牠們不安而集結大軍壓境,但前進到離約5公尺卻曳然而止且低頭啃噬,哦!原來是在品嚐拐哥的產品,剛才他在那兒洩洪,尿騷味引來鹿群的興奮,鹽分才是牠們生理所需。不久爭先恐後,深層踢砂翻泥,肥水絕不流外人田,咀嚼有味啃蝕精光,哇!好一道美味佳餚,小小的一泡尿竟引來爭食,弱肉強食,飽了大鹿餓了小鹿,想想也該為牠們加點菜,於是拐哥將其所帶來的調味鹽盡量釋出,但物資有限糧盡援絕,也該收手入帳休眠了,鹿群為了答報一頓飯的恩情,不忍離去就在圍丘上站崗,當起我們巡夜的守護神。
29日說好要07:00才起床,但晨曦抖擻賴床是一種煎熬,不到六點就起身奔赴丘陵草原,回看白石池-水鏡懷石,石鑲鏡,曲山抱水,水映山,青青草原入水鏡,淺淺水漣動群山。又有:鹿群聳動追人跑,守著清池待人到,親近無懼令人喜,瞋目踢腳嗜人糞。別了,白石池與鹿群,接續出場是一片片青色山脈,是地理上所稱「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山稜起伏有致、綿延伸長,又有幾點窪池點綴其間,更顯現生機無限綠意盎然,莫怪獸徑穿梭雜遝,一路走來少有踩踏無落的深邃凹谷,亦無仰首見天的漫長梯路;是緩昇的天堂路,也是慢降的幽谷;有微風來相迎,更有雲海來相襯。枯木、獨石、遠邊路,個個垂立,等著人兒過渡;豔陽、浮雲,大山頭,高高在上,亦等著我們前進邁步。
今天特別將時間放慢,帶著休閒步伐10:30上白石山,緩坡淺嶺基座廣幅的短草坡,視野無蔽,北回望光頭,削壁圓凸險峻嶺;西看干卓萬山群,峰峰連鎖深羅嶂;南看安東軍,層層疊巒似可親,東去富士岳,青峰獨立藏深海。想想白雲蒼狗變化無窮,立足三角點,雖只短暫的親臨,卻有無限的遐思,或欲展翅高飛,或是凌風欲翔,或只是想在草皮上躺一躺,都是一件自在快活的事!無怪!拐哥隨地遠望的一處平台,即不自由主產生一種海巿蜃樓的奢想,要邀我遷居這裏來蓋房。
白石山下探山谷是萬里池,連續40分鐘的下切路,絕無緩腳地,溝渠暗流潺潺響,是個活水源匯流區,湖面深綠廣大略帶狹長,順湖西繞走,找個水流溪邊平坦處,汲水休息補給。再上又是一處長坡越嶺,行行復行行,遠處安東軍山白霧罩頂猶抱琵琶半遮面忽隱忽現,東面透空的雲海層層終不散,伴隨崖嶺曲線相掩映。拐到了,拐哥的呼喚聲又再提高士氣了。這次晚上的紮營地-屯鹿池,真的出現了,由遠而近,由小而大,直逼身旁,水面生煙淺淺掠過一層薄霧,聚水粼粼無淺灘,草皮下陷築高堤,汲水較不易,面積與白石池相當,約二百公尺運動場一座。15:00在岸口起了營帳,再次等待水鹿來拜訪,左等右等無芳蹤,上看下看亦無影,莫奈何,還是解個排遺來試試,最後向晚時分才含差帶怯幾隻來登場。此地水鹿可能曾經受陷如驚弓鳥,才會小心翼翼來求賞。是夜,晚風拂逆陣陣吹,帳旁鹿蹄亂處響,啣去家當無依歸,牢牢加固鎖私囊。
30日也是起個大早,05:50起駕,不消十分鐘,即見路旁草叢邊,一隻佈滿青苔登山鞋,約隔50公尺又見另一隻,足見昨晚的行囊保固動作是正確地,稍有汗水味含有鹽分的裝備,皆為草食動物的最好營養補給品,就是肉食性動物的排遺,也甘之如飴。40分來到叉路,南去安東軍山,山頭迢巍,丘谷交疊層次分明,谷淺若平台,丘高似頂笠,山徑隨弧陡而上,薄雲隨朝陽的溫度上昇而落海,遠處浮出山頭的仙境漸層清晰。輕裝上山頭,游刃有餘,較有時間悅心、賞山景。途中不斷回首北望來時路,描繪山頭在何處。07:50登頂之後,游目騁懷,一股雄心萬志,油然而生。慨嘆幾日來的縱走:晨起暮落回頭觀,己從那端到這端,遠處高嶺今登臨,昨日大丸變小丸。一等三角角360度的視線旋轉,雀躍山語處處講,手機音訊頻頻傳,快門卡擦直直按,暢快心情大大發。一邊山嶺是層層疊疊青,另邊雲谷是深深滾滾白,山高是我幾日踏尋而走過的路,雲低卻是我無法渡游的謎。遠端山頭泄霧藏半腹,近處築堤排雲盈而溢,雲有時舒,有時卷,其意無窮,隨風旋轉而飄流,不受形狀拘束而飄空,它永遠是自在的。我們看見它的形體,它卻從來不因形體受物累;我們看得見它的蹤跡,它卻從來不在空中留下任何痕跡,只隨著無形無影的風,來去無蹤。卻讓野遊如我者如痴覓芳蹤;更讓藝高如拐哥者沈醉來捕捉。大家的心思皆已融入大自然的美境,異口同聲讚頌「真正媄」,流連不返坐臥山頂,幾度旋繞基石猶未盡,遠近無處不是美,若硬要說其缺,可能就是少了幾朵花來點綴。
09:00回叉路口,收起身邊附掛物,此去西北河谷全是下切路,由H2800m降到H1700m,一路咬人貓的作祟,加上前擠的腳趾,苦了雙手和雙腳。過溪再過溪,時近中午休息,汲溪水而飲,小口先啜來適溫,接續大口入喉來沁胃,若久旱逢甘霖,甘甜爽口解饑渴;再毛巾入水,淨淨頸首,除除汗鹹,提神醒腦,如是滌去一身疲,暑氣也全消。14:00過獵寮,輾轉來到大崩壁,土石鬆動,沒有確保繩索,邊坡又有前人的腳石滾滑,隊友要算好前後距,以策安全。約16:00來到一處溪旁平坦地,有前人紮營取火痕跡,於是決定安營在此。優點:沙地平坦,取水容易,柴薪就地,溫暖避風。就連秀媚也不入帳蓬,石旁擇地而處,見其安然入眠,有泰山崩於前,亦不為所憾,實在令人折服。由於瓦斯的漏氣,為撙節控制燃料,於是同鍋共煮,雖只是簡單飯粥,卻有解衣推食同舟共濟之感,彼此溫馨入懷。入了夜,拐哥與我也大大淨身一番,幾日的曉行夜宿,身子難免粘踢踢,感謝及慶幸溪水賜我全身舒爽,一夜好成眠。
31日高興此趟最後一日行程,06:30掩火淨營踏上歸途,越過帆布獵寮,直取河道而走,河面開闊將兩山遠距排開,形成宏觀縱谷。其上水渠錯綜,我們左右覓徑,河道取淺灘而涉,目標下游河谷收緊處,吊橋前的右岸上切點。07:50終於脫離河道上切高繞,因前方山壁己崩陷,不得已將多費一小時來繞路,感嘆!昔日高岸已為谷,山窮水盡疑無路,莫犯一步求險途,寧走百步保安全。高繞的路實在不好惹:層層疊疊日在東,彎彎曲曲一條通,上上下下是何蹤,來來回回此山中。幸有野生核桃樹來遮蔭,又有茂鬯松林來迎風,山過一嶺又一嶺,直到馬軍山下的松風嶺,原生杜鵑花開迎春風,我的奧臉也才綻放展笑容。12:00高點松風嶺又下切,遍地松林遍地氈,松濤響響心涼涼,目標己近暗竊喜,腳步漫漫卻自在。奧萬大園區禁制立牌到,拐哥終於高喊,乖!到了!鬆下背包互相擁抱,出頭天了!換上溯溪涼鞋,腳得解脫人舒坦。
園區的路想當然爾是比較好走,但一不小心又墜入五里霧中,一直下不知怎麼又下到河道,楓林吊橋呢?怎麼找不到?還好憑著經驗與方向感和殘存的記憶,拐哥帶出一條水路來,順著破碎河道上切電廠,再沿著河堤公路至控水站,一些設施被沖刷變成鴻溝,甚麼人定勝天?老天爺己發怒吼向人討回公道,一切返諸大地歸於原始,千萬年的河川山嶽,豈是我們短短數十人生所能征服控制。豔陽高掛水泥路蒸騰,來到土地廟前合掌膜拜,拐哥見祭拜獻果柑橘新鮮,心想與其望梅止渴,倒不如借果獻人,但心中又有罪惡感,公平方式以物易物,糖果換水果,朋比就地分食,「果」然鮮甜好滋味。
上坡景觀路中途遇叉口階梯5分鐘上切遊客中心,達員工宿舍機車寄放處,終於完全解脫,將六日行程畫上休止符,買來幾瓶啤酒牛飲下肚,真爽!載著宗智先到收費站前來取車及探路,收費員也慨允開放人車進入載客,免去一段步程,有夠爽!回到宿舍前庭整理背包之際,員工得知我們是登山客,懇切的指示我們有員工浴室可利用,大旱望雲霓,蓬頭垢面遇到水龍廟的大水沖,洗盡疲累身軀的每一寸肌膚,換上乾淨衣裳,此時的心神才是爽上加爽!
汽車幫忙搭載背包,我與速卿輕騎,如此讓我減輕許多負擔,到霧社男性繼續接駁上路女性逗留街頭,先安置六人背包在山之鄉砂鍋魚頭餐廳,後直達屯原登山口取車,來回約90分鐘。回霧社熱鍋己上桌,大家如餓殍享受山珍海味,忍了六日如瘦身般精算糧食,現可大快朵頤,即使是白飯一口也是人間美味,糖鹽醋醬色香味俱全,一桌下來委實讓秀媚破費不少。天下無不散宴席,呷袂死,喔!不是!呷飽!ㄉ愛留住址!由當初的不期而遇,到擁抱入懷惺惺相惜,彼此都是感性的人,在此不求千里共嬋娟,只求山裡再見心相繫!閉幕拉起…人散去!再見!各位好友!
狐狸2010/4/15
http://www.wretch.cc/blog/huefox
http://140.137.32.10/607/wenyi254.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