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荖濃溪溯登達芬尖山

活動日期
2009/1/26 - 2009/1/31
所屬團體
四季溯溪
困難度
0

◎活動名稱:荖濃溪溯登達芬尖山

◎活動相簿:http://blog.yam.com/rock6879/article/19234531 =>凱銘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PETZL&book=90 =>正琳

◎領隊: 張達宏﹝領隊、紀錄、溯行圖﹞
楊正琳﹝嚮導、紀錄﹞
隊 員:劉信言﹝攻擊手一﹞
陳永勝﹝攻擊手二﹞
羅凱銘﹝攻擊手三﹞
古佳惠
劉清鈜
阮思穎

【六男二女 共八人】

◎時 間:98年1月26 ─ 31日(共六天)

◎預計行程:
第1天: C0 東埔溫泉-八通關草原-下切荖濃溪溪谷
海拔2645M合流口 ( C1)
第2天: C1 荖濃溪 2495M合流口 (C2)
第3天: C2 荖濃溪 2385M往達芬尖山主支流合流口 (C3)
第4天: C3 荖濃溪 2655M合流口 (C4)
第5天: C4 荖濃溪 2800M (C5)
第6天: C5 溯源登頂達芬尖山 - (南二段路徑)-杜鵑營地 (C6)
第7天(預備天):C6 巴奈伊克山屋 -八通關草原 - 關高 - 東埔溫泉

◎實際行程:
第1天: C0 東埔溫泉-八通關草原-觀高(C1)
第2天: C1 荖濃溪 2490M豪華獵寮 (C2)
第3天: C2 荖濃溪 2460M往達芬尖山支流,約14M瀑布前紮營 (C3)
第4天: C3 荖濃溪 2830M往達芬尖山支流分叉溪前紮營 (C4)
第5天: C4 溯源登頂達芬尖山 - (南二段路徑)-杜鵑營地 (C5)
第6天: C5 巴奈伊克山屋-八通關草原-觀高 - 東埔溫泉
◎實際行程紀錄

註:《》為特殊地形或重要地標、()指北針前方度數與GPS座標

98.1.26 晴
============
時間 海拔高度(角度,GPS) 行程內容
--------------------------------------------------
0840 《東埔登山口》出發。
前一夜,吃完年夜飯後就匆匆出發,好在過年期間開夜車的人不多
,到達南投時已經半夜了,在往沙里仙溪起溯點的養鱒場產道紮營
,隔天睡不到4小時,睡眼迷濛地從東埔登山口出發。
起步時體力還有70%的能量,走不到一小時愛玉亭就已忍不住讓我
們品嘗了一碗。十點半經過雲龍瀑布,這是一般觀光客會走到的地
方,瀑布兩層氣勢不凡。
1140 H1720
在《樂樂山屋》遇見布農族登山隊,看起來不像獵人,像是親朋好
友出友團,他們說是第一次前往八通關,過樂樂山屋後有新舊兩條
路,其實都是可以通的,但我們選擇累人的高繞路,之後就是乙女
瀑布,在此用餐,雖然有充沛的水源但還是懶的開伙,吃吃乾糧充飢。
1730 H2590
《觀高坪附近古道旁的松針地紮營(Camp 1)》快到對觀時遇到只走
兩天就撤退的山友,說前方某隊有一人被落石咂中,而且是從看似
安全的森林中掉落,為了安全起見才撤退,難怪早晨在東埔就聽見
直升機不斷徘徊的聲音,但也不影響我們前往荖濃溪的心情。
對觀之後,我跟凱銘的狀況開始不佳,主要是睡眠不足的關係,開
始先是凱銘走沒幾步就抽筋,接著爬山從沒抽筋經驗的我竟然也發
生了,與最前方健腳的阿勝、阿信應該也有落後個20分鐘吧,後來
阿勝回頭幫忙我們揹裝備。原本預計要在八通關駐在所遺址附近紮
營,但天漸黑了,想說早走跟晚走都一樣,還是在觀高坪附近的古
道松針地紮營,只不過水必須至觀高工作站往郡大林道走一段路才
能取回。

98.1.27 晴
--------------------------------------------------
0910 H2805
《八通關駐在所遺址》一小時趕上昨晚原本紮營的預定地,途中可
明顯仰望光禿禿的玉山北壁,只有陰暗處殘有小冰瀑,全球暖化的
關係原本該是一片雪白的玉山想不到比去年的雪況還差,我想今年
要爬冰的計畫泡湯了。八通關山屋已經倒塌了,可看見一堆垃圾跟
山屋鐵條,還有日據時代的駐在所駁坎跟門柱,時空的差別,有不
同時代的垃圾,卻看到的是現今缺乏公德心的登山客所留下的垃圾
!花了一天來到起溯點,大合照後,清鈜與大膽先藏了雨鞋與登山
鞋,暖陽下曬了一小時後換裝後沿著草原的荖濃溪支流開始下溯。
1000 《約6M瀑布》從原本視野開闊的大草原支流下溯,慢慢進入至幽靜
的小峽谷,太陽也慢慢地躲了起來,面對我們第一道難關是約6米瀑
,由瀑布左側傘帶垂降,溪水特別的冰冷,有小潭的地形我們像似
怕被針扎到一樣的避開下水,而陽光照射不到岸邊的水流處結了不
少冰瀑。
1025 《約6M二層瀑布》第二層一樣是拉傘帶而下,下攀並不難。之後是
不斷地陡落差,先是6M垂直瀑,左岸高繞時佳惠撿到了一支鹿角,
樹幹上也有鹿角磨蹭的痕跡。
1050 H2680 (248664,2598074)
《匯流口前12米瀑布》由左岸下溪後再繼續沿著6米瀑右側岩壁下
攀繞過,接著遇上此支流最大的落差,由瀑布的右側垂降約12米。
1147 H2645
《荖濃溪主流》垂降後,映入眼簾的是對岸大崩壁,至少也有兩
百多米,主流上倒木橫亙景觀看了令人怵目,接上主流,豔陽也
迎接著我們邁向荖濃溪。
1230 H2600
午餐一小時候出發。主流並不難走,上游好幾段都好像是颱風侵襲
過的土石流,沿途岸邊的陰暗處也有不少的冰瀑,繼續下溯景觀較
不會因上游崩壁而變的雜亂。
1330 《W2-3m X L12m長潭》午餐沒多久即進入峽谷,身體還是熱的就要
面對急凍的考驗,一樣是一堆倒木卡在峽谷深潭上方,下溯的第一
段深及大腿第二層凱銘跟阿達一躍而下深及胸,不想當落湯雞的我
們設法由左岸斜壁上攀,上攀並不容易但還是躲不了下水的命運!
1400 《羊角倒木4米瀑》乍看下很像一支羊角倒插在瀑布前,瀑布下攀
不難都有岩階可下。瀑布深潭左岸有成堆看似水晶的冰瀑閃閃發亮。
1415 《約3米倒木瀑布》主流上游皆有不少的倒木橫亙在瀑布上方,也
因此降低了不少難度,一樣是一根巨大的倒木像是架橋似地橫跨在
瀑頂與瀑底,倒木上結了一層冰,若是沒有這一層冰倒是可為我們
提供良好的橋樑。
1425 H2565 (249869,2597352)
《左岸(右股)往中央金礦支流(右股52度支流)》
支流的1.5米瀑前是深潭,再往上即是壯觀的20米瀑布。
1450 H2560 (249949,2597269)
《約6米瀑布,迴頭灣頂》迴頭彎頂對岸的溪溝有不少殘冰,瀑布
頂端也積了不少大倒木,利用倒木當做垂降支點,下攀難度也不高
,手腳點都很大。
1550 H2500
《往玉山東峰分叉溪(左股248度)》
右岸分叉溪即往玉山東峰,對岸依然是倒木崩壁,阿達說若
辦個玉山溯溪會師的話荖濃溪就由此起溯到玉山東峰。
1600 H2490 (249122,256665)
《左岸豪華大獵寮紮營》堪稱是六星級的豪華獵寮營地,不禁懷疑
他的功能不只是獵寮。石桌都已堆好,有廢棄的瓦斯罐跟營柱不太
像是獵人所用的,還有廢棄水管,甚至連茅坑都挖好了,鏟子也擺
在一旁,獵寮是由兩大塊帆布架設在左岸寬廣的松針鋪地,有蠟蠋
、刺山豬的矛還有四、五個可以煮十幾人份以上大鍋飯的的鍋子,
若不在此紮營實在對不起自己,還好此處也超過了我們原本預定紮
營的點,也是我們此行最舒服的營地。

98.1.28 晴午後多雲
--------------------------------------------------
0912 (250度)左股支流。
前一晚的六星級營地太舒服了,使我們也不知不覺地混到
九點才出發,出發沒多久即是右岸左股的崩壁支流,過烏龜丘後對岸
是80米以上崩塌地。
0930 (249436,2596024)
《峽谷W3-4m X L20m》開始進入峽谷,可下水處我們皆沿著的左岸攀
過,不時有倒木卡在峽谷之間成為我們通過的橋樑,阿勝作勢抬倒木
的動作乍看之下以為他是力大無窮的力士。
1020 H2460
《3M滑瀑、W5 X 3L深潭》其實咬緊牙根往深潭一躍而下拉繩游過會
比斜攀還快,似乎大家不想被不到10度的冰水浸濕全身,凱銘一馬當
先斜攀左岸岩壁,先是滑瀑不用架繩通過,再來是先上攀一小段岩壁
,此後要架繩的是要過一段超滑的岩溝處,攻擊手只能躡手躡腳地由
岩溝前方約50公分平台蔔匐前進,稍一不小心墜落就是滑落至深潭,
凱銘花了蠻久時間通過,後面的隊員則不走這濕滑的平台,而是先下
岩溝再拉JUMA上攀至前方好走的岩石平台,花了將近一小時才全隊通
過。之後左岸崩壁的倒木所形成的約4米倒木瀑布,先利用一條傘帶下
背包再用另外一條傘帶作為垂降,倒木瀑左岸的岩壁即是台大山社上
溯荖濃溪所先鋒攻擊的路線。
1215 H2430 (250360,2596165)
《迴頭彎頭起點》過倒木瀑後依然在陰暗的峽谷內,有的寬度只有2
米左右,所幸水不深也不難通過,岸邊岩壁的手腳點很大,阿達直說
荖濃溪是很人性化的一條溪。出了峽谷即是迴頭彎頭的起點,腹地總
算比較大,陽光也迎接著我們,在此午餐一個小時後出發。
1320 H2410 (250639,2595765)
《迴頭灣第一分叉溪(右股25度)》支流小溯一段,來回觀賞氣勢磅礡
的15米瀑布。瀑上的右岸驚見十幾隻獼猴在松針林上活潑亂跳,一見
我們這群不速之客後紛紛鳥獸四散,這個瀑布就暱稱獼猴瀑布好了,
我們沿著斜瀑右側走下,大美女在過溪至瀑右時不慎跌倒浸濕全身,
哀嚎地慘叫著。
1345 H2390 (250525,2595273)
《往達芬尖山支流分叉溪(右股74度)》走了一天的山路,下溯一天的
主流總算接上起溯點,過獼猴瀑布後,溪谷右岸景觀皆是百米崩塌地
,休息了半小時,享受著午後的暖陽,只可惜進入達芬溪支流上溯就
開始進入冷冽的峽谷。
1417 H2460
《峽谷5米瀑(250687,2595377)與W2m X L5m(250849,2595384)長潭》
進入支流起溯即進入幽暗的峽谷,地形不斷地,先是垂直的5米瀑,從
左岸輕鬆繞過後接著就是大夥最不願碰到的峽谷深潭,由攻擊手先鋒泳
渡是不難,但我們選擇由右岸的岩階斜攀再拉繩下至長潭上方,省去了
下水泳渡。由阿達與阿信在岩階上的裂隙塞了一支friend與打了一兩根
岩釘作支點拉繩而下,由於重裝拉繩下攀會影響到重心,我們架了平時
很少使用的省力拖吊系統技術,以利背包先行運至對岸,而最後收繩的
阿勝則必須小心翼翼下攀拆系統,一不小心就是變成落湯雞,通過此地
形花了我們將近一個半小時,接著再由右岸岩壁斜攀上4米倒木瀑布,
溪谷暫時開闊,再由左岸斜壁繞過2米瀑。
1550 (250800,259430)
《約14米兩層瀑》瀑前有個倒木橫倒在溪流上方,我們戲稱是觀眾席,
觀賞攻擊手-阿勝的攀登英姿,由我確保,選擇瀑布左側手腳點岩階較
大的路線攀登,上到第一層瀑頂約10米左右再往上是斜壁直上平緩處,
阿勝在此花了不少時間架設系統,約一小時半後架好繩全員通過完。上
溯沒幾公尺,比14米更為壯觀的30米瀑映入眼簾,等待清鋐與大膽高繞
探路,也曾考慮在一小岩階準備紮營,由於天色漸黑,待清鋐他們回報
未高繞過,才決定退回原先14米瀑下方的觀眾席營地。
1745 H2460
《觀眾席營地》再度架繩垂降14米瀑時間也差不多七點多了,想想也只
有觀眾席倒木前的那一片沙灘地最適合紮營,總比冒著未知的危險摸黑
高繞20米瀑安全多了,明早就要沿著事先已架好的繩索攀登14米瀑。

98.1.29 晴
--------------------------------------------------
0910 H2475 (250965,2595411)
《30米瀑布頂》伴隨著瀑布聲響入眠也被瀑布的聲響喚醒,八點半左右
出發開始爬回昨天的瀑布,來來回回少說有3趟,開始沿著大瀑布右岸陡
上,繞過稜線後沿著松針地緩下到溪谷,約半小時後出發。
1025 H2520 (251330,2595334)
《約4米瀑》高繞後一路走來輕鬆自在,還在溪谷右岸發現山豬的骨骸,
獠牙、豬皮、頭骨完整呈現,我們不斷猜測其死因是摔死呢?還是老死
呢?或許是大自然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吧!過了幾處小長潭後四米瀑
算是比較大的地形,從左側岩階攀登不難通過。
1040 《1.5米瀑前深潭》長寬至少有十米左右的深潭,清晨的陽光透射在針葉
林中,映射在深潭裡更顯得碧綠清澈,要不是現在為寒冬,我想我應該會
不顧一切地下水玩個痛快吧!往左岸潭的右方繞過,也意外發現一坨山羊
大便與原住民獵人所遺留吊子鐵圈。
1050 H2535
《往荖濃溪營地分叉溪(左股150度,右股200度)》分叉溪往左股是到荖濃
溪營地並經過中央金礦山屋,我們開玩笑說或許可變為兩隊來會師囉!
1110 《連續滑石床與4米瀑》往右股續行後開始有點落差,並不時走在連續滑
石床,4米瀑從右側攀登也不難通過。越是上游的荖濃溪,在陽光的照射
下讓原本清澈的溪水顯得波光粼粼,岸邊高海拔的針葉林相,有種置身
在世外桃源的童話世界裡一樣,非常感動。
1140 H2575 (251361,2594761)
《往北面山支流分叉溪(左股122度)》支流有四段連續落差的瀑布,分叉
溪主流卻有難得的好營地,並可享受日光浴,我們當然不能放過冬陽的
享受,在此用餐,偷懶了一小時後出發。
1310 H2655 (251091,2594101)
《往黑水塘支流分叉溪(左股115度)》午餐出發後沒多久先經過3米倒木
瀑布,左右岸皆可繞過,之後分叉溪左股支流一開始就2米斜瀑加3~4米
瀑的落差,不過我們往主流續行,卻又發現迷你型的山豬骨骸。
1325 H2660 (251081,2593900)
《左岸支流分叉溪(右股222度)》往左股續行10分鐘後又是分叉溪,左股
支流(155度)是一小瀑落差,右股是不斷陡上的急落差,全長至少有40米
以上的斜瀑陡上,我們兵分兩路,我、阿信、清鋐跟凱銘選擇斜瀑SOLO
直攀,難度不高,也有好幾段岩階可站立,像是在爬樓梯似的,但也不
敢輕忽,其他人就由右岸輕鬆高繞而上。
1415 H2760 (251076,2593403)
《滑瀑急落差》從斜瀑直攀後,沒想到雙方人馬的速度不相上下,同時
間都在滑瀑的起攀處會面,溪谷水量也明顯少了很多,落差也不斷地再
攀升,距離溯源的腳步也越來越接近了!
1443 H2800 (251042,2593250)
分叉溪往左。林相已開始顯得雜亂繁密,幾條不明顯溪溝在1/25000的
地圖裡似乎不是很明顯,落差大因而攀升的很快,也超過預定的紮營點
,有一段幾近垂直的鬆土落差必須架傘帶,溪水也變成浮流了,也該是
覓尋營地的時候了。
1530 H2830 (251140,2593191)
《分叉溪前最後水源紮營》營地已不如前幾天的完美,但能在最源頭找
到幾處平坦草地已算是不錯的營地了,我們分散四處睡,清鋐、大膽這
一對情侶睡右岸草坡與2米瀑旁,阿達睡左岸的小平台,我則睡溪谷裡可
容納一人的伏流地,水源分別在2米短瀑下的小水潭以及我睡的上方1公
尺處,其他人則睡在我下方可容納五人的溪谷平坦地,這一夜風的不平
靜,不斷地從外帳細縫灌入,也較幾天前為寒冷。

98.1.30 晴時多雲
--------------------------------------------------
0920 H3025 (251265,2592839)
《主稜南二段傳統步道》八點半出發半小時後在最後的大倒木分叉往左
溪溝而上,看著上方透空處,稜線傳統步道就在不遠處了,再不斷地陡
升約莫10分鐘左右後,路條及大路就在眼前,剛好上切點翻過稜線就是
峭壁了,踩在松針鋪地上可要特別小心,將重裝放置步道下方的箭竹叢
處,準備輕裝來回達芬尖山。
0957 H3100 (250739,2592570)
《尖山山屋遺址》走在如高速公路般的傳統步道,也沒有重裝的背負,
輕鬆自在,看到片片廢棄鐵皮散落在乾枯的凹谷地,旁邊就是往塔芬山
、大水窟山、達芬尖山的三叉路口,最近的就是0.2K的達芬尖山。
1010 H3135 (250512,2592428)
《達芬尖山》不到15分鐘就登頂了,但似乎老天並沒很大方地給我們藍
天,登頂日這天反而比前幾天在溪谷裡的氣候還差,雲層底靄,也無法
一窺玉山主東峰的容貌,倒是往花蓮拉庫音溪方向的展望較好,雖然如
此,整個南二段展望,拉庫音溪流域的山群歷歷在目,成功首溯登頂也
滿足了,等待隊員陸陸續續登頂大合照後,回程抵重裝置放處也過了一
小時了。
1230 《黑水塘叉路口前午餐》通過幾個累人小山頭後,在已無水源的最低鞍
黑水塘午餐,80分鐘後出發。
1315 H3090 (252614,2593649)
《往荖濃溪與大水窟山叉路口》以前南二段是下荖濃溪營地再上升300公
尺左右接八通關古道,現在大多由往大水窟山的稜線路接到八通關古道
,路途是比較遠但也不需急陡下及陡上。
1425 H2800 (252607,2594790)
《荖濃溪支流》陡下荖濃溪這段路對穿溯溪鞋的我們是一大考驗,路面
皆是松針鋪地,幾乎每個人都有撲壘般滑倒的經驗,哀號聲四起,看來
面對溯溪鞋的天敵,要準備2 - 4爪的簡易型冰爪才能安然通過。
1437 H2785 (252660,2595026)
《荖濃溪營地》營地有完美的草坡地,但前人留下的垃圾令人礙眼。午
後的陽光灑在冰冷的荖濃溪,溪水波光粼粼,享受冬日的日光浴,已感
受不出溪谷裡的寒冷,考量到此地紮營隔日踢出東埔需要極大的體力,
少說10小時,時間還早,寧可先辛苦這半個小時300公尺的陡上,40分
後出發。
1625 H3020 (252308,2596052)
《接日八通關古道》右往南營地。由荖濃溪陡上所經過皆是松楓林,夕
陽斜射在林中的每個狹縫中,走在柔軟的松針陡坡喘呼呼地爬升,微風
吹拂著,暖陽照射著身體每吋肌膚,似乎將疲累給蒸發掉了,調節呼吸
緩慢著上攀,不知不覺就接上八通關古道,往左前往杜鵑營地。
1700 H3130 (252430,2596912)
《杜鵑營地前的瀑布》營地的水源要由此背取,眼前是好大一片的冰瀑
,至少有4-5公尺高,若是有冰斧冰爪,真的很想冰攀試身手,由於位
在古道的山凹溪谷處,太陽不易照射,寒冬時易結成冰,或許可以考慮
下次帶冰攀裝備來攀爬,
1730 H3120 (251969,2597048)
《杜鵑營地》此營地是以前日警的躑躅山駐在所遺址,駁坎清晰可見,
清酒瓶散落在營地周邊,我們也發現野生動物遺骸,這是此行程最高的
紮營點,因此夜晚寒風刺骨特別寒冷,外帳的防風搭設必須要加強,
睡在阿達精巧搭設的外帳裡,今晚格外地溫暖,六點多有幾名登山客等
待落後的隊員,我們也讓兩位山友入內休息等待,讓最後一夜增添溫馨
的插曲。

98.1.31 晴午後多雲
--------------------------------------------------
0850 H3035 (251093,2597501)
《中央金礦叉路》清晨的日出照射在玉山群峰裡顯得一片金黃,
昨日被雲霧壟罩的玉山東峰,回程走在古道上卻窺得一面,一路展望不
錯,古道過鞍部後轉往叉路下坡可仰望秀姑巒山,往中央金礦的叉路一
邊是脫離古道下切荖濃溪谷,另一條則是沿著舊有古道腰繞至中央金礦
山屋。
0920 H2700 (251279,2598074)
《荖濃溪底》一路上仍是跌跌撞撞,遇上溯溪鞋的天敵也沒輒了,下到
溪谷裡,沒有艷陽的照射頓時變得寒冷,休息了差不多30分左右後就開
始陡上。
1015 H2850 (250898,2598542)
《巴奈伊克山屋》陡上約一百多米,經崩塌地後接上八通關古道三叉路
口,往八通關還有5.2K,10分後抵山屋,巴奈伊克山屋是早期的山屋,
內部堪用但蠻破舊的,使用人數並不多,山屋外簽滿了許多山友的大名
,似乎怕別人不認識他們,其中刻著伍玉龍的字跡最為珍貴,想必大家
對他並不陌生,沒錯!他就是最近攀登七頂峰計畫的登山隊隊長,東埔
布農族長大的登山家,我想當初伍玉龍所簽的名在當時的知名度還沒那
麼高吧?
1150 《八通關駐在所遺址叉路》在艷陽的曝曬下踢了將近二小時的山路抵達
八通關草原叉路口,阿勝幫清鋐與大膽領回藏起來的登山鞋與雨鞋,炙
熱的陽光下實在令人難受,在陰涼處休息了一陣子後,缺水的情況下決
定繼續往下踢,到古道水源處午餐,沒想到這一踢就要兩小時了。
0150 《古道水源處》我跟阿勝、阿信一路狂飆,只想趕快到水源處休息,過
了對關沒多久就是小瀑支流水源,腹地不大,短暫休息個半小時後出發。
1610 《雲龍瀑布》看到觀光客就知道我們離文明不遠了,觀光客以好奇的眼
光打量著我們全身上下的行頭,看到我們這群野人似乎也不太敢過問什
麼,倒是遇到一群下山的登山客裡有阿勝的朋友,感覺親切了許多,當
然也忘不了上山時所經過的愛玉亭,一碗三十塊美味清涼依舊!
1740 《東埔登山口》快到水泥地,想到溫泉、大餐,原本疲累的腳步也不自
覺地輕快了起來,比較傷腦筋的是阿達的車在第一天登山口迴轉停車時
發生故障,經阿達與水里修車行的老闆通話後,確定是某個皮帶元件斷
掉了,但不至影響行走,先至東埔溫泉洗去六天來的疲憊與髒亂再說吧
!在水里用餐之餘,應是打烊的修車廠,好心的老闆等待我們修車,只
為了讓我們能順利回到台北,鄉下的人情味讓我感受到台灣的可愛。
搖搖晃晃地回台北,我又再度昏睡想再進入那有如童話世界仙境般荖濃溪!


紀錄:楊正琳

所有回覆

  • 1.照片很精采,這種路線只能流口水. 2.溯源登頂達芬尖山-(北二段路徑???)-杜鵑營地. 3.隊員手拿"頭骨"的照片,是水鹿嗎?如果不是,真的很嚇人. "牠"生前ㄧ定很大隻! 4.照片中的架繩部份,都是自行架設的嗎? 是否每位隊員都須具備"技術攀岩"的能力與裝備?
  • 溯源是到北二段的傳統山徑再登頂達芬尖山, 那顆頭骨確定是山豬的,因為有獠牙 另外溯溪本身是技術性的登山活動,繩索 都是全程背負,也要有攀岩能力,所以在隊員 挑選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畢竟有一定的危險性 我們會內有蠻多人都有在攀岩,技術上都有在學習 切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摟~
  • 1.達芬尖是在南二段,跟北二段路徑似乎距離挺遠的???? 2.原來是山豬,看到牠嘴既大又滿嘴牙,威脅性不下黑熊。 3.平常只有登高山的經驗,談不上"技術"、"攀岩"。 危險部分國家公園、林務局都弄得好好的. 基本裝備需要多少價格可成?岩楔不算便宜,而且要好幾組。 從無經驗到被認可,一般學員須多少時間? 請指教!
  • 不好意思..是南二段.在寫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也謝謝您的提醒~ 一般攀岩的個人基本裝備是岩鞋、岩盔、吊帶,主繩的話算公 用裝備,基本的個人裝備這三樣加起差不多八千多起跳,再加上 鉤環,不過鉤環選擇很多。從無經驗學習其實這不一定耶~ 有些人攀爬資質天生比較好,基本的確保、攀爬知識學起來後 要常常到岩場練習,若一個裡禮拜去個人工岩場或是天然岩場 2-3次就會很強了,若一年去個幾次那種對岩壁的觸感絕對很生疏, 基本上溯溪會用到攀岩技巧是因為溪谷會有岩壁、大石頭和急流 必須使用到繩索及攀岩技能去克服他,當然就必須靠隊員裡的 攻擊手去當第一位架繩的先鋒,只是溯溪是穿溯溪鞋,攀岩是穿 岩鞋,其他工具跟攀岩工具幾乎都一樣,另外你說的岩契有分 固定跟活動,因型式跟size價格不一,算是中級岩訓的課程之ㄧ 若您有興趣的話我知道北部有幾個專門在敎攀岩的單位。 有什問題可以e-mail給我摟~ [email protected]
  • 以下是自己認為有出入的地方,勿見怪 01.26 0840 《東埔登山口》出發。 前一夜,吃完年夜飯後就匆匆出發,好在過年期間開夜車的人不多 ,到達南投時已經半夜了,在往沙里仙溪起溯點的養鱒場產道紮營 ,隔天睡不到4小時,睡眼迷濛地從東埔登山口出發。 ---------------------------------- 我們當天凌晨三點才到達過夜地點,約三點半才開始睡,六點起床,才睡了二個半鐘頭。每次睡眠不足就開始登山的狀況都很差。 01.27 1330 《W2-3m X L12m長潭》午餐沒多久即進入峽谷,身體還是熱的就要 面對急凍的考驗,一樣是一堆倒木卡在峽谷深潭上方,下溯的第一 段深及大腿第二層凱銘跟阿達一躍而下深及胸,不想當落湯雞的我 們設法由左岸斜壁上攀,上攀並不容易但還是躲不了下水的命運! ---------------------------------- 自己和阿達都是採取立泳,所以水深看起來才到胸部,其實是超過一個人高的。 98.1.28 1020 H2460 《3M滑瀑、W5 X 3L深潭》其實咬緊牙根往深潭一躍而下拉繩游過會 比斜攀還快,似乎大家不想被不到10度的冰水浸濕全身,凱銘一馬當 先斜攀左岸岩壁,先是滑瀑不用架繩通過,再來是先上攀一小段岩壁 ,此後要架繩的是要過一段超滑的岩溝處,攻擊手只能躡手躡腳地由 岩溝前方約50公分平台蔔匐前進,稍一不小心墜落就是滑落至深潭, 凱銘花了蠻久時間通過,後面的隊員則不走這濕滑的平台,而是先下 岩溝再拉JUMA上攀至前方好走的岩石平台,花了將近一小時才全隊通 過。之後左岸崩壁的倒木所形成的約4米倒木瀑布,先利用一條傘帶下 背包再用另外一條傘帶作為垂降,倒木瀑左岸的岩壁即是台大山社上 溯荖濃溪所先鋒攻擊的路線。 ---------------------------------- 可能你當時被阿信和阿勝擋到了,沒看清楚當時的情形,以下是自己的記錄: 短瀑可以直接下攀,深潭也可以很容易的通過,但沒人想下水。自己誤以為左岸可以直接上攀繞過深潭,但上方的岩石比在下面看時突出許多,上去之後發現在沒有確保時不容易通過,此時已站在較為上方的岩階上,下攀的難度不低,進退兩難,因此先將登山杖和背包往下丟,以求平穩。但一開始沒意識到需要人工攀登,因此身上除了岩鎚之外僅有四個friend,呎吋不合,沒辦法做自我確保。同伴在一旁觀看,比我還緊張,但自從上次南澳南溪的經驗讓我知道在沒有確保的情形下不能輕舉妄動,因此和同伴要了岩釘打了一個確保點借力繞過突出的岩面再上攀。過程中舉輕若重,讓同伴好一陣子緊張,自己一開始應該正視這個地型的。 98.1.30 1425 H2800 (252607,2594790) 《荖濃溪支流》陡下荖濃溪這段路對穿溯溪鞋的我們是一大考驗,路面 皆是松針鋪地,幾乎每個人都有撲壘般滑倒的經驗,哀號聲四起,看來 面對溯溪鞋的天敵,要準備2 - 4爪的簡易型冰爪才能安然通過。 ---------------------------------- 之前曾試穿過四爪的簡易型冰爪,其實並不適合溯溪鞋使用(爪子太長,重心太高)。經由「五重溪溯登逐鹿」和「寶來溪溯登小關山」這二次下切林道的使用經驗,短釘的釘鞋底是目前用過最適合搭配溯溪鞋的裝備。 http://shop.syuzanso.com/shopdetail/004000000004/order/
  • 凱銘~我怎會見怪,也謝謝您幫我的紀錄提出修正,我有空時會在修改 還有溯溪圖部分最麻煩我在想辦法做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