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群峰--初登山的體驗
歸來幾天了,怎麼覺得自己的激動之情還是跟著高山上的群峰一樣,有著激昂的起伏呢?只能說,相見恨晚的感覺太強烈了……,也或者---因為種種的新奇之感。
吃飯飲水尋常事
出發前就準備了所有愛吃的高熱量零食,經過一陣上上下下的攀爬,肚子馬上咕嚕咕嚕,糖果餅乾全在易於拿取之處,已經很久沒把零嘴吃得那麼天經地義,難怪羨煞金翼白眉,冷不防就直撲我手上的食物,害我嚇得哇哇大叫。但最好吃的食物是陳松義大哥變出來的,日本高級科技的米飯包、香菇高麗菜奶油湯、布丁甜點,以及當我們爬上那折磨死人的西峰時,大哥煮來犒賞我們的---黑糖檸檬西米露,現在想來,還依稀感覺到微冷的風中所蒸騰著食物的熱氣和香味,有翠綠山脈的全景圍繞,加上饑渴難耐,山上的食物真是無不美味阿!
水呢?山上乾淨的沼池就是生命之泉,我們跟著陳大哥來到水源地,只見他幾個蹤躍就背回了明日所需的水,在爬山途中每喝一口(雖然裡面的懸浮物不少),就感謝起天的恩賜及陳大哥那雙浸濕的腳,突然發現,「感恩」變成山上日子常揣在心頭的情懷。
天涼雨急好添衣
山上遽變的氣候和巨大的溫差往往讓人措手不及,走著走著天色就轉暗了,細雨一飄,我們就忙不迭地穿上雨衣,背包上套,淒風苦雨地繼續前進,幸好這次不過一小段微雨,真難想像在傾盆大雨中如何攀爬土石鬆軟的山徑。夜晚的溫度像是溜滑梯般地陡降,明明睡覺前我還感到有點悶熱,凌晨起就開始瑟縮蜷曲成一團,要不是陳大哥的時鐘一直在催著起床,又想到熱騰騰的麥片早餐,只好把牙一咬,從睡袋裡鑽出來,奔向早餐去也。
隨處安眠天地寬
第一夜住在十四號公路旁廢棄派出所的屋簷下,抬頭滿天星斗,被我們戲稱「滿天星旅館」,但這「最高星級」的住所可一點都不舒適,在露天的狀態下,冷空氣撲面讓我呼吸困難,隔壁公路載送高冷蔬菜的大卡車來來往往,巨大的行駛聲和強列車燈光,轟隆轟隆地響了一整晚,半夢半醒,四點一到就要起床登主峰,幾乎整晚不成眠的我們,用意志力才起來,所幸看到曙光照射山頭的莊嚴景像,我就清醒了。爬完主峰、東峰、石門山後,下午重裝上反射板附近紮營,嗯,看到四面環山的小谷地中兩頂像小豬匍匐的帳篷,還是覺得有「屋頂」比較好,經過一夜的疲勞,鑽進營帳就立刻躺平,據其他人的說法,我方帳篷很快傳來打呼聲,哈哈,真不想承認是自己。
翻山越嶺艱苦行
合歡的主峰、東峰和北峰當然是沒啥好說的,但那西峰,光是遙指,就讓人倒抽一口冷氣。最好最好啥都別想,埋頭苦走就是了。偶爾當然是想起我為什麼不在家裡的沙發當一顆馬鈴薯,要跑來這裡把自己弄得像苦行僧,拄著登山杖,上坡時,劇烈的心跳聲幾乎要把耳膜給撐破,覺得自己張口呼吸的急迫程度比躺在市場的魚還劇烈,下坡時則常常腳部踉蹌,太陡的地方只好用「屁股式」一路下滑,隊友也說這招最好。來回於西峰,兩腿幾乎已經跟意識分離了,但有時停下腳步,看群山萬壑吐納雲氣,自己也呼出胸中的一口大氣,馬上覺得又振作起來,我相信,這絕對是大多數人愛上爬山的原因,「滿眼雲山畫圖開」,疲勞隨即被美景取代,好幾次趁著等同伴時,我坐臥山巔偷眠,或者輕吟小曲,天人合一,正在此時。
眾人合歡在稜脈
借用鄭愁予的雙關詩來表達初次登山的心情,夏天沒有「雪花」,於是用「人的相聚」來表達同樣的歡喜。陳松義大哥是個相當體貼的領隊,我們的公糧、帳篷全讓他給負上山了,我還在氣喘吁吁,他已經像一頭犛牛往前迅速攀登,我除了目瞪口呆,更認命地加緊步伐,有時聽他談人生的起落,也一派輕描淡寫,也是在這高山上吧,那腳下人間的俗事紛擾,早被清新的裊裊雲霧給驅離了吧!況且還有孫大姐的爽朗笑聲迴盪山谷。我們小飲了啤酒代表完成初次爬山的悸動,舉起登山杖所留下的影像多麼豪氣干雲,相約後會,登山既痛苦又快樂,這種滋味將醞釀成下次重回山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