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8/7/10
《五指山第二稜縱走》 (登山補給站) 2018/7/7
五指山第二稜的今年度目標是從仙洞湖山,循稜經由赤皮湖山,到七分寮山。
經過自己和隊友的 5 次探勘以及聯合探勘隊兩次的協助之下,Herbert Huang 和我兩人今天終於可以縱走全稜。
雖然我們經過這幾次的探勘,打通第二稜的稜線路徑,但是在秉持『每次走、每次清路』的精神,好讓辛苦重開的老路可以永保通暢,我們仍舊一路走、一路清理路徑、增補路條、架設確保繩。
含午餐和休息時間,從友蚋的一坑公車站牌到萬里崁腳的裕大橋,我們全程大約花了8.5個小時的時間。 在我們再次清理路徑之後,大家應該可以在 6.5 小時之內走完全程,甚至健腳者應該可以在 5.5 小時之內走完全程。
我想藉此機會感謝一位同伴,Herbert Huang。 他無畏天氣之豔炙悶熱、他不辭探勘開路之辛勞,全身汗流浹背地多次參加行程,幫忙拔刀砍路。他告訴我他的參與心得:就是因為有許多默默付出的人們,我們才有這麼多美麗的山林可以親近。我想要說,Herbert就是這些人之一。 也許他的探勘經驗還不多,但是他奉獻付出的心志和行動卻是不比任何人少。 謝謝Herbert。
另外,我們也非常感謝聯合探勘對每周不斷的出隊、維護山徑,讓大家可以有好走的山徑、欣賞美麗的山景。
【行程路線】: 友蚋一坑公車站牌→月眉洞登山口→仙洞湖山→仙洞湖山北稜→華新二路越嶺鞍部→赤皮湖山→大華三路大U-turn登山口→七分寮山與開眼尖山之間的越嶺鞍部→七分寮山→保線路→萬里崁腳的裕大橋
【行程概略】:
07:10 在七堵郵局對面搭乘702公車。
07:35 在友蚋坑的一坑公車站下車。整理裝備,GPS歸零,準備出發。
07:45 揹負十多公斤的裝備,從公車站出發。通過興化橋,沿著產道上行。清晨的產道涼風徐徐。
08:03 抵達月眉洞登山口。我們繼續往前二、三十公尺的橋頭,探視可以往華新農場後山的登山口。
08:10 從月眉洞登山口出發。山徑剛開始是一條小水泥路,之後轉為一條有一點陡峭的泥土山路。大約經過10分鐘的路程就可以抵達月眉洞。
08:21 抵達仙洞湖山南稜登山口。我們在這裡休息、喝水大約10分鐘。
08:47 抵達仙洞湖山山頂。我們在山頂享受Herbert辛苦背上山的鳳梨。 哈哈哈,Herbert背得很辛苦,我卻是吃得很甜美。
09:05 從山頂沿著東稜出發。東稜的植被是由芒草、芒萁和林投樹共同構成,還好只有大約百來公尺之遠而已。山徑在東稜的一個小鞍部轉往西北方向陡下。這是一個斷崖的地形,但是因為山路旁邊有茂密林投樹的關係,所以沒有暴露感。經過兩段拉繩處,我們就可以腰繞下切到平緩的山徑。這個山徑寬大好走,可以繼續腰繞回到仙洞湖山北稜。我們因為一邊走、一邊清理路徑,所以走得比較慢一點。
09:20 抵達北稜第一座有茂密林投樹的小山頭。
09:29 抵達三叉路口。 右手邊的叉路可以下到瑪陵坑的長潭(炭坑窯公車站)。 這條新的叉路是聯合探勘隊前幾天才為大家開闢而成。 這一條叉路相當寬大好走,非常值得大家往後也常是從這條叉路攀爬仙洞湖山。 我們繼續往北推進。
09:44 抵達越嶺山徑的鞍部叉路口。右手邊的叉路可以下切到瑪陵坑的仙洞湖,左手邊的叉路可以下切到友蚋坑的鹿寮。這兩條叉路已經很多年沒有人走了,改天有空再來探路。非常感謝聯合探勘隊的山友們,他們兩次費力地開闢從仙洞湖山到這裡的山徑。這條山徑經過他們的大力清理之後,變成一條很好走的康莊大道。
10:05 繼續沿著北稜往華新二路出發。在前方的第一個鞍部過後,稜線崩塌而變為一個瘦稜。通行此條瘦稜略有風險,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架設確保繩。之後,我們繼續邊走邊清理山徑。
11:16 抵達華新二路越嶺鞍部。這裡相當涼爽,所以我們在此鞍部午餐。午餐之後,我們躺臥在馬路邊享受清涼的山風。
12:00 我們整裝往赤皮湖山出發。大約10分鐘後,抵達赤皮湖山南邊的登山口。 登山口是一條寬大的泥土產道。 我們剛開始沿著此條產道上行,而後在此產道的大U-turn處切入竹林。 然後我們順著竹林的明顯小徑上行。 上稜的小徑就在正前方的一個小山谷。 我們有砍開山徑入口,綁路條。這條山徑會上切接上赤皮湖山的東稜。之後,循稜接上赤皮湖山的西南稜。這個叉路口距離基點大約只有5公尺而已。 請大家小心,西南稜的路徑十分寬敞,而且也有舊路條。 我上次獨自探勘赤皮湖山時,還曾經被西南稜的明顯路徑和舊路條誤導非常久的時間。 (哈哈哈,我不喜歡看著我背包的GPS爬山啦! ^_^ ^_^ ^_^ )
12:53 抵達赤皮湖山基點。繼續往前清理路徑。
13:37 抵達赤皮湖山在華新二路的北邊登山口。我們在馬路邊喝水休息。
13:55 我們往大華三路的方向出發。
14:15 抵達大華三路的大U-turn。 這裡有一根電線桿,它的編號是『尚仁幹273號』。 我們從這裡抄捷徑的接上泥土產道。我們而後就順著泥土產道上行。我們仍舊隨行隨砍路。泥土產道的盡頭接上一條古道。我們繼續沿著古道行走不久之後,我們修改我上次獨自探勘這條山路所開闢的一條新路。我們繼續清理路徑、清除倒竹、添補路條。
14:56 抵達越嶺鞍部的十字路口。此十字路口,右往開眼尖山、左往七分寮山、前往萬里崁腳。我們在此處喝水休息。
15:10 我們取左,往七分寮山出發。在基隆朝陽休閒健行協會以及眾多山友們的維護之下,五指山山脈主稜的山徑已經變成康莊大道,所以我們就沒有繼續清理山徑,就只是單純的爬山走路而已。
15:30 抵達七分寮山基點。我們在高壓電塔旁邊的十字路口喝口水之後,就沿著右手邊的保線路下切萬里崁腳。上次走這一條保線路已經是15年前的事情了。 當年我為了將台北新故鄉和基隆老故鄉連接在一起,所以從我家裡的後山(剪刀石山)分成兩趟路程,獨自一路探勘到基隆的界寮。 我的第一趟行程就是從七分寮山下切萬里崁腳。
16:33 經過一個小時的奔波以及稍微清理路徑、剷除路障、添補路條之後,我們終於抵達崁腳的裕大橋。
【參考資料】:
Wednesdaymonkey, 《五指山第二稜縱走》,2018/7/7,
https://wednesdaymonkey-o.blogspot.com/2018/07/201877.html
Wednesdaymonkey, 《五指山第二稜縱走》 2018/07/07 (Facebook 版)
https://www.facebook.com/wednesdaymonkey.lin/posts/258826828786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