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花蓮富里】1010331-海岸三雄(海岸山脈最高峰)~麻荖漏山(新港山)

活動日期
2012/3/31 - 2012/3/3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3
類型
» »

景點介紹:
麻荖漏山又稱為新港山,為海岸山脈最高峰,同樣也是海岸山脈中段的最高峰,亦是台灣五頂峰之一(五大山脈:玉山、雪山、中央、阿里山、海岸),且是海岸三雄的老大(老二八里灣山、老三都蘭山),標高1682公尺,立一等三角點,但基石被斷頭只剩下「點」殘字。麻荖漏為阿美族語,其意為乾枯的草木,但整座山都蠻潮濕的,草木茂盛,不知為何取此名?麻荖漏為成功鎮的舊名,而新港也意指為成功鎮的「成功新港漁港」,因為日殖時代在此建新漁港,故將麻荖漏改名新港。之後台灣光復,因為台灣省新港地名太多重複,所以藉由而成廣澳,將新港改為「成功」順便紀念鄭成功,故成功之名由成廣澳而來。
新港山東側為垂直險峭的斷崖地形,雖為成功鎮最高峰,但無法由成功鎮登麻荖漏山,成功鎮有名的彩虹瀑布(新港瀑布)也就發源於麻荖漏山。登山路徑一般利用西側緩稜前往,由富里鄉石厝溝的鱉溪蝙蝠洞起登上麻荖漏山。麻荖漏山北接白守蓮山,南續新港(麒麟山),東側陡峭,西側緩和。於1128寬稜附近的牛樟樹群,多遭山老鼠盜伐,為有名的「牛樟悲歌」。1136鞍部的兩條麥飯石溪,溪谷優美的碧綠,擁有雨林般的詩意,圓潤的麥飯石點點分落於溪床中,好一幅無人煙沓靜的原始森林。
吉哈拉愛生態步道,是沿鱉溪修建而成,清澈見底的溪水乃是發源新港山與白守蓮山之間的西側緩稜。步道由當地人的巡水路修建而成,平緩易行,適合一般大眾。

登山注意事項:
一、建議結伴而行,獨行必需更加小心,但沒問題。
二、登山口若找不到,建議由蝙蝠洞起登比較乾脆。
三、山徑濕滑潮濕,小心行走。路條量比較少,建議帶GPS及航跡登山。
四、牛樟樹群一帶為寬稜,路條稀少(有人拔掉)步行小心定位,若有無見到路條,需小心尋回原路,勿亂走會迷路。
五、雙溪匯流口攻頂點上登後,附近亦是寬稜,路條量較多,但也需小心而行。
六、中華電信全程可通,約2-3格訊號。

我的肉腳登山記錄(文字版):
車程:
00:16  台9線南下313.4K【左轉】接中興路、中山路。  座標:23 11 05.5 E121 15 15.1  標高:240 公尺
00:18  中山路【左轉】台23線0K。  座標:23 10 17.2 E121 14 50.2  標高:254 公尺
00:29  台23線東行過石門橋7.4K【左轉】往石厝溝。  座標:23 08 33.4 E121 16 39.7  標高:334 公尺
步程:
05:38  約行190公尺,有大空地可停車(中巴可至)。  座標:23 08 36.0 E121 16 45.7  標高:336 公尺
05:43  吉哈拉愛橋頭前(不過橋)取右走「吉哈拉愛生態步道」。  座標:23 08 40.5 E121 16 52.9  標高:341 公尺
05:47  水泥產道終。  座標:23 08 43.6 E121 17 00.7  標高:348 公尺
05:57  遇水圳,不用走水圳有步道繞過此水圳。  座標:23 08 48.4 E121 17 02.0  標高:359 公尺
06:03  涼亭,視野不錯,可見溪中巨石。  座標:23 08 54.9 E121 17 04.8  標高:374 公尺
06:13  涼亭,往下走即接蝙蝠洞。  座標:23 08 59.0 E121 17 06.3  標高:402 公尺
06:14  蝙蝠洞,為ㄇ字型巨石,渾然天成很特別。  座標:23 08 59.6 E121 17 06.3  標高:402 公尺
06:23  穿過蝙蝠洞ㄇ字型巨石後,立即【取右】沿不明顯小徑而上,不久會接到腰繞山徑(要找一下),順山徑而行,此為獵徑吧?當地獵人修的很不錯。剛到蝙蝠洞登山口時,不知登山口在那,找了很久及再翻記錄才悟出該如何走。  座標:23 08 59.8 E121 17 06.8  標高:403 公尺
07:00  清理地里字417號水泥柱,拍基點及休息10分鐘。  座標:23 08 56.8 E121 17 21.3  標高:618 公尺
07:18  690鞍部岔路【取左】行往麻荖漏山,附近芒草頗多,但不用砍。右下不明顯山徑疑可往鱉溪東支流處,也就是水圳附近(本想走此下山但沒膽啦~很怕走錯又要爬回來浪費時間)。  座標:23 08 55.5 E121 17 26.8  標高:686 公尺
07:25  兩棵松樹,全程唯一遇到的松樹,松葉掉滿一地走來真舒服!  座標:23 08 56.9 E121 17 30.3  標高:715 公尺
07:32  接廢林道【取右】行。看來很早以前應該有林道開到這附近。  座標:23 08 59.2 E121 17 32.6  標高:746 公尺
07:38  獵人營地,有生火跡。過此不久即開始陡上。  座標:23 09 00.8 E121 17 36.8  標高:773 公尺
08:36  抵寬稜,順著山徑而行,路條不多(大概是被獵人給拆了),小心而行。往後沿途可見被倒放的巨大牛樟。  座標:23 08 59.3 E121 18 02.0  標高:1071 公尺
08:43  紅漆噴「71查」巨大牛樟樹。  座標:23 08 57.9 E121 18 04.7  標高:1094 公尺
08:46  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07.2  標高:1110 公尺
08:49  編號「091林政處理已處理/處理時間97年9月18日/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牛樟樹,往後都是釘有這種鐵牌的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08.2  標高:1117 公尺
08:53  編號「093」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10.8  標高:1128 公尺
08:59  編號「095」牛樟樹。  座標:23 08 56.6 E121 18 17.0  標高:1156 公尺
09:01  編號「097」牛樟樹,過此牛樟樹開始緩下。  座標:23 08 54.6 E121 18 19.1  標高:1153 公尺
09:07  編號「100」牛樟樹。  座標:23 08 53.9 E121 18 21.6  標高:1134 公尺
09:09  1130鞍部岔路【取右】行往麥飯石溪、麻荖漏山。左行往獵寮。  座標:23 08 53.8 E121 18 22.6  標高:1136 公尺
09:11  接麥飯石溪【取右】穿過橫跨溪中的倒木,往匯流口攻頂點、麻荖漏山,在此休息10分鐘。麥飯溪翠綠的很美,有微風涼蔭,溪底都是大下不一的麥飯石,說實在的,這裏算是一處糜爛聖地,附近又有水源,如果重裝上來住上一晚也不錯吧?  座標:23 08 52.6 E121 18 23.5  標高:1118 公尺
09:28  抵達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攻頂點有棵神木級的牛樟樹,但被山老鼠盜的底底都中空了…,往後開始爬坡且山徑很潮濕,剛開始有點陡,後來就緩些,山徑還算清明,不用砍路(我還帶一支埔里山刀上山)。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有水源,經麥飯過濾水質應不錯吧。  座標:23 08 50.2 E121 18 22.9  標高:1122 公尺
10:56  岩石,沿途唯一看到的大岩石,看到此岩石代表山頂快到了。  座標:23 08 26.5 E121 19 07.1  標高:1576 公尺
11:15  出現箭竹。闊葉林下夾雜箭竹林。說實在的,這種程度的箭竹不算啥。  座標:23 08 23.3 E121 19 14.9  標高:1656 公尺
11:19  鑽箭竹小徑,箭竹高度約有一人高,但好鑽啦!  座標:23 08 23.3 E121 19 16.9  標高:1678 公尺
11:28  抵達麻荖漏山,一等三角點被斷頭真可憐…只剩下「點」的殘字,不知道是那個夭壽的人砍成樣子。山頂東南面有視野,山的東側為險峭的斷崖,西側則為緩稜,很像阿里山的地形。此處就是新港山步道(起點在成功鎮)終點的新港瀑布的源頭位置。後拍照休息吃午餐曬太陽  座標:23 08 22.9 E121 19 19.9  標高:1698 公尺
12:14  餐畢,原路下山。
13:41  返回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於附近休息10分鐘,欣賞美麗的麥飯石溪。
13:59  返回1130鞍部岔路,順探一下獵寮
14:01  帆布營地  座標:23 08 54.5 E121 18 23.5  標高:1135 公尺
14:03  探完獵寮後,退回1130鞍部岔路口,原路下山。
15:31  返回690鞍部岔路【取右】原路下山。(本來想取左走走看下鱉溪東支流處,但沒膽啦~)。
16:03  真奇怪,順著路走竟接棧道旁登山口(來時未發現),此路由此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不建議由此進入,因為沒看到蝙蝠洞可惜)。  座標:23 08 58.4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16:05  之後再往蝙蝠洞走,在涼亭前也有登山口,由此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之後再回蝙蝠洞一路拍照下山。  座標:23 08 58.9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16:23  疑東支流登山口(約步道0.5K處),但不見有任何指標?  座標:23 08 51.8 E121 17 04.8  標高:377 公尺
16:41  返回吉哈拉愛橋頭前。
16:48  返回停車處。

肉腳兼愛休息又愛亂拍照爬麻荖漏山(新港山)的來回總計時間:
去程:5小時50分鐘;回程:4小時30分鐘;總計:11小時10分鐘
登山步道來回總長度約:12.7公里
步道高度落差約:1365公尺(以登山口至頂峰估算)


我的肉腳登山記錄(圖文版):
車程:
00:16  台9線南下313.4K【左轉】接中興路、中山路。  座標:23 11 05.5 E121 15 15.1  標高:240 公尺
00:18  中山路【左轉】台23線0K。  座標:23 10 17.2 E121 14 50.2  標高:254 公尺
00:29  台23線東行過石門橋7.4K【左轉】往石厝溝。  座標:23 08 33.4 E121 16 39.7  標高:334 公尺

步程:

↓05:38  約行190公尺,有大空地可停車(中巴可至)。  座標:23 08 36.0 E121 16 45.7  標高:336 公尺

↓05:43  吉哈拉愛橋頭前(不過橋)取右走「吉哈拉愛生態步道」。  座標:23 08 40.5 E121 16 52.9  標高:341 公尺



↓05:47  水泥產道終。  座標:23 08 43.6 E121 17 00.7  標高:348 公尺

↓05:57  遇水圳,不用走水圳有步道繞過此水圳。  座標:23 08 48.4 E121 17 02.0  標高:359 公尺

↓有建步道喔!

↓優美的鱉溪,下次要帶小茶壺來此玩水。

↓06:03  涼亭,視野不錯,可見溪中巨石。  座標:23 08 54.9 E121 17 04.8  標高:374 公尺

↓吉哈拉愛生態步道是沿鱉溪修建而成,清澈見底的溪水乃是發源新港山與白守蓮山之間的西側緩稜。

↓棧道旁登山口(來時未發現),此路由此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不建議由此進入,因為沒看到蝙蝠洞可惜)。  座標:23 08 58.4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在涼亭前也有登山口(來時未發現),此路由此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不建議由此進入,因為沒看到蝙蝠洞可惜)。   座標:23 08 58.9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06:13  涼亭,往下走即接蝙蝠洞。  座標:23 08 59.0 E121 17 06.3  標高:402 公尺

↓06:14  蝙蝠洞,為ㄇ字型巨石,渾然天成很特別。  座標:23 08 59.6 E121 17 06.3  標高:402 公尺



↓吉哈拉愛生態步道終點為蝙蝠洞,亦是海岸山脈最高峰新港山的登山口。蝙輻洞位於鱉溪東側,岩洞為天然的ㄇ型巨岩,可擋風遮雨為當地人臨時避難所。

↓06:23  穿過蝙蝠洞ㄇ字型巨石後,立即【取右】沿不明顯小徑而上,不久會接到腰繞山徑(要找一下),順山徑而行,此為獵徑吧?當地獵人修的很不錯。剛到蝙蝠洞登山 口時,不知登山口在那,找了很久及再翻記錄才悟出該如何走。  座標:23 08 59.8 E121 17 06.8  標高:403 公尺

↓山徑一景,維護不錯,但路條少。

↓07:00  清理地里字417號水泥柱,拍基點及休息10分鐘。  座標:23 08 56.8 E121 17 21.3  標高:618 公尺







↓07:18  690鞍部岔路【取左】行往麻荖漏山,附近芒草頗多,但不用砍。右下不明顯山徑疑可往鱉溪東支流處,也就是水圳附近(本想走此下山但沒膽啦~很怕走錯又要爬回來浪費時間)。  座標:23 08 55.5 E121 17 26.8  標高:686 公尺

↓07:25  兩棵松樹,全程唯一遇到的松樹,松葉掉滿一地走來真舒服!  座標:23 08 56.9 E121 17 30.3  標高:715 公尺



↓07:32  接廢林道【取右】行。看來很早以前應該有林道開到這附近。  座標:23 08 59.2 E121 17 32.6  標高:746 公尺

↓支稜的山徑。


07:38  獵人營地,有生火跡。過此不久即開始陡上。  座標:23 09 00.8 E121 17 36.8  標高:773 公尺

↓獵人營地附近向北展1351 峰及螺子山。




08:36  抵寬稜,順著山徑而行,路條不多(大概是被獵人給拆了),小心而行。往後沿途可見被倒放的巨大牛樟。  座標:23 08 59.3 E121 18 02.0  標高:1071 公尺

↓朽木。

↓寬稜的山徑,小心走。

↓08:43  紅漆噴「71查」巨大牛樟樹。  座標:23 08 57.9 E121 18 04.7  標高:1094 公尺



↓1070寬稜,感覺潮濕,植被豐富。附近的牛樟巨樹多遭橫禍,不是被掏空就是被倒放,此處也就是著名的牛樟悲歌。



↓樹底都被挖空了。

↓08:46  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07.2  標高:1110 公尺

↓到掉的牛樟。









↓08:49  編號「091林政處理已處理/處理時間97年9月18日/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牛樟樹,往後都是釘有這種鐵牌的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08.2  標高:1117 公尺











↓08:53  編號「093」牛樟樹。  座標:23 08 57.5 E121 18 10.8  標高:1128 公尺

↓08:59  編號「095」牛樟樹。  座標:23 08 56.6 E121 18 17.0  標高:1156 公尺

↓09:01  編號「097」牛樟樹,過此牛樟樹開始緩下。  座標:23 08 54.6 E121 18 19.1  標高:1153 公尺

↓想不到也有阿里山根節蘭。







↓09:07  編號「100」牛樟樹。  座標:23 08 53.9 E121 18 21.6  標高:1134 公尺



↓09:09  1130鞍部岔路【取右】行往麥飯石溪、麻荖漏山。左行往獵寮。  座標:23 08 53.8 E121 18 22.6  標高:1136 公尺

↓09:11  接麥飯石溪【取右】穿過橫跨溪中的倒木,往匯流口攻頂點、麻荖漏山,在此休息10分鐘。麥飯溪翠綠的很美,有微風涼蔭,溪底都是大下不一的麥飯石,說實在 的,這裏算是一處糜爛聖地,附近又有水源,如果重裝上來住上一晚也不錯吧?  座標:23 08 52.6 E121 18 23.5  標高:1118 公尺

↓往有倒木橫溪這個方向。

↓超美的麥飯石溪。

↓麥飯石溪優美的碧綠,擁有雨林般的詩意,圓潤的麥飯石點點分落於溪床中,好一幅無人煙沓靜的原始森林。

↓溪旁的白花。











↓溪谷大小不一的麥飯石。









↓海岸山脈的泥岩層。



↓往雙溪匯流口攻頂點的路上。







↓09:28  抵達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攻頂點有棵神木級的牛樟樹,但被山老鼠盜的底底都中空了…,往後開始爬坡且山徑很潮濕,剛開始有點陡,後來就緩些,山徑還算清明, 不用砍路(我還帶一支埔里山刀上山)。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有水源,經麥飯過濾水質應不錯吧。  座標:23 08 50.2 E121 18 22.9  標高:1122 公尺



↓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水源。





↓沿途不知名的靈芝,應不是牛樟芝吧?





↓想不到也有水晶蘭。



↓黑色的靈芝。

↓山徑一景。

↓10:56  岩石,沿途唯一看到的大岩石,看到此岩石代表山頂快到了。  座標:23 08 26.5 E121 19 07.1  標高:1576 公尺



↓超潮濕的山徑。

↓11:15  出現箭竹。闊葉林下夾雜箭竹林。說實在的,這種程度的箭竹不算啥。  座標:23 08 23.3 E121 19 14.9  標高:1656 公尺



↓11:19  鑽箭竹小徑,箭竹高度約有一人高,但好鑽啦!  座標:23 08 23.3 E121 19 16.9  標高:1678 公尺

↓11:28  抵達麻荖漏山,一等三角點被斷頭真可憐…只剩下「點」的殘字,不知道是那個夭壽的人砍成樣子。山頂東南面有視野,山的東側為險峭的斷崖,西側則為緩稜,很 像阿里山的地形。此處就是新港山步道(起點在成功鎮)終點的新港瀑布的源頭位置。後拍照休息吃午餐曬太陽  座標:23 08 22.9 E121 19 19.9  標高:1698 公尺





↓剛上來時,一片白霧…。

↓吃中餐吃到一半,發現老天給我一下子的展望。

↓新港山山頂東南面有一處展望,可見新港山東南側的垂直陡峭一面,為著名的單面山,應該沒有人從陡峭的東稜爬上新港山吧?而著名的新港瀑布就是發源於此。與東稜的險峻相比,西稜緩坡是可愛的多了。









↓雲爬上來了。

↓雲霧覆頂了。


12:14  餐畢,原路下山。

↓雙溪匯流口攻頂點的牛樟巨木。

↓匯流口攻頂點旁的巨木牛樟樹,直徑約有三、四人環抱之大,看來有千年歷史了,但一樣難逃山老鼠的盜採挖空,看了很令人不捨。






13:41  返回雙溪匯流口攻頂點,於附近休息10分鐘,欣賞美麗的麥飯石溪。
13:59  返回1130鞍部岔路,順探一下獵寮。

↓14:01  帆布營地  座標:23 08 54.5 E121 18 23.5  標高:1135 公尺


14:03  探完獵寮後,退回1130鞍部岔路口,原路下山。
15:31  返回690鞍部岔路【取右】原路下山。(本來想取左走走看下鱉溪東支流處,但沒膽啦~)。
16:03  真奇怪,順著路走竟接棧道旁登山口(來時未發現),由路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不建議由此進入,因為沒看到蝙蝠洞可惜)。  座標:23 08 58.4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16:05  之後再往蝙蝠洞走,在涼亭前也有登山口,由此進入就接腰繞山徑。之後再回蝙蝠洞一路拍照下山。  座標:23 08 58.9 E121 17 06.9  標高:398 公尺

↓回程慢慢拍鱉溪的照片。

↓蝙蝠洞ㄇ字型巨石。

↓來自新港山的溪水。









↓溪中遍布巨岩。

























↓小瀑飛泉很多。










16:23  疑東支流登山口(約步道0.5K處),但不見有任何指標?  座標:23 08 51.8 E121 17 04.8  標高:377 公尺




↓有古老味道的水圳。












16:41  返回吉哈拉愛橋頭前。

↓回到吉哈拉愛生態步道展望方才爬的山稜線。

↓石厝溝優美的梯田。






16:48  返回停車處。

↓停車處附近展望新港山的山頭(不確定,可能被雲給淹沒)。




肉腳兼愛休息又愛亂拍照爬麻荖漏山(新港山)的來回總計時間:
去程:5小時50分鐘;回程:4小時30分鐘;總計:11小時10分鐘
登山步道來回總長度約:12.7公里
步道高度落差約:1365公尺(以登山口至頂峰估算)

參考資料:
u9123511(LEoN)~《2008_0228-0229_海岸山脈最高峰-麻荖漏山》:
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20391911
hlgslys~《100.04.16海岸山脈最高峰-新港山》:
http://tw.myblog.yahoo.com/jw!l0UMyxmaHBAtiz9Onsoc/article?mid=4664&prev=-1&next=4662
f0928214455(老山癡)~《麻荖漏山行程記錄》: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314B5CF9AEC3A19113F6CAA6F539A66232195B77317D9588&k=%E9%BA%BB%E8%8D%96%E6%BC%8F%E5%B1%B1
ky0119(賤腳隊)~《新港山行回程誤入『岐』途記》: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314B5CF9AEC3A19113F6CAA6F539A662F568ABEABD6D74B6&k=%E6%96%B0%E6%B8%AF%E5%B1%B1
afa~《新港山》: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314B5CF9AEC3A19113F6CAA6F539A662F3BAED25D0CA10A0&k=%E6%96%B0%E6%B8%AF%E5%B1%B1

本人航跡設定如下:
一、方格座標:經度/緯度/度分秒
二、大地座標系統:WGS 84 (相當於TWD97)
三、航跡與一般登山人所用的“虎子山系統”“台灣二分帶”不同,需特別注意。
四、航跡格式為gpx檔,用「MapSource」、「Google 地球」等軟體皆可開啟觀看。

麻荖漏山(新港山)航跡,GPS eXchange 格式(*.gpx):
https://skydrive.live.com/embed?cid=108110B45CAC8088&resid=108110B45CAC8088%21558&

詳細圖文請見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panyulin0714/article?mid=28151&prev=64&next=27947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溪谷大小不一的麥飯石。這張照片下的第二張,麥飯石下,青色石頭夾一層白玉瓍,左下角那顆是白年糕玉.

  • 為什麼這條溪是叫鰲溪

    既然你已看過我的溯行紀錄-石厝溝中溝鰲溪

    你應將紀錄更正為石厝溝,以避免誤導後者!

    內政部通用版電子地圖查詢圖台(http://emap.nlsc.gov.tw/gis/

    看你紀錄後也知道引水道上方有步道,麻荖漏山12月初上去,在營地可看到螢火蟲大發生,

    PS.舊登山口從石厝溝走進還要20分鐘,到舊登山口可能還有殘存路標,但沒人走那路跡已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