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滂沱強登石牛山(附航跡圖及GDB檔)

活動日期
2015/5/24 - 2015/5/24
所屬團體
山谷登山會
困難度
1
類型
» »

活動名稱:滂沱強登石牛山(附航跡圖及GDB)

活動日期:1040524()

參加人員:張英岳、黃聖閔、林怡慧、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石牛山(671m, 3-6247)

活動概述:

   石牛山,位於新竹縣關西鎮和桃園縣龍潭鄉交界,為118縣道(羅馬公路)西側西南走向山脈(由柑坪至高甫山)之最高峰,列名小百岳No.25。山頂平台寬大,有一岩石,其卧姿如一頭巨牛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從石門水庫大壩上往水庫對岸看,有一系列如龍蟠虎踞的山頭,主峰上有一塊巨岩狀似石牛,此即為石牛山之由來)。沿途的步道、溪流,令人激賞,山頂可遠眺如深綠池水般的石門水庫,亦可看見鳥嘴山以及馬武督風光,更讓人留連。

    登臨路線有1. 石福宮主線2. 高甫山、彩和山線3. 蓬萊仙島山線4. 油井窩山線5. 福大山線。山谷登山會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EBC) + GOKYO湖區健行隊行後聚會選在關西鎮破功家,本想趁機將高甫彩和石牛連稜一次走完,因鋒面過境,連日滂沱大雨,乃由石福宮起登,單攻石牛山而返。

 

行程記錄:

0835烏日出發,沿1號國道北上於豐原接英岳後,續行1號國道,在新竹交流系統轉3號國道,一路大雨不斷。

1015下關西交流道(79.3K),循118縣道(正義路)往關西,在明德路左轉後右轉中豐路,循統一馬武督鄉村俱樂部指標南行,過牛欄河上之關西橋後,仍沿118縣道(羅馬公路)往羅孚方向行駛。

1048行至36.1K,上方有石牛山民宿之褐色指示牌,左轉入石牛坑產業道路往石牛山,沿途有石牛山民宿、石牛山指標。

1050岔路,取右往石牛山,進入窄小道路(左往彩和山)。約一公里的產道,有石牛山、石福宮指標,須經左側之石牛山民宿。

1055抵石福宮停車場,此處是石牛山兩條登山路線的交會處,收費亭旁有石牛山步道簡介看板,簡圖標示停車場前行即為石牛山右線的方向,左線由石福宮左側之水泥路上登。左線平緩,右線陡峭,左易右難。如天氣晴朗,可先取右走難的上山,再由易的下山。因雨勢頗大,單攻石牛山,我們就走左易的路線了。石福宮在停車場左側,這間土地公廟,據說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但上方廟名卻為「福宮石」(石宮福?),不明就裡。

1101整裝出發,取石福宮左側水泥道路前行。

1115抵呂屋登山口,白底紅字指標標示往石牛山1250公尺約60分鐘。循指標取右行,由此至石牛山需爬升約300公尺。

1119左側很有古味的民宅,關西錦山772號,穿過多狗齊吠的穿堂鐵皮屋,登山路條飄揚,接著經過菜園。

1122水泥橋。過橋後正式踏入山徑,步道在原始森林中穿梭,雨從參天古木隙中落下,落在山徑上,匯聚成流,讓陡峭步道更加溼滑。

1131小溪,踏石而過。

1134拉繩上坡,手腳並用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山徑溼滑,雖穿了登山鞋,走起來還是滑。後又經三小段拉繩。

1139小溪,平時水量應沒這麼大,通過不難。

1200上稜,白底紅字指標標示為蟾蜍石三叉路,左往彩和山1公里,右往石牛山100公尺,取右沿稜上行。

1203登頂前新柑坪山岔路,白底紅字指標標示左2KM往登山口,右1850m→不知指向。依記錄取右上行。

1205石牛山,巨岩上刻有「石牛山」大字。風雨甚大,灰濛濛一片,毫無展望,簡單果腹後隨即下撤。

1217原路下山。

1219返回1203新柑坪山岔,取右探路,路也是陡下,應可接石福宮停車場,但手頭上未有航跡圖,加上天雨路滑不想涉險,決定原路返航。

1225返回1200稜岔,取左下山。

1241小溪,水量又更大湍急些。     

12491131之小溪。

1256水泥橋。

1258錦山72號民宅。 

1310石福宮,午餐後取車往破功家參加EBC行後聚會。

 

自小客可至石福宮停車場,若單攻石牛山且原路回,可開至登山口關西錦山72號民宅。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文章附件

  • 1040524滂沱強登石牛山GDB檔.gdb
  • 1040524滂沱強登石牛山GDB檔.gdb-GPX自動轉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