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我該「再」爬山嗎?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ninus

2011/2/11


這篇算自己的心路歷程,有些冗長.....

在高中時期我就夢想大學能參加登山社,
一直努力著...
也真的如願以償的進入登山社,

縱然每每上山都有高山症的症狀,
但我喜歡山風與豔陽
縱然別人都說我是3000m高度計,
但我也克服了而親吻三角點

即使畢業了、當兵了、工作了,我還是思念山
有幸的結識一些登山好友
讓我在畢業後仍能趕受到爬山的樂趣!
但甲狀腺亢進卻突然間在我身上宣告了!
新陳代謝加快、心跳加快、體重迅速降低,
這樣症狀快速的在我的身上
如此措手不及!!

然而我不以為異的還是上山了:
第一次輕裝上合歡賞花,一切都很正常!
我的三角點的身影也停留在合歡東峰那矗立的木桿旁
第二次朋友們請了個長假,準備上玉山五峰,
但卻因為我的身子而喇賽了,僅僅只到了排雲
這也是我首次感受到似乎是甲抗的作祟
後來
我強迫自己按時吃藥、按時跑操場練體力
這都在為下次的爬山做準備!

終於在再次啟程前往南湖之行!
沒想到再次喇賽,連雲稜都上不去而變成宜蘭二日遊

最近一次是奇萊南南華
還是喇賽了,只是不是我的原因了,而是天氣太差而作罷!

(以下是症狀)
我很掙扎也很懷疑我到底還要不要上山,
輕裝沒事、重裝卻很辛苦…..
在玉山行和南湖那兩趟在大背的行進下,感覺到上氣不接下氣,
雖然以往也曾有上氣不接下氣,但這種上氣不接下氣是那種
每次的呼吸都「很辛苦也很痛苦的」找尋下一口氧氣,
每次的呼吸都感覺很難吸到氧氣的感覺….
我掙扎了!我到底要不要在上山!
難道就這樣應驗了醫生說的話,劇烈運動我是不能碰的了….
難道就這樣必須割捨山的擁抱了….
希望大家能給些意見,或是有人有類似的症狀一起討論…
---------------------------------------------------------------------
每次都完美的想著自己:
呼吸著松濤的韻律篩過的風,
眺望著陽光的影子在遠山嬉戲,
感受著星斗穹蒼間我們促膝的感動!
這是我深切期待也盼望的!

不完美的呼吸、
不完美的步伐、
不完美的撤退、
不完美的自己...

但漸漸覺得
這是奢侈、
這是幻想、
這是不可能、
這已經是過去式...

有多久沒有這樣感受過
松濤、遠山、星斗
我漸漸失去那樣的能力...
---------------------------------------------------------------------


所有回覆

  • ninus兄:敘述的狀況都在高山發生 何不從郊山、中級山開始享受登山的樂趣? 各有不同風情,但登山的心境、享受是相同 不需多天假期、不用費心安排,半天、一天 甚至只是下班的空檔,都可以依體能、時間多寡安排不同程度行程 有老山友無法適應高山環境,依然在郊山、中級領域找到一片天 不必問太多,山就在身邊,出發吧!
  • 如果身體狀況無法改善又很想爬山,只好多花點錢,請人幫你背裝備,減輕體力的負擔;或者不要重裝爬高海拔的山頭,選擇比較輕鬆的登山行程參加.
  • 這個問題當然還是專業醫生建議得好 不過提供一點愚見 如果輕裝走一般郊山行程還可以 要不要試看看在高海拔地區輕裝走看看,合歡北、天池山莊、雲稜山屋等等 先不以攻頂為目標,把這些一天可以輕裝來回的點都走看看 如果輕裝還是感到身體不適 那麼小弟猜想高海拔的低氧環境還是會對您的身體造成一定負擔 那麼就要考慮不要上高山了 或者想辦法提昇肺活量再看看(既然氧氣濃度低,就多吸一點空氣進來補氧氣) 還有考量裝備的輕量化 個人覺得如果大小腿肌耐力夠,肺活量充足,背負在12公斤以下者 其實高山走起來和郊山差不多 前面也有山友說了 其實郊山、中級山都有他們的美 喜歡爬山不一定要非高山不可 祝福你
  • 在短天數的行程,可以用隨身攜帶式的氧氣瓶,看能有否改善? 最好自己先到合歡山作測試,待熟悉後才上陣。 我沒用過,但在排雲山莊看過山友使用排雲的氧氣設備來減輕高山症的症狀。 從事劇烈運動的美式足球球員,在球賽中也常使用。 不過,還是要遵照醫師的專業指示。
  • 我該「再」爬山嗎? 真是大哉問 不僅是您,每位登山者也都該捫心自問:百岳?千岳?何時才要急流勇退? 上台容易下台難 同樣的 上山容易下山難 一旦愛上山了,掉入了山的情窩就像是掉入愛情的漩窩,只有越陷越深、 眼看及腰、掩胸、箍喉、滅頂 ..... 難以自拔 我該再爬山嗎? 所謂:善游者溺。 也適用於:善爬者墜崖、失蹤、高山症,只要繼續爬,山難,總有一天等到你 就算逃過山難劫數,也難逃關節磨損、癱瘓、輪椅度餘生的噩運。 我該再爬山嗎? 真的是大哉問 您的情況並不比登山健兒差、登山健兒也沒有比您好到哪兒去,不是爬高爬多就越有樂趣, 看過太多的“登山專家” 依然心胸狹窄、依然自私自利、依然唯利是圖、依然不快樂、依然 ........ 依然還是枉然 想當初 初爬山時,同樣充滿著熱情浪漫、可以躺在草原上數一晚的星辰、可以聽見風中的野性呼喚、 談笑間 千峰百岳盡臣服於腳下、江山萬里皆收歸於眼底。雄姿英發、神采飛揚 .... 愛山就跟愛人一樣,熱情總會轉淡、趨滅 如何在轉淡趨滅之前,看破放下、急流勇退,讓美好的印象永存心裡,這是智慧 再怎麼愛爬山,也總有一天要跟山永別的 此時不回頭下山,更待何時?
  • 從你可以上合歡山賞花這一點來看 你應該不是高海拔不適應的問題 所以就算讓你重裝去爬中級山,你一定也會氣喘如牛 只不過不會比高海拔地區嚴重就是了... 有一個解決的辦法,何不嘗試看看呢?? 就是你在爬山時換個心情,不要設定目標,更不要硬撐把自己搞累 而是以賞景漫遊的角度去爬山,不需趕路 累了就休息,或者固定時間休息(譬如每爬20分鐘就休息10分鐘) 走到哪算到哪...把行程拉長,原本預定到雲稜山莊,提前到多加屯山屋夜宿 原本中午要到排雲山莊,把它改成傍晚前到就可以 爬山也不一定要以登頂為目標,多停下來看看也能感受更多不同的風貌 至於重裝可以背,但儘量以能減輕重量為主,不要帶沒必要的東西 會很操的路線盡量避免,相信還是有很多高山路線難不倒你的~!!
  • 每個人都不完美 世界上除了神人沒有人是完美的 我和你一樣經歷過那種低潮蟄伏期 以為要20年後才會再上山 結果後來提早自由行 世界不會毀滅的 重裝不行 就輕裝 人活著本來就是要享受 滿足自己的內心 或許是欣賞風景 成就自己 又不是要比背重的 要比背重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年紀大了還是孑然一身比較好 至於爬山可以重新評估自己的身心 調整自己的步調"再"出發 很久沒上山 但心裡一樣快樂(露營或住高級飯店 :) 心裡放輕鬆遠比身體更重要 不要為了身體的微恙造成心理更大的負擔
  • 努力過後就不會後悔 在下從小鼻子過敏,胃腸吸收不良,個子嬌小,健康狀況不佳,也是藥罐子,偶然機會接觸山林,標準高度計,依頭痛程度可判斷高度,您的心我能理解. 可是愛山的心讓我有勇氣面對:跑步,爬山,間歇性不中斷,持之以恆,幾年下來稍見成果,雖因體質關希未參加長程縱走,至少得以悠游喜歡的山林中. 參考醫生的意見,但身體是自己的,您最清楚自己的狀況,在還有能力的時候,努力準備,準備周全就出發;中年之前不要怕,老年之後不要悔,如果到了卸甲歸田的時日,也了無遺恨. 我也住高雄市,不嫌棄的話,爬山,跑步多個伴.
  • 樓主是否有想過得到甲狀腺亢進的原因呢? 或許你該調整你的生活作息以及飲食習慣....因為甲狀腺亢進疾病是屬於你個人內分泌系統失調所致,且因通常疾病都大多都是累積而成的...所以還是要從"根本"調起....且聽你的自述發現你個人的新陳代謝並不是很好,以至於你到了高山缺氧地區時,你個人的代謝就變的更差了!由衷的建議你找回你的健康,再回到山上來!! 若你想念山上,會建議你到2000左右的地方住宿休息就好.....
  • 除非一定要高山不叫爬山, 要不, 郊山, 中級山隨時等喜歡爬山的人光臨. 運動可以多元化, 路跑, 游泳, 鐵馬, 郊遊踏青都可. 不要單戀一支花.
  • quote:我很掙扎也很懷疑我到底還要不要上山, 輕裝沒事、重裝卻很辛苦….. 在玉山行和南湖那兩趟在大背的行進下,感覺到上氣不接下氣, 雖然以往也曾有上氣不接下氣,但這種上氣不接下氣是那種 每次的呼吸都「很辛苦也很痛苦的」找尋下一口氧氣, 每次的呼吸都感覺很難吸到氧氣的感覺…. 我掙扎了!我到底要不要在上山! 難道就這樣應驗了醫生說的話,劇烈運動我是不能碰的了…. 難道就這樣必須割捨山的擁抱了…. 希望大家能給些意見,或是有人有類似的症狀一起討論…quote: >>> 個人認為還是先查明原因 因為你說的那種感覺 , 有時心理因素影響也會 也許試著以不趕路 , 不一定登頂的方式 安排比較充裕的時間 抱持著只要有點累就休息 , 不勉強身體 也許很快身體適應了 , 後面就好走了 >>> 個人的方式是採: 1.預防法學: 行前不管有沒有症狀, 預防高山症的藥就先吃 這樣不管生理層面 , 心理層面都能先個預防針 2.安排輕鬆的行程 , 事前規劃好一切 3.抱持不一定登頂 , 完成的心理 , 隨遇而安 想休息就休息 , 拍照就拍照 , 睡覺就睡一大覺 不趕行程的方式 (但也因為這樣太閑適的安排 , 很難找到同行伙伴) >>> 如果以上三者力行後 , 還是有症狀 那真的是身體的問題 也許可以考慮請挑夫(花錢可以解決的) 亦或高山不能爬 , 玲瓏小巧的小山也不錯丫 ! 為了美景 , 還是為了健身 都不一定要爬高山百岳
  • 不要再爬山了,也不用留下遺憾,先找回自己的健康。 松濤、遠山、星斗,也不會棄我們而離去。曾經在那裡,曾經擁有,那些感動就會永遠在我們心中。 急流勇退的勇氣,更勝過登上高山的毅力。況且,你也不是完全沒機會。 先停下腳步,找回自己的健康,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去轉換心情,找另一個適合自己的登山方式。有人重裝爬郊山,有人輕裝爬高山,我也看過有人無裝爬玉山。 在我週遭,有人因為關節磨損而放棄爬山,有人因為健康因素的放棄出國旅行。他們都需要勇氣去放棄,他們也更加珍惜自己僅存所擁有的,他們都走出自己另一條道路。 而我自己,我愛山,但是因為不能背重裝而無緣於能高安東軍,也因為懼高而無緣於馬博橫斷。但是這完全不會減損我對她們的喜愛,每每看到照片或是紀錄,也會讓我熱血沸騰。但我知道,我不會去那裡。 現在,一天可以來回的中級山是我的最愛,高山只挑輕裝行程去親近。 松濤、遠山、星斗,永遠在那邊。撤退的人,永遠有機會回到山裡面。即使回不去,山就在我們內心深處,那份感動也常在我們內心深處。 不要去挑戰自己的健康,身體會告訴我們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你在山上所遇到的問題,都是身體機制在告訴你要回頭下山了。能夠改變你的體質,你就可以回去走自己想要走的行程及方式。不能改變體質,就去從事身體可以接受的活動,改變自己的心情。 能夠想像嗎?我生平第一次去合歡山就有高山症,輕裝健行而已。現在的我,已經把自己的海拔紀錄推進到4000公尺以上了。當然還是輕裝。 夢想,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夢想,也是需要自己去放棄的。
  • 題外...... 聽說高山症的激烈反應跟被虎頭蜂咬一樣 是說不準的 真的很奇怪, 自己或許有疲累與食慾口感問題, 有時甚至睡眠不足, 但就是不曉得那種棟美條的高山症反應? 好像跟體能體力也沒有正相關 像我就是屬於體力不好的那種, 心跳也是很快的那種, 然後我的鼻子從小三四開始就是只有通一邊(聽說中樞神經會自動打通一邊) 只有在感冒時偶而才會兩邊一起塞 春夏秋冬都一樣, 醫生都只會說過敏性鼻炎, 但我早上起床或聞花香或臭味等等都不會過敏... 出社會後大概就很難從事那種持續性的爆發力運動了.... 因為不久後心跳蹦蹦蹦的.
  • 前一陣子我買了本書叫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裡面有提到蔬菜水果與少肉奶跟自體免疫疾病緩解間的關係,似值得一讀? 你大概剛出社會,會不會是工作不適合你?趁年輕要換跑道比較容易。 這一陣子先拼身體,過一陣子再拼山頭,加油!!
  • 真的是想太多了 其實爬山很單純、山友更是善良 不是自己走下山 就是被人抬下山 真的不須煩惱沒人抬啦!
  • 我也有甲狀腺亢進,27歲那年開刀治療 因為我吃藥會過敏的很嚴重 醫生二話不說直接安排開刀 直到現在40歲了,都沒有再復發 雖然我百岳爬沒幾座,不過在山上 狀況都還不錯,給你參考看看~
  • >>強迫自己按時吃藥、按時跑操場練體力 >>這都在為下次的爬山做準備! >>終於在再次啟程前往南湖之行! >>沒想到再次喇賽,連雲稜都上不去而變成宜蘭二日遊 按時吃藥後 有沒有回門診追蹤檢查? 病情控制下來了嗎? 若已按時吃藥 經抽血檢查後發現甲狀腺素在正常範圍內 顯示病情穩定 卻仍無法負重爬山 那麼只有兩個選擇 1.多花錢請porter幫你背裝備 但是上高山後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你的身體有辦法應付額外的變化嗎? 為安全起見 我不建議上高山 2. 按時吃藥 把病情控制好 輕裝遨遊於你身體尚堪負荷的山林 松濤 星斗中 因為"不完美"的體質而無法去做最想做的事情 真的很令人洩氣 不過 峰迴路轉 路不轉 我轉 體質不轉 心轉 即可為你心中不完美的陰暗角落帶來一絲亮光 若開刀對你的病情有絕對幫助的話 醫師一定會建議你的 可以請教醫師看看 同一種病 也因各人的不同情況而有互異的治療方針 不要氣餒 大家都在幫你加油 你不孤單 照顧好身體是登山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