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白雞三山O型走

活動日期
2011/9/25 - 2011/9/25
所屬團體
桃園縣龍潭山岳協會
困難度
0
類型
» »

白雞山環山步道:
白雞有三山----鹿窟山、白雞山、雞罩山,位於三峽市區東南方。三座山雖不高,卻因形成三角鼎立之勢,頗有中級山的味道,其中以白雞山為較大眾化路線,建置有枕木步道與繩索等設施,攀登難度不高。

白雞山:
位在三峽插角溪的北邊,高734米,野牛5號基石一顆,是一座大岩石山峰,因貌似雞頭而得名,視野極佳。環山建有人工步道一條,沿途林木蓊鬱,適合登山健行。白雞山登山口在行修宮後方,過禪光寺後之產業道路右側,沿路遺有開採煤礦的舊址與機具,供人撫今追昔。
雞罩山:
高779米,No 4177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顆,雖是白雞三山之首,但叢樹茂盛,無展望。
雞罩山前峰:
高770米,又稱雞罩山北峰,與雞罩山相隔5分鐘路程,總督府圖根補點基石,視野尚可。
鹿窟尖山:
又稱湊角山,高645公尺,總督府圖根補點基石。其基點不在山峰最高處,較為特殊。

活動單位:桃園縣龍潭山岳協會 自組隊
活動日期:2011/09/25(日)
參加人員:周盛松、王東銘、徐福運3人
交通工具:8人座1台,進入三峽行修宮。
天氣:晴
行進路線:行修宮-->礦坑工務所遺址-->鹿窟尖山-->白雞山-->雞罩山前峰-->雞罩山-->大石佛-->越嶺古道-->環山步道-->聖母宮-->保甲路-->行修宮


活動行程記錄:

◎07:00 龍潭出發。
◎08:05 抵達三峽行修宮,於廟右側小路旁,找地方停車。
三個人都沒爬過白雞山,不知登山口在那,行修宮後方的小馬路又讓人眼花撩亂,也沒了登山路線的指標,只能按圖索驥,依禪光寺指標上行。
問了僧人與路人,結果都說不知道登山口在那裡...心中甚是疑惑,已在白雞山下,怎會沒人知道?
◎08:13 上抵禪光寺叉路口,續直行。
門口有位出家人在掃地,直行方向有登山條,已可確定沒有走錯。這裡可停放一、二部車,因我們預計走O型,若將車停此處,反不順暢。
◎08:17 在土雞城產業道路轉彎前的護欄旁,找到登山口。
護欄上有「181之2」的紅色噴漆,沒立指標、有路條,但被竹葉擋住,不明顯。原來登山口藏在這裡,還好是走路,否則開車上來,真的容易擦身而過。
下切,過乾溪木橋。怪了,步道變得寬敞清楚,且還設有里程樁(白雞山登山步道3.9K),相較下,反而登山口隱然不明、怕人知道?
◎08:25 廢棄房舍。
這段步道平緩上升,寬直好走,是由以前運煤台車路改建而來。此路據說也是昔日「福元山」隘勇線之一環。
◎08:29 農宅叉路口,續直行。
◎08:32 過鐵板橋。
橋前留有一段舊鐵軌,另在路左有幾個已鏽蝕之大油桶,皆為礦場遺留舊物。

◎08:37 裕峰煤礦工務所遺址。
一個山腰平台,木椅二張,留有殘破的工務所房舍、設備與工寮等,礦坑則封掩於雜草叢生中。旁有白雞山環山步道的解說牌一面,苔痕青綠,上面書寫著「海山一坑煤礦」1984年12月5日發生災變的原由,共92人罹難。只是,聽說此地並非當初災變的現場,真正的海山一坑應該在山下之大同公司附近,距離頗遠,解說牌似將其與裕峰煤礦混為一談了。不過,斑駁的採礦遺址,一樣令人睹物思情。
此地為白雞山環山小O型走法的叉路口,不論左去還是右去,都可繞一小圈回到這裡來。因今天要走大O型,在稍作休息後,取右續行。雜草變長,周盛松改穿長袖並帶上手套。
◎08:49 起行,又經過一處舊工寮與一棟廢棄磚房後,轉為山徑小路。
地上的樓梯草濃密,讓人擔心螞蝗會蠢蠢欲動...還好,或許天乾物燥、氣候轉涼的關係,竟然整天都沒看到螞蝗的蹤影,甚幸!
雖然草長難行,仍未掩蓋當初用心建設這條步道的痕跡。至於,今日又為何會遭受冷落而任其荒蕪?我猜是停車不方便所造成,或者,當年災變的陰影仍存,也是原因?
◎08:58 指標1K/3.9K處。
◎09:06 過一乾溪木橋。
◎09:13 拉繩陡上。
◎09:16 上抵鞍部叉路口,有牌示與簡圖說明,右去鹿窟尖山1,100米,左往白雞山690米。
休息,吃水果補充體力。
◎09:28 離開鞍部叉,右取鹿窟尖山,沿稜前行,高低起伏不已。
◎09:36 稜右有展望點,可眺望三峽、鶯歌及白雞山一線。
我和東銘大哥在後面忙著照相,周盛松則一個人咚咚咚繼續往前衝,似乎忘記要等人了...
這段稜線路,芒萁濃密,表示是個乾燥型的山頭。
◎09:45 小山頭展望點,除了三峽一帶,也可發現尖聳的鹿窟尖山,已近在眼前。

◎09:53 抵《鹿窟尖山》。
除掛滿登山條外,未見基石與任何標示。因附近已無更高山頭,推斷應為鹿窟尖山沒錯。周盛松分析說,如果鹿窟尖是落在前面的矮山頭上,實也無再往前行走的價值了!結果不幸被言中...事後才知,鹿窟尖基點真的不在最高峰頂,而在前(西)方略低處,高643米,有總督府圖根補點基石一顆。可惜如此特例,在最高峰處竟無指標說明,與基石失之交臂,只好下次再補課了。
鹿窟尖的山頭不大,展望良好,有土堆與壕溝的痕跡,想必是福元山隘勇線的重要戰略據點。另往北有叉路一條,草長路陡,暫不理會,拍照後折返。
◎10:21 返回鞍部叉路口,小休後,往白雞山續行。
路右為一片整理過的綠竹林,山中人家之雞犬聲可聞。爬坡處則置枕木為梯,稜線起伏也不大,走來並不困難,算是白雞山環山步道中最乾淨的一段路。
◎10:52 白雞三山之叉路口,直行100米即為白雞山基點,右轉則續往雞罩山。
此稜線岔路口,十分寬緩,涼風輕透,適合大隊伍休息。
喘口氣後,放下背包,徒手往白雞山基點進發。

◎11:00 《白雞山》基點,高734米,野牛5號基石一顆,立於民國73年12月,即煤礦災變當月。
白雞山的展望一級棒,為郊山中少見,但如此優良的山頭步道,卻逐漸埋沒於荒蕪中,令人不勝唏噓!
拍照與遠眺後,原路返回,續往身後的那二座山頭前進。
◎11:11 折返叉路口,拿回背包、喝口水,取左續行,轉為一般山徑。
◎11:21 拉繩陡上。
◎11:28 往六寮茶場及天后宮的叉路口,有藍天指標,稍觀察地形後,取右續行。
待登頂雞罩二山,再回此處下切,準備走O型路線。

◎11:29 抵達《雞罩山前峰》,又稱雞罩山北峰,總督府圖根補點基石一顆,高770米。
由天后宮叉路口往前1分鐘,隨即到達前峰叉路口,有指標,左上約10米,抵前峰基點。
基點展望尚可,可俯瞰待會要下切的越嶺山谷,一片屋舍點點的翠綠谷地...拍照後,下返續行。

◎11:36 左繞過一巨石,到達《雞罩山》基點,小休息。
雞罩山雖是白雞三山之首,卻樹林圈繞、視野不佳,為一片雜草叢生的寬緩平台。此山頭平台似人工整修過,應為早年隘勇駐守地之一,重要的戰略據點。拍照後,續行。
◎11:47 返回雞罩前峰下之叉路口,取右,下往天后宮環山步道方向。
◎11:56 經過一段竹林荒蕪小徑,抵泥土產業道路(牛角坑產道)。
左右均無路條,稍找了一下路,才取右行。約往前50米,出現越嶺古道左下切的叉路口,有路條與指示牌。從此處開始,叉路頗多、宛如迷宮,要小心辨識。第一次光臨者,最好先做足功課,心中有底,才不會暈頭轉向。藍天隊去年底有補上一些指示牌,幫助不小。
◎12:04~12:27 下到小溪竹林下的平緩地,旁有駁坎堆石,午餐。
溪旁的藍天指示牌,說明左轉有路直通白雞山,但路徑已被雜草掩沒,表示久無人走矣。
這裡的溪水乾淨,可取用,又涼風徐來,使人渾身舒暢,很好的午餐地點。
◎12:33 過一大滑石後,沿溪左前行,草長。
◎12:35 大石佛。
路右巨石一顆,下方有遺棄之神像。溪對岸上方,隱約似有岩石山洞,為叢樹遮蔽。
◎12:39 循山腰路前行,遇六寮茶場與越嶺道的叉路口,右下方樹上有藍天指標。
取左,沿階梯上行,越嶺往天后宮方向。此處容易直行,要留心路標。
◎12:54 緩上到稜線叉路口,左上為白雞山稜線路(陡坡危險),不取,順稜右下,續往環山步道。
◎12:56 往前約10米,又一左下叉路出現,藍天標示為往「大頭土雞城、出產道」,不取,續前行。
此處可經土雞城直接下切到行修宮登山口,算是小O型走法。
◎13:05 太極茶園與三叉峰的叉路口,取左,過一巨石,抄捷徑往環山步道下行。
沒錯,這一帶不但叉路多,而且雷同,心中若無地圖輪廓,容易搞迷糊。

◎13:12 下抵豎立「環山步道」黃色路牌的十字鞍部,路徑變得乾淨寬敞。
真的被叉路叉暈了,剛好有倒木可乘坐歇腿,又微風輕送、十分舒暢,遂大休息補充體力,順便拿出地圖來研判位置。
◎13:30 標出所在位置後,走捷徑,取左下、隨即右轉,沿寬敞的古道往觀景台續行。
古道雜草剛被人清除過,十分好走,顯然這段步道平日有人在維護。
◎13:34 接上環山步道主幹道,右往六寮崙山、左下聖母宮,取左行。
◎13:35 原木觀景台平台,展望佳,可眺望三峽、鶯歌一帶。
芒草剛被清除,佔地頗寬,可惜無處遮陽,熱了些。續行,一段不算短的枕木下坡路,這對一般遊客來說,是累了一點...
◎13:59 聖母宮叉路口,取左,進入山徑小路,草長難行。
在木牌下方有山水雲的小指示牌,說明這是前往行修宮的捷徑。當然,續沿步道下行,一樣可達聖母宮,只稍遠些而已。

◎14:04 抵聖母宮,遇狗吠,以為誤闖民宅,經向廟祝問訊後,確定無誤。
過聖母宮,續行。一隻小黑狗跟了上來,初時有點怕人,卻緊跟不放...上星期在榛山也碰到一隻小花同行,已有經驗,於是任牠自主隨行。
◎14:10 接上保甲路主幹線,右往天后宮、左往行修宮,取左。
保甲路其實是條寬平的泥土古道,平日有專人養護,好走不在話下,景色更可圈可點,值得一遊。一路上遇到不少遊客,從行修宮步行過來,準備到天后宮去,可見這條路還挺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漫遊。
◎14:17 路經檳榔園。
◎14:19 穿越柏油產業道路(紫和路),續直行。
我們本要沿產業道路左上,卻發現小黑在對面的小路上回頭看我們,才發覺走錯了...這小黑熟門熟路,顯然不是第一次出來當嚮導!
◎14:31 工寮,有鍋、有水、有菜園,但不見人影。

◎14:45 抵達行修宮,在宮後的森林步道小休息,補充體力。
拿鳳梨酥犒賞小黑,竟聞一下就走開,有點不屑,看來也是一隻幸福的狗兒。
◎15:07 沿階梯繞過行修宮正門,返回停車處。
只見行修宮前人山人海,熱鬧不已,路旁及停車場滿是車輛、一位難求,果然香火鼎盛!見人多,小黑不敢跟下來,探了探頭,才不捨地跑開。
回程路過三峽老街,見密密麻麻的遊客擠在狹窄的街巷裡,才知道人都跑到這邊來了,怪不得山上會空蕩冷清...
◎16:10 返抵龍潭,解散。


***************
白雞山 (調寄 謁金門)
***************
斜日淺,寒落行修禪院。幾處煙雲相疊亂,景隨風月轉。
草徑人稀葉滿,漸掩磚牆藤蔓。嶺上雄關不復見,碧山仍淡遠。

白雞三山O型走照片:
http://album.udn.com/fullwin1/333404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