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觀音瀑布-凌雲巖-文峰山-青雲山-水社寮 縱走

活動日期
2005/5/23 - 2005/5/23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jjlu(阿竹)

2005/8/7


溪水縱走:溪心寮-觀音瀑布-凌雲巖-文峰山-青雲山-五棲嶺-水社寮 (2005.05.23)

天氣 晴午後陰霧

嘉義竹崎
溪心寮(07:50)→觀音瀑布→凌雲巖→文峰山→青雲山→五棲嶺→水社寮車站(17:05)

久沒爬山了,這趟的總爬升超過一千米,算是暑假計劃的熱身.
稜線上的路況遠比預想的困難,部份路段是處於荒廢或半荒廢的狀態.
竹林分布很廣,從大坑步道起幾乎全程都是,雖然有的地方清暢愉快,
有的地方卻是山脊上那種風倒然後立體交錯的竹子陣............... >_<

結果是原本計劃午後就能到的水社寮,卻拖到下午五點多才抵達,
除了四天王山放棄登頂外.唯一可下山的阿里山火車 (14:55) 也早已遠走.
還好在散步走到瑞水公路後,攔便車下山的運氣還不錯,
坐在狂飆的小發財車後面吹風看景,有夕陽下黃黃亮亮的嘉義平野相迎,
也是很不錯的行程收尾.

《摘要》

溪心寮(0750)→觀音瀑布(0845-0910)→接文峰產業道路(1045-1055)
   →大坑古道入口(1115-1125)
   →凌雲巖(1225-1240)→文峰山(1313-1320)→青雲山(1410-1415)
   →五棲嶺(1620)→水社寮車站(1705)-(公路健行、搭車)→溪心寮(1830)

   1.由觀音瀑布直上文峰產業道路的山徑已荒廢,
    初循稜直上林相尚可穿行,接上山腰路左轉續行後路況轉好.

   2.大坑古道為竹崎三大步道之一 (另外兩條為塘湖古道、獨立山古道),
    沿途從登山口到凌雲巖都是平板石階,還有不少視野甚佳的涼亭,
    凌雲巖前正在大興土木,做些停車場、公廁、聯外道路重鋪之類的工事.

   3.從凌雲巖經文峰山到青雲山的林相佳美(絕大部份是幽暢的竹林),
    而文峰山還有車道至頂,山頂旁有人闢地正打算蓋廟.

   4.青雲山後路況不佳,縱橫交錯的風倒竹陣穿行相當吃力,
    五棲嶺前後則是人跡久遠但還算可以走的一般山徑.

以下的 490M、770M 等是指海拔高度,
座標 (103,007) 表示在地圖上的橫座標為 X10.3XX ; 縱座標為 XX00.7XX , 但這種座標報法的標點與實際地點可能有正負50公尺的誤差.

《瑣記》

0750 溪心寮公車站牌旁的空地停車(約310M), 由旁邊的雜貨店收停車費 50 元.

 因為早上晚起,來不及搭頭班公車過來,只好開著車來這邊繳停車費.
 預計趕搭水社寮的火車下山,出竹崎車站後再搭公車回這邊取車,不過,世事總難料.. ^^

0817-0830 觀音瀑布風景區收票口,位於崎腳溪南岸,續走不遠即過迎賓橋到北岸.
0837 平和橋
0845-0910 觀音廟

 有點可惜的地方,
 因為有「安全之虞」,被撤消了風景區標章的觀音瀑布風景區,
 光是從溪心寮停車場走到瀑布,便路過了十多家已經關門大吉的商店或販賣部.

 過迎賓橋沒多久即見第一瀑,瀑布位於崎腳溪主流上,
 沿著瀑旁的紅色旋轉鐵梯登到瀑布上方,再穿過長長的建築蔽體,便是平和橋,
 可見橋上游的第二瀑,這也是崎腳溪主流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很漂亮的地方.
 過橋到南岸後,從第二瀑旁的「通天梯」(陡升的石階)續往上爬,翻過山脊又到水邊,
 再過一新建吊橋到北岸的觀音廟,就可看到在南岸掛著的第三瀑 .

 第三瀑是南支流(集水面積約兩格)掉入主流前的落差,
 瀑簾形狀有如白衣觀音右手持瓶淨灑,觀音瀑布也因此得名.

 這觀音廟也不是荒廟 (廟的下方倒是有間荒廢的「金獅大飯店」) ,
 此時正有多位「師姐」暫駐「修行」(不是佛教,是主祠觀音佛祖,屬玉帝系統
 的道教信仰),環境相當簡雅乾淨.從北邊山腰上的芊蓁坑就有產道可下到這邊,
 她們都是直接坐車下來的,不需走從風景區入口到這邊的「有安全之虞」的步道. :)

0910 登山口(約490M)(103,007)

 休息之後稍微折返,過橋退回方才「通天梯」剛翻上山脊處,沿稜往南直上.
 循稜有舊路跡,但這條路目前看來是廢棄的狀態.上上上.
 許多坍方倒木處,要重新跟回舊路跡並不容易.後來左轉山腰路,路況就好多了.

1045-1055 接文峰產業道路,柏油路面(約750M)(104,003).

 後來山腰路轉入溪谷後就散亂掉了,懶得退回去找路,
 直接右上切往稜線又跟到路跡,再上一小段便上到柏油路.左轉(往東)續行.

1115-1125 凌雲巖登山口(約770M)(109,001)

 在進入聚落區(大坑)前的車道北側涼亭休息,
 在馬路的對面(車道南邊)有個大停車場,是填平溪谷所成的大空地,
 空地東側的路邊有往上的岔道就算是大坑古道入口(又名凌雲巖登山步道),
 穿過幾戶民宅後接石階右上,然後一路就在這種超過一米寬的石級往上爬.

1140 XX亭,岔路取右 1200 回音亭 1213 夜美亭
1225-1240 凌雲巖(約1130M)(116,999)

 這就是傳說中的百年古剎? 在翻新後已沒多少古味了,廟前的廣場與聯外車道等都在施工中.
 廟前視野極佳,是今天視野最好的地方,可見篤鼻山、知鳥山、四天王山、五棲嶺
 等四連峰,也許這便是所謂「四」天王山的由來.

 在廟的右後(正對凌雲巖大門時的右手邊)有木階路續上山,
 不久有左上岔路不取,再行有右上岔路亦(暫)不取,
 直行到木階路盡,再往上後路況變差或佚失,便退回走剛剛的右上岔路

1300 登上文峰山西北稜.

 登稜後左轉循稜往上走,不久後右下接產道,再左上沿產道續進.
 路盡頭是一塊正準備蓋廟的空地,廟的後方便是文峰山山頂.

1313-1320 文峰山(約1270M)(118,994) 山頂寬平,無基點.之後往東陡下稜線.
1334 鞍部(約1230M)(122,993),之後右繞山腰.
1346 回稜線(約1260M)(124,993),有越嶺路續往東北方下,沿稜東南行.
1350 岔路口,右後下方有從另條產道上來的來路,續往前.
1358 再度由右邊的山腰路接回稜線(約1310M)(127,991)
1409-1415 由三岔口來回青雲山(1359M)(127,990)

 青雲山,其尖銳的山形,和東南側的崩崖,從阿里山公路一帶看過來很壯觀,又稱火焰山.
 從北邊的三岔口來回不到五分鐘,但有隊伍就直接把登頂牌立在三岔口這邊.
 再往東北方沿稜續行,路況很快就變差.因風倒而橫豎交錯的萬竹大陣,通行困難.

1455 鞍(約1210M)(130,993),之後就好走多了,但在這之前的掙扎呀.... >_<
1527 接廢產道(約1210M)(131,996),沒多久後路況便可行車.
1536-1540 車道岔口(約1220M)(134,997),取左上.

 跟著快樂登山隊的路條在此右下,後來覺得方向不對,折返回岔口,改走左上岔路.
 這一帶就是所謂的紅菜嶺、百八嶺等,但途中對於何時路過這些「地名」則全無概念.

1550 車道路盡(約1250M)(135,999),稍退回後,左(北)上稜線,有嘉市山會的路條.很舒服的竹林.
1555 接稜(約1290M)(135,000),右轉循稜往上.
1620 過五棲嶺(約1350M)(137,002),山頂無展望.
1635 巨岩下的竹橋橫渡困難地形(約1320M)(138,004),過橋後改右繞山腰.

 從這邊起,可能是接上了早年從溪心寮直接越嶺到水社寮的舊路,路跡變得硬實不少.

1650 進入伐木區,左上方的柳杉林被成片砍伐,不久接四天王山岔口(往左上),續前行.
1655 鑽過一小片茶園,接水泥路(約1280M)(140,045),右轉往下.
1703 經幾戶民宅後,穿過平交道.再左轉沿鐵軌旁的小路續行.
1705 水社寮車站(約1180M)(144,004).已改為蝙蝠博物館,旁有洗手台可供梳洗.

 因時間因素,四天王山就留待下次了.唯一一班的下山火車也早已錯過時間,
 先在水社寮車站的月台上癱瘓一下,才認命地往瑞水公路(瑞里-水道頭)走去,
 後來在雲潭休息站攔便車下到水道頭,再換搭公車往溪心寮.

1830 溪心寮公車終站.取車,賦歸.

附記

從青雲山到五棲嶺的稜線人跡較少,
僅見的兩隊路條應與下列記錄有關, 恰好是在本站所能找到的參考資料

 lexmark(施昭): 大湖-大湖尖山-青雲山-茄冬仔橋 (2002年12月)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9986

 NewLife(日新又新): 凌雲嚴至四天王登山口 (2003年4月)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57

而從觀音瀑布上往文峰產業道路的路徑雖廢, 但仍可偶見「台南成功登山會」(可能有誤記) 的路條.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請問一下文峰山頂在建廟地後方 是指跟建廟地同一個地方嗎 山頂是否有指標等物??可以辨識的東西嗎? 約3-4個月前去過一次 我是從大華產業道路的大湖上去的 最近有機會在去一次~麻煩告知一下~謝謝
  • ==> 在 keylin5(火龍果) 的文中提到; > 請問一下文峰山頂在建廟地後方 > 是指跟建廟地同一個地方嗎 > 山頂是否有指標等物??可以辨識的東西嗎? 如果個人沒有記錯, 文峰山山頂就在圖中骨架後疊石上方的林子裡, 從相片右邊(已出相片外)可以繞上去. 山頂無基點, 個人印象中連釘在樹幹上的「XX山」的牌子都沒有(現在則未必), 在風中飄搖又寫著字的路條倒是有一些. 想站在文峰山的最高點, 大概只能在那邊的林子裡四處走走再自行判定.
  • 謝謝你的回答 我那時候也想往上走~只是上面雜草一堆 有應試上切過一點不過什麼都沒看到 沒想到還有塊平台~謝謝你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