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初探 深坑尾寮古道~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的一連串驚奇!
95年5月7日(星期日)上午10時,我來到阿柔洋產道尾寮古道北段登山口。時序進入五月,又到梅雨季節,天氣悶熱異常,今天氣温也超過30度,完全沒有風。在完成猴山岳、炮子崙山區古道的探索,今日第一次深入阿柔洋產業道路,以了解大崙脚、阿柔坑、大崙尾、麻竹寮、王軍寮、南邦寮這一山區的古道、農民、文化生活種種。雖然網路上也有很多的相關資料紀錄,但是百聞真的不如一見,即使讀再多次的資料,也比不上親自走一回的感受深刻,更何況山區內山路實際變化,更是比想像複雜太多,尤其是炮子崙、阿柔坑一帶,因開發較早,山區內山徑、小路錯綜複雜,叉路多,容易走錯路(原路退回最安全),雖然無立即危險,但也會受到驚嚇。所以走訪這一帶山區除了熟悉山路嚮導帶路可串連各古道享受登山樂趣外,自己可依山友資料、地圖慢慢模索、一次再一次深入各條古道,也可帶來一連串的騖奇之旅。這是這次尾寮古道~炮子崙瀑布行深刻的體會。
0957:深坑外環道路106乙線,過1K處,台塑加油站紅綠灯十字叉路(指示牌右往阿柔坑),右轉進入阿柔洋產業道路,右邊樹下有一小祠,水泥屋頂上長滿的青苔,鮮綠的很美。
1000:右邊花卉栽培花圃,旁有小徑叉路,中華山岳藍天隊釘有指示牌,往尾寮古道、天南宮、二格鞍部94 .10. 1。進入尾寮古道北段入口(H50m),泥土小徑後緊接著是一小段鋪設灰色花崗石的步道,立有一指示牌「步道入口」,兩旁有蕨類、姑婆芋、野薑花綠色植物。此後步道是上坡的泥土路及木板隔的土階交錯,步道在樹林內,稜寬,山路好走。
1005:叉路,右邊有小徑。取直,陡上。
1015:茶園,有一家人正在採春茶,停下來休息喘口氣,看他們採茶,就小聊起來,這位採茶大姊說:她讀深坑國小,天龍宮~公館後~指南宮山路是她們小學遠足走的路線,現在產業道路開闢,山路都被截斷了。我看他們採茶都採一心二葉的細嫩茶菁,和早上在天龍宮附近茶園看一羣被雇的職業採茶歐巴桑(採的茶菁以重量計價),他們將整棵茶樹採得很乾淨,不管粗葉、嫩葉全採入簍中,這就是自己採與雇人採,採下的茶菁品質差異,而茶葉做好後,好不好喝立即見真章。
1023:叉路,右邊一棵大樹根上釘有山水雲鐵牌:直行–尾寮古道,右往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取右,往阿柔瀑布(H140m),山徑上鋪滿落葉,雖較古道原始但仍明顯好走,山徑上有農家接水的三條小水管,沿著水管的山腰路而行。
1030:遇第一次小溪(沒水)。
1034:再遇第二次溪,有水,沿路的水管在這條小溪接水。過溪後的山路坍塌,退回,山徑繞道而下。
1037:接上泥土產業道路,往上走或往下走,無路標指標。而今天出門也忘了帶資料,只好依地形研判,決定由右往下走(※回家後查看圓開兄95.4.16深坑地區古道巡禮:接土石產道,取左循產道上行。所以正確路線應該左轉往上行才對),泥土產道愈走愈往下,注意兩旁路標、小徑均無叉路,走了20分鐘,來到一户農家,兩隻狗凶悍猛叫擋在路中,只好拿起登山杖,準備拼了,但狗發現我手中有武器也很凶狀,就退却了。走近農家看,無門牌號,就沿著門前水泥產道往下走,不久出農家鐵柵門即接上了炮子崙產業道路,看鐵門上信箱:深坑炮子崙8之1號。再沿炮子崙產業道路往上走。(心裏感覺有點好笑,瀑布沒走到,竟然走到接近深坑,熟悉的炮子崙地區產業道路,也好吧!安慰自己,又多認識了一條路。事實上由這裏往上走約6分鐘,才是炮子崙瀑布的正統登山口,同樣可到炮子崙瀑布,只是與原先規劃的路線不同,變成反方向而行)
1059:右邊是往萬家鄉土雞城、炮子崙步道的產道叉路。取直行。
1101:經右邊農家,信箱:深坑鄉阿柔村炮子崙21號。
1104:左邊電線桿:電信局阿柔幹44號。即是往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正統登山口,也是最好走的路線,只是登山口不很明顯很。很奇怪台北縣最近新掛很多登山步道指標為何不在此入口立指示牌呢?
1120–1125: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由產業道路進入,感覺完全不同,凉爽舒適的清風,與剛剛產道上悶熱的氣温,成強烈對比。山路沿著炮子崙溪平緩而上,用砂包、輪胎鋪設而成的小路,雖然山谷潮溼,但走來却不滑,鋪路的人很用心,右邊溪谷石頭長滿綠色蕨類、青苔,沿途充分享受炮子崙溪的陰離子、芬多精。瀑布上次有來過,今日戲水的人不多,在這裏停留5分鐘後,小心踏著溼滑石頭到對岸,再順著陡峭山路攀繩而上。
1130:叉路,右線接茶山古道(約5分鐘),今取左線至瀑布上方。
1133:炮子崙瀑布上方溪流。本來有兩根圓木及一條輔助繩,現只剩一根橫在溪床上,另一根已斷在溪中,我嚐試兩次想由圓木走過,走一小段後却覺得木頭溼滑重心不穩不安全,萬一?只好放棄,由上方溪床踏水越石費一方功夫到達對邊。(登山活動困難地形、溼滑地方,須小心為上,安全第一,不必逞強。夏日尤注意山路前方是否有蛇類擋路,前年太魯閣神祕谷健行,即遇一隻保育類大眼鏡蛇在路邊漫遊,驚嚇一跳,驅趕才走。攀抓樹根前也須先看樹根是否有蛇盤繞,不可亂抓,去年三芝青山瀑布行,一樹根上即有一隻赤尾青竹絲盤繞在上,旁有綠色植物保護色,不易發現)。循山徑往上,因此段路較冷門,路條較少,山徑較原始難行,一路陡上。
1157:登上稜線。稜線上路徑變寬,左側有一電塔,前往察看〝深美–板橋紅線9號及白線9號〞。原路退回,再往右一分鐘,接上泥土產道。
1200:泥土產道與往阿柔瀑布山徑叉路口。我為了解早上10點37分叉路正確位置,決定再由產道往下行,經另一鐵塔(查看不到編號),10分鐘後,來到早上1037位置。
1210:〝1037叉路口〞,在此可由右下小徑循尾寮古道原路出深坑,也可順產道往下至炮子崙出深坑,是早上走過的路。因時間還早,決定再由產道往上走,看看是否接尾寮古道。
1225:回到〝1200位置〞往右即是往阿柔瀑布的路線,剛才走過。由產道直行再往上。
1228:產道叉路,取直。(左邊產道不知通往何處)
1235:又遇產道叉路,有人開墾種樹,左方路線不明且產道長滿草,決定順路右下。
1238:見一磚造平房,門窗緊鎖,很久無人住。續往下走,又見另一平房,同樣門窗緊鎖,很久無人住,也無門牌號,且產道已無路。百思如何?循原路回呢?再找看看是否有小徑,回到第一間平房,看見左邊樹林下有一條小徑。
1245–1250:由第一間平房左轉入小徑,一分鐘後,見二間紅色鐵皮屋,眼前一大片梯田,似已廢棄種植,留有一些茶樹,風景不錯,如另一桃花源。我想既有人耕種,應有小徑往村落,前後探視,在第一間紅色鐵皮屋後,左邊小徑往下有路,走入後路跡更明顯,陡下。
1254:叉路,取左。
1257:農家,無人住,往內察看門牌號是:炮子崙7–1。
1300:一間占地廣大二層西式別墅,是炮子崙山區最大、最新、的房子。它就是每次走在茶山古道往林家草厝的山路上,眺望左邊山谷中的那間漂亮的房子,每次以為那是在遙遠的山谷中,沒想到今天就這樣的走到這裏,真的感到有點神奇,而且它仍是屬於炮子崙這一帶山區呢。
1305順著小徑走到產業道路上,看到一位中年人,趕快去問他,往深坑的山路怎麼走?他說,如果順這條產業道路往上翻越山嶺到深坑要1小時30分。由前方小路順山谷到深坑約40分鐘。當然我選擇後者,走小路。
1308:產道盡頭。我看兩邊都有路,我選擇右邊小徑,經過農田,環境愈來愈熟悉,左方不就是炮子崙6號的吳家石厝,前方是茶山古道了。
1313:接上茶山古道。(這裏就是茶山古道、炮子崙瀑布、公廁、吳家石厝的三叉路,深坑鄉農會立有木頭指示牌,如今又多認識這條小路,所以也可以說是四叉路,真的又是令我感到驚奇)。
1323:茶山古道貨櫃處登山口(村民告訴我早期這裹,這個季節,傍晚有很多螢火蟲,現裝了路灯,螢火蟲就愈來愈少了,文明與生態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深思),接產道往下至深坑。
1340:深坑外環道–106乙線。結束今日驚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