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初探 深坑尾寮古道~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的一連串驚奇!

safa

2006/5/12


20. 初探 深坑尾寮古道~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的一連串驚奇!

95年5月7日(星期日)上午10時,我來到阿柔洋產道尾寮古道北段登山口。時序進入五月,又到梅雨季節,天氣悶熱異常,今天氣温也超過30度,完全沒有風。在完成猴山岳、炮子崙山區古道的探索,今日第一次深入阿柔洋產業道路,以了解大崙脚、阿柔坑、大崙尾、麻竹寮、王軍寮、南邦寮這一山區的古道、農民、文化生活種種。雖然網路上也有很多的相關資料紀錄,但是百聞真的不如一見,即使讀再多次的資料,也比不上親自走一回的感受深刻,更何況山區內山路實際變化,更是比想像複雜太多,尤其是炮子崙、阿柔坑一帶,因開發較早,山區內山徑、小路錯綜複雜,叉路多,容易走錯路(原路退回最安全),雖然無立即危險,但也會受到驚嚇。所以走訪這一帶山區除了熟悉山路嚮導帶路可串連各古道享受登山樂趣外,自己可依山友資料、地圖慢慢模索、一次再一次深入各條古道,也可帶來一連串的騖奇之旅。這是這次尾寮古道~炮子崙瀑布行深刻的體會。
0957:深坑外環道路106乙線,過1K處,台塑加油站紅綠灯十字叉路(指示牌右往阿柔坑),右轉進入阿柔洋產業道路,右邊樹下有一小祠,水泥屋頂上長滿的青苔,鮮綠的很美。
1000:右邊花卉栽培花圃,旁有小徑叉路,中華山岳藍天隊釘有指示牌,往尾寮古道、天南宮、二格鞍部94 .10. 1。進入尾寮古道北段入口(H50m),泥土小徑後緊接著是一小段鋪設灰色花崗石的步道,立有一指示牌「步道入口」,兩旁有蕨類、姑婆芋、野薑花綠色植物。此後步道是上坡的泥土路及木板隔的土階交錯,步道在樹林內,稜寬,山路好走。
1005:叉路,右邊有小徑。取直,陡上。
1015:茶園,有一家人正在採春茶,停下來休息喘口氣,看他們採茶,就小聊起來,這位採茶大姊說:她讀深坑國小,天龍宮~公館後~指南宮山路是她們小學遠足走的路線,現在產業道路開闢,山路都被截斷了。我看他們採茶都採一心二葉的細嫩茶菁,和早上在天龍宮附近茶園看一羣被雇的職業採茶歐巴桑(採的茶菁以重量計價),他們將整棵茶樹採得很乾淨,不管粗葉、嫩葉全採入簍中,這就是自己採與雇人採,採下的茶菁品質差異,而茶葉做好後,好不好喝立即見真章。
1023:叉路,右邊一棵大樹根上釘有山水雲鐵牌:直行–尾寮古道,右往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取右,往阿柔瀑布(H140m),山徑上鋪滿落葉,雖較古道原始但仍明顯好走,山徑上有農家接水的三條小水管,沿著水管的山腰路而行。
1030:遇第一次小溪(沒水)。
1034:再遇第二次溪,有水,沿路的水管在這條小溪接水。過溪後的山路坍塌,退回,山徑繞道而下。
1037:接上泥土產業道路,往上走或往下走,無路標指標。而今天出門也忘了帶資料,只好依地形研判,決定由右往下走(※回家後查看圓開兄95.4.16深坑地區古道巡禮:接土石產道,取左循產道上行。所以正確路線應該左轉往上行才對),泥土產道愈走愈往下,注意兩旁路標、小徑均無叉路,走了20分鐘,來到一户農家,兩隻狗凶悍猛叫擋在路中,只好拿起登山杖,準備拼了,但狗發現我手中有武器也很凶狀,就退却了。走近農家看,無門牌號,就沿著門前水泥產道往下走,不久出農家鐵柵門即接上了炮子崙產業道路,看鐵門上信箱:深坑炮子崙8之1號。再沿炮子崙產業道路往上走。(心裏感覺有點好笑,瀑布沒走到,竟然走到接近深坑,熟悉的炮子崙地區產業道路,也好吧!安慰自己,又多認識了一條路。事實上由這裏往上走約6分鐘,才是炮子崙瀑布的正統登山口,同樣可到炮子崙瀑布,只是與原先規劃的路線不同,變成反方向而行)
1059:右邊是往萬家鄉土雞城、炮子崙步道的產道叉路。取直行。
1101:經右邊農家,信箱:深坑鄉阿柔村炮子崙21號。
1104:左邊電線桿:電信局阿柔幹44號。即是往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正統登山口,也是最好走的路線,只是登山口不很明顯很。很奇怪台北縣最近新掛很多登山步道指標為何不在此入口立指示牌呢?
1120–1125:阿柔瀑布(炮子崙瀑布)。由產業道路進入,感覺完全不同,凉爽舒適的清風,與剛剛產道上悶熱的氣温,成強烈對比。山路沿著炮子崙溪平緩而上,用砂包、輪胎鋪設而成的小路,雖然山谷潮溼,但走來却不滑,鋪路的人很用心,右邊溪谷石頭長滿綠色蕨類、青苔,沿途充分享受炮子崙溪的陰離子、芬多精。瀑布上次有來過,今日戲水的人不多,在這裏停留5分鐘後,小心踏著溼滑石頭到對岸,再順著陡峭山路攀繩而上。
1130:叉路,右線接茶山古道(約5分鐘),今取左線至瀑布上方。
1133:炮子崙瀑布上方溪流。本來有兩根圓木及一條輔助繩,現只剩一根橫在溪床上,另一根已斷在溪中,我嚐試兩次想由圓木走過,走一小段後却覺得木頭溼滑重心不穩不安全,萬一?只好放棄,由上方溪床踏水越石費一方功夫到達對邊。(登山活動困難地形、溼滑地方,須小心為上,安全第一,不必逞強。夏日尤注意山路前方是否有蛇類擋路,前年太魯閣神祕谷健行,即遇一隻保育類大眼鏡蛇在路邊漫遊,驚嚇一跳,驅趕才走。攀抓樹根前也須先看樹根是否有蛇盤繞,不可亂抓,去年三芝青山瀑布行,一樹根上即有一隻赤尾青竹絲盤繞在上,旁有綠色植物保護色,不易發現)。循山徑往上,因此段路較冷門,路條較少,山徑較原始難行,一路陡上。
1157:登上稜線。稜線上路徑變寬,左側有一電塔,前往察看〝深美–板橋紅線9號及白線9號〞。原路退回,再往右一分鐘,接上泥土產道。
1200:泥土產道與往阿柔瀑布山徑叉路口。我為了解早上10點37分叉路正確位置,決定再由產道往下行,經另一鐵塔(查看不到編號),10分鐘後,來到早上1037位置。
1210:〝1037叉路口〞,在此可由右下小徑循尾寮古道原路出深坑,也可順產道往下至炮子崙出深坑,是早上走過的路。因時間還早,決定再由產道往上走,看看是否接尾寮古道。
1225:回到〝1200位置〞往右即是往阿柔瀑布的路線,剛才走過。由產道直行再往上。
1228:產道叉路,取直。(左邊產道不知通往何處)
1235:又遇產道叉路,有人開墾種樹,左方路線不明且產道長滿草,決定順路右下。
1238:見一磚造平房,門窗緊鎖,很久無人住。續往下走,又見另一平房,同樣門窗緊鎖,很久無人住,也無門牌號,且產道已無路。百思如何?循原路回呢?再找看看是否有小徑,回到第一間平房,看見左邊樹林下有一條小徑。
1245–1250:由第一間平房左轉入小徑,一分鐘後,見二間紅色鐵皮屋,眼前一大片梯田,似已廢棄種植,留有一些茶樹,風景不錯,如另一桃花源。我想既有人耕種,應有小徑往村落,前後探視,在第一間紅色鐵皮屋後,左邊小徑往下有路,走入後路跡更明顯,陡下。
1254:叉路,取左。
1257:農家,無人住,往內察看門牌號是:炮子崙7–1。
1300:一間占地廣大二層西式別墅,是炮子崙山區最大、最新、的房子。它就是每次走在茶山古道往林家草厝的山路上,眺望左邊山谷中的那間漂亮的房子,每次以為那是在遙遠的山谷中,沒想到今天就這樣的走到這裏,真的感到有點神奇,而且它仍是屬於炮子崙這一帶山區呢。
1305順著小徑走到產業道路上,看到一位中年人,趕快去問他,往深坑的山路怎麼走?他說,如果順這條產業道路往上翻越山嶺到深坑要1小時30分。由前方小路順山谷到深坑約40分鐘。當然我選擇後者,走小路。
1308:產道盡頭。我看兩邊都有路,我選擇右邊小徑,經過農田,環境愈來愈熟悉,左方不就是炮子崙6號的吳家石厝,前方是茶山古道了。
1313:接上茶山古道。(這裏就是茶山古道、炮子崙瀑布、公廁、吳家石厝的三叉路,深坑鄉農會立有木頭指示牌,如今又多認識這條小路,所以也可以說是四叉路,真的又是令我感到驚奇)。
1323:茶山古道貨櫃處登山口(村民告訴我早期這裹,這個季節,傍晚有很多螢火蟲,現裝了路灯,螢火蟲就愈來愈少了,文明與生態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深思),接產道往下至深坑。
1340:深坑外環道–106乙線。結束今日驚奇之旅。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Safa兄 謝謝您,您文中「1200位置由產道直行再往上到1300:一間占地廣大二層西式別墅,是炮子崙山區最大、最新、的房子。」剛好正是我想要探路而一直還未探路的 一段路,告訴您,從二層西式別墅走一段很古意的山腰路又可接Jennifer Road,也是我誤打誤撞闖出來的。明天週六歡迎一起來跟登山聯隊:慶祝母親節,深坑古道詩意行。 上次一行六人只有潘姐選擇從炮子崙瀑布上方溪流只剩一根橫在溪床上的圓木過岸,並且驚險又優美成功地通過,有校長攝影存證。
  • omar(yp): 深坑炮子崙山區的探訪,愈走愈有心得,也愈有味道。謝謝您的邀請,我也是一直很想參加登山聯隊活動,明(週六)因有事,所以無法參加。 謝謝您提供「西式洋房至珍妮佛路」之間有一段很古意的山腰路,應該是與茶山古道平行的山路,真的很想馬上去探訪。 哇!潘姊真的那麼神勇,從一根圓柱橫越炮子崙溪,技術太高超了。 祝!您們深坑古道詩意行,玩得愉快。
  • safa兄你好 自前年開始就對深坑各古道的探訪展開了一連串的輕探、初探、再探.... 而對於這裡的喜愛在年初時除個人或者與秀雲、呆呆熊等及好友潘葒分次在此遊走就不下十餘次,每次都有另一新的發現,促使我不得不逢假日必來深坑的理由 無論是春天或秋日,櫻花開滿山徑 或者滿山的樹葉變黃時的景色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1034:再遇第二次溪,有水,沿路的水管在這條小溪接水。過溪後的山路坍塌,退回,山徑繞道而下。 1.此處應由右往山徑走腰繞後再遇崩塌處攀上泥土路向左行。 2.左行後順道路而行遇叉路向右可至深美–板橋紅線9號及白線9號。 電塔旁有下切路即會經炮子崙瀑布上游處的圓木過溪處在拉繩下至炮子崙瀑布處。 ※左行後順道路而行遇叉路向右可至深美–板橋紅線9號及白線9號 如果右行向右可至深美–板橋紅線9號及白線9號 往左的話如果直行會經一處種了樟樹的農作區,向右下後再左行不久後右後來路可至鐵皮屋前路徑,會經過山谷那間漂亮的別墅,過溪後即可上至茶山古道 這樣解釋不知safa兄明瞭否? 至於在瀑布上游過圓木處,我也不是那麼神勇 第一次年初三時就不敢走脫鞋過溪 第二次是因看了校長很輕鬆的過去,所以也鼓起勇氣慢慢的走 還好圓木上都有釘子及凹痕踩在其上,加之繩索輔助應該不難 請參閱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478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675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926
  • safa兄你好: 1.登聯隊今天的深坑古道詩意行,也經過了那棟二層西式別墅。 2.cmpan和楊秀雲兩位對深坑這一帶至少探訪兩年,可以說是這裡的管區,跟她們一起走,保證可以吸取這一帶的精華路線,有機會一定要撥空來參加她們帶領的深坑古道詩意行。
  • cmpan: 非常感謝妳提供詳細的資料,由泥土產道~漂亮別墅的山路我也充分的了解,一切OK。 另拜讀妳筆架山~向天湖古道之文,知道妳在2005/4/19去年走過,這條筆架出向天湖古道山路我們20幾年前常走,事隔多年對這條山徑路線已非常模糊,而妳由筆架山拉繩陡下,真的很不簡單。 深坑阿柔坑、炮子崙,古道、人文之美,我己深刻體驗,愈走愈有味道。希望有空能和妳們同行,並盼能再看到妳更多的紀錄。
  • 圓開兄: 你4月16日走〝深坑地區古道巡禮〞,5月13日又完成〝深坑古道詩意行〞,讓我們能夠看到GPS航跡圖,是除藍天圖集外的另一重要參考資料。並祝你能繼續完成這一帶古道有系統的GPS航跡圖,造福山友。 感謝omar﹙yp﹚、cmpan、及你,熱情邀約,雖然沒參加過登山聯隊的活動,但從紀錄中知道登山聯隊的行程安排,不趕路,適當的地方、有茶、咖啡、中午埋鍋造飯,等美食,令人羨慕,也非常適合我現在登山的方式,所以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參加,謝謝!。
  • Safa兄 為了圓開大師的深坑古道GPS更加完整,秀雲姐提議再安排一次深坑古道行,這一次以沒走完的傳統古道路線為主,私人秘徑為輔,屆時歡迎一起來,初步行程構想如下: 深坑→向天湖古道→加爾默羅聖母聖衣隱修院(阿柔洋產道1.5公里)→南邦寮古道(Linda Road)→天南宮→尾寮古道北段→炮子崙瀑布→(走私人秘徑,暫時空白)
  • Omar(yp): 向天湖古道、南邦寮古道…也是我很想走但仍未探訪的美麗古道,謝謝你與楊秀雲用心安排,如果時間允許我一定參加。 這星期19、20、21三天有事回台南,下星期27、28可能到合歡山看玉山杜鵑、紅毛杜鵑(天氣不佳也可能取銷)你們儘管安排,也不用太在意我的時間,一切隨緣。 我的手機:0953706855 網址:: http://[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