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台灣登山論壇
首頁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緬懷山岳之父=林文安 老師
緬懷山岳之父=林文安 老師
wl9698(940工九200)
2007/5/19
放大
縮小
緬懷山岳之父=林文安 老師
http://www.dk101.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70414&extra=page%3D1
【他死得很冤枉】!!!
1975>2007…32年來每年的此時此刻,無論是想要逃避,或沉潛也好,
總是不能免除(症候群)!>心靈底層的…傷痕!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 但是在64年5月20日,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震撼的悲劇,被視為登山導師的林文安,竟然因為尋找新路,在中雪山迷路死亡,消息傳出後台灣登山界舉國同悲;當時我才十來歲,但是就是因為心儀林文安等登山大師,已經完成了幾座百岳的攀登行動,小小的心靈裡,林文安的去世,比當年排場嚇死人、規矩一大堆、馬屁精封為「??救星」的???葬禮重要的多。>引述自【王瑞德的部落格】
真累....到哪都免不了要看到政治....
咦!是不是你的嗅覺神經太敏感? 為了避開顏色標籤,我選擇不連結網頁,也把敏感的字眼以(?)取代。 雖然近乎100%真實引用他的文章,並不代表兩者的看法是一致。 王先生是資深媒體人,已公開發表的言論,大眾都有權檢視! 請你仔細斟酌>王先生沒有指責【救星】,他是在批判那一大群籌辦(國殤)的文武百官。 32年前台灣登山史的【中雪山山難】與台灣現代史的【國殤-全民服喪】,兩件事只相隔45天,同樣是歷史事件,與現今的政治議題、氣份無關!
是不是哪位前輩,給大家講一下事故的經過? 我知道的僅限於李希聖先生的台灣登山史的相關記載。 謝謝。
沒差啦,您高興就好!
我是認為稱為--百岳之父--比較恰當.山原本就在那裡,並不是他們所創造. 請不要犯了跟那些馬屁精一樣的造神謬誤.
聽妳這樣回答話.我很不爽.拜託一下.好嗎 TOM
聽您的回覆 顯見您肚量之狹隘 我想 人終歸是人 人再豎立多少銅像 多少紀念堂 也終歸是人 就像孔雀就算飛上枝頭也不可能變成鳳凰(摘自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哈) 惟有默默付出.死而後已的人才會成為後人景仰的對象 我想本篇討論已經偏離主題了 建議版主把本主題關閉 以免登山補給站被口水淹沒
民國64年5月20日山界前輩林文安率4位好友同登中雪山, 由林道進,本以為登頂來回只需3-4小時,無奈輕裝攻頂後突下大雨, 林老沒帶雨衣,全身溼透,又在找路狀況下耗盡體力, 不幸死於心臟衰竭,山界同悲。 隔年丁老率好友於頂峰稜線立紀念碑,往志摩山方向可見。 News from : 屏東山之戀登山隊
看了網站介紹之後 其實也頗為感動的 有這樣的登山前輩 造福後人 大家就一起緬懷就好了 別想太多了 祝福各位山友
當時我剛爬山没幾年,參加登山活動時,隊中有人說是為了回去找同伴才死的。
>>國64年5月20日…㊣5月19日 >>山界前輩林文安率4位好友同登中雪山..,㊣3位-陳、嚴姓同事.一位同事家眷。 >>由林道進,本以為登頂來回只需3-4小時,無奈輕裝攻頂後突下大雨,林老沒帶雨衣全身溼透,又在找路狀況下耗盡體力,㊣全員輕裝裝備齊全,都有雨具,也有隔日的預備糧! >>不幸死於心臟衰竭,山界同悲。㊣5月20日,日落前刻【我不行了……你們要撐下去..】是:心肺衰竭? >>隔年丁老率好友於頂峰稜線立紀念碑,往志摩山方向可見。㊣立紀念碑是中華山岳主辦,『丁老』連續至少7年率隊至(蒙難地)探親老伙伴!!參照:(高雄市登山會)第23期第32頁(1982) >>News from : 屏東山之戀登山隊㊣親身難忘的經歷。 ※※※※※※※※※※※※※※※※※※※※※※※※※※※※※※※※※※
林老紀念山隊我所屬山會參加過2次.這兩次俠客兄也都有親臨致敬. 只因事發當時年紀小.且只能由賢拜口中敘述了解一二. 至於你說的「5月20日,日落前刻….」那到底是20日還是19日?那「丁老率隊親往探視」 與「隔年丁老率好友於頂峰稜線立紀念碑」語意上有衝突嗎? 至於輕裝裝備也說法不一.死因又何干? 不要拋出一個議題再拿登山會的期刊內容去逐句反駁訂正山友發表的言論. 讓人感覺很不尊重.只要PO出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即可.山友心裡自會參考. 逝者已矣.來日可追.林老對於山界的貢獻無可斗量.我們心存感念就好.
或許您得了解 from:親身難忘的經歷,這個重點! 這個經歷曾經在台中山怪陳伯伯家看過早期的文章有提到... "陳前輩參與了當年林老在中雪山發生山難的搜救行動" 相信他的說法,會是更貼近"事實"的... 語意來看(小弟年紀小也不太了解經過): 5/19出發 5/20出事情... "立紀念碑"是中華山岳主辦, 『丁老』連續至少7年率隊至蒙難地"探親"老伙伴! 不覺得有所差別嗎?
1.當年聽到的說法,他原本可以不必死,是為了同伴的緣故。 2.重點是:他不是單純原路來回就死的。 3.詳細內容我不知道,也許只有當事者才知道。
這是你在(補給站)首次發言的「開場白」2007.03.20.>> 一篇文章的論述有其完整性,不要只擷取片段就硬說別人觀念不對,簡直是斷章取義。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55159 >>不要拋出一個議題再拿登山會的期刊內容去逐句反駁訂正山友發表的言論. 讓人感覺很不尊重.只要PO出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即可.山友心裡自會參考. ok!現在是我要嚴厲指責你----你讓人感覺很不值得尊重!…這與個人的理念.想法無關,我是事件當事人之一,有義務釐清事件真相,是希望日後【慘劇】不再重演! 你的一些?號,我會回答嗎,很不高興告訴你『既便是被(沖天炮友)認為是口水』,不會! 想要【噴火】?!請記得:要先學會拿噴火器(火雞)!
哈哈 動氣了 您的意思是 若打定主意上戰場 要準備充足的彈藥 戴鋼盔兼縮頭顧尾 姿勢放低匍伏前進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開砲並觀察彈著點 修正方位照準再打 這很辛苦呢 不幹不幹 哈哈
古早人有遺訓:可怒不可說。……..但是:血壓=0524.. 不幹,不幹!?就當是接到【漢光演習】的召集令,準備應戰,不接召?軍法侍候!我怕怕……
TO:工九200 初次耳聞林老前輩是在台灣百岳全集這本書中,有詳細記載林老當初選定百岳的艱苦過程,再次聽聞林老前輩的事蹟是在救國團雪山登山隊,記得當時在369聆聽輔導員敘述雪山西稜的故事,從此林老前輩的形象一直烙印在我心中,也奠定了今後愛山的因緣。 事發當時10來歲,我想你我年紀應該相當,如果你是當事人之一,我猜想你登山經驗一定也比我豐富,對山的體驗也比我深,至於對我所了解的訊息有所更正,我沒有生氣,也感謝你提供正確的資訊,畢竟事發30年來一人傳一人的訊息我知道一定會有誤差,你提供的真相正好可以作為後輩的經驗與警惕。 TO:LEON 當初設紀念碑由中華山岳主辦,丁老連續7年率隊親臨探視老伙伴,與我所指隔年丁老率好友於頂峰稜線立紀念碑,是相容的一件事,只是後來接續的追思活動工九兄有更詳細的描述,小萱的語意在此沒有其他想法;前陣子在雪山巧遇阿章他有提到你,我知道你也是一位愛山之人,你就別太在意了。 TO:小萱 妳的好意我心領了,愛爬山的人都比較豪爽也比較大而化之,不用太計較一些小細節,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同一件事情每個人觀點未必相同,好好準備妳的論文,畢業後才是競爭的開始,我PO的文章我會負責,謝了。 我的言論若有造成山友的不悅甚至動怒,僅此致歉,也回歸主題:緬懷山岳之父-林文安老師長在我心中,至此不再多言。
俠客前輩您好: 自從南一段初次見過您 (不過不太確定您記得我嗎?^^") 即便沒有什麼機會與您談話 但是看到您關切山友的神情 就覺得您是一位很棒的前輩 然就像您所說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 任何事情是可以討論的 也沒有一件事情是所有人都認同的 就像路條?盜獵員警?蘇花高?司馬庫斯? 畢竟每個人的立場與背景不同! 有時候我也覺得我也是長滿刺... 真是抱歉! 但... 還是喜歡直話直說... "大聲"討論過了 即使某些事情沒有共識 或許以後就會是很好的朋友也說不定^^" 林老出事那年 我連胚胎都還不是... 也只是曾經聽過&看過一些資訊而已 希望能聽到、看到更多早年的事情 「歷史會過去,但總會有人記得!」 阿章大哥 是我好敬佩的一位"前輩" 每每聽他道來山裡的故事 總是回味無窮 但可惜沒有機會多學幾招阿章大哥的登山技巧與知識 很多事情 忘不了 在心中! 山,真的好愛! 期待有天可以跟您在山中暢談! (不過,我比較害羞內向,可能聽的比較多^^")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