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8/23
隊名:八通關古道巡禮-八大公太大華多
人員: 蚯蚓,文伶,久格
留守: Mahudas
預定行程:
8/10 D0 東埔集合 C0
8/11 C0 東埔 -> 觀高 C1
8/12 C1<->八通關大山->杜鵑營地<->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 C2
8/13 C2 ->米亞桑溪 C3
8/14 C3->公山->公山南鞍->轉南稜處 C4 (缺)
8/15 C4->太魯那斯駐在所->次武10->米亞桑溪 C5
8/16 C5-> 補武 68 ->土葛駐在所 補武 67 -> 大分溫泉 C6
8/17 C6->大分山屋 C7 <-> 華巴諾砲台
8/18 C7-> 多美麗山 -> 抱崖 C8
8/19 C8-> 南安
8/20 備用日
實際行程:
8/10 D0 台中集合-東埔 C0
8/11 C0 東埔 -> 觀高 C1
8/12 C1<->八通關西峰->八通關大山->白洋金礦山屋 C2
8/13 C2 ->大水窟山 -> 米亞桑溪 C3
8/14 C3 -> 公山 2-1681 2561M ->公山南鞍 C4 (南鞍取水)
8/15 C4 ->太魯那斯駐在所 <->次武10 ->米亞桑溪河階 C5
8/16 C5 -> 1524 峰西北鞍 -> 塔達芬溪-> 土葛駐在所 -> 大分山屋 C6
8/17 C6 = C7 <-> 華巴諾砲台
8/18 C7 -> 多美麗山 2-1676 2313M -> 抱崖山屋 C8
8/19 C8 -> 瓦拉米 -> 南安
參考紀錄:
* 1999 大分部落調查 華巴諾砲台 http://goo.gl/6x4P2J
* 2001 大分溫泉 http://goo.gl/5XaUKc
* 2002 大分會師 http://goo.gl/HpQuXx
* 2008 金臺 魯崙 哈哈比 http://goo.gl/bL45oq
* 2009 阿超 華巴諾 http://goo.gl/L0iIUb
* 2009 阿傑 大分溫泉 http://goo.gl/pZBvqI
* 2011 拉庫拉庫溪流域日治時期遺址原地保存之可行性研究與初步規劃 http://goo.gl/3u4vlO
* 2012 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清古道東段勘查 http://goo.gl/MRjyTW
* 2014 賴兄 拉庫拉庫溪流域基石攻略 http://goo.gl/IPCF7j
行程紀錄:
D0: 台北,屏東兩地搭客運出發,台中集合. 本來是隊員的小楊兄無法前往,送我們到東埔溫泉.
第一晚住在舒適的旅館中,還有溫泉可以泡。
D1: 多雲時雨
7:00 旅館出發
7:40 三聖宮
10:00 巴奈伊克山屋
15:20 觀高工作站
今天就是背重重的走八通關古道,從1300M 的東埔溫泉走 14K 到 2490M. 路況不錯.
觀高工作站雖然無法申請,但是電燈,床等設備等都還很好,是很棒的宿營地點. 沒遇到其他山友.
D2: 陰午後雨
「八」:八通關大山
6:20 出發
7:50 高繞路溪溝水源, 整路就聽著金門峒斷崖上面的落石聲轟隆隆.
溪溝之後,高繞路仍越來越高,路況也普通. 古道高度不過是2800M,我們卻已經爬到 3150M 的高度,很想直接爬上西峰再接過去單攻八通關山的稜線就好.
8:35 果然看到「八通關西峰捷徑」入口, 是用綠色路條,有寫"小甜田", 感謝有你們.
9:25 登頂西峰
9:35 前往八通關大山.
10:25 "誤跟"其他登山隊路條下到稜線北側,陡下又陡爬回來. 猜測這是捷徑未定線前,不同隊伍直切高繞路水源上方的路線。
其實捷徑就是從八通關西峰山頂直接走草原下東鞍,再橫腰到八通關大山傳統路即可。
10:45 傳統路, 下重裝去單攻八通關大山. 哎呀怎麼雲霧四起,山頂啥都看不到了.
11:45 來回含午餐約花 1 小時,
12:30 回到古道休息一下出發
13:07 巴奈伊克山屋
14:00 中央金礦山屋, 指示牌杜鵑營地 3.5K. 去小探了一下,古道好像還有,於是全隊重裝走看看.
沒想到路況不佳,箭竹又濕答答,繞到杜鵑營地不知要多久. 回頭走之前的岔路又得走 1.5K, 那不如直上秀姑坪(4K)吧!
14:40 出發往白洋金礦. 雨開始無情的下....
17:30 全員抵達 3400M 的白洋金礦, 三個人都淋濕答答的好冷. 好在有山屋,再大的風雨也不怕!
又重又累的一天,高繞路線強迫大家重裝壓過西峰. 有高山景緻配登頂果,還滿愉快的!
本以為中央金礦到杜鵑營地有玉管處整理好的古道可行,結果沒有,雨中硬是爬上白洋金礦山屋。
南二、馬博其他隊員都沒走過,我想冥冥之中老天爺是要我們多走大水窟山吧!
D3: 陰時晴
「大」:大水窟山
6:30 白洋金礦山屋出發, 雖然有看到日出,但一夜小雨不斷,雲霧仍濃, 派不怕冷的久格走第一個吸水.
6:55 秀姑坪 休息 看雲霧中冒出頭的玉山. 太陽下的秀姑巒山不斷地招手,1.7k而已喔,不過本隊覺得公山更吸引人.
7:10 出發
7:28 來到稜線,開始爬升. 大水窟山屋跟草坡, 隔著米亞桑溪的公山,再後面一層的新康山統統露臉了!
7:50 大水窟山基點峰 3628M, 三等三角點 新中橫13號. 已經沒有埋在土裡,可以拿起來.
9:03 大水窟山頂 3642M. 邊爬雲霧又邊起來了,首先還看得到大水窟山的經典大砂瀑,後來就一片白了.
10:07 離開路徑,續行稜線到至3255峰前小水池,休息.
10:30 出發, 10 分鐘越過 3255 峰正東下。
10:45 遇陡稜,右側繞下。此處的植被是短草枯木,好像燒過一樣。
11:15 稜線上杜鵑松林混合. 密杜鵑正稜無法通行,看右手邊有獸徑,當然跟,往東南方向下降.
結果林相仍然不佳,稜勢往正南下,只好三人分工一個砍一個鋸一個綁標,慢慢往正稜修回.
14:00 回到主稜上 2760M. 稜上是松針鋪地一整個好走啊... (事後查詢調查紀錄,他們是從稜左繞過杜鵑的)
25000:1 地圖在此整個位移偏北,不管他,有大砍痕可以跟. 我們就整路稱他為柚子坎痕, 柚子耳朵一定很癢
(事後知道是林淵源大哥做得記號,謝謝他們)
14:40 稜線上小泥池
16:34 橫腰清古道遺跡. 2000M 左右 258020,2595111
16:50 抵達瀑布下方河階,有看到舊鍋子兩個, 於溪畔紮營. 回頭看瀑布約三層樓高,水勢磅礡,靠近都是水氣很清涼。
此處動物活動痕跡處處, 有一隻水鹿剛死在溪邊被開腸破肚, 還發現2枚熊腳印.夜裡月光皎潔,還誤以為是天亮了。
從大水窟山 3642M 經過 3255M 沿稜下溪到 2000M, 跟著清朝八通關古道所選擇的路線,下到溪底的我們都很高興
因為已經拿到拜訪公山的門票了。久格還說有人知道他先去摸公山會睡不著.
D4: 晴
「公」:公山。
6:50 出發。 渡溪後目標下游一點的 2637 西南正稜。下溯一段發覺地形也不好又折回,其實營地正對面的支稜就是很好的上切點。
7:10 背行動水上切。起步很陡。
7:40 爬高離溪約 100M, 可見瀑布。
8:30 2150M 左右,稜勢趨緩,有檜木,舊砍痕。
9:45 2410M, 合稜後,林相變成松林鋪地,一路好到山頂。我們沒有要調查清古道,當然選好路走。(根據調查紀錄古道是直接橫腰南鞍的)
10:20 2637 山頭。(又名伊波克山 ?)
10:35 曬夠太陽,出發往公山。
10:55 稜線展望點,可看到新仙-儒潤這條稜線,剛好把大分隔離在深山裡面,明天又得回到日古道,所以要先看得清楚。
11:50 公山基點。這一段路走起來太享受了。剛好撿到兩隻小鹿角,湊成一對。統統給久格。
12:50 出發往南鞍。這裡的地圖偏移了,但是跟著松針鋪地的主稜走就對了。
1:40 南鞍,與清古道在此交叉。
南鞍不大,沒有平坦地。續行小山頭上爬一點邊坡找到一塊營地,寬闊足夠一頂外帳. 但大隊人馬建議續行, 至 2441 之前有不少好營地.
我跟久格下切取水。取水是沿著鞍部東南往下,走一段古道之後就不明顯了,下約200M落差(距離約1km)溪溝會湧出活水,來回約一小時。
3:10 取水完畢, 紮營休息。
公山這邊的 25000:1 地形圖也有偏北位移, 不過稜勢跟林相都很好,不大需要定位. 登山路線雖然要爬上 2637山頭,但其與公山中間鞍部平緩,
下降不多,現地不像地圖所示,公山基點也不知不覺就到了. 因為行程仍有一半, 背包仍重, 所以選擇不背水花時間去取水, 並且提前紮營休息.
D5: 大晴
「太」:太魯那斯駐在所。今天就是從公山南鞍到太魯那斯駐在所,然後下米亞桑溪喝水.
6:45 賴賴部隊終於出發.
6:54 過小山頭平坦營地,稜邊可展望右手邊群山.
7:50 來到 2414 後方小山頭, 快下稜前展望好.
8:00 轉南稜。接稜處會看到直下馬霍拉斯溪的大崩壁,不會走錯.
9:17 2068 前鞍泥池. 水不多不可依靠. 稜線左邊是崩壁,右側則是好林相,水鹿不少.
9:58 窄稜.小心通過.
10:05 2068 與 2012 中間的小山頭,透空展望很好. 休息拍照.
10:30 2012 前鞍, 很漂亮的平坦谷地, 下背包逛逛. 水鹿跟山豬的家.
11:15 稜線出現布農家屋遺址. 這裡的房子很豪氣, 基座都超大.
11:30 太魯那廝駐在所. 房子仍在松林中站立著. 附近舊物很多. 大型日本瓶,久格叫它"加濃砲"
11:40 從屋後稜線爬上去,去找次武10森林點.
11:54 青苔滿佈的三角點
12:10 回到舊房子旁午餐
1:30 開始下溪. 從鞍部往正西下.
2:05 有一間仍有三根「柱」立著的家屋. 往南下一點就有溪溝活水.接下來就靠動物帶我們下溪.
2:40 全員下溪. 1400M. 下溪處溪床開闊, 往下游 100M 左右就是轉彎處. 對岸上游一點有一片很漂亮的林子緩緩離溪很近,我們就上去那邊紮營。
3:40 紮營完畢, 洗澡休息。 是夜,又是月光皎潔的夜晚。
感謝老天爺給我們好天氣,慢慢品嚐這段美好稜線。遺址讓我們想像以前還有人居住人來人往的樣子,被派駐到偏遠山區的日本軍警無聊加壓力,所以天天喝酒,
喝完酒瓶亂丟,垃圾隨手丟讓我們現在能考古懷舊一下。
D6: 晴午後雨
「大」:大分溫泉 -> 大分山屋
今天的關鍵任務就是繞過次武10西北稜對面的溪溝,到1524(補武68)稜線,然後再跨越塔達芬溪,爬上土葛駐在所回到日古道.
策略是先到邊邊稜再找機會橫過去。過了今天,此行最好玩的勘查應該就結束了。
6:50 出發往西北上稜
8:20 山字水泥基石。對照25000:1地圖在米亞桑的桑字正南稜線上 1700M 左右。這裡有一條清楚的橫腰古道。
古道持續一小段即崩塌, 接下來在差不多等高處, 跟動物路腰繞。
9:05 下到溪溝。扁帶確保一下。往下一點覓獸徑突破。
9:38 進入森林,危險路段應該繞完了。
9:45 小溪活水. 接下來差不多等高橫腰, 但在樹林中並不難通行。
10:00 植物變密 往稜上斜切
10:40 抵達稜線, 1700M 左右, 稜上是松針鋪地。往東南下鞍。
11:09 1524 西北鞍, 放下重裝脫鞋去找「補武68」森林點。
11:16 山頂。有三間家屋遺址,第一間還有站立著的樑柱,不是榫接而是用鐵釘,不知以前為何用途。另外兩間有一間有陶甕跟木桶。
依照座標,基點不在最高處,是在山頂之後,不過落葉松針鋪地加倒木,遍尋不著。
12:20 午餐畢開始返回鞍部。
12:30 鞍部。暖洋洋、懶洋洋,睡一下。
1:00 鞍部正南下溪
1:28 塔達芬溪。溪水混濁但水量小,好過。往下游就進入峽谷。
1:48 從對面小稜上。正稜好像更下游,但是峽谷不好走。小稜的獸徑清楚,不跟白不跟。
2:20 1400M 松針鋪地
2:40 土葛駐在所。旁邊就是有整理過的日古道了。附近也是遍尋不到「補武67」 森林三角點。
2:50 出發往大分的方向,先過土葛大崩壁再說。
3:00 低繞起點。有一山字水泥柱。低繞路路條眾多,跟就對了。
3:10 展望神奇匯流口。闊闊斯溪與米亞桑溪 180度相對匯流,往下游就叫拉庫拉庫溪,經過怵目驚心的峽谷後,馬霍拉斯溪來匯,再一路流向大海。
新仙-多美麗-儒潤 的尾稜轉個彎,又瘦又陡、筆直插入溪谷。在此看不到闊闊庫的大溪床,放眼所見溪谷腦中都浮現兩個字--天險。
3:40 小溪喝水。沿稜下約 200M 開始橫腰。老天開始下雨。
4:30 回到古道。位置約在 1765 正東 1500M 高度處。從此如果下切大分溫泉還有一個四稜溫泉,再下去膝蓋會爆炸,老天又不賞臉,於是...
5:00 拉古拉橋
5:13 台灣黑熊!離大分山屋 1.8K 左右遇到的。走在前面與牠不期而遇的久格看得最久,我跟文伶看到的時候牠已經爬上約 15M,然後消失再森林裡。
大家都是第一次「熊」的驚喜,太高興了。
6:10 大分山屋。有電就算了,有熱水可洗澡、會不會太誇張?!
D7: 晴午後短暫雨
「華」:華巴諾砲台。這個超過100年歷史的砲,完整的房舍,一定要專程來拜訪一下。
7:10 出發
7:25 大分吊橋
7:36 支流上切 1200M, 溯溪而行。
7:45 雙溪口 1300M ,不想跟山徑,直接右側上稜。
8:57 展望點 1640M 看大分山屋跟公山稜線,最遠可看到秀姑巒山跟馬利加南東峰。
9:02 展望點 1660M. 這裡可看闊闊斯溪谷,塞柯駐在所在對面溪底的林子中,闊闊斯山高不可攀。我們這一岸上游處有一片崩壁,直達稜線。最遠處三叉山延伸過來的高山。
9:55 華巴諾砲台。1900M. 經過幾番陡上之後,終於達陣。開始劉姥姥進大觀園,久格喜歡武器的自然就在砲庫停留,我喜歡長滿植物的屋頂,「人」字疊法的圍牆,文伶則看小東西。
12:25 吃飽喝完咖啡,下山。
12:57 下抵溪溝1600M 附近。有先跟一段「台灣國家山岳協會花蓮分會」的黃色路條。由於天氣熱,大家都需要水,所以走溪溝而下。
有地形處大多有獸徑可繞過,請小心曬太陽的蛇、注意溼滑不要跌倒了。
1:45 1420M 瀑布區。終於有個像樣的深潭可以跳水了。
2:40 回到古道支流上切點。
3:00 回到大分山屋。我去各大分的平台逛逛,到處都是獸徑,也看到許多研究人員設置的路標、研究裝置。
再度享受了一天舒適的山屋之夜。今天發現 GPS (Garmin eTrex HCx) 航跡都沒法紀錄了,因為暫存空間好像滿了。把暫存空間的(track log)存成航跡(track),
然後清除暫存,又可以錄了,但回家匯出之後整理才發現這樣會失掉許多精確度。
D8: 晴午後雨,夜晚雨
「多」:多美麗山。行程接近尾聲,還有 39K 就會重返文明,今天要翻過新仙-多美麗-儒潤稜線,到 28K 的抱崖山屋去。
7:00 出發
7:16 華巴諾支流。之後沿著古道腰繞,高度約 1300M 左右。
7:45 有水溪溝。路徑是沿著溪溝往上爬,若渡過溪溝,會接上往「哈哈比」的橫腰古道,但很明顯無人使用。溪溝溯行一小段之後就沒水了。
8:15 跨過溪,有玉管處木頭指示牌:往多美麗 4.2K, 抱崖 10.1K。補充飲水之後開始陡上。方向是東、東南之字而上。1350M
9:34 1800M 透空展望,回看對面的大分山跟拉古拉山的兩條主稜線。
11:00 多美麗北鞍。放下重裝去單攻。
11:55 多美麗山基石。沿途稜線寬平、大樹林相優美,路條不少。基石被埋起來,久格一挖挖出個破酒瓶。比較奇怪的是基點的「二等」那一面向東北方,並不是北向。
12:20 下山。
1:00 鞍部。續行。
1:30 陡下結束,回到古道。
1:50 多美麗駐在所。漂亮的石牆、階梯、浮築橋,像一座城堡。多美麗駐在所與新康吊橋之間,才有活水溪溝。
3:10 新崗吊橋。
3:30 新康山登山口。離山屋2.2K.
4:00 石洞吊橋。新康登山口到石洞吊橋有兩處活水源。
4:15 抱崖山屋。有電沒水,從吊橋旁下溪取水容易。
多美麗山之後,古道小崩坍不少,倒樹、向陽植物跟 QQ 螞蝗都有。本次的目標除了大分溫泉之外都達到了,抱崖之後也就走到地圖外了,剩下就是快樂賦歸了。
D9: 大晴
5:40 出發。起床就看到金黃色的新康山,好大好近。
8:12 十里駐在所。離步道口 23K。大家都停下來抓螞蝗。
10:12 過多土袞,18.2K 有通訊點。無法打電話但可傳送簡訊,在此聯繫上阿貞姊。
12:15 13.6K 瓦拉米山屋吃完飯糰出發。最後一天終於遇到其他山友囉!
2:42 佳心 4.5K. 有水跟廁所。
3:42 里程牌 3K. 可打電話。
4:15 山風吊橋
4:30 步道口
玉里一出步道口就見阿貞姊帶來可樂跟啤酒為我們接風,行程的頭尾都有熟識的人接駁,一切圓滿,真是幸運又感謝。
請問大大,如果走八通關西峰捷徑,是否會經過水源地取水作為第二天飲用水呢?聽說觀高山屋無水源,第一天去程最後取水處是否為9K?還是建議從觀高下郡大林道取水?有清楚標示嗎?感恩
另外大概在幾M的高地方會看到捷徑指標呢(看您的紀錄是超過3150M,大概兩小時路程處)?綠色小甜田是否可以一路跟回傳統路徑往登山口,要是很注意的話?
最後想請問,觀高工作站大約有幾個床位,很害怕不能申請去了沒地方睡又沒帶帳棚。
1. 觀高可住50人.屋內有水桶(可能還有水),戶外有三個水槽應該積滿雨水,要活水就走一點路沿林道走一段去溪溝拿。
2. 高繞路左手邊經過水源後續往上爬,會碰到一個指示牌,往八通關的路會開始往右手邊腰繞爬高, 會經過幾段架繩處, 感覺進入森林,差不多路要開始下的時候,注意左手邊捷徑路條.捷徑路詳細資訊可參考這一篇.到了八通關山西峰山頂之後,記得從草坡下鞍部,之後腰繞路徑明顯,我看至少有三條被路條標示的路徑在不同的高度.綠色小甜田是中間高度的一條.
附上關鍵山字水泥柱的照片。不知道這是否也為日治時代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