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向陽山屋輕裝來回向陽山、三叉山與嘉明湖

活動日期
2006/4/1 - 2006/4/3
所屬團體
興大教職員工健行登山社
困難度
0

嘉明湖向來是山友很喜愛造訪的地點之一, 登山補給站有關嘉明湖的資訊已非常豐富. 但是大部份的紀錄, 係記載山友重裝上嘉明湖山屋(H 3350 m)後, 以嘉明湖山屋為基地, 來回向陽山、三叉山與嘉明湖的行程.

最近林務局已將向陽山屋(H 2850 m)新建完成, 山屋的容量與水源都比新的嘉明湖山屋大; 而且高度低了 500 公尺, 比較不容易發生高山症. 此外, 如有狀況而需要後撤時, 只需走山徑下山約 1.5 k 就可接上林道,救援非常方便. 所以應該有很多山友會以向陽山屋為基地, 輕裝來回嘉明湖與向陽山及三叉山. 林務局也重新設立了里程木樁與指示牌, 因此特地敘述我們此次行程, 提供山友們參考


4/1 多雲時晴

06:40 興大出發, 中途在東山服務區短暫休息

09:30 在甲仙暫停, 吃芋頭冰與其它芋頭的特產, 就當作今天的午餐了.

10:30 桃源分駐所(TEL:07-6861176)辦入山證

13:00 南橫154.1 k左轉, 抵達向陽森林遊樂區 (H 2330 m), 到向陽派出所繳入山證.
13:30 熱身後出發, 循二葉松林道緩緩上坡, 此處是從事森林浴的絕佳地點.

14:16 關山大崩壁觀景台, 濃雲密霧擋住視野, 一點風景也看不到.

15:17 林道終點, 有路障. 左邊就是山徑的起點.

16:20 抵達新建落成的向陽山屋, 離停車處 4.28 k. 山屋已客滿, 所以搭了三頂帳篷在前廊. 台大友隊(次日要重裝上嘉明湖)天黑後才抵達, 就緊接隔壁搭了兩頂大帳篷. 半夜風勢強勁, 幸好帳篷都耐得住考驗, 沒有被吹垮. 山屋水源充沛, 甚至廁所還是沖水馬桶式的. 山友告知, 他們輕裝來回嘉明湖花費了 11 小時.


4/2 多雲時晴, 風勢強勁午後轉弱

04:00 起床, 整裝與用餐. 先前已有一個大隊伍於三點出發.

05:00 戴頭燈, 輕裝帶午餐與預備糧摸黑出發.

05:20 東方正露出曙光.

05:30 過5.0 k 木樁 H 3073 m, 沿著山谷前進時, 山風強勁, 也無法看到日出. 遇三位大學生的隊伍(二女一男)要花七天走南二段. 學生時代真好, 有充足的時間可作長程縱走, 不像我出門爬山, 心裡還常掛念家中大小.

05:45 經過一處營地, 山友們正在用餐, 此地無水源. 據他們說, 因為昨晚風大, 才從稜線上營地撤下來的.

06:06 壺穴地形說明指示牌, 壺穴是此處避風最理想的地點.

06:18 快抵達稜線了, 右邊約 150公尺的緩坡處有小水塘; 稜線上有大片平坦營地.

06:30 過6.0 k 木樁 H 3322 m, 此時已在稜線上, 風勢強勁, 冷風刺骨.

06:42 過小山頭, 來到向陽大崩壁的解說牌, 但是雲霧籠罩, 沒有視野.

07:15 過7.0 k 木樁 H 3460 m. 不久, 右轉向東北.

07:25 向陽山與嘉明湖山屋叉路, 取左上向陽山 0.7 k, 兩位女大學生與我們同時輕裝攻向陽山; 這些年輕人體能真好, 一身重裝上坡, 居然與輕裝的我們一樣腳程.

08:00 向陽山登頂, H 3603 m, 風勢仍然很強, 一片片的白雲快速飄過來, 不時籠罩著山頂, 遠山忽隱忽現. 兩位女學生隨即原路回.

08:30 照相及休息完畢, 取道東稜朝向陽山北峰行進.

10:00 與嘉明湖山屋路徑會合 H 3405 m, 此段路況上下起伏, 大石塊又多. 路跡有時不明顯. 雖然沿途風景很棒, 奇石怪木很多, 但是時間與體力都消耗不少. 因為我們發現重裝的三位大學生隊伍, 反而超前輕裝的我隊數百公尺, 所以建議山友取原路下向陽山, 再經嘉明湖山屋, 腰繞過向陽山, 應該會比較輕鬆, 估計會節省 20 分鐘以上.

10:01 過9.0 k 木樁 H 3405 m, 向陽北峰前的鞍部, 此時天氣已好轉, 風勢變弱, 雲層漸散去, 豔陽高照, 又開始上坡.

10:41 過10.0 k 木樁, H 3441 m

10:45 從向陽山北峰山頂旁繞過.

11:04 鞍部最低點 H 3291 m.

11:14 過11.0 k 木樁, H 3305 m, 緩上坡.

11:31 三叉山與嘉明湖叉路口 H 3384 m, 進度落後約一小時, 所以大家決定先去風景優美的嘉明湖

11:40 過12.0 k 木樁 H 3416 m. 沿途開始有山友回程, 是三點出發隊伍的成員.

11:50 三叉山、新康山與嘉明湖十字路口 H 3402 m, 右往嘉明湖, 直行往新康山, 左往三叉山.

11:55 看到嘉明湖了, 湖邊還有二十幾位山友在休息, 整個身體也頓時鬆懈下來, 拍了幾張照片後, 卻開始頭疼, 坐在地上很想睡覺. 同事們精神仍然充沛, 興奮地四處走動及攝影.

12:05 嘉明湖, H 3302 m, 撐到湖邊, 趕快煮碗熱湯喝下. 加上同事幫我刮痧後, 頭疼就舒解了. 此時陽光偶爾灑在湖面上, 映出藍天倒影, 我們就在湖邊渡過了一天中最恬靜的時光. 這裡的美景實在難以用言語描述, 只有親自來此才能體會.

13:10眾人休息後, 又起雄心萬丈, 依依不捨地向嘉明湖道別後, 往三叉山前進.

13:30三叉山、新康山與嘉明湖十字路口, 直行上三叉山

14:04 登頂三叉山 H 3496m, 一等三角點, 雖然是一處平緩的山頭, 但視野卻是出奇的好, 不愧是一等三角點的百岳 (全台灣僅有 11 座百岳是一等三角點的).

14:13 回程, 往西邊的向陽北峰.

14:35三叉山與嘉明湖叉路口

14:52過11.0 k 木樁

15:43上向陽北峰, 過10.0 k 木樁

16:10 過9.0 k 木樁, 向陽山東稜叉路口.

16:30 嘉明湖山屋 H 3379 m.

16:40 有位同伴體力稍微不支, 休息 25 分鐘, 燒開水與煮熱湯.

17:10 過8.0 k 木樁, H 3449 m

17:25 向陽山與嘉明湖山屋叉路

17:33 魔保來山叉路, 路口不明顯, 西邊有一條寬稜來會合, 不易分辨, 所以早上經過時沒有注意到; 這裡立著一個沒有指示牌的鐵架子, 在此處左轉向南沿稜線行.

17:34 過 7.0 k 木樁, H 3460 m

17:50 看到向陽大崩壁, 前面同伴已走到崩壁另一端. 趁尚未天黑前, 趕緊拍下大崩壁的壯觀景象.

18:20 過 6.0 k 木樁

18:26 欣賞關山與南一段的晚霞, 因為天氣穩定, 不怕摸黑, 所以多花了時間欣賞.

18:57 過 5.0 k 木樁, 戴頭燈.

19:23 回到向陽山屋. 我是最後抵達的. 今天, 拍了兩百多張照片, 花了不少時間, 加上天氣好轉, 中途慢慢欣賞風景, 因此從出發到現在, 已經超過 14 小時. 同伴精神仍然很好, 大家分工合作, 晚餐煮得不亦樂乎! 不論葷食或素食都煮得很美味. 今晚山屋就有很多空位, 但我還是喜歡睡在帳篷裏, 比較安靜.


4/3 晴時多雲

06:00 起床, 用餐後將營地整理乾淨

07:10 下山

07:50 下抵林道.

08:25 關山大崩壁觀景台, 此時視野正好, 拍下了壯觀的關山大崩壁. 一會兒, 大片雲飄過來, 又遮蓋了大崩壁.

09:00 抵達向陽森林遊樂區.

09:20 離開前往梅山, 原先想再登塔關山看風景的, 但臨時取消了.

11:00 逛梅山遊客中心, 大夥幫家人買紀念品當禮物, 花了一小時.

13:00 六龜青山溫泉, 先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慶功後, 就泡湯, 因為不是假日, 所以僅有我們和台南的四位遊客享受整個渡假村, 沒有假日的喧嘩, 悠哉地漫步, 人生真愜意.

16:00 回程, 中途又在甲仙買芋頭冰與冰淇淋.

19:00 興大


備註:

1. 如果只想去嘉明湖, 而無意願上向陽山與三叉山, 則可省 2個小時.
不過, 強烈建議去三叉山, 路好走, 視野又棒.

2. 從向陽森林遊樂區, 一日來回嘉明湖似乎是可行的. 但高山症與天候,
是很難掌握的變數; 且匆忙地趕路, 而無法在嘉明湖享受美好時光,
不正失去了此行的意義, 因此不建議如此的行程.


參考紀錄:

1. euromac 兄的 ”朦朧中沉睡嘉明湖的之行”, 1/19/2006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924

2. nikko 兄的 “向陽三叉嘉明湖里程時間全記錄”, 1/10/2006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712

3. ioom 兄的 “向陽山~三叉山~嘉明湖”12/3/2005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330

4. ych5413 兄的 ”嘉明湖順登向陽山、三叉山”, 11/4/2005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960

5. CHARLESLAI 兄的 ”心儀已久的夢幻國度----向陽三叉嘉明湖”, 10/14/2005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715

6. hjjiimm 兄的” 嘉明湖輕鬆行”, 9/20/2005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425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HC兄: 您果然有先見之明啊,真是太感謝了!! 去年4月帶隊去嘉明湖時,看到向陽山屋正在拆除重建中,最近有山友又要去嘉明湖賞景,原本想建議他們以向陽山屋為基地輕裝來回,只是還沒看過這類的登山記錄,沒想到您早就想到這招了,還親切地提供行程資訊. 另外,拜讀了您對南湖的回應文,對於您委婉說理與鼓勵後進的努力,更是令人十分佩服...
  • ivanwang 兄, 謝謝您的回應, 您過獎了. 去年, 中正大學嘉明湖山難使大家對高山症有更深刻的體認, 而林務局也適時地改建山屋, 希望山友們好好利用並愛護之. 此行我原本想在嘉明湖畔紮營, 更親近嘉明湖, 但我們領隊以生態保育的觀點反對. 所以寫這篇也是希望大家多多利用向陽山屋, 以輕裝來回嘉明湖. 一則大大減少揹重裝的行程省體力, 再則可減輕對嘉明湖環境生態的壓力, 又可降低高山症的風險. 另外, 登山補給站重燃我 20 多年前對登山的熱愛, 過去這兩年間在網上看到許多山友在站上無私地奉獻, 本人受益良多. 雖然與山友從未謀面, 但大家對山林的熱愛是相同的, 所以也提筆盡點心力, 寫點東西回饋給山友. 只是本身是科學教育工作者, 習慣不帶感情地客觀敘述, 並不擅長以文字描述山林之美, 還請山友包涵. 在現代緊張的工作壓力下, 上登山補給站, 可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算沒上山去, 讀讀各位的文章, 也是調劑心情的好方法. 不需要在職場外再闢一個戰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