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段跨年活動紀錄
95.12.29至96.01.02
參加人員:共8人(含僱請挑夫一名)
主辦單位:基隆野外育樂協會
交通工具:
領隊:周中柱 嚮導:蔡維祥
紀錄:李千能
前言:
「關山難過,小關山難纏,雲水山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或「汗灑關山,血濺小關,心驚卑南,膽破崩壁」這是岳界間互相流傳,對南一段路況的寫照。
當決定參加南一段行程時,心裏一直在嘀咕,心想會不會決定得太倉促了點,因為連大背包都欠缺,更遑論如何準備行囊,後經我會眾嚮導群的鼓勵,是決定參加本行程的最大動力,居於「只要別人能,我亦可行」,的心理,遂開始自我訓練,所幸幾年來參加中級山行程等重量訓練,終能完成任務,同時也對未來之縱走行程,增加些許信心。
預定行程
12/28(四)基隆→甲仙→寶來→進涇橋登山口
12/29(五)進涇橋登山口→關山→2920營地(宿)
12/30(六)2920營地→海諾南山→小關山→雲水池→雲馬最低鞍營地(宿)
12/31(日)雲馬最低鞍營地→馬西巴秀山→石洞營地→三岔營地 (宿)
1/1 (日)三岔營地→卑南主山→石山工作站(宿)
1/2 (一) 0600 石山工作站(宿)→苗圃→大崩壁→停車處(上車)
攀登山岳:關山--->海諾南山--->小關山--->卑南主山
行程記錄:
第0天95/12/30(星期四) 天氣:雨
20:00基隆市政府集合出發。
23:30車抵甲仙,下車活動筋骨,吃宵夜,已迎接未來挑戰。
第一天95/12/30(星期五) 天氣:晴
00:30車沿南橫公路續行,在車上繼續補眠。
04:10車抵進涇橋【01】,南橫139Km處,全員下車整裝,隊員至溪邊取水備用。
04:40全員出發,沿木製階梯上行。
04:52中之關古道叉路【02】,路口有標示牌指示,右線為中之關古道通往天池。
05:40 0.6K樁【03】(距進涇橋0.6K),為一處平台,休息5分鐘後續行,一路上行,第一次重裝遠行,走來極為辛苦。
06:25標示牌【04】,指示往庫哈諾山屋0.6K(距進涇橋1.1K),休息10分鐘後續行(以後行程平均每小時休息10分鐘)。
07:10庫哈諾辛山屋【05】(GPS高度2987M),此地休息及早餐,山屋旁水塔有水可取用,有幾隻不知名小鳥,在附近覓食,身上羽毛鮮艷美麗,有隊員取出相機拍照。
08:20早餐畢,續往關山出發,沿步道緩上行。
08:37三叉路口【06】,有標示牌指示直行(西北向)往庫哈諾辛山1.7K,左線(東南向)往關山3.8K ,後向(東北向)往進涇橋登山口1.8K),取左線下行。
08:46經過鞍部處【07】,往右望去,層層山巒如在眼前,續行,此後路徑一路陡上,調氣慢行。
09:10經箭竹林區【08】,回望來時路,對面山頭為往庫哈諾辛叉路口【06】,陡上續行。
09:15陡坡處【09】,有拉繩輔助,一路陡上。
09:40 2.5K樁【10】(直往關山2.5K,後往進涇橋登山口3.1K),續循稜上行。
10:01經裸岩地形【11】,拉繩陡上,小心慢行。
10:28 2K樁【12】(直往關山2K,後往進涇橋登山口3.6K),循稜陡上。
11:14 1.5K樁【13】(直往關山2K,後往進涇橋登山口3.6K),根據資料,此地附近應有路徑通往塔關山,但一路走來,沿途並未發現明顯叉路,續行。
11:50觀景點【14】,附近整一片山稜為淺草區,此處東北向可望關山北峰及關山大斷崖,更可眺望遠處向陽山及三叉山等山稜,視野清楚,休息5分鐘後續行。
12:20經過松樹林區【15】,每株松樹造型特殊,繼續陡上,前行不久,遇山壁取偏左路線前行,路徑稍緩。
12:35經一處斷壁碎石區,右壁上有拉繩輔助,快速通過。
12:37通過0.5K樁續行約5公尺後,遇一大岩壁【16】,壁上有攀岩標示,由此拉繩攀岩直上約100公尺,由於重裝攀岩,倍覺辛苦,此正應驗「關山難過」之寫照。
13:40經過一長段淺草區陡坡後,終於登頂關山【17】,標高3668M,二等三角點,本次行程第一座百岳,山頂360度視野,綿延山巒景色,異常清晰美麗,在此休息及午餐。
14:50休息畢,續取南向路徑出發,沿途為箭竹淺草區,一路循稜下行,坡度較緩。
15:25寬稜處【18】,地勢稍寬,續行,路徑沿稜線上下起伏,四週濃霧籠罩,一路過不完的矮箭竹及刺柏,有點心浮氣燥。
16:05經崩壁區【19】,於路徑右緣,沿途箭竹林及刺柏,阻擾前進速度。
16:19通過箭竹林後,進入一片松樹林區【20】,一路陡下。
16:50抵2920營地【21】(GPS高度2936M),營地面績不大,約可搭3頂四人帳,今晚夜宿於此,卸下裝備後,輕裝取東向小徑下行往谷底水源地取水,沿途有路條識別。
17:08抵水源區【22】,此溪谷有二處水源,第一處水源為一死水,須繼續往下行約30公尺至第二處水源區取水,此處水量較大;取水後取原路回走。
17:20回抵營地,結束今日行程,休息及晚餐。
24:00後段3名隊員摸黑抵達營地,繼續睡覺。
第二天95/12/30(星期六) 天氣:雨
06:20起床,整理裝備及早餐。
08:00出發,取南向循稜線前進,一路草原坡,無多起伏,行來容易;天氣陰暗,隨時有下雨的可能。
08:40經一營地【23】(GPS高度2903M),於路徑右側,營地平坦,不避風,無水源,面積比2920營地大約一倍,此時已開始下雨,穿雨衣後續行。
08:50經一看天池【24】,池水已乾枯,且底部泥土已龜裂,續行。
09:25遇一沼澤池【25】,位於路徑左側,池水混濁,由沼澤池邊緣通過,續循稜前進,此後路徑陡上陡下,沿途穿越箭竹,一路走來,極為辛苦。
10:20登頂海諾南山【26】,H3175M(GPS高度3181M),二等三角點,山頂濕冷,四週雲霧濛濛無視野,拍照後續行。
10:35經一營地【27】,此營地不避風,續行。
11:10遇一營地【28】,位於路徑下方約30公尺處,該處較為避風,約可搭3~4頂四人帳,續行。
11:30遇箭竹林區,箭竹約一人高,須撥竹前進。
12:25經過瘦稜處【29】,小心前進,繼續在箭竹林中穿梭。
13:00山頭營地【30】(GPS高度3181M),在路徑右方約15公尺處,此營地為小關山北峰前營地,續行,此時路徑轉為左向(南向),進入小關北瘦稜及森林,一路在高箭竹林中奮勇陡上坡,頗為煩人.撥不勝撥,真正見識『小關難纏』。
13:20小關山北峰【31】,GPS高度3236M,山頂為空曠平台,無基點,續行,一路陡下,沿途刺柏惱人。
13:32經坍方區【32】,於路徑右側約3公尺處,通行無礙。
14:30抵鞍部【33】,由於天氣濕冷,領隊估計無法到達預定營地(雲馬鞍部營地),考量此處較為壁風,為安全計,決定緊急紮營,隊員通力合作整理營地,搭營帳及準備晚餐(自理)。
18:30晚餐畢,就寢,整夜下雨且營地地基不平,睡得極不安穩,整夜輾轉。
第三天95/12/31(星期日) 天氣:雨
05:30起床,整理裝備及早餐,雲霧未散,看來今日應為艱辛的行程。
06:55出發,取西南向路線上行先穿越箭竹林,越過一山頭後,繼續陡下至最低鞍部,再循瘦稜攀岩陡上。
07:20上抵寬稜處【34】,GPS高度3059M,此時雨勢稍歇,視野漸露,層層山巒,盡收眼底,休息5分鐘後續行。
07:40過一營地【35】,在路徑左側,但不避風,續行。
07:41路徑右側有一坍塌區【36】,小心通過,續循稜之字坡陡上,路徑濕滑,走來極為艱辛。
08:31小關山前四叉路口【37】,偏右前行(西北向)下行往小關山林道下撤,右線(北向)登小關山約1分鐘,左下行(西向)往雲水山(為南一段主線),後向(南向)為來時路,將裝備置於路口處,取直行往小關山。
08:36登頂小關山【38】,小關山,H3249M(GPS高度3251M),二等三角點,拍照後取原路回走至四叉路口【37】,休息10分鐘。
08:50出發,取西向往雲水山前進,一路穿越箭竹林穿陡下,沿路緊急營地不少。
09:20經過營地【39】,由左緣通過,路徑轉左前進。
09:40經森林營地【40】,此營地避風,但無水,續行。
10:50雲水山前營地【41】,GPS高度H3009M,經比對地圖,營地後之山頭應為雲水山,營地旁有一乾枯看天池,池底龜裂,續行,此後路徑平緩好走。
11:20繼續在寬稜上行走,由雲水山前營地過來路線,沿途為一望無際之草原,但稜線風勢大,溫度約5℃,稍覺寒冷。
11:30經鞍部【42】,續行,此後路徑上下起伏,經過數個山頭。
12:08經雲馬鞍部叉路,左線叉路下行往水源區,取直行。
12:10雲馬鞍部營地【43】,營地旁(東向)有一路徑下行可與12:08雲馬鞍部左叉路相接至水源區,沿途有路條指引;在此地休息及準備午餐,前行隊員至水源地取水。
12:35下抵水源地【44】,取出容器裝水後,原路回走至營地。
13:55休息畢,全員出發,取南向路徑往馬西巴秀山前進。
14:50路徑右側出現大水池【45】,池面廣闊,水質尚可,亦可當作一水源區,通過後續行;此後路徑轉為陡峭瘦稜,一路攀登並在樹林及箭竹林中穿梭前進,速度緩慢。
15:12馬西巴秀山【46】,H3025M(GPS高度3030M),森林三角點,休息5分鐘後續往石洞營地前進,一路穿越箭竹林及刺柏,循稜陡下。
15:30開始進入樹林區,沿途跨過倒木,在亂石堆中前進。
15:35石洞營地【47】,為一平坦空,上緣受一延伸石壁掩護,形成一天然雨蓬,但下雨時仍須搭營帳,路旁鐵杉釘有「拉馬達星星遺址」,應為昔日布農族抗日英雄躲避日警追緝之基地;在此宿營及晚餐,結束今日行程。
19:00晚餐畢,就寢。
第四天96/01/01(星期一) 天氣:晴
04:30起床,整理裝備及早餐。
06:30出發,取西南向路徑往卑南主山前進,連續淋了兩天的雨,今日終於放晴,心情亦為之舒坦不少;但路徑兩旁枝葉沾有露水,繼續穿上雨衣行走。
07:10在稜線上行走,右側為斷崖,步步為營,惟恐一失足成千古遺恨,續行。
07:25經瘦稜斷崖【48】,在此迎接96年元旦第一道曙光,續行。
08:10經過箭竹區,箭竹高於人身,有時掩蓋路徑,小心辨路。
08:45寬稜處【49】,於空地上休息20分鐘,享受溫暖的陽光,並脫掉雨衣;此地中華電信門號手機勉強可通,隊員紛紛向家人報平安;由此南望向卑南主山,如在眼前,往東望去,層層山巒,儘收眼底。
09:55鞍部處【50】,續循稜線陡上,路徑右側接近斷崖,慢慢上行。
10:40 經一長段陡坡,辛苦抵達3188峰【51】(GPS高度3184M),續行,此後均沿稜線上下起伏,經過無數山頭。
11:55經水源叉路【52】,路口有標示牌,指示左線往活水源區30分鐘;距三叉營地應已不遠,續行。
12:00抵三叉峰營地【53】,三叉峰營地位於卑南主、北之間鞍部,營地寬廣,避風,展望佳,休息20分鐘,午餐(行動糧)。
12:20出發,續取南向路徑往卑南主山前進,一路穿越箭竹上行。
12:40三叉路口【54】,右線往石山工作站、藤枝,左線往卑南主山,裝備可置於此地,取左線輕裝前進,穿越一小段箭竹(約3分鐘)後,出現空曠地形,此後循稜線往卑南主山,沿途一片淺草區,視野不錯。
13:15卑南主山【55】,H3295M(GPS高度3304M),一等三角點,山頂360度視野,立於山頭,南望北大武山及下方之人間天堂,北看關山及小關山,更遠處眺望南二段之三叉、向陽等山稜,西北向俯瞰藤枝聚落,視野不錯;在此逗留20分鐘,飽覽附近景觀後,原路回走。
14:05回抵12:40三叉路口【54】處,取左線(西北向)往石山工作站前進。
14:35觀景點【56】,回望卑南主山,山形壯觀,左(南向)望北大武山,續行。
14:40遇一大石壁【57】,上方有一株枯木,繼續在箭竹林中行走。
14:55經過一片松林區【58】,續行。
15:05經過箭竹林營地【59】,位於路徑右側下方處,空地不大,續行。
15:17遇長陡坡路段【60】,有拉繩輔助,一路垂直陡下約50公尺,此後連續經過數段陡坡,須小心。
16:40經過大崩壁【61】,路跡已斷,須橫切通過坍塌區接對面之山徑,沿路有堆石塊為記號,應不難辨識。
17:00接石山林道【62】,繼續沿林道下行,時而抄捷徑陡下,沿途在芒草底下穿梭。
18:06抵石山工作站【63】,走了30分鐘夜路,至水源處取水準備晚餐,水源在房屋北向旁下方約2分鐘路程。
19:30晚餐,由於今晚是本次行程最後一夜,大家心情較為放鬆,餐後聚在一塊泡茶聊天,久久不散。
20:20就寢,結束今日辛苦的行程。
第五天96/01/02(星期二) 天氣:晴
04:30起床,整理裝備及早餐。
06:50出發,沿石山林道下行,開始最後一日之輕鬆行程,心情上放鬆不少。
06:55遇坍塌區1【64】,須下切至溪谷再上行接對岸林道,小心通過。
07:20過坍塌區2【65】,續行。
07:35經坍塌區3【66】,續行,至此已通過大、小坍塌路段共六處之多。
09:05抵苗圃工寮【67】,此地已荒廢,僅剩幾間空屋;林道沿途楓紅處處,實為不錯的賞楓景點,如今林道漸廢,遊客進來不易,殊為可惜,休息10分鐘後續行。
09:58遇大崩壁【68】,約300公尺寬(目測距離),沿布條踩碎石坡上切約100公尺後,再橫度至對岸山腰處樹林(途中有好幾個水溝,幾乎都是下切一小段之後再爬上去),須注意疊石、布條、等人工記號,至對岸後再循稜下行接回林道。
10:50辛苦接回林道【69】,此為接駁車停車處,司機大哥已煮好一鍋綠豆湯等後多時;在此地換裝,享受點心,結束行程。
14:00至不老溫泉區梳洗一番,洗滌疲憊的身心。
15:30開車回程。
11:00回抵基隆,結束驚奇的一趟行程
後記:
一、辛苦走完南一段以後,以一個初次接觸高山縱走行程的菜鳥而言,深深覺得負重能力是一大考驗,若是有人問我此行程與其他縱走行程難意度如何,亦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祇覺得「平時一分耕耘,用時才有一分收獲」。
二、本趟行程自第四天起,發生腳眼睛及踝輕微浮腫現象,此種症狀是否為高山症的狀況,或是體內缺少某種物質所致,希望有那位專家能提供相關知識及解決之道,謹此先行謝過。
三、本次行程大致上路況良好,但途中有幾段崩塌地形,非常接近行經路徑,若遇颱風豪雨再次造成更嚴重崩塌時,極有可能危及路徑。
四本次行程發現有幾段路徑被箭竹林掩蓋,路跡較不明顯,且部份路段路條老舊及標示不足,希望欲登臨的山友,記得帶布條去加減做記號,以造福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