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補給站
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Keep
on
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首頁
登山
登山行程紀錄
路況回報
藍天圖集
祥馬圖集
流浪山裡的故事
裝備
裝備討論區
失物集散中心
黑市二手裝備
活動
登山補給站活動
登山團體活動
論壇
台灣登山論壇
登山安全討論區
新手討論區
徵伴共乘討論區
自助旅行討論區
本站留言版
單車討論區
旅遊
台灣行腳
海外行腳
單車行程紀錄
自然
植物討論區
動物討論區
自然科學討論區
相片牆
精選相片
最新相片
戶外指南
登山安全
登山醫學
裝備報告
自然生態
登山路線
登山技能
登出
本站留言版
首頁
論壇
本站留言版
請問,獨行的人三餐怎麼解決呢?
請問,獨行的人三餐怎麼解決呢?
Kelvin(kelvin)
2009/8/10
放大
縮小
因常獨行
對於一人份的三餐實在頭痛
請各位先進不吝嗇指教一下
謝謝!
0
0
0
0
P
P
排序
最新到最舊
最舊到最新
所有回覆
800大卡/水900cc--早餐:泡麵+麥片+咖啡(2杯--快速製造便意) 700大卡----------中餐:餅乾+舒跑+巧克力(行動) 700大卡/水400cc--晚餐:麥片(沒吃米飯我就要吃這個隔天才上得出來)+腰果 多帶一包泡麵還有一個罐頭,比較操的那天晚上吃。 常覺得吃不飽,晚餐太乾了...冏rz 這是不太成功的例子吧@@
kelvin兄:獨行就不要太講究了,通常泡麵+青菜,然後打個蛋花就是豐盛的一餐,近年來都是一天獨行,所以只要料理一餐就可以了。 以前有過多日獨行經驗,塞半條土司+麥片,早餐加消夜就沒問題了。
獨行或伙食自理, 最輕與簡單的基本吃法, 如下: 早餐: 三合一快沖包 + 麵包(土司)或饅頭. 午餐: 泡麵,餅乾,或御飯團 晚餐: 料理包 + 麵或飯. (若懶得煮飯, 可以買沖泡式的乾糙米料理包) 但這種基本吃法,很快就膩了, 特別是晚餐. 若要變化, 通常是再加肉鬆, 肉乾, 鹹蛋, 小魚乾, 鮪魚或紅燒鰻罐頭(有點重量), 黃瓜, 高麗菜, 美國生菜, 甜椒, 洋蔥,紅蘿蔔...等. 早餐可以改吃稀飯(利用昨夜剩飯). 稀飯的醬菜,通常是花生,肉鬆,豆腐乳,醃瓜,鹹蛋之類, 或是稀飯混快沖湯包 (鹹的比較好,譬如玉米濃湯) .同樣若懶得煮稀飯, 可以買沖泡式的獨享杯粥或麵(若佔空間,可以先去掉紙杯) 午餐可以自己做飯團(利用昨夜剩飯,早上再先做好), 飯團則是包肉鬆,肉乾,鹹蛋,魚乾,菜圃等. (註: 不要忘記帶幾個小乾淨塑膠袋做飯團,及裝飯團. 若使用魚乾, 務必先熱過, 以免拉肚子) 早午餐:土司或饅頭夾生菜,蕃茄,火腿,肉乾,鹹蛋,洋蔥,果醬等,也可以 (注意火腿保存). 註: 理論上, 爬山,一天可能需要3000卡熱量,一般高熱量食物約:4~5卡/克, 所以每 天至少要吃掉半公斤以上食物(不含水), 才足夠. 不過這是理論上, 實際上, 好像很少人背這麼重的食物上山.
========================================================= 註: 理論上, 爬山,一天可能需要3000卡熱量,一般高熱量食物約:4~5卡/克, 所以每 天至少要吃掉半公斤以上食物(不含水), 才足夠. 不過這是理論上, 實際上, 好像很少人背這麼重的食物上山. ======================================================= 有喔... 我就看過某些人走 O聖....攜帶的食物幾乎是在山上 "辦桌"... 基本上,自己覺得OK就好了, 要吃好或是吃得簡單, 每個人的要求都不同.
謝謝各位的指教 其實也不是講究三餐 一個人上山我都是隨便吃吃 但重點是要吃的飽 我拿之前的例子來說 早餐都是準備麵包,咖啡一杯 中餐泡麵泡飯(隔夜剩飯) 晚餐則是煮飯配調理包及一碗湯 但是上山四五天的調理包重量實在很重 我想要淘汰調理包用別的食物 請先進們給點建議! 謝謝!
> 但是上山四五天的調理包重量實在很重 > 我想要淘汰調理包用別的食物 沖泡式乾燥米料理包 = 乾燥米 + 乾燥料理包, 只比泡麵重一點, 還好吧 ? 如果是針對晚餐, 而且絕不吃各種或任何昂貴沈重料理包, 也不想煮菜, 我想, 最簡單吃法, 就是煮大雜飯(粥)或麵: 大雜飯(粥): 鹹湯包 + 飯 + 青菜(根莖類切細,較易熟) + 肉類(臘腸,小魚乾,小卷乾 等)一起煮, 就跟煮稀飯一樣. 這樣也不用煮湯了. (若用葉菜類,慢點下, 以免煮爛了不好吃) 也可以用乾燥青菜, 但口味差了點. 大雜飯,可再配泡菜,罐頭,肉鬆,肉乾等一起吃.(但罐頭重). 註: 若要煮乾的大雜飯, 可不用加湯包, 方法是利用煮飯快熟時, 把配料放下去悶煮. 若配料沒味道, 可考慮加點鹹湯. 如果鍋子夠, 菜飯分開煮也行.
雖然很久沒有獨行,但會裡近來的行程都是伙食自理(甚至是食宿自理),已經很習慣了,如果要吃公糧反而覺得頭痛。 個人三餐大致上和Smile差不多,湯湯水水的料理包早就不敢帶了,晚餐就是「味全」的鮮soup加上乾燥米煮成湯飯(也常買有口味的乾燥湯飯包),最多就是帶一些配料而己。之前還在7-eleven買和牙膏包裝一樣的煉乳條加在早餐吃的吐司上面,也想說真遇到狀況,熱量也夠撐上一段時間,但每次回家都剩下半條以上,後來覺得浪費就沒帶了。 個人伙食只求熱量足夠而己,因為自己食量很小,但是又很容易餓,所以一定會帶上朋友在costco幫忙買的五穀bar(Nature Valley Bars Trail Mix ),有時怕營養不夠就帶些維他命。 更進一步的話,可以去買食物乾燥機和真空包裝機來處理伙食(一台都大概三千元上下)
一個人很好解決,只要解決一口就行了,就輕量化的想法,個人以為只要口感口慾滿足就OK了,甚至帶的乾燥米也不會有想拿出來煮食的慾望,那麼其實下次只要攜帶『足夠』的糧食和預備糧即可。 很多同學都在算熱量,其實忘了身上有更多足過的能量來源(脂肪),所以其實不用以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填補算法,但要能下口入嚥有基本的生理運作,而這讓你不排斥而入嚥的口感,真的是一項學問,日本有人提到黑糖,坊間有賣黑糖罐,甚至有人提到梅子,現在很多密餞行都有去子的冷梅(輕量化),一斤約340元,買個100公克60元左右可以用個3天左右,個人覺得是一項好物,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我是看書看到的自己在此行中作的實驗: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188 真的不錯,所以不私藏推薦給大家。 算來真的一天不用到600克而只須要400克左右,因為輕量化相對走得輕鬆並且能量消耗較小,文中的背包有背負系比較重約1.1KG,特賣700元(原價可能近兩千),半身充氣睡墊國產約1000出頭,睡袋外套也是國產1000以內,反皮運動鞋1700,900g,電子產品不算,睡袋比較貴約4000多,600g左右,糧食主要是麵和巧克力,還有一些雜包,雜包很重要是提升戰鬥力和維持口感的好物,可以多準備,我最喜歡焦糖奶茶和薑母茶。 以前一個人爬山都會開出早晚餐的『餐名』,但現在不開餐名相對就以填飽肚子為最基本要求,個人以為這樣應該夠了,而且三四天的行程濃縮在兩天的快意暢走當中,食物要求相對就不需要多樣化換口味了,但熱湯熱飲的行動飲品,個人以為不可或缺。(天數長的輕快行走實驗尚未執行) 乾燥米一人份一包約80g,熱量比巧克力低一點,國產的也有仿效日本免容器沖泡,希望能成功,如果免容器沖泡成功(雖然包裝多一點點),一天帶個一包也不錯,但價格可不能跟進口的一樣貴,據說約70,進口的則2.5倍以上。 ps.Rock提到的鮮soup裡面為小包裝湯包(有兩三種口味),大約秋冬之際蠻不錯用的,提升味覺(這會影響到正餐喔),春夏高山行程就僅以飲品為主,供大加參考。
謝謝各位先進提供的經驗 大家都有說到一個東西"乾燥米" 我沒有試過,找個機會買來烹煮看看 因為本身晚餐食慾比較大 所以一定會考慮吃米飯 麵食之類的比較不考慮 之前登山都會帶生米上山 一天大約兩杯 四五天的行程下來也是重的要命 乾燥米..如果口感味道不會差太多 確實可以列入晚餐 想請問微笑大大 什麼是乾燥式料理包 有的買嗎,或是要自己製作呢 請提供一下,謝謝! 「味全」鮮soup我也是愛用者之ㄧ 重量輕,味道又夠,很下飯 也謝謝提供囉!
> 什麼是乾燥米料理包 正式名稱,應該叫乾燥飯,方便飯或速食飯等, 譬如[輕快風生活背包客廚房], 或是日本的[尾西飯]等. 自己搜尋看看. http://www.keepon.com.tw/Store/Part.asp?K4=240 http://item.rakuten.co.jp/auc-odyamakei/1003808/#10005572 > 朋友在costco 幫忙買的五穀 bar(Nature Valley Bars Trail Mix )... 這很大包, 有48隻, 每包~$500多元, 我買另一種比較便宜的蜂蜜燕麥口味,$400多元, 吃了半個月, 還沒吃完...
感謝微笑大大的解說 小弟了解了!
乾燥米除了這些商店區這些選擇外,還有昂貴的日本進口乾燥米 也有慈濟的香積米 一大包會員價120元共有五小包(也就是一包25元) 但是素的,
我的基本糧是:乾燥糙米飯或燕麥片 乾燥糙米飯--在家用電鍋煮爛些,攤開用電扇吹乾,用塑膠帶分裝放冷藏(可放很久) 乾配料:豆漿粉,玉米粉,奶粉,肉鬆,魚鬆,烤香腸,豆乾,紅燒鰻魚(拆罐用塑膠帶密封)....... 行動糧:巧克力,紅豆餅,包子,飯糰,餅乾,吐司,肉乾..... 水菓不帶,改帶綜合維他命,一天一顆. 行動中約1小時就可吃行動糧,小量多餐,別等到肚子餓沒力氣才吃,來不及啦! 用這樣的方式,午餐不見得要煮,因為沒那麼餓. 晚餐先煮隔天行動水 之後煮 水+乾燥糙米飯或燕麥片,水開後關火燜一下,通常我都是加多點水煮成稀飯 煮燕麥片及加粉料要等水開才放,不然會冒泡泡溢出 配料拿出,晚餐告成! 量多一些,剩下的就是明日早餐.
各位前輩.可能誤會版主的意思了! 獨行人的三餐.也只不過是三餐而已. 早餐山下買個飯糰帶上去.午餐泡麵水果.晚餐白飯下酒菜隨便弄個湯. 不要太飽!避免發胖! 簡單明瞭!
有問題 只是三餐 晚餐下山吃不就了得? 不然吃玩晚餐睡一覺還有早餐要解決呢 不會說去早餐店吃吧! 而且還要下酒菜還有水果,這不單純是單純的餐點,還考慮到營養均衡和下飯程度:) 提供最近糧食計劃,透過時間將空間與餐點壓縮,原本三四天給它一天約18小時走(參考吾人路況回報) 極限花園™→→我愛O聖18時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9342 1.高熱量巧克力X4:只食2! 2.賣場特價一包五元小骨頭狀營養口糧餅乾:黑糖口味一包食畢,營養口糧口味食數根。此原不在糧食規劃內,因為便宜又順手丟入超級小背包。 3.冰梅:採用蜜餞行的密封包裝袋,混合不同家不同口味(300~360元/斤)。 4.沖泡包:奶茶、*黑糖薑母茶、*咖啡和麥糊。(打星號者為此行有吃的) 5.糖果:上過玉山數次還沒吃的糖果(也是順手丟入),這次吃了四小粒。 6.可樂水:一樣是不在糧食計劃的走私品。在雪北山屋終結。 其中第一項熱量/重量比為50,第二項約46。
據聞站上有位前輩 每天三餐就是牛舌餅 一餐一塊牛舌餅即可 七天縱走只需21塊牛舌餅... 也不需其他行動糧 即便如此,爬起山來還是快到無法望其項背 佩服地五體投地... 三塊牛舌餅,頂多只能當我一天行動糧...orz (人太瘦,沒有戰備存糧,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說的好!我也覺得有問題! 或許應該說是獨攀者的每日三餐吧! 小弟發現隨著歲月的累積.對於吃三餐的口味也會有所改變. 最近的早餐是海產粥.研究了好久才弄出一道菜. 等吃膩了再想辦法.改一下吧! 登山前輩說:鹹.酸.甜要到齊.營養裁均衡大概有其道理吧! 聽老一輩的說.以前種田”操到”都是喝黑糖加蕃薯粉. 解熱.不知各位前輩是否有聽過.其中道理為何? 請各位不另賜教!
個人覺得除了吃還有睡 兩樣山上的事情解決就成功一半了 不過您說到重點了 『等吃膩了再想辦法』 所以口感味覺比什麼營養價值更重要的啦 因為身上肝醣用完就有脂肪可以燒了 但不進食("用餐"是享受,"進食"只是維持基本生命系統。) 精神就沒了 黑糖一般不是解熱吧! 應該是相反的效用? ps基本生命維持:吃喝拉撒睡!
點我看更多
如需回覆文章,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