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回報

八八水災的悲慘回顧【新發篇】荖濃溪之悲鳴

所屬團體
陳老師登山小隊
困難度
0
經緯度
0.00000, 0.00000


八八水災的悲慘回顧【新發篇】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演變成南台灣有史以來鬼哭神號山林崩垮惡水肆虐的『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熱帶氣旋名字,於2002年開始使用,意思為綠寶石,由於莫拉克為台灣創下5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死亡人數多達600多人,此故,日本氣象廳已經於2010年把「莫拉克」在熱帶氣旋名稱中除名而以Atsani取代。


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時,剛好是1959年台灣史上最嚴重水患八七水災50週年,又因為在8月8日時莫拉克在中南部多處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大雨,亦稱八八水災,官方統計截至9月8日為止,已至少造成673人死亡26人失蹤,總農業損失超過新台幣196億元,堪稱台灣氣象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侵台颱風,其所造成的農業損失亦僅次於賀伯颱風。


除了那瑪夏鄉小林村滅村慘劇!南橫公路柔腸寸斷,國家公園茂林風景區慘遭蹂躪!六龜災情慘重之外,新發斷橋埋人也在這場驚天動地的世紀水災下受到重創!土石流所經之處,埋沒了房屋無數,當地觀光資源賴以維生的溫泉礦脈悉遭掩埋或斷,一片狼籍,風雨肆虐蹂躪過的家園似乎變成另一國度,不忍卒睹!


今天,就來談談八八水災悲慘回顧的『新發篇』,走過了大地鳴咽的淒慘歲月,我們切莫遺忘這段與天爭地的歷史;只有我們從曾經的歷史經驗中學會避風避雨擇地而棲,才能夠遠離大自然無情的摧殘,才能夠避開「與天爭地」的拂逆!


新發地區在莫拉克颱風侵襲蹂躪下的悲情!當時是中央政府定義下的「重災區」,馳名遠近的不老溫泉賴以維生的溫泉礦脈悉遭掩埋或斷,一片狼籍!從此老去,不再「不老」?


這回,陳老師登山小隊特別驅車繞經老濃、水冬瓜來到新發村,並進入「不老溫泉」區採訪近況,許許多多的溫泉景點至今仍然荒廢中,甚至於連八八水災遺留的土石流仍任其荒置,溫泉館的鐵門深鎖,生鏽變色,一片荒涼!


新發斷橋、埋人在當時是國家級的重大新聞,電視新聞不停的撥放來自國軍單位的搶進,徒手挖土救人,空中直升機來回穿梭投放救援民生物品,淒風苦雨一片悲涼!這麼敘述或許可勾起大家對於當時情境的回憶。


百廢待舉,要從廢墟中重建過來確實是一條漫漫長路,而維繫交通的重要基礎建設,就屬於連貫溪流兩地的橋樑了,值得欣慰的是跨越荖濃溪的『新發橋』已完成通車,而且是美輪美奐的鋼骨架構,雄偉壯觀,堅固無比。


通往進入「不老溫泉」區的『新寶橋』也建置完成並通車中,都是非常美麗的鋼骨大橋,由此前去可經由不老溫泉通往『寶來』,『新寶橋』顧名思義就是新發通往寶來............


一場世紀惡水,一片風雨無情,斷送了親情的維繫,摧毀溫泉鄉的美夢!當地世居民眾在各界善心愛心人士的溫情撫慰下,慢慢地,一步步的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但畢竟還是一段遙遠的路,問感想?不忍復不捨!問感觸?大地含悲,生者何孤!問寄語?勇敢的活下去吧,人生不就是不停的折磨與奮鬥嗎!


包含美圖音樂文章的完整版請點:
http://tw.myblog.yahoo.com/cmh26995/article?mid=20647&prev=-1&next=20581

所有回覆

  • 人生無常 年輕、健康、才智、財富、權勢 ... 皆不可靠 轉瞬間 生命殞落 灰飛煙滅 躲過了天災躲不過人禍、躲過了人禍又躲不過老病死 人間如火宅 無處可逃可避 也只有不停的折磨與奮鬥 (或爭扎) 吧!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 千年田園八百主!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勉強留在你身旁的財物,也只是暫時的,天地萬物終歸塵土矣! 試想,你的手錶,你的戒指,又能戴多久?如此而言也就是您所言「皆不可靠」,體現於現實就是您所言「人生無常」囉! 六道眾生,三界火宅,在佛家晚課裏有句『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偈語,傳導了生命短暫的佇留一刻也不停下,珍惜時光的正面態度委實呼應了『金剛經』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警世概念。 人間如火宅無處可逃可避?虎兄對生命的感慨!認同之餘我也來說上一句:珍惜生命,返璞歸真!讓一切走向自然,順乎天命,這樣......這樣火宅也會變成蓮花池,且是出離火宅的無為法........您認為呢?
  • 金剛經的四句偈,常觀想,的確可以離苦得樂 老子說: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此話很難懂 往往讓人以為天地很殘忍,天災不斷、滅絕萬物 若繼續讀完老子 就知道老子的本意不是如此解釋 不過就順著一般的認知 如果天地真的是不仁的、殘忍的 天地也很無奈 不滅絕此物怎會有彼物?比如:不滅絕恐龍又怎會有人類? 不滅絕萬物、又怎會有如今的石油電力金銀礦產供人使用? 風災 水災 火災 地震 ... 另個角度看,不也是另種重生嗎? 天地到底是仁還是不仁? 也許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覺得天地不仁吧! 天災隨時降臨 所以每天要當作是最後一天來活 不喜不憂,讓一切走向自然,順乎天命,是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