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幸運巒潭山

活動日期
2014/2/28 - 2014/3/4
所屬團體
蚯蚓大隊
困難度
4
類型
» »

  • 時間: 2014/2/28-3/4(五天四夜)
  • 地點: 丹大
  • 人員: 蚯蚓.文伶
  • 預計行程:
    • 228 三天跟阿貴去加年端溫泉(但已預謀準備了5天的糧食)
  • 實際行程:
    • d1: 2/28 東埔-孫海橋-六分所-丹大西溪 C0
    • d2: 3/1 密西可灣溪 - 單攻巒潭山 c1=c0
    • d3: 3/2 c1 丹大東溪 - 丹大溫泉 c2
    • d4: 3/3 來回 哈巴昂社 森林點 c3=c2
    • d5: 3/4 丹大吊橋-六分所-回程
  • 攀登山岳:
    1. 巒潭山 2800M 2-1692
    2. 哈巴昂(丹大溫泉) 補近2 1600M

  不經意的看到今年登卡社山的紀錄,心想這不是要進林道嘛?這條林道是許多探勘夢的出發點,現在是少數人的特權。
  今年有溪底便道可通過這幾年來只有使用流籠才可以進入的丹大林道。
  前一晚,我們就先到東埔溫泉, 大概是溫泉太舒適了,隔天起個大早仍趕不上阿貴加年端的行程。
  但因此正好搭上一台進入林道的卡車。好運開始了!

   DAY1: 水鹿把草都吃光了

   8:50 孫海橋 爬上卡車出發一路在車斗上看風景
   9:20 通過二分所
   10:00 卡車在林道水源加水冷卻
   11:07 岔路口下車,路口新立"卡社群"標誌
   11:18 路旁"丹社群"標誌
   11:35 六分所 取水
   11:45 回到造林牌後的小徑出發 仍有芒草
   12:11 檜木區,午餐休息
   12:40 松林,乾淨林相
   12:55 出到大崩壁
   2:25 緩稜結束,向右手邊有明顯路徑下水源 水源不枯竭 海拔約1850M 休息
   2:40 水源附近的大石頭噴漆已不大明顯,印象中有紀念碑也忘了在哪找不到了
        接下來的路況比較差,地勢陡峭,偶可以看到林務局橘色路條 抓大稜直下就對了
   3:30 家屋遺址
   4:43 關門古道,左行一小段即碰到崩坍繞不回丹大吊橋.意外找到一個台電基石(丹大濁水5號,79年七月),走到這邊其實是太偏下游了,可以看到長長的丹大吊橋在左下方。
        好在地勢陡峭但仍有樹,落葉鋪地很滑.
   5:10 下到丹大吊橋下溪床,天色已漸暗。旋即往丹大西溪上溯。上溯沒多久就會碰到瀑布,左側高繞。
   6:10 高繞完瀑布回到溪床,以前的高河階堆積都沒了,有落差不大好下,需要小心。
   6:30 營地 263636 2623510 海拔 1150M
   好運的開始,從便車到進入林道,再一天從 2400M 下到 1100M 的溪底,多虧水鹿把芒草都吃光了,乾淨的林相行來無礙。
   五天行程該怎麼運用,先去溫泉還是先去巒潭呢?當然是先苦後甘嚕!

   DAY2: 單攻巒潭山

   營地離巒潭山還很遠,評估一下所需時間,一定要早點出發。
   4:50 摸黑出發 打頭燈溯行
   5:20 密西可灣溪匯流口 天還沒亮 門口就有幾個小瀑,右手邊石頭上繞過
   6:20 遇瀑布, 左側繞上大約在 262154 2621836
   6:35 又一瀑布, 瀑布從大石上洩下, 右側有堆積剩下 4M 落差 262064 2621767 休息並嘗試通過
   7:05 嘗試從山羊路繞上,但砂石鬆動且無任何可攀附的點。最後從小瀑直攻而上,有水流的地方破碎的岩質反而比較不易散開,可爬,還爬得很涼快!
   7:40 溪流又變窄成為峽谷,前有瀑布無法直上,附近獸徑頗多,在此撿到兩個鹿頭。
   8:20 休息夠了,開始離溪左側上切 261459 2621801
   8:30 路徑上大鹿角一隻
   8:47 壘石駁坎 應該是護坡
   9:25 上 2175 這條東西向稜線,坡度也開始緩和 261362 2621148
   10:45 大檜木區
   11:05 松林區 松針鋪地 超滑
   12:50 水池,可飲用. 前面一段溯溪鞋碰到松針實在太滑了 只好打赤腳.已離山頭不遠
   13:10 山頂. 二等及森林點兩個基石都站得好好的 山頭開闊 但雲霧已起來
   13:45 回程
   17:06 上切點
   18:00 瀑布區過完 可以摸黑走了
   19:30 回到營地
   事後詢問小林兄得知地形跟之前有變化,紀錄是一路溯到沒水上去一段就是山頂了,但現在河階都沖刷掉了無法一直溯溪。
   但或許幾年後又會再次填平吧!大自然嘛!
   落差 1700M 摸早晚黑溯溪當天來回,肯跟著我這樣走的除了水某之外還會有誰呢?揪甘心ㄟ!

   DAY3: 丹大溫泉

   原路返回匯流口,最難的就是高繞瀑布,沒找到新的入口,從下來的地方重裝再爬回去,感覺比下來難多了。架扁帶確保花了不少時間。
   從東西溪匯流口往東西溯行,一路走平平的溪床到丹大溫泉.
   丹大溫泉的位置在卡阿郎溪與丹大東溪匯流處.遠遠就看到分水嶺像一隻趴著的大鱔魚頭.
   地形被沖得更平坦開闊,蒸氣噴氣口還在,但規模小許多.最大的溫泉露頭在下游一點,好有一股冷水匯入,溫泉河綿延50m以上,水溫可自行調配。
   水鹿一定超喜歡這裡,在附近就檢了十多支鹿角。一樣要溯行卡阿朗溪到峽谷參觀,頭頂上橫跨的大木頭仍在。
   我們的營地當然不能離溫泉太遠,躺下才發現還有地熱,根本不大需要睡袋。兩個人在這麼美好的地方住兩晚,是不是很浪漫?(yes!)
   其實當天到了沒事亂逛的時候,我亂跟水鹿路,水某跟我爬到溫泉對面的山壁上差點下不來,被青了。

   DAY4: 哈巴昂 森林三角點

   關門古道就是從鱔魚頭上去,我們前一天已經探完了溫泉營盤址也把路找好了。
   說是找路,事實上到處都是水鹿路,我們只是選其中一條主幹道加以利用而已。
   出發前又覺得不該原路來回,要多逛逛,於是就先往東溪溯行一公里多,到哈巴昂社的正西稜才上去。
   此時的水量可輕鬆通過峽谷,在 1340峰南方溪流轉彎處附近,還有處溫泉小露頭。
   正西稜上也有散居的家屋遺址,水鹿山羊很多,稜線雖小而陡,但林相優美,落葉鋪地,獸徑明顯,展望極佳,我們慢慢地散步上山。
   兩稜合起來之後,平坦處開始都是人造柳杉林。在此有完整的古道石階。
   更幸運的是我們竟然在這大片緩稜密林下厚厚的落葉中,找到了日本時代的森林三角點(補近2)。還好基石旁邊有個偏白色比較特別的護石。
   哈巴昂社的家屋遺址很大很完整,絕對值得一遊。回程從古道正路下,但心中不免疑問:這種陡峭地形能騎馬嘛?

   DAY5: 丹大吊橋

   滿載而歸,行李好像沒有變輕耶!
   我們在堪姆卒溪這邊往上探探,爬了一段完全找不到關門古道痕跡,大概已經完全崩毀,所以又回溯東溪。
   然後從循著吊橋下方崩坍登上丹大吊橋,再檢查一下吊橋狀況,走去對面又走回來看看風景。
   往上爬通常就簡單多了。幾天前下來的記憶,加上削樹皮做的記號,東張西望,再加深一次對這條路的印象。這是我第三次來丹大了!下次下來不會再走錯了吧?
   回到水源附近吃了豐盛的午餐,坐著就可以看到丹大溫泉、丹大西溪、巒潭這個大山塊,正是這幾天遊歷的地方。圓了巒潭的夢,也帶水某初訪丹大,心滿意足!
   當我們剛從芒草堆中踏上林道時,"恰恰好"有兩台台電的工程車通過!是不是夠幸運呢?

   感謝老天爺給的好運氣!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想問一下,丹大吊橋的狀況,是全段可通至對岸嗎?
    如果確保在上面,是否有機會重裝通過?
    因為怕夏天雨太過,過不了丹大東溪。
    萬分感激~

  •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丹大吊橋狀況還ok,我覺得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