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所謂出門看天氣,對於從事登山這種活動的人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 種知識,他是關係到登山安全與否極大的變數之一,所以對於我而言,出門看天氣就變成準備爬山必看天氣,因為這已經是我登山安全極重要的一部份
話說雷擊日當天的天氣狀況,據氣象預報的資料顯示就是典型的白天高溫炎熱午後局部雷陣雨並伴隨有瞬間雷擊以及強陣風,想想去爬山但過中午會有碰到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其實自己心理是有些擔心的,但是白天天氣實在是太熱了,熱的讓人有想要抓狂的感覺,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去爬爬離家較近的三峽鳶山步道,因為出門的晚,爬山爬到一半就真的碰到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在山上看著看著遠方烏雲並伴隨著哄隆隆的雷雨聲,心想還是晚點下山找個安全的避護處躲躲雷雨吧,這一等就是1個小時看看雨勢好像沒有要停的跡象,最後還是決定冒雨下山,回到停車處雨似乎下的更大了
回家途中車行2高耳邊聽著越來越密集的雷雨聲,此時我心理突然有一個問題產生,就是到底是看到閃電越多的地方雨下的越大呢,還是閃電的頻率多寡與下雨的強度沒有關係,車子一直延著2高開往回家的路上,看著遠方的閃電似乎就是我要經過的地方,我的經驗知識告訴我,看到閃電就心理開始讀聽到雷聲的秒差,若秒差在1秒內,那表示這個雷擊已離我們很近了,從讀秒差7秒到1秒,結果車行高速公路真的在1~2分鐘內進入雷雨區,此時的雷雨似乎比剛剛更大了,所以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閃電越密集的地方雷雨有可能下的越大,因為我是開著車,所以我此時並不怕雷擊(聽說車子有避雷效果)大膽而放心的做著我的觀察,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我讀到秒差1秒的雷擊時,在接下來的不到30秒內真的有個閃電在我的前擋風玻璃打下並隨即聽到震耳欲聾的雷聲,所以車子有避雷效果也得到驗證
以此經驗分享給熱愛爬山的大家,願大家,平安,幸福,快樂
閃電距離的計算公式=聽到雷聲的秒差*330M
光速=30萬公里/秒
音速=33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