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09/7/9
拳頭母山北稜線:巴福→利茂岸→模故山→拳頭母山→東模故→哈盆古道
嚮導 : Tommy黃
記錄: 大ㄎㄚ(Simon)
參加人員: Ann、祺盛、Tommy、大ㄎㄚ
天氣: Day 1/2晴悶熱 Day3 AM 晴 PM雨
前言:
除了由松蘿湖登拳頭母山的傳統南稜路線,週三隊在幾年前為了雪山稜線縱走鋪路,於2006上半年,開通了中嶺池登拳頭母山的路線,此外林教授始終念念不忘的;還是從模故過來登拳頭母山的北稜線,在週三隊先行打通了模故→東模故之後,北稜線的開通已指日可待,這一趟行程就是要讓教授的願望成真,很可惜教授因職務關係無法同行‧
Day 1
06:00 台北車站集合出發,新店捷運另一部車會合,到福山後先置一部接駁車在哈盆古道入口‧
07:50 巴福越嶺道入口出發,過大羅蘭溪吊橋。
07:58 利茂岸叉左下
08:06 叉路,直行左下皆可行,取直行一段發現路況不佳,回叉路改﹝左下路﹞
08:25~50 札孔溪,水色混濁,水深介於腰膝之間,全員脫長褲渉水過溪‧
08:50 整裝後出發,由此到利茂岸山大致循稜,雖有些寬稜路段,基本上路跡尚明、路條還夠,非常悶熱,重裝上坡很累人‧
12:40 ▲利茂岸山,不見基點,行程匆忙無暇詳找,之後路段稜脈較前段寬亂,須多留意地形路跡,還好有路條適時出現,不致迷途。
16:40接上傳統叉路,有一平坦營地,今晚夜宿點,勉強擠兩頂帳,循傳統路往福山方向來回不超過20分處有小溪谷*活水源‧
Day 2
03:30 起床
05:00 出發
05:18 左叉路往東模故,先登模故山再回‧
05:19 ▲模故山 三等三角點#4195、H1456m,林中無展望。
05:27 續往東模故,由此到1183峰,稜脈零碎寬亂,路跡較模糊、路條也很稀少、常常須邊走邊定位邊找路‧
07:34 抵1183峰西側鞍部1130m,右下緩坡谷地不到五分鐘即有*活水源,水量不大應算穩定,休息卸重裝改輕裝,由此單攻來回拳頭母山‧
07:55出發,不久路左山坡發現有顆斜長神木級巨木,由1183峰西側往南,中段後要注意轉東南稜向,為避免模故東模故縱走山友誤入,我們在離開一段安全距離之後,才開始綁路條,
09:44~10:53 下抵南勢溪上游H850m,上河地圖亦稱露門溪,為免於與哈盆越嶺古道之露門溪混淆,筆者習慣稱南勢溪上游,斜對岸有一崩塌地,取左沿溪往下游走一段路再捲褲管過溪,過溪後溪邊大石上午餐,用餐後由此切上稜尾,然後循稜而上,前段稜脈還算單純,後段有些寬稜,不致於太亂‧
14:15 終於開通北稜路線抵▲拳頭母山,蠻興奮的,為避免松蘿湖來的山友誤入,我們在離開基點一段安全距離之後,才綁路條‧
18:15 回抵1183峰西鞍,今晚夜宿於此,營地不是很空曠,主空地可容一頂四人帳+二人帳,其他小空地可容兩頂二人帳,傍晚飄雨,拉外帳煮食‧
Day 3
06:15 出發,過神木級巨木…,朝東取1183峰北緣,經1155峰轉往東模故山,(PS: 1155峰上河標示為『東模故山』)‧
09:50 ▲經建版東模故山H1144m,無基點,林中無展望,續行誤入山頭左側小支稜,回頭更正改往963峰稜向,由此下坡到南勢溪,沿途基本上有路跡可循,路條還算不缺,尾段芒萁掩徑‧
12:50 南勢溪,水深超過膝蓋,高個子捲褲管,矮高個兒脫褲子過溪‧小段陡坡接上7K多的哈盆古道,轉左不久過吊橋遺址‧
13:00~50露門溪,踏石過溪,溪畔午餐 飄細雨‧
15:00 波露溪,踏石過溪,休息等人,開始下雨,時大時小‧
16:30 哈盆越嶺古道入口,終於順利完成從北稜登拳頭母山的夢幻行程‧
搭接駁車回巴福越嶺古道入口取車,全身髒濕,借附近民宅鐵皮屋下梳洗換裝
後記:
一、 本行程重點踏勘路段;1183峰西鞍→南勢溪上游→﹝經北稜﹞拳頭母山,我們全程砍除路障、密綁路條,綁的路條包括北登、千岳及東吳,惟恐路條不夠,有時一條切斷成兩條用‧
二、 因為我們沒有釘標示牌,為避免山友誤入,我們在離開1183峰西鞍側及拳頭母山基點處一段安全距離後,才綁路條‧
三、 本行程總共過溪六次;依序為:札孔溪、南勢溪上游(來回)、南勢溪、露門溪、波露溪,需要擔心的過溪點是 札懇溪、南勢溪,雨季或山區下雨時,安排行程要特別注意水位,必要時要帶繩索確保‧
四、 赤腳過溪,可穿棉襪,像穿草鞋一樣,防滑效果超棒‧
五、 行進時注意轉稜點‧在Day1叉路營地及東模故山頭有開機勉強可通,推算途中某些其他路段手機應可通‧
六、 本區屬於台北縣人跡罕至的處女山塊,沿途林相原始,怪木嶙峋,巨木不時可見‧
Good
想到模故山是我們送給龍頭和阿美的定情山頭,那時的倆還羞澀的很,如今孩子都唸高中了,催人老啊!!
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