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大旗棟步道登「大山背山」、順遊「騎龍古道」大O型【2011/5/22】

活動日期
2011/5/22 - 2011/5/22
所屬團體
好山好水任我遊
困難度
0
類型
» »

三年前走五指山時,在山頂與山友閒聊,山友介紹我們認識附近值得去走走的山頭,其中也包含大山背與鵝公髻,鵝公髻隔年就去拜訪,只是大山背一直未拜訪,原本安排上週要到此登山順賞油桐花,結果臨時被改行程去基隆,不過剛好上週也下大雨不適合登山,於是今天再度安排到此登山,只是油桐花經上週大雨摧殘,95%油桐花都掉光了,只剩少數幾棵樹上有花但也是殘缺不全,看來今年賞花對於我們好像無緣,今天就純粹登山賞景了。
圖文資料請移駕我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unglin-blog/article?mid=25979
一大早從台北出發,雖然沒去過大山背,不過經過查得資料,大山背登山口位於竹35-1公路4公里處之「樂善堂」,於是將GPS導航設定「樂善堂」,由GPS導航帶領我們直抵「樂善堂」,往前一點停車場停車,旁有「大山背休閒農業區」字樣。(06:12)
(06:20)整裝後走回樂善堂,入口旁有【大山背百年古廟樂善堂】字樣。
進入廟廣場首先吸引我的是屋頂之觀音大士神像及金童玉女像,高高在上慈悲守護著眾生。
廣場前方可俯瞰新竹、竹東、芎林縱谷,這裡一看就知是觀賞日出、晚霞、夜景的好地方。
(06:29)登大山背是由大崎棟步道上登,步道由廟兩旁繞至廟後方木棧平台起登。
一路上皆是石階步道,只是前一天有下雨,步道濕滑走的戰戰兢兢,好幾次差點滑倒。
(07:07)大清早也只有我夫妻兩,走在這幽靜步道上,除了我兩聊天聲外最熱鬧的就是五色鳥的歌聲陪伴,很快的就抵達中途的休息平台。
(07:21)抵達山頂「大山背山」,山頂寬闊設有涼亭及觀景台,三角點有兩處:一在觀景台旁為內政部二等衛星控制點;另一顆三角點於水泥水塔及新設立雙電桿間,為千岳俱樂部於2007年設立編號5號之三等三角點。
山頂展望非常優,向北面視野空曠,無霧氣時應該可以看見外海,山腰油桐花已被上週大雨摧殘到光禿禿,南面層層疊疊的山巒,五指山、鵝公髻山、樂山等一山比一山高。
在此吃今天的早餐兼看風景,醫學有研究要減肥的話,早上先運動後再吃早餐效果較好,所以我們登山時都會先走一段路後找個可賞景地點享用早餐。
(07:59)下山走南面之產業道路下山,經過一處應該是度假別墅,好羨慕人家住那麼舒適的地方。
走著走著被路旁一陣聲音吸引我的注意,原來是我們驚動曬太陽的蛇,第一次只看見蛇尾,來不及拍照就逃的無影無蹤,再往前約50公尺又聽一陣聲音,這次就看的清楚一點,還蠻長的,難怪人稱蛇為長虫。
續下經過天壇寺,大門深鎖,這裡好像是藏傳佛教的寺廟。
(08:07)過廟後轉灣處,右側有一小路(航點006)應該是下(航點008),本想走看看,不過老婆說走大路好了,只好順從民意了。
(08:18)櫻花步道,現在不是櫻花期,每棵櫻花樹枝葉茂盛綠油油。
(08:21)路右岔路,有橫山慈惠堂指標,取右轉往橫山慈惠堂,進入約150公尺右側即為橫山慈惠堂,廟旁還有一些油桐花盛開。續行馬路往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08:39)昌祥果園,現在不是出產橘子季節,有果樹沒水果。
(08:50)如來禪寺後方,往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道路剛好正在下方。
(08:56)往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岔路,有指標,路旁有涼亭。
(09:14)岔路,取左往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有指標。
(09:18)逃學步道口,不知道內狀況,未進入踩踏。續行馬路。
往前轉灣處左側有石階步道,右側道路離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約300公尺,以為步道是繞過馬路往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好奇下走進去,結果一路往下,拿出GPS觀看地圖,發現無此路徑資料,但以地形研判會接往騎龍古道,於是續下探,只是路徑雖寬,但可能很少人來走,石階很滑。
(09:39)山谷下小溪,溪水非常清澈,有一小橋過溪,溪側有小徑往下游,依判斷這段路徑應該也是騎龍古道一部份,只是過橋後路徑雜草更多,老婆又怕長蟲,她說不走了,寧願往回走,只好順從民意,走回大馬路。
(10:04)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停車場,於旁邊涼亭休昔吃水果(蓮霧)。
(10:14~34)上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後方步道繞行。途中經過騎龍山登山口,問老婆要不要上去,他問有沒展望,我說只有圖根點無展望,她說那就不用了,中途玩翹翹板,不過我太胖了,體重不對等不好玩。
(10:34~44)進入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是由廢校之豐鄉國小改建,教室前段為復合式養生餐飲店】,後段為生態館。繞行一下,想說來去阿龍介紹之餐飲店吃午餐後再走,結果店沒開只有一些觀光客在休息,這下只能續行了。
(10:44)店旁道路左側石階路,路口有騎龍古道指標,正看說明時,一對夫妻走進去,我們也跟著進入。
走在杉林內水泥步道,呼吸著芬多精,只是少了古道的原味。
(10:58)抵糯米橋,過橋後分上行及下行兩路徑,上行路徑應該是接(09:39)走錯路之小橋,下行沿溪邊小徑回樂善堂,左邊有類似農園之園地,有圍籬阻隔,至出道路後看指標才知這段為麒龍窩農村學園。
(11:11)通過麒龍窩農村學園道路鐵柵欄,柵欄旁右側有另一步道,也是騎龍古道,下方也有一座糯米橋。回來看資料才知這條通百年石階步道,原來我們走錯入口了。
接下來沿著產業道路回樂善堂,道路左上方有一平行步道,走到此也肚子餓腳也痠,再不想爬上爬下,走大馬路回樂善堂。
(11:31)路左有一步道入口,有很多登山隊路條,路右有一石墩標示騎龍古道出口,原來一路上左上方看見之路徑是騎龍古道之一部份。續行停車場。
(11:38)抵竹35-1公路3.8公里處出口
(11:45)回抵停車場,先吃水果休息一下。
驅車回家,結束今天大山背旅程。今日行走旅程10.5公里。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