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厝走坪頂古圳接瑪礁古道水路→探訪【淡基橫斷古道東段】--石梯嶺山腰路段→下絹絲瀑布
日期:95年8月27日星期日。 天氣:晴午後雷陣雨
隊伍:自組隊。
隊員:楊秀雲、cmpan、秋綢、uank、uank的兒子,共5人。
響導:資優三美女。
紀錄:uank。
◎前言:
1.淡基橫斷古道的正確路線仍是一團謎,雖然李瑞宗教授有提出調查報告,但心中仍有不解之處。
2.古道會選擇有水的山腰路來開闢(不會走稜線路),坡度平緩,上下起伏不會很大。
3.就擎天崗附近這一帶來說,有兩處不解。(請參考猜想圖)
A)李瑞宗教授認為古道由鹿堀坪上來擎天崗時,是從磺嘴山鐵柵門出來,隨即右轉走稜線路,但我覺得繞過石梯嶺山腰比較合理。
B)河南營是淡基橫斷古道的中途點,到底古道是直接通過?還是由古道分支原路來回?
4.這是純粹以登山者的角度來觀察所引發的疑點,想請教各位大大。
0640 三重,父子各騎一輛機車出發。
0701--0715 捷運劍潭站,搭小19公車往平等里。
◎與三位資優美女會合,臨時決定請她們陪我走瑪礁古道水路,去探訪淡基橫斷古道石梯嶺山腰路段。
0755--0800 內厝站(平菁街95巷21號),下車,整裝後往清風亭出發。
0802 叉路,右往貴華農園,今取左走古圳登山道路。
0805 叉路,左線不知通往何處,右線有陽明山國家公園招牌,取右續行。
0808 叉路,左線不知通往何處,今取右循石階步道上登。
0810 清風亭,左線由涼亭後循稜可往瑪礁山(新圳頭山),右線往鵝尾山,今取直循石階步道越稜下行。
0812 接坪頂古圳,步道沿古圳右側闢建。
◎平等里有三條圳溝,由上而下依序為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互相平行。
0813 叉路,右下內雙溪(小18公車終點站),今取直循古圳續行,離開步道。
0824 遇鐵柵門,有鐵鍊鎖住,右側有路下溪底(平林坑溪),走幾步就有路可繞回古圳,看來鐵柵門只是防止一般遊客進入的功用而已。
0830--0838 古圳連到平林坑溪,這裡築有一小壩堤,是坪頂古圳的接引頭,休息後,由左側山徑上登,沿溪右岸續行。
註:面朝溪流下行方向時,右側稱為【右岸】,左側稱為【左岸】。
0848 右下過溪到對岸,改循溪左岸上行。
◎雖然是夏天,走在這條溪岸,溪床岩石長滿青苔,溪底水質清澈,感覺清涼無比。
0903 路偏左過溪(支流)。
0906 再過一次溪(主流),到溪右岸,路開始上升,離開溪流。
0908 路左有古厝遺址。
0909 繞過鐵柵門,接上瑪礁古道水路,右轉續行。
0915 路旁出現駁坎。
0916 這裡的駁坎更大,空地廣大,離溪邊也很近,路兩旁長滿大青植物,疑似菁礐遺址。
0921 左側有小溪,水管的接引頭,應是平等里當地居民的水源。
0930--0948 右下溪底,在此休息後,過溪到對岸(左岸)續行。
◎本來預計在這裡吃帶來的火鍋,但時間還早,決定先探訪淡基橫斷古道(石梯嶺山腰路段),再穿過2.65K到酒瓶叉右下到林市古道的拙圃再午餐。
0951 過溪到右岸續行。
0956--1001 過溪到左岸,隨即遇叉路,直行為瑪礁古道水路,今取右上行。
1002 叉路,右線下行且無路條,今取左線上行。
1004 路右有古厝遺址。
1006 接上(燈籠叉)過來之路,取右續行。叉路口附近發現蜂窩,小心通過,不去干擾即可。
1014 叉路,右線也綁有路條,不知通往何處,今取直續行。
◎越過稜脈,沿山腰路續行。
1017 叉路,左上往石梯嶺,今取右循山腰路續行。
◎這條山腰路路基明顯,絕對不是硬開出來的路,雜木林的林相,走起來很舒服。
1029 過乾溪溝,上去隨即遇叉路,林相變為翠綠的灌木芒草叢,右往北五指山,今取左循乾溪溝旁緩坡上行。
1034 不見指引路條,對照GPS循乾溪溝旁山腰路向北續行。
1046--1058 接擎天崗--風櫃嘴步道(2.66K),本想從2.65K續走淡基橫斷古道,由酒瓶叉下去接林市古道,在拙圃午餐,但此時天空忽然下起雨來,決定往擎天崗走。
1129--1131 越過石梯嶺,來到磺嘴山登山口鐵柵門,決定由此左下瑪礁古道水路午餐(因為那裡有水),離開擎天崗步道。
◎穿過一小段芒草,路偏右行,之後整條路幾乎都是雜木林,非常舒服,沿(後湖底溪)下行。
1141 沼澤,由其右側通過,續行。
1147 古厝,四周牆壁完整。
1154--1321 接瑪礁古道水路(平林坑溪),在此午餐,吃素食火鍋,資優美女分別攜帶鍋、爐、米粉、芋頭、高麗菜,我則準備一些素食火鍋料,分前後兩鍋才將食材煮完,餐後再喝cmpan帶來的普洱檸檬茶,真是高級享受。
1331 接擎天崗環形步道,取左續行,堅信雙腳踏在淡基橫斷古道上。
1332 過木橋(紅樟湖溪)。
◎當環形步道左彎上登離開山谷時,直覺上淡基橫斷古道是循山谷續前行(目前芒草叢生)。
◎此時老天又下起雨來,趕忙穿上雨衣,但仍不時回頭觀察地形,猜測淡基橫斷古道可能的走向。
1351 路右擎天崗陽明山牧場教育解說中心,進去觀看,裡面擠滿了躲雨的遊客,裡面有擎天崗人文歷史簡介及展示區設立緣由。
1355 叉路,直行往擎天崗遊客服務站,因為天還下雨,三位資優美女想早點回家,我則很想再去走絹絲瀑布這條魚路古道,於是在此彼此告別,與兒子取左往絹絲瀑布和冷水坑方向續行。
◎直覺上這裡也是淡基橫斷古道會經過之處,因為這裡剛好位於擎天崗山和竹篙山之間的最低鞍部,由此西去即可到(雞心崙)上的河南營。
1359 叉路,右往擎天崗遊客服務站,今取直往絹絲瀑布和冷水坑續行。
1402 叉路,右往冷水坑,今取左往絹絲瀑布續行。(猜想淡基橫斷古道在此取右線去接招財湖溪,往冷水坑續行)
1408 叉路,右上往擎天崗遊客服務站,今取左過木橋往絹絲瀑布續行。
1418 原路崩塌,取右新闢石階步道高繞。
1425 接回原路續行。
1427 絹絲瀑布(此溪上溯通菁山吊橋),因下雨水量豐沛,轟聲隆隆,不像「絹絲」。
1435 路右水源設施,路左下方出現圳溝。
◎絹絲瀑布這條路線,全程幾乎都鋪上石階或水泥,走起來非常「硬」,很不舒服。
1445--1455 菁山小鎮,108遊園公車可到陽明山公車總站,今等候小15公車,可直接到捷運劍潭站。
◎山仔后叉路口塞車,仰德大道出口叉路再塞車,外面還是下著大雨,第一次穿著雨衣搭公車。
1550 捷運劍潭站,改騎機車回家。
1610 三重,溫暖的家。